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么增强螺栓设计连接?一文讲清楚
userphoto

2022.12.19 湖北

关注

螺栓连接是先进复合材料结构的主要连接形式和传力枢纽,同时也是结构的薄弱环节,决定 着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以及完整性、安全性[1]。因此,先进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的关键之一是螺栓连接的设计,整体结构设计受螺栓连接强度设计的严重限制[2]。为了实现高效的设计,需要对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强度及失效机制进行准确评估。因此,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失效机制及强度预测理论一直是复合材料结构力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3-5]。

然而,在对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承载能力实现了准确评估后 , 发现碳纤维增强聚合物 (CFRP)复合材料螺栓连接可达到的最佳承载效率(承载效率的定义为连接部位的最大承载能力与层压板的最大承载能力之比)仅为40%-50%, 即无论材料性能多么出色,先进复合材料结构的承载能力都会由于螺栓连接的存在而降低一半以上[1-2]。相比之下,金属结构螺栓连接的承载效 率为 70%-80%[1-2],如图 1 所示[6],因此先进复合材料相对于金属材料的减重优势被明显削弱。可 见,螺栓连接部位薄弱是采用先进复合材料进行 结构轻量化设计的一个瓶颈,提升螺栓连接的承 载效率是先进复合材料应用中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目前,对于复合材料螺栓连接承载能力改善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分析几何尺寸、铺层方案、拧紧力矩、配合间隙、螺栓 类型等各种设计参数对复合材料螺栓连接强度的 影响规律,以通过参数最优化设计提升螺栓连接 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发展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整体或局部增强设计方法,对螺栓孔部位进行加强或应力释放,以提高螺栓连接的破坏强度以及承载效率。本文旨在对现有的复合材料螺栓连 接增强设计方法进行详细总结,并对增强设计效果的评估方法进行分析,最后总结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01

复合材料螺栓连接

典型的复合材料螺栓连接如图 2 所示。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脆性及其层压结构导致复合材 料螺栓连接具有复杂的断裂行为以及多种失效模 式[7]。复合材料螺栓连接中层压板的主要失效模 式包括拉伸、剪切、挤压及其所形成的组合失效模式。如图 3 所示,拉伸和剪切破坏是突然发生的失效模式,会导致结构瞬间失去承载能力,而 挤压破坏是局部破坏导致的逐渐发生的失效模式, 可避免引起结构的灾难性破坏,是设计中期望的 失效模式。因此,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增强设计不仅要考虑破坏强度的提升,还需要兼顾失效模式。因此,最优的螺栓连接增强设计方法应当在保证挤压破坏或其主导的失效模式的前提下,提高螺栓连接的破坏强度。

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挤压失效可概括为压缩 损伤累积的过程,并可分为损伤起始、损伤扩展、 局部断裂以及结构断裂这四个阶段。挤压失效的主要特征包括纤维微屈曲、基体开裂、分层和面外剪切开裂。此外,挤压强度和失效模式还与复合材料层压板的横向约束(即紧固件所施加的预紧力,如图 4 所示)和“韧性”相关[8]。

尽管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挤压失效过程非常复杂,但其挤压失效主要由纤维和基体的压缩失 效导致[9]。纤维的压缩失效包括纤维微裂纹和纤维屈曲。当面外剪切应力与沿厚度方向的拉伸应力之比达到临界值会触发纤维的局部屈曲,从而导致挤压损伤起始于最外层的 0°铺层[10]。而纤维 屈曲会导致纤维扭折,形成扭折带。根据敏感性分析,提高 0°铺层的比例可提高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挤压强度[11]。另外,通过采用厚的单层可以 抑制分层,从而获得更高的挤压强度[12]。采用厚单层铺叠的复合材料层压板螺栓连接的挤压失效是纤维扭折、楔形基体开裂、纤维-基体分离以及压碎[12]这四种损伤模式的组合。纤维微屈曲和基体开裂是损伤起始的主要模式,而沿厚度方向的剪切裂纹主导了渐进损伤过程[12]。

02

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增强设计

2.1 孔内预埋金属套筒或嵌装螺母的增强设计

研究者们提出将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孔扩大, 并在螺栓孔内预埋金属套筒或嵌装螺母来进行螺 栓连接的局部增强设计[13-23],如图 5 所示。

瑞典航空研究所的Nilsson[13]发现在螺栓孔内 预埋钢套筒和铝套筒可分别使碳纤维/环氧树脂 (CF/EP)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失效载荷提高 20%和 29%,且不改变原有的挤压失效模式;采 用胶层粘贴钢套筒和铝套筒时可分别使失效载荷 提高 32%和 57%,但也使得失效模式由挤压失效 变为拉 伸失 效和胶 层失 效 ,如图 6 所示。Camanho 等[14]通过在螺栓孔内粘贴带锥形端头的 铝套筒进行 CF/EP 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增强设计, 使得螺栓连接的失效载荷提升了 24%。邢立峰等 [15]发现在螺栓孔内预埋钢套筒可使 CF/EP 复合材 料螺栓连接的失效载荷提升 14%。

最近,Akbarpour 和 Hallström 提出了一种新 型的金属套筒设计[16-19],如图 7 所示。这种设计 需要在复合材料制造过程中,将金属薄层集成在 复合材料层压板的开孔位置。

他们将钢套筒嵌入 CF/EP 复合材料层压板中, 设计了三种增强方案[16],如图 8 所示。通过试验 测试了三种增强结构的挤压强度,发现构型 A、 B 和 C 分别使得 CF/EP 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挤压 强度提升了 61%、50%和 12%。

他们还研究了 CF/EP 复合材料层压板的宽度 对钢套筒增强效果的影响[17],发现增强效果几乎 不受层压板宽度的影响,但当宽度较小时,失效 模式由挤压失效变为孔边的塑性变形。此外,他 们还通过试验测试研究了该增强方法对 CF/EP 复 合材料单钉和两钉连接强度的提升效果,均发现 强度有较明显的提升,但却不可避免地引起失效模式的变化。

他们进一步对比了套筒材料对增强效果的影 响[18],发现钢套筒可使得 CF/EP 复合材料层压板 的挤压强度提升 50%-60%,而钛套筒使得其挤压 强度提升 35%-45%。这两种套筒均使得 CF/EP 复 合材料两钉连接的强度提升 40%-45%。

最近,Xu 等[20]将金属套筒用于实现 CF/EP 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干涉配合,发现与传统干涉 配合的螺栓连接相比,添加金属套筒进行干涉配 合可使螺栓连接的初始失效载荷提升 33%,极限 强度提升 12%,且不改变原有的挤压失效模式。

针对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GFRP)复合材 料螺栓连接,Mara 等[21]通过试验研究发现孔内 粘贴钢套筒可使玻璃纤维/聚酯纤维(GF/PET) 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失效载荷提升 14%,且维持 原有的挤压失效模式,同时套筒的塑性变形减轻 了孔的挤压变形程度。王国杰[22]通过数值模拟分 析了嵌装钢制螺母对玻璃纤维/聚氨酯(GF/PU) 复合材料螺栓连接强度的提升效果。

上述方法的增强机理是通过金属套筒或螺母 的过渡作用,将复合材料螺栓连接转化为金属螺 栓连接,从而提升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强度。该 方法不仅改变了孔边的应力分布,还可避免螺栓 重复安装导致的孔边损伤,也可用于螺栓连接中 含损伤孔的修补。但其缺点是金属套筒和螺母的 引入导致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重量大大增加。

2.2 外部/层间局部添加薄层或凸台的增强设计

研究者们提出在螺栓孔附近区域的外部或层 间添加薄层或设置圆环形凸台进行螺栓连接的局部增强设计[22, 24-26],如图 9 所示。

章继峰等[24]发现在层间添加硬质泡沫、铝薄 层、复合材料薄层的增强设计分别可使玻璃纤维/ 乙烯(GF/PE)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失效载荷提 升 7.7%、76%、106%,外部添加复合材料薄层 可使其失效载荷提升 44%,如图10所示。这些增 强设计均不改变原有的挤压失效模式。

针对在外部添加 GFRP 薄层的增强设计, Viet 等[25]对比了不同铺层方案的 GFRP 薄层对 GF/PET 复合材料螺栓连接强度的提升效果。由 图11 可见,随着铺层数量增加,强度提升效果显 著增加;当采用铺层数量或纤维质量进行归一化 后,强度提升效果几乎是常值,可见这种增强设 计对强度的提升效果与纤维的数量相关。

王国杰[22]通过螺栓孔处的圆环形凸台设计使 得 GF/PU 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破坏载荷提升了 28%。针对采用复合材料凸台增强的复合材料螺 栓连接,Muc 和 Ulatowska[26]通过优化凸台的纤 维铺设角进行了局部增强设计的优化。

上述方法的增强机理是使得复合材料螺栓连 接的孔边材料局部加厚,增大承担载荷的面积, 从而提升螺栓连接的承载能力。其缺点是金属材 料的加入使得连接结构的重量增大,并且改变了 连接结构的几何构型。

2.3 整体添加金属薄层的增强设计

如图 12 所示,研究者们提出在整个层压板的 层间添加金属薄层进行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增强 设计[15, 27]。

Kolesnikov 等[27]研究了在 0°铺层的 CF/EP 复 合材料层压板的层间添加不同含量的钛薄层对螺 栓连接强度的提升效果。由图13 可见,随着钛含 量增加,比强度显著增加,达到峰值后缓慢下降, 这是因为随着钛含量增大,强度的提升有所减缓, 而钛合金的密度大于复合材料的密度。另外,失 效模式也随着钛含量的增加而改变。

邢立峰等[15]通过试验研究得出在 CF/EP 复合 材料层压板的层间添加钢薄层使得螺栓连接的挤 压破坏强度提高了 180%。

这种整体增强设计是通过在复合材料层压板 中加入金属层来提高层压板的抗挤压性能,其增强机理是通过金属材料优异的抗挤压性能来提升 复合材料的抗挤压性能,其缺点是金属层的加入 带来的连接重量的显著增加。另外,虽然连接结 构的承载能力有所增强,但螺栓连接的承载效率, 即连接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增强后的层压板的承载 能力的比值是否获得提升并不清楚。

2.4 局部替换金属薄层的增强设计

在欧洲航天局的“螺栓连接性能提升” (Increase of Bolted Joint Performance,简称 BOJO) 项目的支持下,Fink 团队提出在螺栓孔附近区域 采用钛薄层替换 CF/EP 复合材料层压板中的部分 单层的螺栓连接增强设计[28-31],如图 14 所示。

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上述方法的增强效 果随钛合金含量升高而增大,当钛含量从 0%增 加至46%时强度几乎线性增加,如图15 所示。加 入 46%的钛薄层使得螺栓连接的挤压破坏强度提 高了 154%,但仅使得比强度提高了 29%[29]。

进一步,Fink 等[30]开展了一系列试验,研究 了这种方法的增强效果对钛合金含量、几何尺寸、 温度的敏感性。Kolks 和 Tserpes[31]建立了渐进损伤模型来预测这类螺栓连接的破坏强度。上述局 部增强方法已被应用于 Ariane 5 火箭复合材料助 推器壳体的级间连接、旋翼机风力涡轮机的根部 连接、航天器有效载荷适配器的连接及飞机结构 中高承载的吊耳连接[32]。

Brewer 和 Palazotto[33]研究了局部替换钢薄层 对 CF/EP 复合材料层压板挤压强度的提升效果, 发现使得极限强度提升了 32%,但改变了失效模 式。上述增强设计方法的增强机理是通过在孔边 承受挤压的区域加入金属材料来替换复合材料, 利用金属材料优异的抗挤压性能来提升复合材料 螺栓连接的抗挤压性能。值得注意的是,湿热环 境对这类螺栓连接的力学性能具有较大威胁。已 有研究表明湿热环境使得 CFRP-钛混杂层压板的 失效模式由复合材料单层的失效变为复合材料与 金属界面的分层[34]。因此,采用这类增强方法时, 复合材料和金属粘贴的表面需要采用特殊的处理 工艺[32]。

2.5 整体添加转向纤维层的增强设计

在美国海军研究项目的支持下,Kelly 团队 [35-39]提出在复合材料层压板中添加含转向纤维的 单层进行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增强设计,如图 16 所示。

这种增强设计方法的核心是确定转向纤维的 轨迹,为此他们提出了三种确定螺栓孔附近区域 转向纤维轨迹的方法,分别是主应力法[35, 39]、载 荷路径法[36, 39]、遗传算法[37-39]。主应力法是按照 螺栓孔附近拉伸和压缩主应力轨迹将干燥纤维束 精确放置在预浸料织物上。研究表明,由 3k 纤维 丝束以拉伸主应力模式和 6k 纤维丝束以压缩主应 力模式增强的 CF/EP 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破坏强 度提高了 36%,但失效模式由挤压失效变为拉伸 失效。基于载荷路径法的纤维转向技术使得CF/EP 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破坏强度提高了 33%, 失效模式由拉伸失效变为挤压失效。另外,该方 法可在宽径比由 4.5 降低至 2.5 的情况下仍保持 CF/EP 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破坏强度不变,从而 使连接效率提高约 1 倍。基于遗传算法确定的纤 维轨迹介于主应力法和载荷路径法之间。

这类增强设计方法的增强机理是通过改变纤 维铺设的方向,使得载荷尽量由纤维来承担,从 而充分利用纤维优异的力学性能。其缺点是制造 工艺复杂。

2.6 局部添加z-pin的增强设计

Kelly 团队[39-41]提出在螺栓孔附近沿厚度方 向加入 CFRP 复合材料制成的 z-pin 来进行 CF/EP 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增强设计,如图 17 所示。

研究表明,当 z-pin 含量从 0.5%增加至 4% 时,CF/EP 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破坏强度、刚度、 吸收能量随 z-pin 含量的增加而线性增长;4%体 积含量的z-pin可使强度、刚度和吸收能量分别提 升 10%、10%和 16%。当 z-pin 体积含量一定时, 钉的直径从 0.28mm 增加至 0.51mm 并不改变强 度、刚度或吸收能量[40-41]。虽然该方法采用复合 材料钉不会导致连接重量的显著增加,但其增强 效果有限,4%体积含量的 z-pin 仅使 CF/EP 复合 材料螺栓连接的破坏强度提高了 10%[40-41]。

上述方法的增强机理是通过z-pin提升层压板 沿厚度方向的刚度和分层韧性。但是,有研究表 明z-pin会降低CF/EP复合材料的面内弹性模量、 强度以及疲劳寿命[42],即当采用局部添加 z-pin进行复合材料螺栓连接增强时,位于孔周围的复 合材料的面内力学性能可能会被削弱。另外,这 种方法的增强效果与局部添加z-pin的工艺过程密 切相关。为此,Schornstein 等[43]发展了一种在复 合材料生产的预浸处理和灌注过程中添加z-pin进 行增强的新型制造工艺。这种利用z-pin进行螺栓 连接增强设计的方法对z-pin工艺要求较高,否则 会由于 z-pin 过程带来较严重的孔边损伤。

2.7 添加防御孔的增强设计

研究者们提出在孔附近的低应力区域设计防 御孔进行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增强设计[44-45],如图18所示。

Othman 等[45]通过数值的渐进损伤模型研究 了添加防御孔对 GFRP 复合材料螺栓连接强度的 影响。他们研究了防御孔的位置(防御孔中心到 螺栓孔中心的距离 SDH)、直径(dDH)对增强效 果的影响,发现增强效果与这两者均相关,当 SDH=2.5D、dDH=0.625D 时增强效果最明显,如图 19 所示。另外,他们还研究了该方法对不同宽径 比(w/D)、端径比(e/D)的螺栓连接的增强效 果,发现增强效果与宽径比、端径比相关,如图19所示。

该方法的增强机理是防御孔的引入使得复合 材料层压板的应力重新分布,从而减缓孔的应力 集中,提高螺栓连接的破坏强度。该方法不增加 连接结构的重量,但需要考虑防御孔对整体结构 设计的影响。

2.8 基于纳米材料混杂的增强设计

研究者们提出在复合材料层压板中加入碳纳 米管来进行 CFRP 或 GFRP 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 增强设计,并采用试验方法研究了其对螺栓连接 破坏强度及失效模式的影响[46-52]。

目前,将碳纳米管引入复合材料层压板的主 要方法包括:嫁接于纤维表面;分散于环氧树脂 基体中。例如,Wicks 等[46]通过在纤维上嫁接定 向的碳纳米管进行铝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螺栓 连接的增强设计,发现可同时提高螺栓连接的刚 度和强度,但却将其失效模式由挤压失效变为了 拉伸-拉劈的组合失效。Tüzemen 等[47]发现在环氧 树脂基体中加入 0.3wt%的碳纳米管可使 CF/EP 复 合材料螺栓连接的破坏强度提升 3.9%,且不改变 原有的剪切失效模式。他们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 现了碳纳米管对基体裂纹的桥接作用,如图 20 所 示。

Kumar 等[48-51]研究了碳纳米管含量对 CF/EP 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影响,得出在环氧树脂基体 中加入 0.3wt%的碳纳米管对 CF/EP 复合材料的拉 伸强度提升最明显,如图 21 所示。

进一步,Kumar 等[48]研究了添加 0.3wt%的碳 纳米管对不同宽径比、端径比的 CF/EP 复合材料 螺栓连接破坏强度的提升效果,发现对不同宽径 比、端径比的螺栓连接的失效载荷有不同程度的 提升,但不改变螺栓连接的失效模式。此外,他们研究了添加 0.3wt%的碳纳米管对 CF/EP 复合材料螺栓连接强度的提升效果随拧紧 力矩、老化时间的变化[49],发现拧紧力矩从 0N·m 增大到 4N·m 有利于改善强度提升效果;当 老化时间从 0h 增大到 1000h,强度提升效果变得 更加显著,如图 22 所示。

此外,Kumar 等[50-51]研究了老化温度、老化 时间对添加 0.3wt%的碳纳米管进行 CF/EP 复合材 料螺栓连接增强设计时强度提升效果的影响。由 图 23 可见,老化温度从 25℃提升至 65℃有利于 提升增强效果,老化时间从 10 天增大到 30 天同 样有利于改善增强设计的效果。

Genedy 等[52]研究了在环氧树脂基体中加入碳 纳米管对玻璃纤维/环氧树脂(GF/EP)复合材料 螺栓连接破坏强度的影响。他们研究了碳纳米管 含量对增强效果的影响,发现当碳纳米管含量从 0.25wt%增大到 0.75wt%时破坏强度几乎没有变化, 强度提升大约为 42%,而当碳纳米管含量为 1.0wt%时强度明显提升,比原有螺栓连接的强度提升了 76%,如图 24 所示。添加碳纳米管不改变 螺栓连接的剪切失效模式。

除了碳纳米管外,纳米粘土[39-40]、石墨烯[53]、 埃洛石纳米管[54-55]等纳米材料也被添加至复合材 料层压板中,以进行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增强设 计。这种基于纳米材料的多尺度的增强设计的增 强机理是利用纳米材料优异的力学性能,提升 CFRP 或 GFRP 复合材料层压板的承载能力。这 种方法不改变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设计构型,也 几乎不增加螺栓连接的重量,是一种有发展潜力 的增强设计方法。

上述研究均将纳米材料添加于整个复合材料 层压板中,再制成螺栓连接,即通过提高层压板 的承载能力达到螺栓连接部位承载能力增强的目 的。若能将纳米材料添加至螺栓孔附近的薄弱区 域进行局部增强,将更加经济高效。图 25 给出了 三种局部添加纳米材料的增强设计方案。

2.9 基于新型紧固件的增强设计

除了对复合材料层压板进行增强设计外,通 过改变紧固件的几何尺寸和配合参数也可提升复 合材料螺栓连接的强度。例如,研究表明提升干涉配合量[56]、优化干涉配合铆钉的几何参数[57]、 提升拧紧力矩[56]、减缓预紧力松弛[58]均可不同程 度地提升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强度。这种通过优 化紧固件设计参数进行复合材料螺栓连接强度提 升的方法在传统设计中已广泛应用。

最近,随着 3D 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研究 者们开始关注复合材料紧固件。与传统的铝合金、 钛合金紧固件相比,复合材料紧固件具有明显的 减重优势。目前,研究者们已经研制出了多种复 合材料紧固件,并通过试验研究了其对复合材料 螺栓连接强度的增强效果。

Ueda 等[59]设计了玻璃纤维/聚酰胺(GF/PA) -碳纤维/聚酰胺(CF/PA)混杂的热塑性复合材料 (FRTP)铆钉,并用于CF/EP复合材料层压板的 连接。如图 26 所示,与传统的钢螺栓、铝铆钉相 比,这种新型铆钉使得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比强 度大大提升,并且随着铆钉中纤维含量提升,连 接结构的比强度增大。

Fortier 等[60]研制了编织 CF/PA 热塑性复合材 料铆钉,并用于 CF/EP 复合材料层压板的连接, 发现与传统铝合金铆钉、钛合金螺栓连接相比, 连接结构的比强度有所提升。

Absi 等[61]设计了 CF/PEEK 热塑性复合材料 铆钉,并将其用于 CF/EP 复合材料层压板的连接, 发现与钛合金高锁紧固件相比,这种新型连接结 构的强度下降,但比强度几乎提升了一倍。图 27 对比了两种紧固件的构型和几何参数。

Yao 等[62]设计并制备了单向 CF/PEEK 热塑性 复合材料铆钉,并将其用于 CF/PEEK 复合材料层 压板的连接,通过试验测试发现,与钛合金铆钉 连接相比,这种新型连接的强度较低,但其比强 度更高;且两者失效模式不同,新型连接的失效 模式为螺栓剪断,而钛合金铆钉连接的失效模式 为层压板的挤压失效和铆钉的拉脱,如图 28 所示。

Li 等[63]通过 3D 打印制造了 CF/Onyx 热塑性 复合材料螺栓,如图 29 所示,并将其用于连接 CF/EP 复合材料层压板。通过试验发现与拉挤 CF/EP 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层压板相比,其失效 载荷低 8%,比强度低 18%。

Li 等[64]通过在 3D 打印的 CF/Onyx 热塑性复 合材料中嵌入压电传感器得到智能螺栓,可用于 CF/EP 复合材料胶-螺混合连接的健康监测,但并 未讨论其对连接结构强度的影响。

综上,采用复合材料紧固件进行复合材料层 压板的连接,与传统金属紧固件相比,连接结构 的强度降低,比强度增大,但失效模式由挤压失 效变为紧固件剪断等其他失效模式。

03

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增强设计效果的估方法

在进行增强设计后,需要评估增强设计对复 合材料螺栓连接的破坏强度以及失效模式的影响。目前,主要采用试验方法、解析方法、数值模拟 方法评估增强设计的效果。

试验方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在宏观尺 度上,通过静力试验获得载荷-位移或应力-应变 曲线,可评估增强设计对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破 坏强度以及失效模式的影响。在微观尺度上,通 过 DIC、EM、SEM、IR 等先进技术,可研究增 强设计对复合材料螺栓连接失效机理的影响。最 近,Sajid 等[65-66]采用试验方法研究了通过玄武岩 纤维混杂进行 CF/EP 复合材料螺栓连接增强对其 破坏载荷的提升效果,采用 SEM 研究了增强设计 对其失效机理的影响。

解析方法可用于评估增强设计对复合材料螺 栓连接的刚度以及初始损伤载荷的影响[67],但无 法获得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极限破坏强度以及失 效模式,无法揭示增强设计对螺栓连接失效机理 的影响。

随着有限元技术的发展,数值模拟方法也被 应用于评估增强设计对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应力 分布、初始损伤载荷、极限破坏载荷以及失效模 式的影响。一方面,数值模拟方法被应用于辅助 增强设计,即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增强设计参数 对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例 如,Nilsson[13]建立二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复合材 料螺栓连接的应力分析,发现将孔扩大并粘贴金 属套筒可使 CF/EP 复合材料螺栓连接孔边的压缩 应力降低约 50%,这是因为通过螺栓传递的载荷 作用于金属套筒上,从而降低了 CF/EP 复合材料 层压板的应力。Camanho 等[14]建立三维有限元模 型分析了金属套筒的设计参数对 CF/EP 复合材料 螺栓连接的应力分布的影响,从而提出采用带锥 形端头的金属套筒进行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局部增强设计。Rispler 等[23]建立二维有限元模型,采 用渐进结构优化方法对金属套筒进行了形状优化。

另一方面,将有限元方法和渐进损伤模型结 合,可分析增强设计对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破坏 强度的影响,并进一步揭示其对螺栓连接的损伤 扩展过程以及失效模式的影响。例如,Kolks 和 Tserpes[31]针对局部替换金属薄层的 CF/EP 复合材 料螺栓连接,建立渐进损伤模型,分析了局部增 强设计对纤维拉伸和压缩失效、基体拉伸和压缩 失效、层间拉伸和压缩失效的影响,发现通过添 加钛薄层大大降低了基体拉伸和压缩失效以及层 间拉伸和压缩失效的比例。Kumar 等[48-49]建立渐 进损伤模型,预测了添加碳纳米管的 CF/EP 复合 材料螺栓连接的破坏强度,发现不同几何尺寸的 螺栓连接会发生剪切、拉伸或挤压失效模式。陈 坤等[68]建立渐进损伤模型,分析了带金属套筒的 CF/EP 复合材料螺栓连接中螺栓孔的挤压损伤机 理。Xu 等[69]将渐进损伤模型和内聚力模型结合, 不仅可预测采用金属套筒干涉配合的 CF/EP 复合 材料螺栓连接的损伤起始和扩展过程,还可模拟 复合材料单层的层间分层现象,他们研究发现金 属套筒的加入改变了 CF/EP 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 失效机理。另外,Xu 等[70]建立了模拟金属套筒 安装过程引起的界面损伤的渐进损伤模型,得出 为了减少界面损伤,可尽量降低螺栓-套筒接触面 以及套筒-复合材料接触面的摩擦系数。

04

 结论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国内外研究者们提出了 一些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增强设计方法,并采用 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对这些方法的增强效果进行 了研究,部分方法已在航空航天飞行器中得以应 用。综合现有的研究进展,得出以下结论:(1)现有增强设计可分为整体增强设计和 局部增强设计。大部分整体或局部增强设计都会 导致螺栓连接的构型设计改变、重量增加,但局 部增强设计是针对螺栓孔局部的加强,相对而言 效率更高。

(2)现有增强设计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螺栓 连接的破坏强度。但在评估增强设计效果时应以 比强度作为指标,因为不计重量代价的增强设计对实际的航空航天工程应用而言毫无意义。

(3)在进行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增强设计 时,要评估其对螺栓连接的失效模式的影响。例 如,部分研究中螺栓连接的失效模式由挤压失效 变为工程设计中希望避免的拉伸或剪切失效。

(4)当通过添加金属部件或薄层进行增强 设计时,金属层与复合材料层的接触面需要重点 关注。对两种材料的接触面进行特殊的处理或采 用胶层粘贴有利于提升增强效果。

(5)通过添加纳米材料或其他类型的纤维 进行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增强设计,可不改变螺 栓连接的构型设计,且几乎不增加重量。在螺栓 孔附近的薄弱区域添加纳米材料或其他类型的纤 维进行局部的增强设计是一种更有发展潜力的方 法,有望实现连接效率的显著提高。

(6)关于现有增强设计效果的评估仅考虑 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静强度,而增强设计对复合 材料螺栓连接的疲劳强度的影响也值得重点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技术干货】一文详细了解用于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丝束扩展技术(四):铺展织物对热塑性复合材料影响
【中译版】先进复合材料讲义(十一):复合材料外部修复、黏合与螺栓修复
何为毯式曲线?
为什么飞机蒙皮大量采用铆接而不是焊接?
复合材料疲劳计算简述
【复材小知识】复合材料种类小科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