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合谷刺法加电针治疗颅脑损伤后肢体运动障碍疗效观察的论文---中医学论文
合谷刺法加电针治疗颅脑损伤后肢体运动障碍疗效观察
【关键词】  颅脑损伤;肢体运动障碍;合谷刺;电针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交通工具的广泛使用,颅脑外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所致肢体运动障碍也成为临床常见病症,也是致残的重要原因。合谷刺法为《内经》五节刺法之一,又称鸡足法,《医学纲目》(卷25)楼英解释为:“鸡足取之者,正入一针,左右斜入二针,如鸡之足三爪也。”适用于肌肉比较丰厚处,可用治肢体、筋脉病症。笔者运用合谷刺法加电针治疗颅脑损伤后肢体运动障碍,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纳入标准
①有头颅部外伤史,经ct或mri等检查确诊为颅脑损伤。②有一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价[1]在ⅳ级以下或者患侧上下肢不能同时达到ⅴ级。③无昏迷或智力障碍,能配合检查。④不合并有影响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或骨关节病。⑤无脑血管病或颅内肿瘤病史,无心、肝、肾功能障碍,病程在3个月以内。
1.2  一般资料
51例患者均为2006年1月-2008年1月在本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中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者,经神经外科给予手术或保守治疗病情稳定后开始给予针灸治疗。其中男性37例,女性14例;年龄16~57岁;病程12~70 d;ct或mri检查诊断为颅内血肿12例,颅内血肿合并脑挫裂伤11例,硬膜下血肿6例,硬膜下血肿合并脑挫裂伤或合并硬膜外血肿者8例,硬膜外血肿合并脑挫裂伤5例,脑干损伤2例,严重脑挫裂伤7例;其中经钻颅或去骨瓣清除血肿减压手术治疗者28例,未经手术者23例;伴有言语障碍者20例,伴轻度意识障碍者13例,伴大小便异常者6例;右侧肢体运动障碍者24例,左侧肢体运动障碍者27例。wWw.11665.COM
2  治疗方法
行合谷刺法,根据颅脑损伤症状及肢体运动障碍部位灵活选穴,交替进行治疗。
2.1  针灸取穴
主穴:头部取百会、神庭、风池;上肢取患侧肩髃、手三里、外关、合谷、后溪、八邪;下肢取患侧髀关、伏兔、侧三里穴(董氏奇穴)、丰隆、三阴交、绝骨、解溪、昆仑;颈部取大椎穴。随症配穴:言语不利者加上廉泉、内关、通里;轻度意识障碍者加人中、内关、四神聪、本神,太冲与涌泉交替取用;大便秘结加天枢、上巨虚;二便失调加头针泌尿生殖区、天枢、中极、次髎;痉挛期上肢加尺泽、臂中;下肢取环跳、风市、阳陵泉、纠内翻、跟紧(腘横纹中点下9.5寸)、绝骨、丘墟、昆仑。
2.2  操作方法
先嘱患者侧卧位刺大椎,捻转行针2 min后出针;再嘱患者仰卧位,向鼻根方向斜刺人中,进针0.5寸左右,向舌根方向刺廉泉,进针0.5~0.8寸;主穴予合谷刺法;其余随症配穴行常规针法,平补平泻,留针30 min。
合谷刺法:在所取穴位先直刺1针,再左右各傍入1针,与第一针交叉约呈45°角,进针深度1.5~2.0寸,候气至针下有沉紧感后,3针同时连接g6805-2电针仪导线的一极,用连续波,频率80~100 hz,强度以引起肌肉明显收缩、患者无不适感为宜。其中阳陵泉及傍入两针向下斜刺;百会向前平刺,傍入两针分别向两侧前外方平刺;神庭刺法与百会相反。
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 d,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3  临床疗效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风病疗效评定标准制定。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基本能独立生活;好转:症状及体征好转,能扶杖行动或生活基本自理;未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变化。
结果51例中治愈15例,占29.4%;有效21例,占41.2%;无效15例,占29.4%;总有效率70.6%。以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价为标准比较治疗前后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程度,结果治疗前偏瘫肢体运动功能ⅴ~ⅵ级者上肢2例,占3.9%,下肢3例,占5.9%;治疗后运动功能ⅴ~ⅵ级者上肢29例,占56.9%,下肢38例,占74.5%,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表1  51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前后brunnstrom评定结果(略)
4  典型病例
患者,男,34岁,司机。2006年10月24日因车祸伤及头部,昏迷1 h,急送本院神经外科,经ct检查诊断为:右侧顶颞部脑挫裂伤,右侧顶颞部硬膜下血肿,出血约30 ml。查体:血压140/85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恍惚,烦躁不安,被动体位,查体不合作,双侧瞳孔大小正常、等圆、对光反射稍迟钝,左侧肢体无自主活动。患者入院后神经外科给于保守治疗,病情基本稳定,于入院后第8天开始呃逆不止,经西医多种方法治疗未能奏效,遂请笔者会诊,拟解决呃逆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时下患者神志清,左侧肢体无自主活动,言语不清,呃逆不止,查患者左侧肢体肌张力略高,肌力差,肢体运动功能分级:上肢ⅰ级,下肢ⅱ级,舌质红,苔厚腻,以上处方加内关、攒竹、膻中、中脘、天枢、太冲以治疗呃逆,加廉泉、通里治疗言语不清。针刺3次后呃逆缓解,继续治疗肢体运动障碍及言语不利。按上法经3个疗程治疗,患者左下肢运动功能基本正常,左上肢达ⅴ级以上,言语渐流利,生活自理,痊愈出院。
5  讨论
中医认为,脑为髓海,为元神之府,乃清灵之窍,脑外伤及手术治疗均可导致患者脑髓受损,元气大伤;同时,外伤失血、急性期危险期不能进食、恢复期长期卧床等因素导致脾胃虚弱、气血两虚。脾胃虚弱则收纳运化失职,气血生化无源,气血不足则筋脉肌肉无以濡养,同时,外伤致血脉受损恶血留内,经隧瘀滞,脑气不能下行周身,故肢体瘦削、偏废不用,难以恢复,因此,治疗应以疏通经络、健补脾胃助气血生化之源为原则。
合谷刺法始于《灵枢·官针》五刺中的刺法“凡刺有五以应五脏……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现代合谷刺法有同经合谷刺、异经合谷刺、阿是穴合谷刺及一穴多针刺法等不同观点[3-4]。笔者认为,合谷刺不管是一穴多针或是一针多向,其关键是多经多穴透刺,刺激范围广泛如鸡足状,达到加强针感、增加刺激量的目的,其不必局限于直刺斜刺,平刺也可以应用。本文所述方法属多经多穴透刺加电针刺激,针感强,可促使脏腑与经络、经络与经络、腧穴与腧穴之间的经气快速沟通,调和通畅。配合西医营养脑细胞、促进代谢、清除自由基、改善血液循环等支持疗法,共同达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加快康复、降低伤残程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纪树荣.康复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57.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40.
[3] 李志道,吕炳强.报刺、合谷刺、阻力针法在临床中的结合使用[j].针灸临床杂志,1994,10(6):4.
[4] 张载义,黄文燕.“合谷刺”刺法考[j].针灸临床杂志,2003,19(11):2.
更新时间:2011-03-22 22:15:21  作者:1166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90%卒中患者可恢复自理 中风康复期如何治疗?
2018届中医医学及中医临床毕业论文选题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概况
名医医案点拨 | 导气同精法治疗吞咽障碍验案一例
颅脑外伤患者的康复
电针及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