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蟾蜍、蟾酥与食蟾虫的初步研究

         蟾蜍、蟾酥与食蟾虫的初步研究

                    王宗殿(安徽中医学院,医学硕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通常认为 ,蟾蜍较少生蛆,而安徽省农业厅黄明礼先生经多年试验研究 ,使蟾蜍较易生蛆。笔者将其提供的蟾蜍蛆命名为食蟾虫 (以别于五谷虫 ),并根据多年来应用蟾蜍、蟾酥治疗多种顽疾及疑难杂症的经验 ,大胆应用食蟾虫治疗疾病 ,也取得了可喜的疗效。

 
1.蟾蜍、酥及食蟾虫的制取
 
   《神农本草经》最早记载蟾蜍入药并称之为虾蟆。目前所用干蟾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 (Bufo bufogargarizansCantor)和黑眶蟾蜍 (Bufo melanostictusSchneider)或花背蟾蜍 (Bufo raddeiStrauch)的干燥全体或剖去内脏的干燥体。前两种称“干蟾”或“干蟾蜍”(出自《名医别录》),后者习称蟾蜍皮(出自清.张璐《本草逢源》),均又别称癞蛤蟆、癞蟆皮。其干燥分泌物则称为蟾酥、蛤蟆酥、癞蛤蟆浆(出自《本草衍义》)。据《别录》、《重修政和本草》注“虾蟆一名蟾蜍,一名去(音秋)”。《本草衍义》云虾蟆“眉间有汁,谓之蟾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云:“以手捏眉棱,取白汁于油纸及桑叶上,插背阴处,一宿即自干白,安置竹筒内盛之”备用。《中药鉴定学》载:“夏秋两季捕捉,洗净泥土,用铜镊子夹压耳后腺及皮肤腺,使分泌的白色浆液贮于瓷器中,滤去杂质,取纯浆放入圆模型中晒干,呈茶棕色紫黑色或紫红色,质坚硬,断面光亮,胶质状,遇水即泛出白色乳状液”。《杂论》对“食蟾虫”的制取记载为:“端午日取虾蟆金眼大腹不跳不鸣者,槌死,置溺桶中,后生蛆吃尽蟾肉,取蛆用”。1993年,有报道将预先在淡水鱼肉(名龟肉、鳖肉)中生成的蛆虫移于刚砸死的蟾肉内,待蛆食尽蟾肉之后放在青瓦上,用文火焙干研细备用[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9<赠>:154]。近几年,黄先生改进技术,不需移植即可让蟾蜍生蛆(因申请专利谅不公开,如需可与该先生联系)。
 
2.蟾蜍、酥及食蟾虫性味、药化和药理
 
   《神农本草经》记载“虾蟆,味辛寒”,《本草衍义》、《本草品汇精要》也有记载,《本草纲目》记载为甘辛温,1978年版《中药学》教材为“辛、温”。现代药化研究证明,蟾蜍浆液的主要成份为蟾蜍它灵、华蟾蜍精、华蟾蜍它灵、惹斯蟾蜍甙元、华蟾蜍它里定,还含有华蟾蜍毒素、胆甾醇、吲哚类衍生物、蟾酥碱等多种成分。药理实验表明,使用小剂量蟾酥可加强离体蟾蜍心脏收缩力,大剂量则使麻醉猫、犬、兔、蛙心率变慢,继之心律不齐,房室传导阻滞,最后心脏搏动停于收缩期。在抗炎和对免疫系统的作用方面,蟾酥对于由甲醛滤纸球引起的大鼠皮下肉芽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以霍乱菌引起兔发热,然后按每只兔3mg的蟾酥水溶液灌胃,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均有一定的解热作用;同时蟾酥及其多种成分能抑制醋酸刺激所致血管通透性增强,对局部感染甲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家兔,肌注蟾酥耳后腺新鲜分泌物加工制成的注射液或蟾酥水溶性总成分注射液,均能阻止病灶扩散,周围红肿消退。 
 
3.蟾蜍、酥及食蟾虫的用量、毒性与处理

  蟾皮用量:内服煎汤为3-6g,研末为0.3-0.6g;干蟾用量:内服煎汤为6-9g,研末为0.9-1.8g,;蟾酥用量:内服丸散用量为0.015-0.03g,一般不入煎剂。根据报道及笔者应用未发现本品有蓄积作用。临床服用上述药物过量或误服会产生中毒反应,轻者表现为恶心呕吐,腹部隐痛,食欲不振;重者出现顽固性恶心呕吐,伴有腹痛腹泻,心悸气短,心侓紊乱,血压下降,头晕头痛,口唇发绀,四肢厥冷等。心电图可见房室传导阻滞,S-T段下降,T波变形等洋地黄中毒所致典型改变。因此按洋地黄中毒急救原则处理。如中药解救时,选用茄科植物热性的曼陀罗、莨菪子等,或使用上述药物提取制剂,如阿托品注射液,以提高心率,纠正心律失常,也可使用樟脑注射液兴奋呼吸中枢,促进血液循环,同时静滴5%葡萄糖盐水,Vit、B、Vic、C等辅助治疗。

4. 蟾蜍、酥与食蟾虫的临床应用

   笔者应用上述药物治疗疾病相当广泛,如咳喘、疼痛、痨病、疳积、水肿、癌肿、骨髓炎、脉管炎、白血病、腮腺炎、瘰疬、乳癖、痔疮、咽喉肿痛、臃肿疔疮、牙龈出血等。兹举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4.1 小儿疳积:刘某,男,4岁,1987年7月25日初诊。
   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腹大如鼓,眼窝凹陷,毛发稀疏,精神不振,纳少便溏,舌质淡白,脉细无力。治疗用大蟾蜍,去头、足、内脏,涂以麻油,瓦上焙焦,研细末,与砂仁等分共研,蜜丸如小豆大,每服7丸,1日2次。服药1周纳增,1个月后健康如常儿。

4.2 肝癌:曹某某,男,82岁,1989年12月23日初诊。
   10日前,因腹胀纳差、肝区疼痛,在某省级医院确诊为原发性肝癌,AFP检查为阳性。腹胀乏力,右上腹疼痛,下肢浮肿,面色晦暗,双手掌内有多处蜘蛛痣,神疲消瘦,烦躁易怒,舌暗红边有瘀点,脉弦细。取大蟾蜍剥皮,刺破皮棘,反贴肝区,用纱布缠腰固定,5日1换(第5日发现皮肤起泡,涂龙胆紫后继续外敷),同时服干蟾粉,每次6克,每日3次,第2天患者即感肝区疼痛明显减轻,1周后食欲增加,两月后B超提示肝脏大小形态规则,无明显异常,AFP转阴性。1993年因心脏病猝死。

4.3 慢性气管炎:王某某,女,25岁,1972年1月5日初诊。
   自幼有咳嗽、咳痰病史,多方治疗未愈,每遇秋冬季发作,X光摄片示慢性气管炎,轻度肺气肿。最近遇寒冬又发,咳嗽,气喘,痰多色白,胸闷,紫绀,吸气困难。查:面色晄白,两肺有湿性罗音,舌淡胖,苔白滑,脉弦。治用较大活癞蛤蟆1个,生鸡蛋1个,将鸡蛋从癞蛤蟆口里塞进腹腔内,用白棉线将其嘴包缝好,外用黄泥裹,将其放在柴草灶膛里烧烤至外涂的黄泥开裂为度。然后,取出泥团,将癞蛤蟆及蛋壳剥去,趁热吃蛋,每天按此法吃1个鸡蛋,连吃7个痊愈,至今未发。

4.4 食道癌:毕某某,女,65岁,1985年10月27日初诊。
   患者消瘦、下咽困难半年,现只能进流食,经纤维胃镜和病理检查,确诊为中下段食管癌。治拟外敷活蟾皮(刺破皮棘,皮贴胸骨柄处,用纱布缠胸固定),5日1换,同时服蟾酥每次30mg,每日3次。1周后,已能进半流食,2个月后能吃馒头,共治疗4个月,纤维胃镜检查食管未见异常,至今仍健在。

4.5 白血病:孙某,男,7岁,1997年11月29日初诊。
   1997年6月23日感冒发热、疲劳在当地治疗无效,继续发热,全身出现红斑,9月份经某省级医院确诊为白血病。查体:卧床不起,全身浮肿,皮肤干燥,表皮有裂纹,纳差,便秘,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舌红无苔,脉细数,查血象:白细胞32*109/L,血红蛋白96.8g/L,幼稚细胞0.10,中性粒细胞0.48,淋巴细胞0.52,异常细胞0.20。治疗用食蟾虫研粉冲服,每次1g,每日3次。10天后查血象:白细胞24*109/L,血红蛋白102g/L,幼稚细胞0.10。继续服用至1998年2月19日查血象正常。嘱其停服食蟾虫粉,改服六味地黄丸以巩固疗效。1999年秋天,其父来省城告知,现在一切正常,已上小学二年级。
                                     
                                       《陕西中医》2000年8月第16卷第4期(收稿日期:2000-03-1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本草话中药--蟾酥
一种蛤蟆酊剂.pdf
83 虾蟆:戏金蟾 得白酥
中药蟾酥的功效与作用
常用有毒中药的临床研究
蟾酥的鉴别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