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外名人艺术 ||【本期推荐艺术家】


2017-01-16 17:06 艺术

诗之形 梦之象

——于永茂山水画艺术

文 / 杨帆

每当欣赏起著名画家于永茂的江南水乡系列作品,就仿佛在当今画界喧嚣的声浪中听到了一缕清音,正所谓“如闻仙乐耳暂明”。恍惚间,神思仿佛逸出了凡尘,飘向那绵邈的水乡抒情诗,潜入那迷离的江南烟雨梦中,流连而忘返。

► 寒江春雪

江南美,入画销人魂。无论是彩墨山水画还是水墨山水画,于永茂多以大笔积墨渲染的手法,将深林叠嶂、江渚渔舟、白墙青瓦、小桥流水、雨打芭蕉、杏花春雨等诸多景观笼罩在一片淡淡的雾气中,生发出一种不可捉摸的幽远、朦胧的诗境。氤氲的水气,缥缈的流岚,秀润的群山,恍若在梦中浮现。画中的江南,似乎总是桃蹊柳陌,细雨霏霏,一派旖旎春光。偶尔,雪花也会在画中飘落,给南国大地罩上一层洁白的轻裘。于丝丝寒意之外,更添了幽雅浪漫的诗情。在这些绝美的画境中,有着远离尘嚣的静谧,空气中酝酿着一种湿润的情愫,交织着亦暖亦寒的缠绵。回忆、乡愁、人生体验、历史感怀……世间百味尽寓其中。脉脉的柔情,淡淡的伤感,都化为委婉含蓄的诗意,从画中传递到心里,悠悠萦回,经久不散……

► 家山映日

佛语曰:境由心生。诗意的山水源于诗性的情怀。于永茂有着古代文人画士般的闲情雅意,热爱古典诗词,尤其欣赏王维那充满画意的田园诗。他不但喜欢吟诗,还擅长作诗。于永茂的诗多表现幽静的山水与恬适的心情,格调平淡天真,给人飘然出尘、身世两忘之感。他的诗有着强烈的画面感,他的画则有着诗的意境,正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于永茂的诗与画在意境上是异质同构的,相似的艺术规律和语言逻辑促成了两者之间的交融与转化。他在创作中,通过艺术通感将诗情转化为画意;观者在赏画时,又通过艺术通感将画意还原为诗情。在那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诗情画意里,空灵中蕴涵着情味,如水中月,镜中花,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微妙而含蓄的意味给人“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之感。

► 夔门雄姿

于永茂用诗性的唯美笔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他画出了理想中的人间仙境,梦想中的桃花源。虽然他的作品充满诗性的文人气息,强调超然于生活的纯粹美,但绝不是只靠幻想的笔墨游戏。他历来尊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经典画学思想,深入大自然中汲取艺术营养,追求造化与心灵的完美融合。数十年来,他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频繁游历于江南的灵山秀水、名乡古镇间。在熟稔南方自然景观的同时,更濡染了以诗性为重要特征的江南文化。在采风写生过程中,于永茂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审美境界也得以升华。他在造境时必先澄观一心而腾踔万象,而后心游万仞,神鹜八极,以追光逐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作品成功地表现出了江南山水茂密、滋润、幽深、清秀的特征,是对江南物态天趣与诗性文化的感悟和提炼,是主体与客体、再现与表现的高度统一,体现出充满自然生命力的唯美品质。

► 清江渔隐图

于永茂的作品中有古画的影子,但不拘泥陈腐,而是寓传统韵味于时代精神之中;有西画的元素,但不盲目照搬,而是以东方之韵吞西方艺术之形色;有南派山水画的韵味,但不偏于一隅,而是融南派之灵秀与北派之雄浑于一体。富有节奏感的点与线,富有韵律感的墨与色,和绵延不尽的诗性情调相互维系,使他的绘画语言具有了某种悠长的韵致风度。空灵飘渺的意境中透着道禅旨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尽在其中。即使是全景构图的大幅作品,亦在雄阔博大中蕴涵着细腻婉约、恬淡自适的风致,充溢着沁人心脾的雅逸气息。他的画有种特有的亲和力,零距离贴近人心,宛如可以说悄悄话的知音。它在无声无息中安抚、净化着心灵,涵养着高雅、低调的个性——这样的画是养心的啊。

► 山中自有人间真味

当代画坛巨匠吴冠中说过:“所谓作品,真伪参半,有虚张声势的,有扭捏作态的,有唬人的,有令人作呕的,当然也有颇具新意的,敏感的,但往往推敲提炼不够,粗旷掺杂粗糙,奔放坠入狂乱,扣人心弦者少见,标新立异的生存竞争中似乎不易听到艺术家宁静的心声。”此话有一针见血之效。毋须讳言,由于种种原因,当代画家群体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文化修养薄弱、急功近利之痼疾。许多画家靠因袭模仿,粗制滥造求生存。有些甚至出奇出怪,制造噱头,以博人眼球,牟取一时之利。如果将目光转向于永茂的作品则会发现,他那别具文化情致的作品是心性与真情的自然流露,是学识修养、美学追求、文化理想的真实体现。作品中没有声嘶力竭、剑拔弩张、赤膊上阵的俗气、火气、江湖气,从中散发出的是高雅的诗意和浓浓的书卷气。行于恬淡闲适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在当代画界显现出超凡脱俗的气质。

► 同山鸟逍遥远离尘

一帧帧脱俗的诗性之作,轻拢慢捻地奏出了画家无尘的心音。那清逸高远、气韵幽深的文人气质,有着对世俗名利争逐的不屑一顾,似不食人间烟火。宛如从远方飘来的一片闲云,与世无争,宠辱不惊,不疾不徐,超逸悠游……这“乘化随舒卷,无心任始终”的精神取向,看似为消极避世的隐士情怀,实则是不染世尘,不受干扰,游离于浮躁现实之外的一种坚守;是不跟风,不逐流,从容前行的一种自信。于永茂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走出了一条贴近人性、源于传统、融入时代、指向未来的独特艺术之路。

► 溪村微雨鸟啼幽

北宋文学家、画家张舜民有曰:“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一语道破了诗与画之间鱼水般的关系。诗性内涵是中国画永远的身份标识,亦为衡量中国画艺术水准之圭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童年咿咿呀呀地背诵“春眠不觉晓”时,诗性情怀就开始生根了。唐诗宋词中那空花水月的禅境、绵邈无际的深情,早已构成了中国人的生命情调的实相。为什么于永茂钟情于表现江南景色?因为江南景色中那情味绵长的诗意与他灵犀互通。于永茂的诗意山水画之所以能引起观者感情的深度共鸣,因为那看似遗世独立的心灵私语正好契合了中国人血液中的文化基因。在于永茂那灵心妙造的山水意境里,我们看到了连接远古、现代与未来的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找到了中国人心灵的原乡。

于永茂又名于舒。1952年生于北京,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会会员,中国山水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对外友协艺术交流院研究员。

作品欣赏

► 空谷传音

► 西山观瀑图

► 云横黄岭西

► 云横黄岭西

► 空谷渔舟

► 湄公河畔

► 听雨图

► 月洒武当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之形 梦之象--于永茂山水画艺术
著名画家李庆林 山水作品赏析
山水画的缘起与意境
古味涵泳==画家黄民杰
艺术人生·当代著名画家叶晖作品赏析
当代知名国画山水名家吴大恺,带你看意境所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