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哄笑”背后的辛酸悲惨

我感冒了,很重的感冒,断断续续地咳嗽,就像今天富阳的雨,时不时地要淋上一阵。

我还要听课,要上课,而且是两节:《在沙漠中心》,《孔乙己》。我觉得两个标题一拼,就是现在的我,我就是在沙漠中心的孔乙己。

富春三中的报告厅,人陆陆续续地来着,据说还有萧山的老师来,我更希望自己的身体能调整好,不负他们的远行。

如意是我的学生,1999年永嘉中学的毕业生,她在隔壁班。时间真快,我感慨着,开始认真地听读她的课。

她先出示了“孔乙己个人简历”,姓名,籍贯,年龄,出生年月,学历,身体状况,特长,工作单位,工作生活经历等等。这个设计,我已经很熟悉了,我想看看如意会怎么引领学生走进,比如“年龄”一栏她填的是“不详”,“特长”一栏填的是“写得一手好字”。年龄真的不详吗?花白胡子等等,其实是可以揣摩出大致的年龄的。

但是就这个人物,却有奇特的效果,你知道吗?这个问题过渡得很好,转到了“哄笑”的细节上去了。

“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鲁迅先生是怎么写众人的哄笑的?又是怎么写孔乙己的反应的?仿照示例,默读课文,选择一次哄笑场景,写批注。

教师在PPT上做了一个批注示例,是针对“孔乙己,你当真识字么?”“孔乙己不屑置辩”而展开的。这个批注呈现得太过匆忙,我不禁咳嗽了几声。这里我觉得可以先就这句朗读,讨论,然后显示教师的批注,效果会更好。

教学瞬时安静了下来,孩子们开始认真地阅读和思考,细细的书写声让报告厅的宁静更为宁静。现在的我,特别喜欢课堂上的安静,没有肆意的煽情,没有刻意的热烈,没有无价值的对话,有的却是灵魂与文字的静静融合。安静真好,课堂里的安静真可贵!

如意还是沉不住气,只安静了一两分钟,教学又推动了。多给几分钟,好吗?

她开始说话了,在安静的课堂上,她的声音很是醒目。如意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我一听小组合作,多少有些担心。这段时间,经常看到课堂里的“小组合作”,拍拍手鼓鼓掌的,就是没课文味道。我不希望如意也落入这样的形式上,合作要合在难点上作,合在真疑惑点上去作,不要把它演绎成帮衬课堂氛围的道具。

她很努力地上课,我也很努力地为她加油,雨天沉闷又素净。

一个女生谈到了“故意又嚷道”,这是一个很好的语言点。老师和学生也找到了“又”的鉴赏点,这个时候,我就希望如意把这个品味点交给全班同学,这样课堂就不是一对一的活动,而是整体的阅读体验。果然,她这样做了,教师绝不是在滋养一株苗,就像窗外的春雨,喜悦的会是所有的绿色。

男生找到的是“捞秀才“的嘲讽,不疼不痒地说了几句就坐下了。

然后又一个男生站起来,说的是酒店人的嘲讽,说的是孔乙己用手“走”出去,如意还是更多的把目光转到这个男生上,我多么希望她的眼光能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停留。

女生站起来,说的是“掌柜取笑,孔乙己说跌的跌的”这部分,没有话筒,她语速很快,我没有听清全部,估计其他人也没有。是我的话,会让这女孩说得慢点,响点。

这几个学生找的品味点都很好,这也说明小说《孔乙己》的教学点有许多,一课教学是不是要有聚焦点,然后在此基础上散开思考,把大家的目光聚集在一关键点上阅读,然后再学会辐射其他,这样会更有效果。否则,上课会散乱,你说你的,我说我的,缺乏必要的指向性明确的语段研讨。

男生找的是孩子们吃茴香豆的场景,这是“嘲笑”吗?

男生找的是写字场景……

学生开始偏离老师的问题轨道了,找的不是众人的“嘲笑”“哄笑”,完成的更是的是人物的描写方法。

孔乙己不在店里,人们还记得他吗?教学受我的设计的影响,我的《孔乙己》教学是抓“记”字的,但整个连接都成线索的。如意的教学,从批注到这部分,转换有点勉强,应该在学生批注的基础上重点抓其中的几个场景,进行细读深剖,从批注到批判,从批文到自批,扣一个“批”作为教学的主线,我想这样也许会更顺畅些。

集中时间去批注一两段文字,我们会发现一个伟大的鲁迅。

小说教学,要有大框架,更要有小细节。走马观花,只是浏览,看不到风景的。

掌柜和小伙计,谁更冷漠?

教学的跳跃,缺少必要的支撑。

读了几句“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老师转到“侧面烘托”上,对这个侧面烘托,我还有自己的想法,可以研讨得更深刻。小说从来就不是“孤立”的,小说有主角,但小说更有人间百态。众人真的是侧面烘托孔乙己吗?让所有的人都现出原形,让所有的人都露出嘴脸,让所有的读者都找到自我,我想这就是小说了。

如意,很有潜力的语文老师,她没有杂其种种解读,而是很坚定地走着主问题教学路线,她想让学生自觉主动地进入语文学习场,去阅读,去体验,她想很干净地上完一堂《孔乙己》,她做出的取舍很果断。顺着她的思维,如意可以考虑得更周全与深入些,激活小说的主题理解。如抓“笑”,“笑”的原因,“笑”的背后,“笑”的可悲,谁最可笑,这些都值得探讨。再如学习方法抓批注,那就让批注坚持到底,等待实效。有思考的人,总会有新的进步,我满脸欣慰地望着她和她的课堂。

不知不觉,雨已经停了,接下来,该我上课了。

咳嗽,还是咳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方式创新
众“眼”相“看”孔乙己——我教鲁迅的《孔乙己》
余映潮《孔乙己》的整体阅读教学设计
如何创新阅读教学提问设计
残喘在“忘”与“记”之间的苦人
真研丨课堂导入“三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