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晋文字砖二十品

1 东汉 万岁建初六年造

砖出重庆万县,长35公分,厚6公分,隶书七字。永初之号,历史有四:一、东汉章帝刘炟;二、东晋列国成汉始祖李特;三、东晋列国后秦太祖姚苌;四、东晋列国西凉太祖李昊。此砖出重庆,非十六国之物,是为东汉安帝时物,建初六年即公元81年,此砖为敝斋所藏年号最早者。是铭书法取纵势,书写开张,与四川荥阳《何君阁道碑》、关中《石门颂》等书风相通,古厚之气跃然纸上。巴蜀之地虽偏居一隅,然自古富庶,其地所出砖铭皆大气浑穆,有别于所见江浙砖铭。




2 东汉 永初三年贾里孙氏砖铭三种

砖出浙江上虞蒿坝后旺。长36公分,厚4公分,隶书计三十六字。永初年号历史有二:一、汉安帝刘祜;二、南朝宋武帝刘裕。是铭纪年中为己酉年,为东汉安帝刘祜永初三年,即公元109年。砖铭中有汉代长度单位元尺内容:长尺七寸广八寸,汉代一尺约二十一点三到二十三点八公分,按二十一点三公分计一尺七寸为三十六点二公分,是砖长三十六公分,与史相符,为汉代衡量单位提供可靠数据。贾里为地名,已不可考。牢壁即牢固之壁。此三种砖铭虽同出一坑而记载时间略有不同,有九月、七月。据闻是穴共出不同砖铭八种,另有记八月者。纪年亦出现己酉、乙酉、一酉三种,己酉乙酉纪年相距24年,实不可能,乙酉、一酉当为己酉之误。另此穴较大,用砖数千枚之多,烧造数月当为常理。是铭书法为八分,结字宽博大气,为汉晋砖铭中上等作品,其风格与陕西北部绥德所出《杨孟元画像石题记》书法神似,如长、作、年诸字如出一辙,两者虽距数千公里而书风一致,可见秦始皇“书同文”于汉代仍为重要统治手段之一。



3 东汉 永初五年造作郭延年益寿利后子孙吉

砖出四川巫山,长35公分,厚5.5公分,隶书反文十八字。永初为东汉安帝刘祜年号,永初五年即公元111年。郭通椁,《说文》曰:“椁,葬有木稾也”。《辞源》曰:“古代棺木有两重,外曰椁,内曰棺,亦作椁。《左传·成公二年》:'八月,宋文公卒,始厚葬……椁有四阿,棺有翰桧’”。汉晋时期砖铭常有郭通椁者。是砖铭中除有纪年外亦含有吉语:延年益寿利后子孙内容,是语常见于汉晋时期砖铭、铜镜中。人类对长寿一事自古执着,所见三代吉金、秦砖汉瓦、石刻文存多有延年益寿类之语,秦始皇亦多次派遣徐福寻求灵药,其状可见一斑。古之人除求长生,亦重子孙昌盛,利后子孙是也。是铭书法每字一格,多有汉简笔意,温厚古朴,并于顶端饰有O ,底端饰有波纹,极具匠心。巴蜀汉代砖铭多为同期精品,是砖制作更为巴蜀汉代砖铭中珍品。



4 三国 吴 甘露二年丹杨徐使君  

砖出浙江余姚丰山,长29公分,厚4.4公分,隶书九字。甘露之号,历史有五:一、西汉宣帝刘询;二、三国魏高贵乡公刘髦;三、三国吴末帝孙皓;四、东晋列国前秦苻坚;五、五代丹东王辽义宗耶律倍。西汉砖铭甚为珍罕,所见未几,因断绝非西汉物,魏、前秦、辽皆非,此砖出余姚,断为三国吴末帝孙皓时物。甘露二年即公元266年。丹杨即丹阳,秦为云阳,属会稽郡,后改曲阿;汉属扬州;唐天宝元年因境内生长众多赤杨树,赤与丹义同,杨与阳谐音,故名丹阳。后取丹凤朝阳之意,定名丹阳。使君,古有三义:一、汉时称刺史为使君,《玉台新咏·一日出东南隅行》:“使君从南来,五马知踟蹰”;二、汉以后对州郡长官尊称,《三国志·蜀·先主传》:“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而!’“是时刘备为豫州牧;三、尊称奉命出使之人,即使者。三国吴书法能见者有《天发神谶碑》、《禅国山碑》、《谷朗碑》、《葛府君碑额》等,其中《谷朗碑》已较多楷意。是铭书法与《谷朗碑》相类,虽已有楷意仍为隶体。其书俊秀可爱,点画细挺,骨力强劲,结体圆中见方。铭文上下两端以二枚钱币装饰,整体布局极具匠心,形制虽小,而实为汉晋砖铭佳作。



5 西晋 太康六年岁在乙巳严氏作

砖出浙江绍兴,长35公分,厚5公分,隶书十一字。砖铭顶部有残损,不能直观断为太康抑或永康,太康历时十年,永康历时九年,皆有六年,铭中有“岁在乙巳”,断为太康六年,即公元285年。是铭为隶书体式,文中乙字写法独特,于汉晋砖铭中多有出现。是铭书法与蔽斋所藏永嘉元年作丁氏一铭相似,皆取方笔,突出撇捺点画,严谨中不乏开张。



6 西晋 太康八年润月廿日魏早作甓记

砖出浙江余姚,长34公分,厚4.5公分,隶书反写十三字。砖铭中闰月之“闰”为“润”,《说文》曰:“润,曰水,曰润“,与此不符。《说文》曰:“闰,余分之月,五岁再闰,告朔之礼,天子居宗庙闰月居门中。<周礼>曰:'闰月王居门中终月也 ”。《辞源》曰:“农历一年与地球公转一周比,约差十日有奇,每年积所余之时为闰,而置闰月。<书尧典>’以闰月定四时成岁’”。《传》曰:“一岁有余十二日,未盈三岁得一月,则置闰焉”。铭文中有甓字,甓字由来已久《诗·陈风·防有鹊巢》即有言“中唐有甓”,甓即砖。砖铭中多有作壁之语,作甓则少见。是铭书法为隶书,取横势,整体开张而点画挺劲,有《礼器碑》意趣。同坑亦有同铭而书法稍异者一枚出土。



7 西晋 元康二年八月十日太岁在壬子晋阳羡令邵君墓

砖出浙江余姚,长31公分,厚4.5公分,隶书二十字。元康为西晋惠帝司马忠年号,历时九年,元康二年即公元292年。晋阳,西晋属并州太原郡,在山西。是砖出浙江余姚,邵君生前当于晋阳任职,死后归葬余姚。羡令当为县令,通假之用,官名,《周官》有县正,各掌其县之政令,春秋之时县邑之长曰宰、尹、公、大夫,其职同。秦汉时期县万户以上称令,不及万户则称长,晋宋以后皆如汉制。是铭为八分书,字取横势,撇捺点画夸张,为所见八分书佳作,文字达二十,为较多者。汉晋砖铭虽则文字较少,然包罗万象,若集百品为册颇可取法。





8 西晋 元康四年八月甲子朔二日杨州会稽永兴番小造

砖出浙江,长40公分,厚4公分,隶书二十字。元康为西晋惠帝司马忠年号,历时九年,元康四年即公元294年。杨州当扬州,春秋称邗,秦汉时称广陵、江都等;东晋、南朝置南兖州;周时称吴州。三国魏、吴各置扬州,魏置所在寿春,吴置所在建业。西晋灭吴后治所在建业。会稽因会稽山而得名,传夏禹时即有会稽山之名。《史记》载:“汉时流行之说,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名曰会稽。”西晋时会稽仅辖十县,永兴为其一。番小之番为姬姓之一,源自远古时期黄帝后裔番族部落,属于以部落为氏。好《汉书·食货志》有番系。是砖形制巨大,文字十分精美,为汉晋砖铭佳作。



9 西晋 元康五年九月十日作

砖出浙江余姚,长34公分,厚5.4公分,隶书反写九字。是砖形制较为特殊,每字以格界之,所见诸砖铭如余姚丰山所出“甘露二年丹阳徐使君“、”元熙元熙元年八月廿六日功造“,浙江出”万岁不败“,四川所出”元初五年九月造作郭,延年益寿利后子孙吉“,均有此种意趣。



10 西晋 元康五年六月庚申严洪小砖

砖出浙江绍兴,长22公分,厚7.5公分,隶书二十字。是铭虽为隶书,然楷书意趣较多。顶有龙纹画像,十分威严,动感强烈,为西晋难得之佳作。



11 西晋 元康七年大岁在丁巳七月十日邵氏造作

砖出浙江余姚,长33公分,厚4.5公分,隶书十七字。元康七年即公元297年。铭文中月为反书,是铭书法小巧玲珑,如绰约处子,十分可爱。余姚所出砖铭多佳作,其地经济发达,文化昌盛,书法多有文人气息,是为与他处不同者,颇可取法。




12 西晋 永嘉七年七月一日癸酉岁余姚虞督君墓良盾作

砖出余姚,长28,5公分,厚2.8公分,楷书二十字。永嘉为西晋怀帝司马炽年号历时七年,永嘉七年即公元313年。余姚,县名,属浙江。舜支庶封此,秦置县,以舜姓姚而名,汉属会稽郡;隋省入句章县;唐复制,历代因之;明清属绍兴府。虞督君,虞姓,舜子商均封于虞,后世以国为氏;又周武王封虞仲于河东,亦为虞氏。三国至唐虞氏为余姚望族,砖铭中仅虞氏即有数十种之多。蔽斋所藏虞询、虞羡砖即出此地。虞氏入《三国志》即二十余人,史籍有载封侯者七人,至三公九卿者十余人。唐初大书法家虞世南即出余姚虞氏。良盾,当为墓室设计者。是铭书法为小楷,结字俊秀,可见其时虞氏制作此墓之用心。






13 汉 大吉羊天帝□□□□土陵□□日光富贵乐未英宜子孙

砖出江西抚州,长37公分,厚7公分,隶书存十九字,有三字不可识读。文中羊通祥,《说文》曰:“羊,祥也。从□,象头角足尾之形。孔子曰:'牛羊之字,以行举也。’”天帝,天与地,《诗·墉风·君子偕老》“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传》“尊之如天,审谛如帝”。天帝亦为中国神话中主神,指上古时期帝俊或五天帝。乐未英即乐未央,央《说文》曰“久也”。江右砖铭多有类似者,似为一人手笔,与今日美术字相类。其书宽博而极具装饰性,点画变化丰富,直线、弧线穿插运用,转折处十分巧妙。与他处所出砖铭迥异。




14 汉 秩至二千石

砖出江西南丰,长25公分,广17公分,厚7.5公分,隶书五字。秩,积也。《诗》曰:“积之秩秩”;《辞源》曰:“一,俸禄;二,官位职称或品级。”按汉之二千石计,一石为百二十斤,二千石即二十四万斤,此或指真实官禄,或仅为愿望。是铭书法取横势,线条圆厚,形式感强烈,所见亦有另一品同内容者。





15 汉 宜子孙    

砖出江西宜春,广16公分,顶厚5公分,底厚7公分,呈刀形,隶书反写三字,底端有“x  ”纹饰。文中孙字作“  ”,”“为系之简,《说文》曰:”子之子为孙。从子从系。“是铭书法精美,于手写体一致,于诸江右砖铭中出类拔萃,可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6 汉 大吉  

砖出江西黎川,广15.5公分,厚6.5公分,隶书二字。此砖半圆纹饰与大吉羊砖纹饰相同。大吉,即大善、大福。《荀子·议兵》:“慎终如始,终始如一,夫是为之大吉”。《后汉书》七一《皇甫嵩传》记黄巾军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大吉常见于砖铭之中,谓求大福大祥之意。



17 汉 葬庚地位公侯传送下二千石

砖出浙江余姚,长38.5公分,厚5.5公分,同坑见有两枚,砖顶端有葬庚地位公侯六字,共隶书十八字。葬此处从土,非艹。庚,《说文》曰:“位西方,象秋时万物庚庚有实也。”公侯,公指三公,为辅助国君掌握军权最高官员;侯为古代五等爵位第二等,《礼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亦指士大夫之间之尊称。此处公侯不一定为真实公侯之位。二千石,汉代内自九卿郎将,外至郡守尉之俸,皆二千石。分三等,中二千石,月得百八十斛;二千石,月得百二十斛;比二千石,月得百斛,东汉二千石称真二千石,后因称郎将、郡守、知府为二千石本此。




18 汉 葬庚地位公侯传送下二千石

砖出浙江余姚,长38公分,厚5.7公分,隶书十二字,与前砖同出。是铭书法与前者略有差异,文字清晰可见,书写意味强烈。蔽斋所藏砖铭以余姚为多,其地不仅砖铭数量众多,其书更是为汉晋砖铭中佳者,浙东汉碑难见,唯有《三老讳字忌日碑》等数种,然汉代砖铭甚为可观。可补其地汉时书史,则砖铭功大焉。



19 汉 寿币山陵弗寋弗崩

砖出浙江余姚,长35公分,厚4.5公分,篆书八字,顶端有锭纹。币,《说文》曰:“币,帛也。”弗,不、不可,《书·尧典》:“绩用弗成”;《庄子·秋水》:“至德者,火弗能热,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兽弗能贼。”另有祛除不详之意;《诗大雅生民》:“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寋,击磬声,《尔雅·释乐》:“徒鼓磬为之寋”,亦作蹇;另通搴,《楚辞·九章·思美人》:“因芙蓉而为媒兮,惮蹇裳而濡足”。崩,意有三,倒塌,《诗·小雅·十月之交》:“百川沸腾,山冢萃崩”;败坏,《论语·阳货》:“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坏”;帝王死称崩,《春秋·宣》:“冬十月乙亥,天王崩”。此处当为倒塌。是铭书法虽为篆书然多有隶意,文字大小安排因势而就,如寿、币、寋三字点画较多所居空间较大,其余则小。




20 汉 金室  

砖出四川广汉,广25公分,厚9公分,篆书二字。金室之铭得之数载而未知其意,近检索得知其意有二:一,夏代宗庙西南之室,《周礼考工记·匠人》:“夏后氏世室”,汉郑玄注:“堂上为五室,象五行也,金室于西南”;二,指精美宫室,《晋书·挚虞传》:“故作<思游赋>,其辞曰:'讯硕老于金室兮,采旧闻于前修’”。是铭书体硕大,横画居多,金字写法较为特殊,变弧线为直线,金、室二字篆书弧线改为方轮廓,设计之美当为巴蜀汉晋砖铭佼佼者。释文:赵冠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阴古越阁藏会稽砖九十品
曹操宗族墓群文字砖上的书法演变
与古为徒——汉晋砖铭略述(二)
中国古代砖文书法的艺术特色 文/李林(一)
青砖上习百字才用餐,擅行楷精隶书,得陶行知指点书作古朴
王氏家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