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医经验】彭卫东教授针药结合治疗不孕症经验
userphoto

2023.01.30 内蒙古

关注
彭卫东教授针药结合治疗不孕症经验

何美秀1谢秀超1彭卫东2

1.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遂宁629000

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摘要:[目的] 总结彭卫东教授针药结合治疗不孕症经验。[方法] 通过跟师随诊、整理医案、查阅不孕症的相关文献,从不孕症的经络理论基础、病因病机、辨治选穴、分期论治、用药经验等方面阐释彭卫东教授针药结合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经验,并附验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 彭师认为,肝肾经及冲任督脉血气周流不息是女性怀孕的关键,不孕症的主要病机以肾虚肝郁为本,痰湿瘀血为标,提出了运用穴位埋线联合中医周期疗法治疗不孕症的方案。穴位埋线主要选取肝肾经以及冲任督脉上的穴位,以补肾疏肝、调经种子。同时配合中药内服,内服治疗以补肾疏肝、化瘀除湿调周为基本大法,并随症加减用药,经后期(即卵泡期)采用补肾疏肝养血法,选用自拟调癸助孕方加减;经间期(即排卵期)采用温肾活血通络法,选用自拟促排卵汤加减;经前期(即黄体期),采用补肾疏肝、暖宫助孕法,选用寿胎四君合柴胡疏肝散加减;行经期(即月经期),采用燥湿化瘀、活血通经法,选用三川汤加减。治疗过程中彭师重视心理治疗,通过心理疏导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促使患者更加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所附医案为继发性不孕症,证合肾虚肝郁不孕的病机特点,治以穴位埋线联合中医周期疗法,最终胎孕乃成。[结论]彭师针药结合治疗不孕症,选取肝肾经以及冲任督脉上的穴位埋线治疗,以补肾疏肝、调经种子;配合中药内服,以补肾疏肝、化瘀除湿调周,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不孕症;针药结合;穴位埋线;中医周期疗法;肾虚肝郁;医案;临床经验;彭卫东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1005-5509(2022)04-0463-05


不孕症(infertility)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导致的生育障碍状态,是指女子与配偶同居1年,性生活正常,未避孕而未孕者;或曾经有过妊娠,未避孕而又1年未再受孕者,称为不孕症[1]。我国不孕症发病率为7%~10%[2],且呈逐年上升趋势[3-6]。不孕症不仅使患者饱受羞辱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困扰[7-11],而且会严重影响夫妻感情、性生活状态、生活质量等各方面[12],因此寻求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极为迫切。


彭卫东教授是四川省名中医,师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杨家林教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及教研工作近三十载,对不孕症研究深入透彻,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获益良多,现将彭师运用穴位埋线联合中医周期疗法治疗不孕症经验详述于下,以飨读者。


1经络理论基础

肝肾经及冲任督脉血气周流不息是怀孕的关键。《灵枢·经脉》云:“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足少阴肾经隶属于肾,络于膀胱,上贯肝和横膈,将肾中先天之精,洒陈于其余四脏及六腑。女子二七肾气盛,天癸依期而至,通过肾经的联络、沟通作用,将肾中先天之精渗灌于冲任二脉,冲任二脉通盛,广聚精血,血海满盈,下注胞宫,月经来潮,则女子乃能摄精成孕。若肾经脉气周流不畅,则冲任二脉气血衰少,难以摄精成孕。

《灵枢·五音五味》曰:“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素问·上古天真论》王冰注“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者相资,故能有子”,明确指出冲任二脉与妊娠直接相关。关元乃任脉与足三阴经的交会穴,《针灸甲乙经·妇人杂病》亦言“女子绝子,衄血在内不下,关元主之”[13],明确指出关元穴可用于治疗瘀血导致之不孕症。督脉经气异常可导致不孕症,正如《素问·骨空论》言:“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此生病……其女子不孕。”胞宫为奇恒之腑,冲任督脉皆起于胞中,若冲任督脉功能失常,可使胞宫的生理功能受损,难以摄精成孕。

《灵枢·经脉》载:“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冲任二脉皆起于胞中,而足厥阴肝经绕阴器而束利宗筋,肝脉过阴器,协调冲任。足厥阴肝经,上贯膈,流注于肺,交太阴而通三阴经,交阳明而通三阳经,上出额交督脉而通奇经八脉,可谓交通阴阳,循行面广,故肝经可以调节机体气血津液的运行。若肝经经气不畅,则冲任失调,胞宫生理功能受损,难以摄精成孕[14]。王肯堂[15]亦云:“治胎产之病,从厥阴经论之。”故彭师以为,肝肾经及冲任督脉血气周流不息是怀孕的关键。


2病因病机

2.1肾虚肝郁乃为本
不孕病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明确指出肾藏先天之精,主生殖,肾中精气是受孕的基础,肾虚是导致不孕的关键。彭师考虑到“妇人素性易忧郁”的体质特点,结合“妇人有怀抱素恶不能生子者,人以为天心厌之也,谁知是肝气郁结乎”[16]36的观点,提出肾虚肝郁为不孕症发病之根本。

2.2痰湿瘀血乃为标
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本,肝主藏血,喜条达而恶抑郁,为机体调节气血的枢纽。多数女性因生理特点易焦虑、抑郁,若因思虑过度,或求子迫切,致肝气郁结、肝失疏泄,则气血不和,气滞血瘀;肝木不舒,下克脾土,脾土运化失职,水湿不化,湿邪下注,湿聚成痰;瘀血、痰湿阻滞冲任、胞宫、胞脉,则难以摄精成孕。《傅青主女科·种子》亦云:“其郁而不能成胎者,以肝木不舒,必下克脾土而致塞……则胞胎之门必闭,精既到门,亦不得其门而入矣。”[16]36-37所以,彭师认为痰湿、瘀血是引起不孕症之标。


3治法治则

彭师临床上坚持采用针药结合治疗不孕症,《素问·移精变气论》亦明确提出“病形已成,乃欲微针治其外,汤液治其内”的治疗原则。穴位埋线以阴阳立论,通过疏通脏腑经络,协调五脏六腑阴阳平衡,配合中药分期内服,治疗不孕症,效若桴鼓。考虑到“妇人素性易忧郁”的体质特点,在治疗过程中彭师非常重视心理治疗,通过心理疏导,督促患者通过练习瑜伽、慢跑等方式改善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促使患者更加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3.1穴位埋线辨治选穴
穴位埋线法,是将可吸收线埋入腧穴,通过可吸收线对腧穴连续不断的刺激,产生更为有效的针刺效应,具有“通其经脉,调其气血”的功效[17]。

彭师运用穴位埋线治疗不孕症时,主要选取肝肾经以及冲任督脉上的穴位,以补肾疏肝、调经种子。常用取穴:肾俞、肝俞、命门、石关、阴都、大赫、阴交、太冲、三阴交、足三里、关元、中极、子宫,并随证加减。通常2~4周埋线1次,避开经期。材料:7号一次性埋线针、4-0可吸收外科缝线。方法: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将一段约2cm的已消毒可吸收线,置于埋线针的前端,后接针芯,左手拇食指捏起皮肤,右手持针,刺入所需深度,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可吸收线埋植在穴位内,完成后以碘伏消毒针孔,嘱患者24h内保持局部干燥。方中肾俞温补元阳、温暖胞宫,《圣济总录》曰:“肾俞治虚劳羸瘦,耳聋肾虚,水脏久冷。”[18]1985肝俞疏肝理气,《圣济总录》言:“肝俞治咳引胸中痛,寒疝少腹痛。”[18]1985命门补肾调经,命,人之根本也;门,出入门户也,本穴外输的阴性水液有维系督脉气血流行不息的作用,为人体的生命之本。石关、阴都为冲脉足少阴之会,降浊升清、补益肾气,是治疗不孕症之要穴,《圣济总录》载:“石关穴,疗妇人无子。”[18]1990大赫为冲脉足少阴之会,补益肾气。阴交为任脉、冲脉之会,补肾培元、调补冲任,《针灸聚英》认为:“阴交疗产后恶露不止、绕脐冷痛、绝子。”[19]127太冲为足厥阴肝经原穴,疏肝解郁,配合三阴交养血调经。足三里调理脾胃、健脾化湿,补后天以养先天。关元乃任脉与足三阴经的交会穴,为元气之根,是治疗女性不孕症之要穴,可疏通冲任,《针灸聚英》有云:“关元疗月经不通、绝嗣不生、胞门闭塞。”[19]126中极能调理冲任、疏通下焦。子宫穴为经外奇穴,能调经理气,同为治疗女性不孕症之要穴。关元、中极、子宫三穴同用,可促进卵泡成熟以及顺利排卵,维持生殖系统正常功能[20]。诸穴相合,共收补肾疏肝、调经种子之效。


3.2中药内服,分期论治
彭师在治疗不孕症时,以补肾疏肝、化瘀除湿调周为基本大法,并随症加减中药口服。经后期(即卵泡期),采用补肾疏肝养血法,以促进卵泡发育成熟,选用自拟调癸助孕方加减,药物组成:党参30g,白术15g,当归15g,白芍15g,柴胡20g,茯苓20g,菟丝子15g,覆盆子15g,巴戟天15g,杜仲15g,淫羊藿20g,香附20g,蒺藜15g,鸡血藤20g,路路通15g。经间期(即排卵期),采用温肾活血通络法,选用自拟促排卵汤加减,药物组成:菟丝子15g,巴戟天15g,丹参10g,牡丹皮15g,益母草30g,补骨脂15g,怀牛膝15g,鹿角霜10g,川芎15g,白术15g,薏苡仁30g,蚕砂15g,泽兰20g,刘寄奴20g。经前期(即黄体期),采用补肾疏肝、暖宫助孕法,为孕育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选用寿胎四君合柴胡疏肝散加减,药物组成:菟丝子15g,桑寄生20g,续断20g,党参20g,茯苓20g,薏苡仁30g,白术15g,柴胡20g,香附20g,当归15g,白芍15g,砂仁15g,山药20g、枸杞子15g。行经期(即月经期),采用燥湿化瘀、活血通经法,以活血调经、祛旧生新,选用三川汤加减[21],药物组成:川芎10g,红花10g,牛膝10g,桃仁10g,鸡血藤20g,路路通15g,泽兰15g,当归15g,五灵脂20g,蒲黄20g,枳壳15g,白术15g,香附15g,茯苓20g。服药方法:每剂煎煮3次,煮沸30min,熬制成600mL的药液,每日服用3次,每次100mL。



4案例举隅

患者唐某,女,25岁,2020年9月11日初诊。主诉:未避孕2年余未孕。患者自诉男方各项检查均正常,2018年曾怀孕1次,因误服药物行人工流产,其后未避孕2年余未再孕,曾中药调理半年,效果不佳。月经周期推后伴量少10+年,40~90d来潮一次,平素体质较差,纳尚可,眠差,难以入睡,手足心多汗,易焦虑,时常情绪低落,二便调,舌质淡暗,边有齿痕,苔薄白腻,脉沉涩。末次月经日期:2020年7月20日,7d净,量少,色暗红,夹血块,伴痛经,时有腰酸。2020年9月11日彩超:子宫大小形态正常,前后径约3.1cm,肌壁回声均匀,宫内膜居中,厚度约1.0cm(双层);附件:双侧卵巢上查见多个卵泡无回声,较大者位于右侧卵巢,长径约1.5cm,双侧附件区未见确切占位。抗缪勒管激素:5.75ng·mL-1。西医诊断:继发性不孕症;中医诊断:不孕症(肾虚肝郁),予穴位埋线联合中药补肾疏肝、化瘀除湿调周。

目前患者卵泡直径约1.5cm,接近成熟,予自拟调癸助孕方2剂,促进卵泡发育成熟,药物组成:党参30g,白术15g,当归15g,白芍15g,柴胡20g,茯苓20g,菟丝子15g,覆盆子15g,巴戟天15g,杜仲15g,淫羊藿20g,蒺藜15g,鸡血藤20g,路路通15g,陈皮20g,香附20g,枳壳15g,酸枣仁20g。

服药4d卵泡成熟后,予自拟促排卵汤1剂,以促进排卵,药物组成:菟丝子15g,巴戟天15g,丹参10g,牡丹皮15g,益母草30g,补骨脂15g,怀牛膝15g,鹿角霜10g,川芎15g,白术15g,薏苡仁30g,蚕砂15g,泽兰20g,刘寄奴20g。服药方法:每剂煎煮3次,煮沸30min,熬制成600mL的药液,每日服用3次,每次100mL。埋线取穴:肾俞、肝俞、命门、石关、阴都、大赫、阴交、太冲、三阴交、足三里、关元、中极、子宫。每2周埋线一次,避开经期,嘱患者治疗期间练习瑜伽,放松心情。

2020年9月16日二诊。患者告知月经来潮,自测排卵试纸阴性,促排卵失败,予三川汤加减2剂,以活血化瘀通经,药物组成:川芎10g,红花10g,牛膝10g,桃仁10g,鸡血藤20g,路路通15g,泽兰15g,当归15g,五灵脂20g,蒲黄20g,枳壳15g,白术15g,香附15g,茯苓20g,服法同前。如此顺应月经周期,经过半年穴位埋线及中医调周治疗,患者月经周期调至5~7d/30~35d,量中,色红,无血块,偶有痛经,临床症状改善,彩超监测卵泡发育良好。

2021年5月6日来诊。彩超提示:宫内早孕(估计孕周5周+6d)。随访至今,产前检查无异常。

按语:本案属于中医学“不孕症”范畴,患者平素月经周期推后、量少,体质较差,易焦虑,时常情绪低落,眠差,难以入睡,舌质淡暗,边有齿痕,苔薄白腻,脉沉涩,因此辨证为肾虚肝郁型不孕。彭师治疗时选取肝肾经以及冲任督脉上的穴位,以补肾疏肝、调经种子。9月11日初诊时患者处于经后期(即卵泡期),此时采用补肾疏肝养血法,选用自拟调癸助孕方加减口服,以促进卵泡发育成熟。服药4d卵泡成熟,此时患者处于经间期(即排卵期),予自拟促排卵汤1剂,以促进排卵,阴阳交媾,胎孕可期。9月16日二诊,患者自测排卵试纸阴性,促排卵失败,月经来潮,故选用三川汤加减2剂,以活血调经、祛旧生新。考虑到患者时常情绪低落,故嘱患者治疗期间练习瑜伽,放松心情,改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彭师认为,治疗不孕症应按中医周期疗法调经,直至摄精成孕。


5结语

近年来,我国不孕症发病率逐年上升,不孕症患者常饱受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困扰,因此寻求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极为迫切。彭师认为,肝肾经及冲任督脉血气周流不息是怀孕的关键,肾虚肝郁为本,痰湿瘀血为标是不孕症的主要病机。治疗不孕症时,根据卵泡发育的情况及体内气血阴阳的变化,将月经周期分为四期,每期均有自拟基础方。临证之时,根据患者所处的月经周期分别选用基础方,再结合肝肾经以及冲任督脉上的穴位进行埋线治疗。最终肾气盛、肝气调、痰湿除、瘀血化,肝肾经及冲任督脉血气周流不息,则肾中先天之精渗灌于冲任二脉,冲任二脉通盛,广聚精血,血海满盈,下注胞宫,月经依期而至,最终胎孕乃成。彭师行医近三十载,治疗不孕症每获良效,其临床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罗颂平,谈勇,夏桂成,等.中医妇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58.

[2]谢幸,孔北华,段涛,等.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61-363.

[3]黄江涛,唐运革,王奇玲,等.广东省新婚夫妇不孕症流行的横断面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0,18(12):721-725.

[4]黄桥海,徐嘉员,黄碧兰,等.河源地区新婚人群不孕症发病率调查[J].广东医学,2011,32(5):646-647.

[5]黄江涛,王奇玲,唐运革,等.广东汉、瑶、壮族新婚人群不孕症现况调查[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2,20(10):687-689.

[6]黄荷凤,王波,朱依敏.不孕症发生现状及趋势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3,29(9):688-690.

[7]卢艳,唐惠艳.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积极心理干预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9,11(9):78-81.

[8]赵晴,高明霞,唐楠,等.不孕症患者非理性生育认知与生育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生殖医学杂志,2021,30(5):600-609.

[9]雷岸江,姚建蓉.不孕症患者心理特点研究进展[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35(7):764-768.

[10]莫凤逸,张小媛,邢兰凤.不孕夫妇心理问题及干预[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7,9(1):8-11.

[11]华宙佳,丁彩飞.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状态——特质焦虑调查分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5):559-561.

[12]陈媛媛.城市青年不孕症家庭的关系研究[J].青年探索,2017(1):87-95.

[13]皇甫谧.针灸甲乙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150-153.

[14]何美秀,牛晓梅,彭卫东.从厥阴论治卵巢囊肿初探[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1):63-66.

[15]王肯堂.证治准绳:女科[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278-282.

[16]傅山.傅青主女科[M].欧阳兵,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17]蒋云峰.穴位埋线疗法治疗骨转移性癌痛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15.

[18]赵佶.圣济总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

[19]高武.针灸聚英[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1.

[20]梁诗韵.针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近代文献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19.

[21]曹亚芳,王成荣.王成荣经验方三川汤在月经病中的应用[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9,11(9):36-38.

(收稿日期:2021-09-18)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针灸助孕引发关注,权威专家答疑解惑
中医治疗不孕症,怎么治疗?真的管用吗?
艾灸治疗不孕症或一些妇科疾病
【岐黄纵横】浅谈脐针治疗不孕症的临床体会(第117期)
腹痛贴辅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观察_杜琳
针灸促排卵临床概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