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讲座】认知归因与失调

一、归因理论,即行为的原因(《社会心理学》第63页)

在社会心理学历史上,最著名的理论之一,就是一个有关人们怎么解释行为、怎么进行归因、怎么为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寻找原因的理论。然而为什么有人在意这个?为什么人们怎么解释行为那么重要?因为你解释行为的方式,决定了你会如何对待这个行为。

比如:假如因为你没好好准备导致考试不及格,你下一次会更用功。但如果你将失败归因于考试不公平,如果你这么解释失败,那么也许你会和其他学生这么说,也许你会提出控诉。



再比如朝韩防卫与巴以冲突事例。

从个角度来讲,理解人们如何解释行为非常有用,它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冲突,可以帮助我们巩固友情和爱情,可以提高效率和工作满意度,并且可以增进自我了解。



凯利三归因理论(P63):人们根据三种可能的原因来解释行为,第一种就是行为人本身,即此人的某些方面引发了这一行为;第二客观刺激物,即环境或者刺激物的某种持久的特征,这种客观刺激物——某种存在于行为人体外的东西,可能引发了此种行为。最后时间,即特定情境中的有些东西可能引发了此种行为。

首先共同性。人们寻找共识,指他人对同一情境是否也做出与行为者相似的反应?对同一情境是否存在某种一致的行为反应?第二独特性。行为人是否在其他场合下也表现出这种行为,还是此种行为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最后一致性,此种行为是否一再重复?

知觉显著性效应:经典实验案例《心理学概论之社会心理学

真实案例:假认罪


归因不仅仅是简单的逻辑推衍,它部分也与感官知觉有关,和我们当时正注视着什么有关,或和我们当时听到了什么有关。


 

虚假普遍性。为了进一步增强我们的自我形象,我们常常表现出这样一种奇怪的倾向:过分高估或低估他们会像我们一样思考和行事。在观点方面,我们过高地估计别人对我们的观点赞成度以支持自己的立场。

虚假独特性《社会心理学》(P53):在能力方面,当我们干得不错或获得成功时,虚假独特性则更容易发生。我们把自己的才智和品德看成是超乎寻常的,以满足自己的自我形象。





基本归因错误《社会心理学》(P63):大部分经典实验,如阿施的从众实验、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以及其他学生们在心理学导论课上学的所有实验,都建立在这个错误之上。事实上,正在因为我们认为行为都是由稳定的特质和性情控制的,当社会心理学通过巧妙的情境设置,把人变得非常顺从,或者特别利他,或者非常规矩,亦或变得非常有破坏性与攻击性时,会震惊到我们。而让我们震惊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行为发生的某种情境特点。






心理学家李.罗斯(lee ross)




行为者(在社会心理学者行为者就是实施行为的那个人)与观察者的归因分歧:经典的理解是实施行为的那个人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情境的可能性比观察者(观察行为者举动的人)要大得多,与基本归因错误不同。基本归因错误是实实在在的错误,而行为者与观察者的归因分歧只是个分歧,只是视角不同而产生的偏见,并不一定有正解或错误的答案。比如:上班迟到你说是因为路上堵车,而老板认为是因你性格,这就是归因分歧。
双向的自我服务偏见(P47):行为者在结果不好时规避关于个人因素的归因,而在结果好时却归因个人因素。也就是说,行为者更多地将成功归于个人因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人们不想出丑,既不想出丑给自己看,也不想出丑给别人看。自我服务归因,自我恭维的比较,盲目乐观,以及认为自己缺点的虚假普遍性,所有这些倾向都是导致自我服务偏见的根源。



二、行为与态度

谈一谈行为和态度,是不是紧密相关。(其实,关联性很小)大家都知道,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但很多人时不时都这样做了。在社会心理学,这就是态度和行为不一致的一个例子。1934年,斯坦福大学的社会学家理查德.拉皮尔,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态度和行为不一致的问题。

30年代,拉皮尔带一对中国夫妻去美国游览,其中有184家餐厅,67家旅馆,当时社会普遍对华人有强烈的歧视。但是,在他们的251次会面中,只感受到了1次强烈的种族歧视。而且,这对夫妻竟然受到了72次“不同寻常的礼遇”。
而后续的调查显示,美国人对中国人的歧视态度非常明显。当问到他们是否愿意接待中国客人时,92%的业主表示不愿意、7%表示视情况而定、只有一个肯定地回答她去年接待过一对中国夫妇;由此看来,人们的态度和他们的行为完全不同。



第二个实验,由约翰.达利和丹.巴特森,发表于1973年。参与者47名神学院的学生,要求他们发表一篇演讲,阐述神学院的学生能胜任哪些工作,换言之,一个开放性的、没有特定的重点的话题,或者讲述一个善良的撒马利亚人的预言。(这是一个圣经故事,告诉人们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的重要性。)



实验前助理会告诉他们,演讲内容会被另一栋楼里的另一位实验助理记录。但是当学生们去到另一栋楼里时,他们会遇到另一名实验人员,假扮成一个正需要帮助的人。


艾伦.威科发现,人的行为与他的态度无关,或者关联不紧密。为什么会这样呢?艾伦.威克认为有这么几个原因:
1. 发表偏倚,研究人员将他们被期刊主编拒绝的手稿弃置一旁;2. 很多的态度与很多的特定行为有关;3. 反之亦如是;4.态度的对象比行为更加宽泛(拉皮尔实验);5. 态度和行为往往在不同情况下得以表现。态度和行为在很多情况下出人意料的不同。

态度与行为一致:一是当行为与态度有着更加统一明确的对明时,会更加一致,如对整个环境的态度与特定一个塑料杯的行为;二是在态度十分坚决且强有力的情况下,行为和态度也更容易统一。三是在态度很容易被记起,并且经历时间考验后态度和行为也更容易统一。四是当人们清楚地了解自我和自己的态度时,态度和行为也更容易统一。五是当人们认真思考的时候。

 三、认知失调(《社会心理学》第110页)

事例一:一个犹太的民间故事。很久以前,有一个犹太裁缝,在一个小镇的主干道上营业,镇上有一伙孩子组成一个反犹太团伙,他们每天跑到店里,大声叫喊:“犹太人!犹太人!”主要是为了骚然他,把他赶出小镇。裁缝的确烦的不行。但在几个不眠之夜之后,他最终相出了一个计划。当下一次孩子来威胁他的时候,裁缝宣布谁叫他犹太人,将得到一角钱,于是他给那伙人每人发了一角钱。有了新的奖励,孩子们很开心。于是第二天,他们又来了,大叫:犹太人!而裁缝呢,笑着给了他们每人五分钱。解释说,他今天只付得起五分钱。这伙人也满意地离开了。然后第三天,裁缝只给了每人一分钱,他又解释说,他付不起更多了。而一分钱就够不上有利的刺激了。当孩子们开始抗议,裁缝让他们选择要不要这一分钱由他们。孩子们决定不要,拒绝为了一分钱叫他犹太人。问题圆满解决。


根据费斯庭格的认知失调理论,人们总是积极地减少或避免心理上的矛盾。所以当裁缝宣布他对别人喊他犹太人完全没有意见,就将团伙的动机从反犹转化为酬金了。这样裁缝使孩子们在取悦他却没有经济补偿时,产生了一种前后不一致,一种认知失调。没有足够多的酬劳,孩子们再也无法调和行为和态度的矛盾。显然,孩子们本想给裁缝添乱而不是取悦他。

认知失调理论经典实验研究:1959年,同一原理被一个实验证明。这可能是史上最著名的认知失调实验。由费斯庭格的学生梅里尔.卡尔史密斯完成的一篇毕业论文。实验:60名斯坦福大学的本科学生,被随机分配了三种实验条件。
1.在20美元组,受试者们被要求进行一小时枯燥的实验任务,完成后,他们将被付20美元去告诉一个等候实验的学生,实验内容有趣好玩。实验设计者会告知试验者,本来这个实验该由有薪助理来完成的,但是那天助理没空。

2. 在1美元组,实验内容也相同。
3.还有一组对照组,这组学生只进行枯燥的任务。内容是:首先花半个小时,用一只手把12个线轴放在托盘上,然后再拿出来,然后再放好,再拿出来。主试者只是坐在那里,掐着秒表,做着记录。再有半个小时,让学生用一只手把插盘上48个短桩,挨个旋转90度。换言之,无聊到暴了。
实验结束,主试者会告诉被试,实际上我们研究的内容是预设的心态对表现的影响。然后告知他们会给20美元的聘金,请他们告诉下一个被试,这个试验很好玩。
实验结果:20美元组和最后一组,给了实验轻微的负面评价,但1美元的被试组实际上给了实验相当正面的评价。梅里尔指出,1美元组的学生经历了认知失调。当人们经历前后两种矛盾的思想时,就会出现认知失调。


首先,这个实验任务极端无聊,第二,为了一块钱,我一个诚实的人,居然告诉别人任务有趣又好玩,这些陈述合起来意味着1美元组的受试者们没有充分的理由撒谎了。另一方面,20美元组的受试者们则是为了一个看上去很充分的理由20美元,而同意被雇佣,因为20美元在那个时候是一笔小财富。
















对付1美元的实验者,他知道这个任务很无聊,但他有两个互相矛看的想法,他还知道他没有足够的理由去说任务不无聊,对他来说就存在失调。

首先,两个矛盾的想法产生一种内心不适的感觉,或者说失调;第二,人们会尽可能地试图去减少或者避免这种紧张的感觉。
自我知觉理论:首先,个人通过对自己行为和行为产生的环境进行观察,而开始知觉自己的态度、情绪和其他内心状态;第二,如果内部感知提示比较微弱,含糊不清或者内心无法解释,个人就会从生理机能上将自己置于旁观者的位置,此种情况下你观察的对象是自己。


贝姆对费斯庭格和梅里尔的研究的解释是,那些为1美元而告诉其他人这个实验有趣的人,观察到自己的行为,就会对自己说,是他们自己觉得这个任务有趣。那些为了20美元而说任务有趣的人,观察到自己的行为,会对自己说,自己的行为是被付了一大笔钱。这再次吻合了旁观者推断。


自我知觉理论与认知失调理论之间的差异在于,自我知觉理论解释经典的失调研究发现的方式,是通过人们如何推断造成他们自己行为的原因,它从本质上进行了归因。而认知失调原理将那些发现解释为一种减少内心冲突、紧张和失调的本能倾向。

认知失调,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决策前失调 predicisionaldiasonance; 是指未来发生认知失调,或发生认知失调的可能性影响人们的决定,所以认知失调发生在人们做决定之前;
关于决策前失调,一个著名的案例就是,一个父亲和一个儿子驾车遇到车祸,父亲当场死亡了,儿子重伤,被紧急送到医院治疗,这时外科医生赶来,但他一看病人说,啊,我不能给他动手术,他是我儿子啊!——请问这个故事可能吗?99%的人认为不可能,尤其是在1980年代。可是,是可能的。因为这个医生是这个小孩的母亲。





另一个研究《因为预料将受苦而选择受苦是何道理》,罗纳德.卡莫和詹姆斯.莱尔德。

50名学生被分为三组:预料吃虫/吃虫选择;预料吃虫/点击选择;无预料控制组。实验室的桌子上放着:8个盖着盖子的杯子、一套点击工具、一条放在餐盘上的焦糖做的蚯蚓(被试不知道)以及刀叉。主试告诉被试,他们有权随时推出试验。有三个人立即推出了试验。但剩余47人留了下来。也就是说,多数学生宁愿选择恶心或痛苦的任务,也不愿意选择无害的辨别重量任务。







大多数预料自己会吃虫的学生,至少按以下三种方式的一种,改变了他们的想法:他们说服了自己,吃虫不是那么糟糕;他们让自己相信自己是勇敢的;或者他们坚信自己应该遭受这种痛苦。









通过因回答无理由受罪而引起的失调,为评价人们是如何调整他们的观念系统去适应他们的情况的,即使是随机出现的状况,就像实验中的例子一样。虽然看到人们会选择吃虫,令人万分惊讶,但这些发现更令人印象深刻之处在于,为了使生活中出现的随机事件变得合理,人们愿意改变他们的观念系统的程度有多大。


比如,受到虐待的女性依旧选择和施虐的丈夫或男友呆在一起,她们告诉自己,她们应该受到痛苦,或者她们是勇敢的,或者这真的还不算糟糕。这就是决策前失调。

另一类是,决策后失调 postdicisionaldiasonance;是指失调或失调的可能性,在已经做出决定后出现,以及人们为了避免或减少这种失调,对后来决策产生了影响。
实验:





拦住141名赌马的人,其中69人在接下来的30秒将要下注2美元,72人在过去的30秒刚刚下完2美元的赌注。让人们对他们的马获胜的几率打分,采取7分制,根据他们的研究结果,将要下注的人,给他们的马打的平均分是3.48,相当于获胜几率的一半。而,刚刚下完注的人,打的平均分是4.81,比获胜几率高很多。


同样的发现,也适用于人们投票的时候。因为人们不愿意拥有刚刚把票投给一个失败者的失调感。

认知失调全球普遍存在,但是东西方有差异,国家间也有差异。在西方国家我们感觉到的认知失调倾向于来自显示我们无能或者某方面糟糕的矛盾感,而东方人更在意会遭到社会排斥的选择和行为。

关于认知失调的实用性:签了报税单顶端的守则的人,有63%的人是诚实的。而在底部签字的,只有21%的人是诚实的。没有被要求签任何协议的人,有36%是诚实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社会心理学
为什么总爱找理由?认知失调与自我辩解
北师大心理学MAP考研 | 《心理学与生活》重点-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学习笔记
我想再好好看看这个世界|《社会心理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