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残喘在“忘”与“记”之间的苦人

残喘在“忘”与“记”之间的苦人——我教《孔乙己》(肖培东)

鲁迅先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能与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冷淡,不慌不忙地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很显露,有大家的风度。”(孙伏园《忆鲁迅先生》)这篇经典的小说,匠心独具,又有着丰富的主题意蕴,无数次被名家深品细嚼,又无数次经名师课堂演绎,但依然每读每新,常教常得。

 

2015年1月,主题为“同题异构小说,多重对话经典”的初中语文对话式教学课堂研讨会在江苏镇江第一外国语学校举行,包括笔者在内的五位语文老师同题异构鲁迅的小说《孔乙己》。组织者创造了这样一种教学前奏:事先给学生的阅读资料里竟然包含了很具体详实的鉴赏分析文章。从作品注释到文本整体把握,从作品分析到作品赏析,甚至艺术构思,从“咸亨酒店”到“一天凉比一天的秋风”,从孔乙己的“长衫”到孔乙己的“脸”“手”,从周围人的“笑”到孔乙己的“排”“摸”,从短衣帮到未出场的丁举人,洋洋洒洒,可以说是一套很完整的《孔乙己》鉴赏资料。这些教学中常常用来引领学生走进孔乙己灵魂世界的切入口,学生已经阅读得颇为熟悉。组织者甚至还罗列出多位语文名师的经典教学突破点,如黄厚江老师的“手”,余映潮老师的“酒”等等,自然是希望授课教师施展自己的阅读智慧和设计才思,寻找出更多的破译《孔乙己》文本的教学途径。卡尔维诺认为“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从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是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卡尔维诺《为什么要读经典作品?》)《孔乙己》一文的教学,我们还可以有怎样的设计?反复阅读思考后,笔者抓住小说中的三“记”做了这样的尝试。

 

一.你们最“记得”孔乙己的什么?

 

课前学生们很礼貌地祝我今天生日快乐。

 

师:谢谢你们的王老师记得了我的生日,也谢谢同学们能记住我的生日。请问,你们记得孔乙己的生日吗?(学生摇头)你们记得孔乙己的名字吗?(学生摇头)你们记得孔乙己的家人吗?(学生依然摇头)为什么都不能记得?

 

生:小说中都没有写到,只有“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一句,说明这不是他的真名。

 

师:这个连名字都不被人记住的孔乙己,你在阅读后,你最能记得的是他的什么?请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阐述。

 

生:我最能记住的是孔乙己的“长衫”。又破又旧,十多年没洗。他没有资格踱到里面坐着喝酒,但是又瞧不起短衣帮,不肯放下读书人的架子,所以穿长衫。

 

生:我最能记住的是孔乙己的“落魄”。

 

师:哪一句最能写出他的“落魄”来?

 

生:“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孔乙己最感痛苦的是屡试不第,酒客们又故意寻衅,这一句写出他的精神落魄。

 

师:正是这句话,让孔乙己彻底失去了尊严。比之物质上的落魄,这应该是孔乙己最大的落魄。

 

生:我最能记得孔乙己的“豆”,茴香豆的场景,迂腐又善良。

 

生:我最能记得孔乙己的“悲”……

 

生:我最能记得孔乙己的“偷”……

 

生:我最能记得孔乙己的“脸”……

 

生:我最能记得孔乙己的“死”……

 

教学的灵感源于那张精美的生日贺卡。这个班的王益民老师竟然知道那天是我的生日。我被师生们很温暖地记住了,那么,鲁迅文中的孔乙己呢?有没有人记住他的生日?没有!甚至他的名字都没抹去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冷酷、麻木到了何等触目惊心、令人颤栗的地步!拉家常式的对话,让孔乙己这个可有可无的、无关紧要的没有尊严的封建社会末期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在学生心里有了轮廓。没有刻意的煽情式的导语,没有繁琐又多余的教师独白,教学就从温暖的开场问候转到了孔乙己穷困潦倒惨遭践踏的命运上,导入简洁自然,丝丝入扣。“那你最能记得的是他的什么?”这个顺势而下的教学环节,是在引领学生回顾自己的小说阅读体验,而“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阐述”则是在考察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概括。卡尔维诺说:“在青少年时代,每一次阅读就像每一次经验,都会增添独特的滋味和意义。”比之“孔乙己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这样笼统的提问,要求学生重溯阅读时光并作出最精要的概括,更是为了让学生自行找出阅读《孔乙己》的最为独特的滋味和意义,去阐述,去碰撞,去共鸣。教是引导的教,学是发现中的学。只有充分意识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自己去寻求,去发现,才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这个尊重个体阅读体验的开放性问题,绝非凌空蹈虚的一问,而是要求学生再次潜入文本冷静思考,也是帮助老师“了解学生到底知道了什么”。“探明这一点,语文教学才有了开展的理由和前提。”“凡是学生已知的、已懂的,坚决不再浪费课堂的有限时间。”(史成明《语文科本体论基础》第33页,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孔乙己的落魄悲惨,孔乙己的善良诚信,孔乙己的迂腐孤傲,甚至文本中细微又极有分量的细节描写,如“手”“脸”以及某些具体的动作“排”“摸”等等,都在学生的回答中浮出水面而且自然生成。孔乙己,这个从肉体到灵魂都饱受封建文化教育和科举制度毒害与摧残的艺术形象,这个叶圣陶先生说的“潦倒不幸的读书人”,就越发立体地呈现在课堂上。

 

二.小说中的其他人最能”记住”孔乙己的又是什么?

 

师:同学们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对孔乙己这一文学形象的记住。再看看,文章中孔乙己以外的人对孔乙己最能记住的是什么呢?

 

学生阅读,思考。

 

生:最能记住的是孔乙已的故事,笑料。

 

生:最能记住的是孔乙己带给他们的笑声。

 

生:最能记住的是孔乙己被打的事情。

 

生:孔乙己的伤疤,孔乙己考不中秀才的耻辱。

 

生:孔乙己去丁举人家偷书被打。

 

生:掌柜最记住孔乙己欠的十九文钱。

 

……

 

师:文章中几次写到了其他人对孔乙己的“记”?

 

生找出“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和“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两句。

 

师:孔乙己又对谁说过要记住?

 

生找出“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一句。

 

沿着这个“记”,课堂继续推进。“文章中孔乙己以外的人对孔乙己最能记住的是什么呢?”这一问,把孔乙己与酒店内外的其他人紧紧联系起来。鲁迅发表《孔乙己》时曾在文末附记,他自谦地说:“这一篇很拙的小说,还是去年冬天做成的。那时的意思,单在描写社会上的或一种生活,请读者看看,并没有别的深意。”描写社会上的或一种生活?这一种社会上的生活,就不该是孔乙己个体的生活,应该是在这个酒店内直接或间接出场的所有人的生活。短衣帮、酒店掌柜、小伙计和“我”,还有那穷凶极恶的丁举人等等都是鲁迅要描写的对象,而他们都不约而同地粘附在孔乙己的悲惨命运上,共同构建了当时单调、无聊、隔阂、冷漠的人际关系和严酷的社会环境。这些人最能记住孔乙己的什么?这一主问题既能带动对小说的整体理解品读,又能形成和支撑课堂上一个时间较长的教学活动板块,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有着很强的内在的牵引力。同时,语文课程要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一“最”字让学生回归文本的深处,去捕捉去咀嚼小说中写得最为精彩的鲁镇酒店里的一幕幕。于是,教学就走向最精彩的文章细读环节。

 

三.最能记住的“伤疤”“打折的腿”和“十九文钱”

 

   “最能记住的伤疤”—— 第四段研读。

 

学生齐读“孔乙己一到店……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一段文字。

 

师:哪些句子写出了酒客们对孔乙己的“记得”?

 

生:“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这句可以看出他们记得孔乙己的是关于他的一些笑料。

 

师:具体到哪些个词能看出呢?

 

生思考。

 

生:“一到店”的“一”字,还有“都看着他笑”的“都”字。只要孔乙己出场了,这些人就一无例外地想嘲笑他,他的那些被人视作笑料的事情就抖出来了。

 

生:这“一”“都”说明孔乙己一直被他们讥讽

 

生:“所有”,这个词说明全部的人都在嘲笑,甚至包括十二岁的“我”。

 

师:真好,能从感情色彩似乎不明显的词上去体悟,这是阅读的好习惯。还能从哪里看出这些人对孔乙己的最记得?

 

生:“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这些叫唤可以看出,他们记得孔乙己的伤疤。

 

师:读读看,你们觉得哪个字最能看出大家对孔乙己伤疤的记得?

 

生:“新”字,说明老伤疤大家都没忘记。

 

生:我觉得“又”字很有味道,说明这样的嘲笑不止一次。

 

师:这段话里还有哪些“又”字?

 

生读“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句,读出“故意的高声嚷道”味。

 

“最能记住的打折的腿”——第十段研读。

 

生:大家最记得孔乙己被打折的事。

 

生读“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说,‘哦!’……”

 

师:掌柜的这个“哦!”怎么读?

 

学生读得不是很到位。

 

师:能不能改成问号?读读。

 

……

 

师:再看看这部分的对话作者写起来有什么特点?

 

生:都没有谁说谁说的。

 

师:加上谁说谁问的会怎么样?

 

生:这样会破坏话语之间的快速节奏,不能表现听者的好奇和惊讶,他们想急于知道怎么一回事。

 

师:这种猎奇的心理还可以在什么地方看出?

 

生:我发现掌柜问话都没有“孔乙己”,都是说“后来怎么样”“后来呢”,而平常生活中,我们一定是“孔乙己怎么样了”这样问的。

 

师:“谁晓得?许是死了。”一句最后的句号可以改成感叹号吗?

 

……

 

最近,在华东师范大学“百年语文的历史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先生强调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发现的目光”。发现什么?陈教授说:“发现表面上平淡无奇的字里行间所蕴涵着的汉语之美、文章之美、人性之美以及大自然之美。”小说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阅读小说,阅读教学又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最终是落实在小说的语言文字上的。鲁迅的小说字简意丰,作者以极俭省的笔墨和典型的生活细节,塑造了孔乙己这位被残酷地抛弃于社会底层、生活穷困潦倒、最终被强大的黑暗势力所吞没的读书人形象。整篇小说精彩不断,很多语言妙处,看似随意,实则匠心独运。也正是如此,孔乙己的“脸”“手”孔乙己的“排出九文大钱”“摸出四文大钱”“用这手慢慢走去了”等都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着力研讨的地方,众人的“笑”或是叙述者用“大约的确死了”这样变形的语言对孔乙己做出的生死猜测也都成为重点品读咀嚼处。一节课,自然不能全部领略鲁迅小说的语言艺术,教师就必须精读文本,精心创意,细节化地设计好教学的核心内容,要从《孔乙己》一文中择出最精要的语言段落去引领学生研习感悟。这样,课堂教学有了明确的聚焦点,既避免了教学中的架空分析,又使得学生能在有限的课堂空间里,透过语言文字去感受小说的深刻内涵和作者的写作艺术。否则,脱离了对小说语言的品析,按陈教授的话来说,“读小说,如果味同嚼蜡,那将是极大的失败”。本课重点聚焦酒客等人最能记得的孔乙己的“伤疤”“打折的腿”和“十九文钱”等相关语段,尤其是紧紧抓住前两处酒客们的对话场景,变文本解读为文本赏读、语言探究,以深入挖掘小说文本的内涵。文本细读给学生深入把握小说的意蕴提供了客观的依据,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揣摩品味语言,包括标点,让学生自己看到小说情节的波澜,看到人性的阴暗、冷漠与残忍以及颗颗被扭曲的丑恶的病态的灵魂,帮助学生从情节的表层走向逻辑的内里,对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文本价值进行形象的感悟和智慧的思考,也使得课堂教学走进高潮处。

 

    四.这些人真的是记住孔乙己了吗?

 

师:那么,小说中的其他人真的记得这孔乙己吗?

 

生思考。

 

生:不是,他们只记得孔乙己的伤疤,说起伤疤,他们就可以发笑。

 

生:不是的,孔乙己没有被他们记住,最多是无聊的时候打发时光的笑料。

 

师:文章中是怎么写的?

 

生:你看,“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记得孔乙己,是因为孔乙己的笑料让他们甚至让我这个小孩子活泼了。

 

生:大家专注在孔乙己被打的场景中,觉得很好奇,谈到他被打就觉得很兴奋,根本就不关注他的生死。

 

生:“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孔乙己就是个无足轻重的人,之所以被大家记得,就是因为让这些人快活了。

 

生:他比十九文钱都不如。

 

师:可见,孔乙己根本就不是一个被人深深记住并关怀的人,他的存在,最多是给这单调无聊的世界一点笑料。他被所有的人包括和他一样的底层的人所践踏嘲笑,他不是一个被记住的人,相反,是一个……

 

生:被忘记的人。

 

(教师板书,在“记”前加上一个大大的“忘”字。)

 

师:屈辱地被记住,残酷地被遗忘,在这“忘”与“记”之间游移的都是嘲笑奚落打击,都是冷冷的讥讽的目光。这些人,我们称之为?

 

生:看客!

 

(教师板书,在“忘记”上加上一个大大的“看”字。)

 

……

 

英国小说家福斯特曾说:“智慧型的读者会让心神一半跟着‘然后……然后……’走,一半停留下来思考。”记得孔乙己的伤疤,记得孔乙己被打折的腿,念着孔乙己欠着的十九文钱,这等于记住孔乙己这个人了吗?这千钧一问,陡然一转,引人深思。教师因势利导,把小说的教学朝向更深处探讨,课堂再掀波澜。“至今还记得”其实只是为了打发无聊与单调,孔乙己每次遭受凌辱,从他们那里不仅得不到同情,反而被当成笑料来捉弄。“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这就是故意捉弄赏玩悲惨之人的苦楚、极尽嘲讽伤害他人之能事而形成的快活空气,甚至在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断了腿,已经不成样子的时候,酒客和掌柜还是照样以他的不幸来嘲弄他。屈辱地被记住,残酷地被忘记,孔乙己就是这样的一个没有尊严的孤独无助的苦人,他终于在极为难堪的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从此不再归来,吞没在世界的悲凉和冷漠中。这一记一忘,构成了课堂最后的探讨,直逼小说反看客的主题理解。而板书上“忘”与“记”之间游移的“看”字,更是入木三分地刻画出世态的炎凉和社会的凉薄——拿“残酷”做娱乐,拿“他人的苦”做赏玩,做慰安。“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北京的羊肉铺常有几个人张着嘴看剥羊,仿佛颇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上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看客”这先生笔下经典的群体艺术形象于是就浮现在课堂。这很自然又很有力量的一问,引发了学生对那个时代的以及现在依然存在的看客心理的探讨和反思。鲁迅先生曾经很沉痛地说:“我们民族最缺乏的东西是诚和爱。”原来,在咸亨酒店快活的空气里,孔乙己只是一个写在掌柜粉板上的符号,只是一段在酒店嘴里调笑的丑陋,只是一抹在丁举人家反复暴打留下的血痕。没有人关注到孔乙己的内心世界与悲苦命运,他就是一个残喘在“忘”与“记”之间的被恶意“看观”的苦人,甚至根本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至此,鲁迅先生创作小说的致用性目的——“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孔乙己》这一小说的意图——“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也深深地植入学生的心底。孔乙己死了,那些看客就活着吗?小说中的看客死了,今天,我们是否也加入了嘲笑孔乙己的行列,加入了看客的行列?“在小说中,我们固然感受到科举制度的罪恶,但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恐怕是孔乙己可悲、可怜而又可怕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以及弥漫于小说中阴郁的氛围和压抑的调子。”(《<</FONT>孔乙己>: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赵兵)。这个单调、无聊、冷漠、凉薄的世界以及社会关系如今是否还存在?我们如何才能打破它?教学由“记”出发,在“忘”“记”“看”三字里落幕,又在这三字间陷入沉思,简洁自然,又大气深刻,耐人寻味。

 

正如镇江王益民老师所说:“不论怎样求异,《孔乙己》总有其核心教学价值。顾客们的‘笑’是绕不开的,它关乎‘凉薄’;围绕孔乙己这一经典人物形象的描写是绕不开的,它关乎‘一类人’的特征;小说‘横截面’的结构形式是绕不开的,它关乎‘有意味’的形式。”三“记”之间,探求“忘”与“看”的深刻内涵,也算是《孔乙己》一课求异存同的一条通幽曲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课堂诸元素交融的哲学思考
众“眼”相“看”孔乙己——我教鲁迅的《孔乙己》
转载:文本细读的三个原则
《孔乙己》教学实录(黄厚江)
耿锋贤:《孔乙己》 课堂实录
观点 | 谷兴云:一个围观读书人的故事——《孔乙己》的一种细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