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风云百年50

  此时虽然貌似在很短的时间里,华野已经对74师形成合围,切断了其归途,但这个围子却十分的不结实,粟裕第一波进攻只用三个纵队就强行切入第一兵团腹地,西面的1纵插到了74师和25师之间,东面的8纵插到了74师和83师之间,在包围74师的同时,自己也腹背受敌,而王必成的6纵更是48小时强行军而来,虽然封住了74师南撤的必经之路,但疲惫以极的6纵真的能挡住74师这支铁军吗?北面部队还可以稍后集结,但东西南三面确实太过单薄了,以74师的机动和作战能力,此时组织突围,往左往右都可形成对华野的夹击,可以相对容易的和自己两翼的任何一支部队汇合,即使强行南突,6纵恐怕也难以抵挡,因为一是仓促杀到,根本无暇构筑工事,二是任何部队连续跑了48小时后,要想保持战斗力,都是不可能的。
  我想,在行动之前,粟裕不会想不到有可能围攻失败,也许他对自己部队的机动和战斗能力很自信,也许他认为即使围不住74师,起码能讨得些便宜,最大不了自己还有退路,继续跑呗。可事情的发展,却很是出人意料,张灵甫即没有左冲右突,也没有南下死磕6纵,而是率众上了一座石头山。粟裕也许设想了许多种可能,但张灵甫做出的选择肯定不在其中。
  这个石头山横跨蒙阴县和沂南县,是蒙山山系的一部分,其主峰大崮海拔500多米,主峰东北方向的一个侧峰叫孟良崮,相传宋朝大将孟良曾在此屯兵,故而得名。人们通常把这1.5平方公里的山地,通称为孟良崮。因为山路过于崎岖与陡峭,张灵甫不得不丢弃了所有的重装备。
  粟裕胆子大,敢冒险,但起码给自己留了后路,一旦围歼不成,拉队伍就可以撤出战斗,可这个张灵甫却带领着近3万人上了这座孤山,不光不突围还在山上做出死守之势,给粟裕调动自己手头剩余的7个纵队留出了充裕的时间。
  张灵甫自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开始,其对主义的坚定信仰和维护一直贯穿着他人生的始终,二十年戎马生涯,无数次恶战洗礼,铸就了他钢铁般的神经,他虽然完全没有料到,粟裕敢“在我军云集区内……竟能大胆集中兵力”,但却没有慌乱,他在险情环伺的时候,却看到了一个大大的战机。
  华野10个纵队,二十多万人,硬碰硬肯定不是45万国军对手,所以他们才不断的大范围运动,避免和你决战,而国军步步为营的目的,就是逼对手决战。你华野不是敢杀入我纵深吗?不是想拿我张灵甫祭旗吗?好,我上山等着你,这个山头地域狭小,光秃秃的不利于藏兵,没有水源,是一个典型的绝地,当年马谡就是这么完蛋的,今天我张灵甫已经学一辈古人了,你粟裕敢不敢过一把司马懿的瘾呢?
  张灵甫这个计策很毒啊,我就拿我自己当诱饵了,钓的就是你华野二十几万大军,你粟裕如果围歼我的计划不变,就必须将所有的部队全部压上,这正是国军寻求的战略决战时机,此时友军近的只有十几公里,远的也不超过100公里,只要自己能守上两天,援军必至,到那时对华野实施反包围,一举可灭。关键的关键就是自己能守上两天,张灵甫对自己很自信,对自己的74师很自信,对自己这个“磨心计划”很自信。
  粟裕何许人也,稍一沉吟,就明白了张灵甫的用意,不禁暗竖大指,这小子真是有胆有识,只这么一个变招,竟将自己逼入了一个十分严峻的局面中,如果此时改变计划,率部逃走,则此次集结不光达不成任何目的,还会因为在这里耽搁的两天时间,使部队陷入全军覆没的险境,可如果计划不变,投入重兵仰攻孟良崮,就将被74师彻底粘住,如果不能迅速吃掉74师,自己将会陷入敌人优势援军的重重包围之中,脱身更难,他必须做出抉择,必须迅速做出抉择。

  纠错,前面我写的有个错误,这次华野参与孟良崮战役是9个纵队,而非10个。
  原因是我自己想当然了,参加作战的确实是从1纵到10纵,但却只有9个纵队,因为华野根本没有5纵,不光是华野,除了东野短期存在过5纵外,所有的中共野战军都无五纵。

  粟裕迅速做出了抉择,号令本部人马,全力攻坚,吃掉74师。这是一个极其大胆的决定,如果张灵甫率众突围,粟裕将全部老本压上,是顺理成章的,因为在开阔地带,人海战术易于展开,可在已经洞悉张灵甫的战术意图后,在张灵甫占据地形之利,摆出死守的架势后,则是孤注一掷了。我无法了解粟裕当时的心理活动,只得用我这一介草民的脑子和粟裕将军来个换位思考,如果是我的话,做出了围歼74师的决定,原因只能有两个:一、不孤注一掷不行,此时与国军脱离接触,难度太大,风险也太大。二、你张灵甫敢于将自己置于死地,我为什么就不敢,为大将者,拼的就是勇气与决心。
  粟裕调来5个纵队强攻孟良崮,另外4个纵队全力打援,张狂无羁的张灵甫与谦和文静的粟裕同时下定了破釜沉舟的决心,激烈的战斗开始了。
  张灵甫已经将自己的战术目的报告了蒋介石,蒋介石一方面被张灵甫的忠贞无畏所感动,另一方面也确信这是一个一举歼灭华野的大好时机,遂命孟良崮附近的10个整编师不惜一切代价杀往孟良崮,特别是同属第一兵团的李天霞83师和黄百韬25师,他们俩理74师最近,所以最先靠近了孟良崮。
  李天霞打的犹犹豫豫,欲进还退,贻误战机,而黄百韬则是全力以赴,其中最惊心动魄的就是黄崖山战斗。黄崖山距孟良崮6公里,两地隔一段开阔地带而相望,也就是说只要突破黄崖山,则华野将无险可据,74师重围可解,国共双方的指挥官都看到了黄崖山的重要性。华东野战军6纵16师48团作为其前锋部队,在15日的拂晓抢到了黄崖山主峰的东山脚下,与此同时,黄百韬的一支先遣部队也刚好开到了西面山脚下,一场登山比赛就此展开。50分钟后,华野3营9连率先登顶,连长翟祖光扒头往下一看,我的妈呀,敌人还有30米。好悬啊,孟良崮战役的结果、乃至中国未来几十年的走势,也许都因这30米而改变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孟良崮战役华野强悍阵容
【说历史】国军是如何丢掉山东的(四)抉择:固守孟良崮,究竟是对还是错
郓城战役证明可怕道理,国军仅拉开20公里距离,粟裕就能分割围歼
粟裕打了一年没弄死黄百韬,最后终于得手,粟裕为何陷入长久沉默
孟良崮战役,粟裕用五个纵队包围74师,蒋介石命10个军反包围华野
孟良崮战役,许世友认为粟裕在瞎搞,大发牢骚,陈毅:命令我下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