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渔《闲情偶寄》读后感

                                                             作者:平沙落雁
 闲来无事,随手翻了翻清代文学家李渔的《闲情偶寄》.虽说家中未看的书堆成了山,但我还是从中挑出了这本写作内容有些特别的书籍来,想混个眼熟。可一翻开扉页,即被清初著名学者余怀为该书所作的序所
引了:“糊涂的人读了它将会变得明白;狭隘的人读了它将会变得旷达;忧郁的人读了它将会变得愉快;笨掘的人读了它将会变得灵巧;愁闷的人读了它将会欣然起舞;有病的人读了它将会霍然而癒”。既然说的这么好,不仔细瞧瞧怕还真对不起人家对这本书如此的推嵩及力荐。也许还想让自己能够多那么一点点的灵巧吧,于是乎咱也就认起真来,给自己定了个阅读计划,规定自己每天必须抽空看上一点篇幅,免得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又落了个走马观花不知甚解的俗套。 

 《闲情偶寄》分为《声容部》、《颐养部》、《饮馔部》和《种植部》。特别是《声容部》里对于如何认识女性的美以及如何做一个美丽有涵养、懂生活情趣的女性述说得十分精细和到位,读后让人眼前一亮,它不仅是一部古代生活的艺术大全,也是今天女性们可从中学习借鉴的宝典。
  《声容部》的开篇<选姿小序>头一句李渔就说:“食色性也。”古代圣贤说食欲和性欲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不能强行抹煞它们。我自己有美貌的妻妾而喜欢她们是恢复了我的天性。去喜欢别人的妻妾是损害了自己的道德会引来杀身之祸。孔子说:富贵的人,行为也要显得富贵。圣人的大道理是合乎人情的,没有必要去假装清廉和简朴。如果处在有钱有势的地位,不去买一两个姬妾娱乐,是不是身居富贵却干了贫贱人的事呢?
  楚襄王是楚国一代君王,他什么事情没有经历过?但没有人听说过他的什么真事情?只有楚襄王阳台一梦的传说,流传至今,脍炙人口。阳台在什么地方?神女的家在哪里?早晨的神女象天上的云,晚上的神女象空中盈盈洒落的雨,到底会是个什么样子?如果是实有的事情,用得着三番五次地陈述吗?其实这些都是想象中的事情,想象中的事情会比实际的情形美好十倍,所以千百年来流传不衰。
  以上观点就是他《声容部》开篇<选姿小序>里的主要观点。从中可看出,他主张凡事要顺从事物的“本性”,认同古代圣贤所提出的“食色”为人之本性不可拂逆;遵守人之妻不可夺的古训美德;而对于“襄王有梦、神女无心”这个典故为什么会流传下来解析得十分精僻。千百年来只有那些将想象的事情描绘得比真实事情美好数倍的才能长久地流传下来,想一想确实是这么回事。这让我想起了《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有谁见过他们双双化蝶翩飞了?而恰恰就是这些比真实事情想象得美好数十倍的故事才能经久不衰。
  富贵的人,行为也要显得富贵,这本没有错,但他的理解及看法是身居富贵的人要及时行乐,摒弃节俭,这是不对的。富贵的人行为要显得高贵是有许多事来体现他们的高贵的,为什么就单单选了要及时行乐来体现呢?这当然与他当时所处的黑暗的社会现状有关,对政治敬而远之,也与他从小就生活富足以及他对自己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十分满意,也特别珍惜和享受生活给他的馈赠有关。对于这一点不但是有悖于古代圣贤的思想,这就是放到今天来说也是令人嗤之以鼻,不敢恭维的。
  《声容部》里接下来的篇章,从女子的肌肤、头发、眉眼、手足、态度、修饰、首饰、服饰及技艺作了详尽细致的说明。他以他长期在歌舞声乐场中所形成的独特的眼光及品味,详细地说明了什么样的女子是美丽的,如何识别及如何成为一个美丽而又优雅的女子。书中的许多观点就是放到现在都一样的有借鉴和参考意义的。
  在<肌肤>篇里,他指出女子的妩媚有多种形态,到底还是以肤色为主要标准的,这和我们当下的审美标准“一白遮百丑”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女子如果肤色白晰,即使她的五观不怎么精致,那么看上去也是够怡人的。
    在<眉眼>篇中,他指出:目细而长者,秉性必柔;目粗而大者,居心必悍;目善动而黑白分明者,必多聪慧;目常定而白多黑少者或白少黑多者,必近愚蒙。这样的说法虽然不是绝对准确,但还是有其相对正确的一面。他说考察人心是邪是正,没有比观察眼睛更好的了。这和我们当代的说法: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一个意思。
  在<态度>篇里,他说女子的媚态就象是火有焰、灯有光、珠宝金银有色泽,是一种无形无影不可触摸得到的东西,所以就命名为“尤物”,而女子有了妩媚之态,即使只有三、四分的姿色,也能抵得上六、七分的姿色了。媚态是天生的,不能由后天勉强造作而成。按照我们现在的观点来说,一个漂亮的女子如果还有那么一点媚态,就会是风情万种摄人心魂的。但是如果一个并不漂亮的女子也生得有几分媚态,那么这女子看上去也会是动人的。所以这妩媚之态对于女人来说是稀罕而又不可忽视的。其实,在生活中要想让自己妩媚一点,有心的女子还是能做得到的,它并不一定就是天生的,它有可能就是你刹那的魅力风彩闪现,每个女人都有这样的动人时刻。
    在<修容>篇中,他指出女子只有长得天姿国色的不用修饰,稍微差一点儿的就不免要人为地修饰一下了。他指出什么样才是美应有一个可依的标准,这样才不至于“楚王好细腰,而宫女们都为减肥而饿死了。”
  在<首饰>篇中,他指出女子除了佩戴簪子、耳环外,还需要在头发上戴上时令的鲜花。李白《清平调》的头一句就说“名花倾国两相欢”。意思是说美丽的女人头上戴上鲜花是相得益彰互相欢喜的。我看现在的女性们除了耳戴耳环发插簪子外,在头上戴着鲜花是没有人会干的,一来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取到合意的鲜花,二来是鲜花也有时限的,鲜亮时光彩照人,一旦干枯了就难看了。也没见过有谁现在还头戴鲜花的?戴干花的也还是有的,但那种神韵可就逊色多了,不说香味没有,就连色泽也不是那么光鲜了。都说女人的天性爱美,我有时在山间野外也会摘了朵鲜花来悄悄戴上,权当是东施效颦孤芳自赏自个儿偷着乐一把吧。
  在<服饰>篇里,他指出:女人的衣服,不在于精致而在于清洁;不在于华丽而在于高雅;不在于和家势相称,而在于和容貌相吻合;同样一件衣服,穿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效果。脸色白净的,衣服的颜色可深可浅,脸色发黑的,衣服的颜色就应该是黑色的了;黑色是适合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肤色的人。这些观点在当下也同样是适用的。一件合适得体的衣服,是能取到人衣互衬的效果:这件衣服穿在你的身,让你更加靓丽精神;这件衣服被你穿上后更加的漂亮得体。人衣之间似乎也存在着一种知遇时的亲切感吧。
  在<技艺>篇里,他对“女子无才便是德”提出异议,他认为这句话虽然说得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聪明的女人大多会失去贞节,还比不上没有才学的女人可贵。其实这也是古人的一时气愤之言,道理就和男人因为当官惹祸,就把读书当官看成是可怕的事一样。这些都是因噎废食的说法。他认为:才华和德行本是互不妨碍的。有才学的女人,不一定个个都德行败坏,贪图享乐的女人,又何曾有那么高的学问呢?对于清代封建社会的一个文人,他能有这样的开明思想是难能可贵的,即便是当下也有不少有大男子主义思想的人还是死抱着这句话不放,似乎想让它成为真理,这真的是对女人的一种污蔑。难道女人个个愚蠢了就能相夫教子?可是这样的女人能教好子吗?能做好贤内助吗?再说这个世界只有男人聪明着而女人个个笨似猪,有趣吗?
  李渔认为,女子学技艺当首推文章诗画,其次为古琴、洞箫、瑟琶等器乐,再次为唱歌跳舞,针线活为份内事。在我看来,文章诗画自然不用说,它能让一个女人变得聪慧。所以不管条件如何,能让自己家的女孩子去读书接受知识是聪明父母的选择。读书能使人聪明,但聪明之外还得学点器乐,它能让女人陶冶性情,变得温婉可人。《诗经》中的《唐棣》篇说:“妻子好合,如鼓琴瑟”,意思是说夫妻的感情好,就象琴瑟那样的和谐。可见琴音是能代表相通之意的,事实上也是如此。《高山流水》最早的原版是古琴曲,它描绘的是俞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遇知音,只不过后来也有人用古筝或其它的乐器来演奏了。再说《凤求凰》是司马相如所作的古琴曲,演绎的是他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还有被汉武帝放逐冷宫的陈皇后,她花重金请司马相如所做的《长门赋》,用古琴所弹出的音律哀婉,凄楚,令宫女听后也为之垂泪,可惜未能让汉武帝回心转意。这些事例说明琴音是最适合表达情意的。
  古琴的音色,宁静悠远,荡气回肠,百转千回,古人誉为“圣人治世之音,君子养修之物。虽然赞颂过激,但史绩记载古琴轶事,确有其感人之魅力。所以自古以来的几乎所有的爱情故事都是用琴音来表现的,就是在当代的传媒艺术里要表现男女之间的情愫,用得最广的乐器也是古琴。我们常在影视中见到这样的画面:如果男女有一方是在弹琴,一方是在倾听或是相对在鼓琴,那么光是这样的画面就能够让人心醉神迷而陶醉了。
  在<歌舞>篇里,李渔认为女子要想让自己的声音婉转动听或是体态轻盈,那么必定要学歌舞技艺。他说得没错,要想让声音变得婉转动听,那么学声乐就能达到目标,因为声乐教会了你如何发音,如何让声音抑扬顿挫,如何让声音悠扬婉转;而舞蹈教会了你如何让生硬的身躯变得婀娜和轻盈,一转身都能顾盼生辉,身轻似燕。
  在《颐养部》里,李渔讲述了春夏秋冬四季养生的办法,指出在春季里要注意纵欲过度,以伤身体,但也不要完全摒弃,那样的话就成了天地万物生机盎然,而唯独人老气横秋了。对于夏天,《礼记》中说,“这个月白天达到最长,阴阳相争,死生分别。”所以在这个季节应养息身体。对于秋季,李渔说如果春宵一刻值千金,那么秋天的价值应该比春天贵上十倍,但也要懂得节制。秋天是及时行乐的季节,这个时候也是出游的最好季节了。对于冬季,他要求人们将自己设想为在冰天雪地里行走着的人,受尽风霜之苦,然后再回想自己还在家中,那么不管是天阴天晴、天气冷暖都会感到快乐胜过别人百倍。
  在《饮馔部》里,李渔介绍了多种菜蔬、食物及肉食的习性、功用、做法及吃法;在《种植部》里,李渔对多种花卉、藤本及草本做了详尽的介绍。他说牡丹不肯通融,放它朝南它就生,放它朝北它就死,他引用了李白的诗句:“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说明种植这种花卉要随它的性子朝南,不是随意种植就能成活的。说到梅花和梨花,他引用了卢梅超的《雪梅》说:梅虽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儿的雪是指梨花。说到海裳,他说海裳有色而无香,这是《春秋》贤者的法则,没有香味的花不少,而为什么惟独责怪海裳呢?他说简素淡雅就好,何必要如兰如麝,扑鼻熏人才叫有香气呢?他说桃花,是所有花卉中颜色最美的,可寿命却是最短的,红颜薄命就是对桃花说的。如果美貌女子青春夭折,就犹如此花了。......
  
  仔细阅读整部《闲情偶寄》,给人印象深刻的不仅在于李渔对于每一件细小的物品都有新颖的议理评论,还在于他那至情至性的生活态度。《闲情偶寄》的语言也值得一提,阅读、欣赏本书时,不会有板着脸孔听人教训的感觉,而是觉得妙语连珠,趣味盎然。如《种植部.海棠》中论及王禹偁关于杜甫由于避讳而诗中从未提及海棠的说法,反驳道:“一诗偶遗,即使后人论及父母,甚矣才子之难为!”还特地写了一首诗来为杜甫解嘲:“此花不比别花来,题破东君着意培。不怪少陵无赠句,多情偏向杜家开。”在哑然失笑之余,自然也接受了他的观点。
  从艺术角度而言,他的文笔显得兴味有余,深邃不足,过分追求情趣,而很难震憾人们的心灵。此外,李渔的思想中亦保留有不少封建文人的恶俗气味,如津津乐道于对女人小脚的赏玩,读来让人不畅。他虽然表现上很尊重女性,但他对女性的爱护完全出于更好地为男性服务这一目的。
  当然了,李渔作为清代的一个文学家、戏曲家等,以他那个时代的视角对女子梳妆、美容、园艺、烹调的艺术和美食的系列等等作了详尽的介绍,内容牵涉面广,实属独树一帜。书中的许多观点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仍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此书不仅熏陶、影响了周作人、梁实秋、林语堂等一大批现代散文大师,而且对于我们今天如何提高对于美的审识及提高自身的修养、提高个人的生活品味及营造艺术人生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听李渔给你讲美女是如何鉴定和打造的
一眼的风情:当米脂的婆姨遇到罗马的男人
论女人
魅力征服——古今品鉴美女精彩言论
闲情偶记之食色性
意态由来画不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