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考化学考点分析:饱和溶液、溶解度

考点19 饱和溶液、溶解度

一、选择题

1.(10福建省晋江12.)溶解度曲线为我们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性强弱提供了便利。请你根据下图的溶解度

曲线判断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40℃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60℃时,将8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80g

D.6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乙

2.10福建南安14.)

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小   

B.15℃时甲、乙溶解度相等

C.30℃时的溶解度为30g       

D.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溶液变为饱和

32010·辽宁鞍山.下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30时,氯化铵、硫酸钠的溶解度相同

B.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将50时硫酸钠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始终有晶体析

D.将60时硫酸钠的饱和溶液降温至40,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4.(10邵阳13)右图表示的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ab两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都很小

C.t℃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b中含少量a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b

5.10徐州15)根据右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50℃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B  升温可使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饱和

    C  50℃时把9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能得到190g溶液

    D  将50℃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时,B溶液最浓

6.10贵港12)右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

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7.10成都11) 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可获得的信息是(     )

A.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t℃,相同质量的ab溶解时放出热量相同

C.升高温度,可使a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

D.将相同质量的ab分别加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分数相同

8.10连云港18)如图是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小

D. t3℃时,甲、乙两物质各20g可分别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

9.(10龙岩市

10).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乙小

B.t2℃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30%

C.t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D.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10.【10桂林24.】t℃时,向10 g水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至饱和,则此过程中该溶液满足下图a、b两个变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A.a -溶解度,b-溶质质量      

B.a -溶质的质量分数,b-溶质质量

C.a -溶质质量,b-溶剂质量       

D.a -溶解度,b-溶剂质量

11.10菏泽7)、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同温度下三种物质中a的溶解度最大

B.c的饱和溶液从t2℃降至t1℃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t2℃,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要从b溶液中得到b,只能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12.2010·山东莱芜,9下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30时,氯化铵、硫酸钠的溶解度相同

B.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将50时硫酸钠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始终有晶体析

D.将60时硫酸钠的饱和溶液降温至40,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13.2010·遵义,9) t1 ℃ 时,分别将20g甲、乙两种晶体(不含结晶水)加入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恰好完全溶解,升温到t2时出现甲、乙烧杯中所示的现象。根据上述实验,结合下图中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烧杯中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 t1℃时烧杯中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6 .7

  C. t2℃时烧杯中甲物质溶液的质量是110g

  D. 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130g

二、填空简答题题

1.10福建省福州155分)请根据图7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l)____℃时,AB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

(2) t2℃时,100g水中溶解_       gA物质恰好达到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    ___,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应加水       g

(3)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它条件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___
     _

 (1)t1 (2)25  20 125 (3)B

2.10,娄底21

右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26    乙物质的溶解

度(填“>”、“=”或“<”)。

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27 

物质。

3t2℃时,把10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

所得溶液是     28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t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     29     的方法(任写一种)使它变为饱和溶液。

21题: 26  =    27      28  饱和    29  降温(合理答案均可)  

3.2010·辽宁鞍山,15)小明同学绘制了如右图所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液度曲线:

    (1)当温度为          ℃时,A物质与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若将B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宜采用的方法是          

(3)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Na2CO3,那

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据此你认为图中       (

A”或“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与纯碱的相似。

15(3)(1)40  (2)加热蒸发  (3)A

4.

2010·辽宁鞍山,16)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浓硫酸。

  (1)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2)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            

  (3)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后,甲、乙两试管中固体量的变化是                     。除了加浓硫酸外,还可以加             物质,也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16(4)(1)40g  (2)>乙  (3)甲减少,乙增多  NaOH(CaO)

5..(10日照25)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甲物质在45℃时的溶解度为_______;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是____℃;要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应__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温度;常压下,CO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应类似于____(填“甲”、“乙”)曲线。

50 g   25   降低   乙

6. 10内江220℃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9.7g,其含义是在20℃时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上用氨碱法制纯碱时,向饱和氨盐水中不断通入CO2,同时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但却只有碳酸氢钠结晶析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g水中溶解9.7g碳酸氢钠即可达到饱和  相同温度下,氯化铵的溶解度比碳酸氢钠大

7.10无锡30)右图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请回答

(1)       ℃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20℃时,A物质的溶懈度          B物质的溶解度(

  “>”、“<”或“=)

(3)40℃时,将AB15 g分别加到均盛有50 g水的两只小

 烧杯中,充分搅拌后,           物质有剩余(填“A”或“B)

(4)现有50℃时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在不减少溶剂的情况下,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措施肯定不能实现的是          (填序号)。①降低温度     ②升高温度    ③加人A物质

 答案:(130℃(2<3B4.

8.10天津市23.请根据下列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已知水的密度约为1g/cm3

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

100ml水,加入25g硝酸钾,搅拌,恢复至20℃

全部溶解,得溶液①

再加wg硝酸钾,搅拌,恢复到20℃

恰好饱和,得溶液②

再加25g硝酸钾,搅拌,恢复到20℃

得溶液③

加热

全部溶解,得溶液④

冷却至20℃

析出晶体,得溶液⑤

1)③中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的是_________

2)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

A.25g                B.w+25g              C. w+50

答案:(1131.6g    ①   ②③⑤  (2A

9.【10桂林28.】5分)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1t1℃时,ABC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用“>”、“<”或

 “=”表示)               ,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物质是         

(2)t2时,将ABC25 g分别放入100g水中,能形成饱

和溶液的物质是              ,将其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两种

方法有              、              

28(5分)(1)B>A=C (或A=C<B)      B         

(2)C     降低温度     增加溶剂 (后两空不规定顺序)

10.10福建宁德】14.(16分)图1是甲、乙、两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1、图2回答:

150℃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图2中,试管里预先装有少量生石灰,当往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烧杯中某饱和溶液析出固体(不考虑水分蒸发)。请判断:该饱和溶液中溶质是         (填甲或乙或丙)。

3)从图1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任写一条)

14.(1)甲>>丙(或甲乙丙)    (2)丙   (340℃时甲乙溶解度相等。

11.10湖北十堰】16.有关AB两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图见试卷第7页),据图回答:

1t1℃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为a         b.

(填“>”或“<”或“=”)

2t2℃时,AB形成的两中溶液均不饱和,通过方法“①”或“②”填空:

A溶液采用         方法;B溶液采用         方法。

方法①:由t2降温至t1

方法②:由t2升温至t3

16.1<  2)① ② 

12.10新疆】3.请回答下列有关溶液的问题。

  (1)把面粉与酒精分别加入蒸馏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2)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当温度高于20℃,溶解度:a          b。(填“>”“<”或“=”)

20℃,将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是a   b。(填“>”“<”或“=”)

3.(1)酒精(2)① >   ② <

13.10泰安

23.5分)右图为氯化钠、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钠溶液中的溶剂是             

21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                g。

3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碳酸钠的溶解度(填写“>”、“<”或“=”);

410℃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氯化钠、碳酸钠两种物质,至不再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的是              (填化学式);

5)如右图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硝酸铵       D.浓硫酸

(1)水(或H2O)  (2)10  (3)=  (4)NaCl   (5)C

14.2010·辽宁鞍山,15)小明同学绘制了如右图所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液度曲线:

    (1)当温度为          ℃时,A物质与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若将B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宜采用的方法是          

(3)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Na2CO3,那

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据此你认为图中       (

A”或“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与纯碱的相似。

15(3)(1)40  (2)加热蒸发  (3)A

15.2010·辽宁鞍山,16)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浓硫酸。

  (1)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2)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            

  (3)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后,甲、乙两试管中固体量的变化是                     。除了加浓硫酸外,还可以加             物质,也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16(4)(1)40g  (2)>乙  (3)甲减少,乙增多  NaOH(CaO)

16.2010·甘肃兰州,34右图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绘制的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你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           物质的溶解度   

 (填><=)。

  (2)将t2ab两种物质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

冷却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物质。

  (3溶解度曲线图中的任何一点都表示溶液的一种特定状       

态。图中A、B两个状态中,溶液属于不饱和状态的    

      ,状态最不稳定的是     。 

34.(每空1分,共4分)

   (1<   2a   3B   A

17.(10大连50.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⑴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减小的是(   );

t1℃时,BC的(   )相等;

⑶从B的饱和溶液中提取B晶体应采用的方法是(   )

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A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

答案:⑴(C);⑵(溶解度)⑶(蒸发溶剂法)⑷(降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1年全国中考化学真题汇编:溶液
2013年中考化学试题汇编——溶液(二)
2015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溶液
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方案课时训练三溶液
中考化学初中化学重难点考点05—溶解度曲线专题突破(解析版)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 第6讲溶解度曲线复习教案(精编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