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无名之辈》票房逆袭,是被高口碑“捧”出来的

无名的《无名之辈》火了。

比起动辄票房上亿的好莱坞商业片,上映4天破一亿的票房虽算不上顶尖,但在《毒液》和《神奇动物2》的狭缝中求生存,从上映首日的13%排片量,到如今已经逐步攀升到将近26%,成功逆袭《神奇动物2》,直逼冠军《毒液》,这已经是以小博大的成功范例。

随着票房上涨的还包括各大网络平台上的影片打分。它以黑马姿态杀出重围,首映之日便得到豆瓣8.0的评分,后来更是罕见地飚升至8.3,成为今年华语片除《我不是药神》外的口碑最高。

韩寒更是激动地连发微博表示喜爱和赞赏,“国产电影年度前三;最少五亿以上票房,十亿都不过分!”


话剧学院派导演的野路子

《无名之辈》的导演饶晓志是话剧导演出身,他的导演之路并不平坦。

1980年出生的饶晓志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一开始他的梦想是当个演员,但颜值不符合时下选美,毕业即失业。于是搞起了餐饮业,却在短短12天后因为非典生意惨淡收场,幸得朋友介绍,成为了孟京辉新戏的群演,接着一步步成为孟京辉的副导演。后来他自己搭台子单干,开创了“绅士喜剧”。


在话剧领域,他有一个知名的三部曲代表作:《你好,打劫!》《你好,疯子!》《蠢蛋》。据他自己所说,《蠢蛋》的原名因为给人感觉题材太大(或者太敏感),一直被搁浅。

而在电影领域,饶晓志还算个新人,他的第一部电影《你好,疯子》拍摄于2015年。曾有一种言论说“戏剧圈的导演现在集体涉足电影圈,把国产电影的智商都提高了一个档次”,意在夸奖话剧电影剧本好,但剧本好的另一面则是电影感薄弱。


正因是从戏剧跨行转入电影界,饶晓志对电影的许多处理和剪辑方式,是遵从戏剧表达方式的。而戏剧因为封闭式的舞台环境,侧重点是表演和台词;电影更多的是用镜头、色彩、蒙太奇剪辑等呈现方式,比起台词更重要的是画面表演,情感表达也更为细腻。

不得不说,15年的《你好,疯子》有一个好本子和一群好演员,但导演还太稚嫩,话剧感形而上,电影美学被挤压。


三年过去了,同样讲述小人物离奇命运的荒诞悲喜剧《无名之辈》,在镜头、画面和叙事结构上有了更加细腻精准的排兵布阵,主要发动力不再是单薄往外喷发的台词,更多是情感上的触动。

虽然饶晓志说过,“于我而言,电影就像满是诱惑力的玩具,充满刺激成为兴趣所在;而戏剧,则像是找到了某种信仰,云雾缭绕仍愿埋头前行。”《无名之辈》足以证明他突破自我的成功。


《无名之辈》的创作灵感来自于演员章宇推荐给饶晓志的一首歌,歌名是《瞎子》。彼时,章宇的《我不是药神》《大象席地而坐》以及饶晓志的《你好,疯子》都还没上映,两人只是单纯地探讨彼此的电影世界,恰好被歌词触动,引发乡愁,灵光乍现。

《无名之辈》原名是《荒枪走板》,故事的“眼”是枪, 你拿了枪,于是被抢,于是追枪,于是有了枪伤。一切都是命运,有点《天注定》的意味,于是故事的“眼”便成了命运洪潮中的无名之辈。


让饭圈的归饭圈,拍好电影的归好电影


中国电影市场火了,但被资本裹挟后,中国电影却没有繁花似锦,反而成了流水线式的制作商品,成功的标准是流量明星选角和同类型题材复制。比如《致青春》火了之后的五年里,无数换汤不换药的青春片如过江之鲫,毫无诚意。

诚然,类型经验可以有效规避市场风险,但只看到眼前利益忽视艺术创新,时间久了影视作品就会同质化,人设单一的角色,套路的情节,甚至连大银幕上呈现的都是一个审美风格的流量明星和特效手段。电影从一个大众艺术沦为大众消费,没有了审美功能,只剩娱乐主义。


《无名之辈》甚至不像《我不是药神》有一个票房保障的徐峥,它只要一群没名气、没流量的演员,去演绎一群同样被命运蹉跎的平凡之人。

第一次听到《无名之辈》,是任素汐站在《我就是演员》的舞台上,为自己和电影做宣传,她说:“我来这个舞台的原因,是想让更多的好剧本来找我,我演的很好,我希望你们可以信任我。还有,我的电影《无名之辈》快要上映了,希望大家能支持。”

她的话很直接,就是希望能有好的本子,能演戏,演的戏能被大家看到。


任素汐在演完《驴得水》后,很多人都为之惊艳,惊艳过后却是质疑,认为她演什么都是张一曼。这是不准确的,至少于她并不公平。

她有着一个优秀演员细腻、敏感的共情能力,和准确的表达能力。同时,又有着喜剧演员天生的节奏感和幽默感。《无名之辈》中,看不到一丝一毫张一曼的风骚,只记住了马嘉旗在乖张、毒舌背后,对自尊的坚守。


除此之外,错失金马奖最佳男配的章宇同样令人惊艳。你明知道他是一个抢劫的小混混,但是当他一副“憨匪”模样说出“老子抢劫,老子犯法,老子该遭抓,老子该坐牢...但你们不要恶搞老子,不要耍老子,你们不要羞辱老子!”不仅没有丝毫嫌恶,反而心生怜惜。

而且同样是混混,和《我不是药神》中痞帅、话少、仗义的黄毛却截然不同,他跟任素汐绝望中的爱情之花莫名动人。


除了这两人,陈建斌、潘斌龙、王砚辉、九孔,每一个都形象分明。可以说,《无名之辈》是一部演员靠演技顶起来的群像戏,就像某些人说的“让饭圈的归饭圈,拍好电影的归好电影”。

戏剧化是引子,情感戏才是爆发点

《无名之辈》很好,但远没有那么好。

宁浩的《疯狂的石头》成功之后,大多数国产荒诞喜剧片都走起了同样的套路,首先是要多线叙事,其次要有悬疑色彩。近年来的《心迷宫》《火锅英雄》《提着心吊着胆》《追凶者也》,乃至如今的《无名之辈》皆是如此。


但《无名之辈》做得好之处并不在于多线叙事的架构,影片的主要故事线只有两个,一个是两个劫匪和女孩的杀与不杀,另一个则是马先勇为了立功再次做回协警,寻枪破案。这之外还有延伸出的多条支线,被导演打乱,塑造出伪多线性叙事的感觉。

所有事件和人物的命运,无形中绑定在一个节骨点上,这才是多线性叙事的精髓。就像《疯狂的石头》里从老板到小贼,大家的命运都被翡翠牵动,《心迷宫》中所有人的言行举止都由那具尸体决定。


《无名之辈》更多是随机触发的巧合,牵连起了每条线路,而无处不在的巧合,不仅使故事失去部分真实感,也使得所有支线交汇为主线到达高潮时显得混乱和匆促。

不过这不重要,有失就有得。作为多线条叙事的剧本,《无名之辈》从创作之初便已经决定弱化真实性,只采取生活的一个截断面,来做戏剧化的呈现。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很少有人愿意在电影院里看一部大闷片,戏剧化在满足大众娱乐主义的基础上也保证了喜剧效果。


此外,找到一个让观众能够真正相信、共情的精神内核,对于一部商业电影来说往往尤为重要,这个内核不必高深,但必须与每个人真实相关。就如《我不是药神》中的“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一样。

《无名之辈》则放大了“无名”,这是一帮失去了自己身份的人。风光不再的商人、迷茫的小贼、身体残疾的女孩,他们是现实生活中的失意者,他们就是观众自己,而找回自己的存在感,才是导演真正想表达的,也是电影真正打动观众之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名之辈」:算不上有多惊喜,但年度十佳肯定有了
《狗十三》口碑好但票房却不高,是观众偏爱好莱坞大片?
神仙打架的春节档,刘德华和《人潮汹涌》不该被遗忘
《无名之辈》单日票冠连续15天:当麻花不再开心,话剧改编电影如何能再出“黑马”?
据说,这片五亿票房逆袭年度第二!
无名之辈崛起,向600亿票房要质量 | 曾于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