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涨姿势:耗时长达20年 堪称元代民间之最的水神庙壁画 九图集
原标题:《亦文亦物》 解读洪洞县水神庙壁画(完结篇)

文/韩静

(水神庙明应王殿)

前文说过,水神庙壁画主题是祭祀,内容分为:《水神祈雨》和《龙王降雨》两大部分,依次展开,庙内共有十三幅图景,按顺序分别是:

“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图、霍泉玉渊亭图、唐太宗千里行径图、古广胜上寺图、龙王降雨图、花园梳妆图、渔翁卖鱼图、尚食图、司宝图、打球图、下棋图、求雨图、兴修兴唐寺图。

这里壁画之所以知名的原因,就在于它的世俗,在于它不以佛道为主题。

今天我们选取其中最精华的九幅生活气息非常浓郁的生活画,供各位欣赏。

前面,我已经发过三篇关于山西洪洞县水神庙的内容了,关于它的是是非非,过去未来,谈的不少,这是解读的最后一篇,不说废话,直接开始欣赏。

一 “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图

位于南壁东下处。台上挂有横批,下为方砖地面;画上共有人物11个,分为两排,男七女四,有着年龄、服饰、脸谱的差异,可以看出他们分属于不同的生旦净末丑角色,中间那位女扮男装的正是领班演员忠都秀。

这幅图至少为我们传递出了四个重要信息:

第一:元代戏曲表演是比较讲究的艺术,已经开始出现专业舞台。

第二:戏曲发展太快,男女演员同台,不同角色齐备,是很完整的表演班子。

第三:伴奏乐器以鼓、笛子、拍板为主,是一套舞台组合乐器,类似今天的摇滚乐队一样,还是相当专业地。

第四:山西中南部的戏曲习俗传统历来如此,这里遗留全国数量最多的元代古戏台绝不是偶然,关键是老百姓千百年来太爱看了。

二 唐太宗千里行径图

在南壁的西面。画面以山水为背景,高山峻岭,茂林修竹,上面的霍泉正蜿蜒而下,水渠上架设一座拱桥。在桥上有一位老者,回头惊望;桥一侧文武官员两人,头戴展翅冠,手持笏板,躬身作别。

《图书集成》记载:

千里径,在州东三十里山下,即霍山神引唐太宗攻霍邑之路也,中有主桥,太宗至此,桥断不能渡,及拜而祷之,桥遂涌出。

这段文恰巧记载的就是这个故事,虽然说得比较邪乎,但是此故事在霍山一代口口相传,几乎无人不知,画师就根据故事创作了这幅图。

三 敕修兴唐寺图

在西壁上方。画面上山川艳丽,云雾缭绕,北方风情浸染。正中间一位朱衣怒马的帝王,前有先锋开路,后有伞盖遮挡,画面左上角隐约有青龙闪现;文官武将应从,身旁两位高僧,护持着一匹白马上驮着的奉神亭,最前面的将士手擎着一杆大旗,上书“大唐”,正是一副帝王出行图的样子。

这是根据当地唐太宗敕建佛寺的传说而作,《霍山志》对这个传说多有记载,可见深入人心。

四 下棋图(对弈图)

西壁北侧。画面上是两位官员对弈的场景。南面的官员一腿盘着,举棋不定,眼神炯炯;

北侧的另一位则聚精会神、注视棋局。在两侧,四位侍从有的捧着酒 ,有的持着扇,神态各异,也不禁被棋局的激烈状况所吸引;

左面山腰夹道上,一位骑马的官吏正朝这里疾驰而来溪流潺潺、山石交萃,为棋局烘托出别样的气息。

五 打球图(捶丸图)

西壁北面上方,是尺幅比较小的一幅图。

就在群山之中,有两位头戴东坡巾,身披红袍的官员,分东西站立,各自做着弯下腰捡球的动作,相互还呈现出攻球的架势。他们身后各自有一位武士侍卫,手持铜锤进行护卫,把个官宦子弟平时行乐运动的场景描绘的活灵活现。

捶丸,其实就是古代的高尔夫,早在汉代的画像砖中就有记载,魏晋时期的石刻中也曾经出现过类似题材,现在元代壁画中也展现了出来,所以说高尔夫球是西方人的发明,这并不准确。

六 售鱼图(贩鱼图)

这可说是其中的经典之作,山西省博物院至今还有一副放大版的展示品在四楼。这幅作品最大的特点在于生动,呈现出元代市井百态,是一件孤品。

画中间有一方桌,上面的酒坛子、酒壶、杯盘碗展摆的很满,桌下的木箱子水果众多,有桃子、石榴和其他瓜果。桌后面两人,一老一少,两人似乎正在畅饮。跟随他们的目光,前面正有一位老年渔翁卖鱼给一位官员。那官员身体微微前倾,一手提着秤,一手摆动秤砣,上面挂有三条鲜鱼。渔翁头戴纱巾,身着黄衫,草鞋一双,腰系细带。他右手提着两条鱼,左手伸出两个指头,好像在向主顾介绍自己的东西。

在这张图上,官员的肥硕和富足跃然其上,而百姓的贫穷和艰难一览无余,画师通过精准的画笔,将一切表达到一张卖鱼图上,细腻而生动。

七 庭院梳妆图

在东壁北上面,描绘了当时妇女生活的场景。在一座静寂的小院里,古柏、翠竹、花鸟、山石间杂其间,前面是一派园林风光,后面是回廊深深,五位侍女模样的女子正在伺候,她们有的抱着盒子,有的举着托盘,还有的传递某种物品。正前方的一位女子是主要人物,她双手举着,正在调整发髻,好像是系的有点紧了要求松一松,人物面相圆润,服饰自然,充满了世俗的气息。

八 后宫尚食图(尚室图)

北壁东部。内容为描绘明应王后宫生活。

上面有王宫的御膳房一角,中间放置一案,侍者九人环立。右下角还有二人在烧水。人物蹲在地上,正在捅炉子;一人扶着铜壶,生怕柴灰落在了自己的头上。这幅图上的器物,在今天的山西仍然能看到原型,画师对民俗的生活观察如此细致,体现出这么丰富的生活细节,这是其他地方的壁画根本无法比拟的。

九 后宫尚宝图(尚宫图)

北壁西部,神龛右侧。

主要描绘明应王后宫侍女们的生活。画面上有女子二位,一人抱琴,一人举花;前面一位抱着花瓶正在往香案上摆放,另一位乌纱帽官员手捧果盘正在放置。人物衣着准确,配饰完整,是一副很有代表特色的壁画。

结语

(明应王像)

山西洪洞县水神庙壁画,内容异常丰富,色泽完备,上面描绘的众多人物神态生动,艺术造诣还是很高的,确实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一件绘画珍宝。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当然NO!

另外,指的说一说的还有寺院的兴建与毁坏,真是屡毁屡建。

现存元代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重修明应王殿碑》记载:

金季 兵戈相寻 是庙煨烬

元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晋南一代发生特大地震,洪洞、赵城县受破坏非常严重

“坏城郭 塌渠堰 毁官民庐舍十万计 寺庙倾倒一千四百余所 压死人无数”

广胜寺的水神庙自然也没能幸免于难,在震后的两年才得以重建。

(祈雨图和行雨图)

从大德九年复建,到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最后绘制完壁画,修复工程整整延续了20多年,放在今天的民间,几乎也无法完成,而跨越了692个春秋,它再一次呈现在世人的面前(韩静)。

P.S:喜欢看就订阅一下呗 打开就能找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洪洞: 水神庙壁画
“醉美古中国”之广胜下寺 惊骇水神庙壁画
山西古建筑巡礼(3)——广胜寺;及元代建筑特点
美到让人挪不开步的琉璃塔,在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
晋中行(3),幽暗中的绝美壁画
【山西】广胜下寺的元代壁画艺术【2011陕晋豫中原行1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