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牛顿能写出一生巨著《原理》,是因为这种“社交媒体”丨阿信荐书


罗辑思维投资papi酱这件事,让网红这个词又红了起来。最近读了好几篇“网红如何炼成”的文章,谈到六神磊磊是怎样传递价值观的,咪蒙怎样挑逗情绪点的,如果要成为网红有几个关键步骤,等等,完全是一整套社交媒体成功学的速成秘诀。


在这些文章里,包括在其他类似的社交媒体文章,都暗藏着一种不容分辨的观点——这世界自从有了互联网,人类就越来越不像是原先的人类了,吸引新人类,就必须用新方式!现在,快,抓住“网红”的裙带!


某种意义上,这是对的。1989年,当KK应邀去ABC广播公司高层会议讲解互联网的时候,在场的人完全不理解为何消费者会免费分享内容,他们驳斥KK,说“理智的消费者是不会在互联网上蓄意散布消息的”。人们总是错判时代的洪流,这就像十五年前,你不会预料网上的内容生产都会由网民完成;十年前,你不会预料自己会在社交媒体里花费那么长的时间;五年前,你无法想象每天几乎每几分钟就刷一次屏的生活。


但是,今天我其实想强调的是另一个侧面,至少在社交媒体的发展上,趋势恰恰相反。人类其实是在互联网出现之后,才变本加厉地更加变成“人类”——一种喜欢相互黏糊,在一起相杀相爱,须臾不分离的群居动物。这才是人类的本性,而互联网将之发扬光大。这个相爱想杀的平台——社交媒体,也并非互联网的专利,套用一句话,它“自古以来就存于人间“。如果要案例,新书《从莎草纸到互联网》中记载的咖啡馆发育历史,可能最有说服力。


咖啡馆是一种社交媒体


看起来,咖啡馆与微信、脸书之间有天壤区别,但其实,它们都是非常清晰的社交媒体标本,几乎同源同构。17世纪中叶关于咖啡馆的争议,如今看上去完全就是前几年尼古拉斯·卡尔提出的“谷歌是否让人类变得愚蠢”话题,其主题切入、论点结构、辩论主旨都高度一致。如果说社交媒体是这个时代喧嚣的缩影,那么这种喧嚣在历史上其实是一种常态。


出乎很多人意料,咖啡馆并不是源自欧洲,而是17世纪早期阿拉伯人发明的,当时已经风靡中东。这种模式传入欧洲之后,迅速壮大,成为社会信息交流的重要节点。在每一种社会,都有一种信息交换节点,承担整个社会的公共信息交换任务。在现代社会,报业、电台、电视台、互联网BBS、移动社交媒体,都曾在不同时期扮演这个角色。在当时,咖啡馆承担了这个角色。


而在咖啡馆传入之前,酒吧曾经是信息交流的中心。为什么是咖啡馆能替代酒吧,成为当时社会的信息交流的重要节点?直观上,这当然与咖啡馆的功能结构相关。咖啡馆安静明亮,常常设有书架,体面时髦,而酒吧往往昏暗暧昧,偏于陈旧过时。咖啡提供的产品是“清醒的头脑”(咖啡因),酒吧提供的产品是“糊涂的头脑”(酒精),而信息交流一定选择效率更高的“清醒头脑”。


但是更主要的原因,传统酒吧有阶层的划分,主要通过定价和区域,将贵族绅士与贩夫走卒区分开来,信息流各有渠道。而咖啡馆是新生事物,没有旧传统,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知识阶层,不同收入的人们,可以毫无障碍地坐在一起交流——混杂,也就是KK在《必然》一书用的“重混”概念,深刻加强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效率,以及内容本身的生产强度。每个人的结交圈子都因为咖啡馆而变大了,就像现在,每个人都因为社交媒体而认识了曾经不可能认识的人。这是咖啡馆,也是如今互联网致胜的关键。


社交媒体:混杂、分类、物流


到17世纪末,也就是咖啡馆传入欧洲几十年后,仅仅伦敦就有550家,法国巴黎更厉害,1686年第一家“普罗科配咖啡馆”开张,几十年后迅速扩展到800多家。扩张迅速,人群混杂,其结果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像现在的社交媒体(譬如微信群),几轮扩张之后,便会主题分裂。当时的咖啡馆很快都各有定位——在伦敦,圣詹姆士教堂周围的咖啡店,是政治家的场所,圣保罗大教堂周围,是神学家的聚会地,作家一般聚集在威尔咖啡馆,皇家交易所的咖啡馆则全是生意人,甚至将咖啡馆当作办公室和交易地点,医生去巴斯东咖啡馆,科学家去希腊咖啡馆,律师到乔治咖啡馆,演员去英国咖啡馆,音乐家去亚历山大咖啡馆,军官去西班牙军械咖啡馆。这是多么熟悉的景象,天涯里每个分类的BBS,微博上大V的粉丝分类,微信群里不同的主题——只要混杂,便会分化。

笛福,当时的”欧洲小说之父“,英国作家,出版《评论》刊物,将咖啡馆作为发行渠道

咖啡馆其实是一种优化和升级的社交媒体,它妥善分类、有效扩大了成员的接触面,促进了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更广泛,更频繁。接下去,咖啡馆变成了发行渠道,当时著名的刊物,奈德的《伦敦百态》、笛福的《评论》、斯威夫特的《考察家》斯蒂尔的《闲谈者》,都在咖啡馆里销售印刷副本,有些咖啡馆还自己印刷专属的信息期刊。到最后,咖啡馆甚至变成了人们的通讯地址。那时候英国还没有门牌号制度,咖啡馆成为一个区域或者兴趣的信息中心,很自然地就变成了一种通信的地址。人们通过咖啡馆收寄信息,邮差通过咖啡馆收集或者发放信件。这也说明,信息交换的速度加快,永远伴随着物流(发行、快递)的发展。


咖啡馆内部结构:群主和他的朋友圈


在咖啡馆的内部结构里,我们现在经常说的群主(版主)、成员、分享者、跨界者的几种角色,同样存在。每一个主题咖啡馆,大多会诞生核心活跃分子作为主持人。这种主持人并非官方意愿(咖啡店老板指定),也不是消费者投票,而是自然的群体习惯形成,其中的核心在于,付出精力越多,社交平衡能力越强,提供的价值越多,就越容易众望所归。最典型的版主是英国诗人约翰·德莱顿,他三十年如一日,和他的朋友一起在科文特加登的维尔咖啡馆,评论圈内最新的诗歌和剧作。最典型的跨界传播者是罗伯特·胡克,英国科学家,他的日记里记载了十七世纪整个七十年代,他光顾了60多家不同的咖啡馆,其中很多咖啡馆他都是重要的内容贡献者。这就像现在的某个跨界者,他跻身在不同的圈层里,将一个圈层的内容转发到另一个,就像蜜蜂一样促进信息交流,最终促成了创新的迸发。


以胡克为例,咖啡馆里与科学家的交流,远远比皇家学会更轻松,也更容易出现灵感。他和不同的科学家就不同的话题进行讨论、争辩、打赌。根据记载,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其实间接地来自胡克在咖啡馆的一个赌局。当时胡克、哈雷、雷恩三个科学家在曼咖啡馆打赌,胡克提出,谁能解出一个关于万有引力的数学证明,就可以得到一本书。最后三个人谁都没有解出来。几个月后,哈雷在剑桥遇见牛顿,转述了这个赌局。牛顿说他能够给出这个数学证明。最后的事实证明,是这个赌局将牛顿正在进行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促使他重新整理了研究成果,出版了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著作《自然科学的数学原理》。

胡克,多个咖啡馆的群主,跨界者

牛顿这个案例,连同亚当斯密在咖啡馆完成《国富论》的事实,成为咖啡馆抵御非议的武器。当年咖啡馆刚从阿拉伯传入欧洲不久,人们便开始担心咖啡馆里琐碎的信息,大量的流言、谣传、谎话,混杂在日常的交流中,组成咖啡馆里的信息洪流。在英国,大批绅士和学生将时间耗费在其中,英国的有识之士一度高呼,咖啡馆是一种罪恶之源,它引诱了原本勤劳的绅士,青年学生因此荒废了学业,他们在那里耗费几个小时,只为了毫无意义的聊天。这种愤怒的抨击,犹如今天深沉之士对互联网的反思——你每天刷啊刷啊刷啊,你已经过上了一种毫无意义的人生。


但是,泡沫其实是进步的前提。大量时间浪费在咖啡馆里的人们,获得了更宽阔的视野,更体面的谈吐,更大的自信。而如今,呼吁重回经典,重回内心,不看碎片,拒绝浅薄的高级知识分子们,其实就是希望挤掉经济泡沫的政府,努力虽多,但泡沫犹存。因为,没有浪费,就没有催生,或者,没有冗余,就没有创新。


与酒吧相比,咖啡馆其实是一种更为先进的社交媒体技术,就像互联网与报纸相比一样,它们在颠覆酒吧、大众媒体等旧模式的时候,全都野蛮生长,去中心化,实现混杂,自然形成分类聚集,打通更为广泛的社会交流。这个过程,其实是促进信息流和创新机制。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模式都有同样的命运,一旦机制成熟,自身的传统将成为中心控制的源头,就像英国的酒吧,最终形成区分阶层的传统,然后,它们也会被新的技术(模式)所替代,这应该是人类社交发育的演化进程。


所以,不要神话”网红“的传奇性,不要迷信社交媒体的特殊性,回归本源,我们就能发现,太阳底下无新事。


本文作者为上海交文所副总经理、媒体人潘乐群




本文相关书籍《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

[英]汤姆·斯丹迪奇 著丨2015.11


本文转自啖书局(danshuju)


-End-


编辑:杨梦迪   2016.04.1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场、咖啡馆与酒吧|一点晨光
盘点|那些,被误读的名言
5000天后的世界
万有引力与300多年前的一次吹牛 | 王木头讲科学
牛顿光学
那些古老又琐碎的社交时光——关于《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