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夏桂成医案(二)

二、养血理气、扶正止痛治痛经(功能性)一例

袁某,女,19岁,学生,未婚。

主诉及病史:经前经期胀痛已6年。初潮12岁,35/30日,量一般,色红;或有小血块,平时带下或多,质稀,无臭气,据述初潮年余,因劳累而致痛经。B超探查:子宫略小,余未见异常。但近年来月经周期常或落后,经前期3天即开始小腹胀痛,胀甚于痛,行经第一天小腹胀痛有所加强,第二日即消失,经量中等偏少,色紫红,有血块,疼痛时轻时重,每遇劳累后,或者受凉后加重,并伴有胸闷烦躁,恶心泛吐,有时鼻衄,平时头昏心悸、形体消瘦等症。

诊查:经前小腹胀痛,胸闷烦躁,恶心泛吐,头昏心悸,脉象细弦,舌质较淡,苔薄黄而腻。

辨证:肾虚血少,气滞血瘀。

治法:养血补肾,理气止痛。

处方:归芍六君汤加减。

炒当归 赤白芍各12g 熟地 党参 白术 茯苓各10g枸杞子10g 陈皮6g 炙甘草6g 合欢皮10g 广郁金9g 广木香6g,服3

二诊:经即将来潮,服药后小腹胀痛隐隐,头昏心慌,胸闷烦躁。养血补肾,理气调经,方取调肝汤合四制香附丸(汤)治之。

处方:炒当归 赤白芍各12g 广木香9g 炒川断10g 阿胶炖溶冲10g 熟地10g 制香附10g 青陈皮各6g 钩藤12g 延胡10g5

行经时小腹胀痛基本控制,经量亦恢复正常。下月经前期,仍服上经前期初诊方。行经期服二诊方,或加益母草15g,炒荆芥6g,前后治疗3个月经周期,痛经痊愈。

【按语】本例亦属于功能性痛经,从妇科特征上分析,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小血块,按此而论,应属气滞血瘀,且以气滞为主,经前小腹胀痛,以胀为主,同样说明了气滞为主的特点,再从全身症状来分析,如腹胀,胸闷烦躁,乳胀等症,也反映了肝郁气滞的证型,所以妇科特征、全身症状、疼痛性质,均反映出气滞为主的特征,归纳为气滞为主的证型是无疑义的,观此前用活血化瘀止痛方药后,疼痛似乎有所减轻,但出血增多,体虚明显,头昏心慌加重,可见方药并不对证,虽有微效,副作用大,利少弊多,非其治也。经过仔细推敲,不得不从补养阴血,疏肝理气入手,才能获显效。根据我们的观察,此病有两个特点,其一,是虚实夹杂,既有阴血虚的一面,又有肝郁气滞的一面,在未婚青年女子中,应为少,而此虚证痛经,应多见于中年育龄期妇女。但因此女,素体较弱,因学习紧张,压力较大,心情不畅,加以性格内向,沉默寡言,故见此证,与一般功能性痛经属于肾虚血瘀者不同:其二,是经前期即发作疼痛,而且疼痛的程度也以经前期为主,呈以胀为主的疼痛,与一般功能性痛经以经行第一天疼痛为主者,显然有别。前人曾有:“经前以理气为先”之说,可见气滞是本病的重点,气滞者与肝有关,俗有肝郁气滞之说,而且肝郁气滞得阴血虚的内因,可以出现两种变化,加重肝郁气滞,肝体阴用阳,而用阳不足,在于体阴不足,是以阴血愈虚,肝气愈郁也;肝郁化火,气郁有余便是火,而阴虚阳旺,必然更易化火也。治疗上抓住阴血虚为主,兼顾肝郁气滞,故能获得显效。但病变的由来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所以在治疗同时,注意到心理疏导,舒畅情怀,减轻思想负担,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经过3个月经周期的经前期治疗,以及经后期的扶正而得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痛经—肝郁气滞证 (原...
肝郁气滞别怕,2个动作3分钟,宽胸理气,养肝养血,肝脏更强壮!
原发性肝癌肝郁气滞证的中医辅助治疗,疏肝理气,兼以活血
中医治月经不调名医名方
名老中医曹可仁医生治疗肝郁气滞胁痛
逍遥散临床应用五十法(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