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林散之诗稿墨迹

《和高二适先生除日见寄》 
林散之纪念馆藏

林老以书法饮誉海内外,但其诗成就不俗,甚为自得。他自认为在其“诗书画三绝”中诗第一,画第二,书第三,其自署墓碑上称诗人林散之。当然这是个人的看法,不一定客观,有个人的情感因素在其中,不过社会对其评价也不一定正确,因为各自的角度和感受不同。当然,他在诗词创作上所花的功夫之深、时间之多,这是事实。据家人和朋友回忆,他整日沉浸在自己的诗词创作之中,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林老作诗是有童子功的,16 岁就亲手整理装订了自己的诗集,且一生作诗不辍,直至生命的终点,其诗作的数量也相当可观,个人诗集《江上诗存》,共收入自作诗 2300 余首。

《怀邵子退》 
林散之纪念馆藏

林老的诗有两大特点,一是通俗易懂,少有艰涩 ;二是自然而然,不忸怩作态,这是作诗的很高境界。如《再和吟秋》:“笑堕书城六六春,老来风格更天真。自家面目自家见,写入黄庭取谷神。”还有《再题士青画梅》:“月明湖上见风华,冷入孤山处士家。我爱士青清似汝,自磨古墨写梅花。”林老大部分诗就是这样平平淡淡、直吐胸臆,但感情真挚、率意。要想了解林老诗的特点是要了解林老这个人和那个时代的,正如孟子所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章句下》)所以,要读懂林老的诗必须了解林老其人,更要了解其“事”。林老生活的时代是古体诗最不彰显之时,是新诗振兴之时,另外也和林老的取法有关,林老的诗早学盛唐后学初唐,虽取法唐宋诸家但对杜甫情有独钟,其朴实无华的风格正源于此。他自言:“余学诗,先从含山张先生,宗盛唐,后改中唐,力宗少陵,为之弗辍。韩氏为百代所宗,又勉为之,宋之苏黄,变唐之体,由唐而宋,不倦也。”他还说,写诗要少用典,即便要用也要用得好,用得活。林老的诗得到了当时文化界诸多名家的肯定,赵朴初赞曰“庄严色相臻三绝,老辣文章见霸才”;高二适有言“功力之深,非胸中有万卷书,不能随手挥洒自如也”;启功有评到“发于笔下,浩浩然,随意所之,无雕章琢句之心,有得心应手之乐”。启老的点评,不仅点透了林老诗之特质,也正是其《诗稿墨迹》书法之要旨。

《灵岩》 
林散之纪念馆藏

林老书法大多以艺术创作的形式面世,而墨迹手稿不多。从这批墨迹诗稿的书写风格来看,当是时间较为集中、风格较近,可推见是林老 70 岁前后所写,以行草为主,取法上追“二王”、颜真卿、米芾一路,下取王铎、黄宾虹之形,字字独立,中锋为主,线条铁画银钩,结体自然,章法无形,气息古雅,书卷气浓郁。如《田原韵且报二适》,以行书为主夹以草书,虽字字独立,大小参差,但气势连贯,特别是涂改之圈圈点点,更增加了自然之趣。再如《过江诗》“未能尘垢脱形骸,曾向人间作吏才。似鲫真成名士罪,好风吹送过江来”。寥寥不足三行,尽显笔墨、章法之功力,虽信手写来但字法准确、章法有度,宛如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又显自然天成,是刻意为之所不能达者,尽得书法天趣之妙。

《弥勒训》
林散之纪念馆藏


从这批墨迹诗稿的书法可以看出,林老在法书晋唐、宋元行书痕迹脉络清晰,也是奠定了他晚年以其独特的长锋羊毫,运于生宣纸上,再融入画法和水墨的渗透,并在 30年汉隶碑版坚实的基础上,创造出天真烂漫的大草艺术,将中国的草书艺术推向了一个不同于古人的新境界。

《思谦同志邀游燕子矶,因病负约情殊惘惘,作诗四首以志所怀,并示浦镇人耘世弟共博粲耳》
林散之纪念馆藏

历史上几乎所有书法大家都是诗人,唐有李白、贺知章、张旭、杜牧,宋有苏东坡、黄庭坚、米芾,元明清有赵孟、董其昌、傅山、八大、王铎、阮元、包世臣以及碑学书法名家,到了民国延续了这一传统,诗书并擅者比比皆是。林散之是个诗人,他的诗成就了他的书法,他的书法也推动了他的诗歌创作。可以说,诗与书法的关系最为密切了,真正的书法能表达作者的深厚情感,而自己作的诗自己书写最能体现诗书一体这一特色。我国是诗的国度,可以说诗是中华文化的根,诗在最简约的形式上表达了中国的文化精神,诗言志,书家通过诗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再通过书写艺术地展示出来。林老的这批诗稿墨迹,是最典型的这两种艺术形式高度结合的产物,是极为珍贵的艺术双璧,最能代表中国诗歌的表现形式,也最好地展示了书法墨迹的魅力。

《题懒悟和尚画》 
林散之纪念馆藏

中国的书法被称为艺术,有艺术创作的概念只是近百年的事,中国传统的书法大多以书写而不是以艺术创作的方式流传下来,其中诗稿墨迹这种艺术形式最具这种文化的代表性。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没有书家这个概念,他们的书法大多是以文章、诗词等墨迹的形式流传下来,如被誉为书法三大行书的王羲之的《兰亭序》,是一篇墨迹散文,颜真卿的《祭侄稿》是一篇墨迹祭文,苏东坡的《寒食诗》更是自己诗词创作的墨迹诗稿,这种看似随意不作雕琢的手迹,以诗文的形式表达了作者最自然、最贴切、最深沉的感情思想,书法则是这种诗情的物化,是“心手双畅”艺术的最高理想和至高境界。可惜的是自硬笔传入我国并得到广泛使用之后,再加之特别是电脑的普及,我们的手稿墨迹在逐步减少甚至消失,这是中国书法诗词墨迹这种艺术形式的重大损失,也是人类文化宝库的巨大遗憾。

《为二适写高亭图》 
林散之纪念馆藏

《西坞二首》 
林散之纪念馆藏


《易厂治印图》 
林散之纪念馆藏


《赠吴白匋》 
林散之纪念馆藏


《祝陵六首》 

林散之纪念馆藏



《祝陵四首》 
林散之纪念馆藏

《拙政园二首》《沧浪亭》《虎邱》 
林散之纪念馆藏

林散之,一位响彻当代书坛,比肩古人,耸立于20 世纪的书法巨匠,以其“诗书画”三绝,成就了自己的艺术世界,赢得了书法史上最高荣誉“当代草圣”之名,为我们树立了一座书法艺术高峰,将中国书法推向了崭新的艺术境界。

林散之纪念馆《诗稿墨迹》的内容,来自于 1996 年从私人手中征集、收藏的共200多页诗、画稿,其中诗稿 180 余页,计 200 余首,画稿 17 页,诗稿记载了林老 20 余年间诗词创作。其诗内容甚广,几乎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感怀人生、寄情山水的,有咏叹历史、和韵友人的,有读书写字、临画作文的,更有人生感悟、启迪思想的,表现出林老丰富的生活、学习、交游、思考的人生阅历,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林老细腻的情感世界和斑斓的艺术境界,为我们研究、了解林老真实的艺术思想打开了一扇独特的窗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是书坛“大器晚成”的典型 ,其 作品原则上不准出境者
林散之《自作诗感赋》等,自谓“诗第一、画其次、书又次之”
鲁迅教你如何成为书法家
林散之《鼋头渚》草书自作诗欣赏
高二适书法作品欣赏(一)
徐悲鸿书法艺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