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孝陵与中山陵,钟山龙蟠的隐喻(叶平)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聚散皆是缘,离合总关情。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 。

—— 题 记

自古被誉为“江南四大名山”之一的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观丰富优美,文化底蕴博大精深。中国古代和近代的两座最著名的陵寝,相伴坐落于钟山,充分显现了“钟山龙蟠”之隐喻,是中外游客不得不去瞻仰的AAAAA级旅游景区。

明孝陵

明孝陵坐落在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与马皇后的陵寝,始建于公元1381年。从朱元璋安葬于此,到建成神功圣德碑历经32年之久,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

明孝陵占地面积达170余万平方米,仅就明朝而言,朱元璋的陵寝,气势和规模超过了他所有子孙后代的陵墓,包括我所游览过的北京明十三陵和湖北明显陵。
朱元璋不是所谓的“真命天子”,他出身于贫农家庭,为地主当过放牛娃,也到皇觉寺做过和尚。25岁参加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1368年在应天府(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结束了蒙古帝国在中原的统治,最终统一了中国。
1398年,朱元璋病逝于应天,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于这座明孝陵,一生的传奇经历在这里画上了句号。
据考证,孝陵之名取于'以孝治天下'之意。另一说是太祖的马皇后谥'孝慈',故名。墓区建筑大体分为两大部分:第一组为神道部分,从下马坊起,到孝陵正门;第二组是主体部分,从正门到宝城、明楼、崇丘为止。

第一组陵寝建筑 神道部分

下马坊。一座二间柱的石牌坊,面阔4.94米、高7.85米,坊额上刻“诸司官员下马”6个楷书字,告示进入孝陵的官员必须下马步行——这座牌坊,我找到它是在明孝陵博物馆里。
大金门孝陵的第一道正南大门,原为黄色琉璃瓦重檐式建筑,现存砖石砌筑的墙壁,下部为石造须弥座,墙壁有3个券门洞,中门较高。
神功圣德碑及碑亭(四方城)。明成祖朱棣(永乐帝)为其父朱元璋建筑的歌功颂德之碑亭,内置'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亭楼顶已毁,平面呈正方形,俗称'四方城'。
陵墓神道。明孝陵开创性地位体现在其依山势地形蜿蜒曲折的陵墓神道,首开了第一代皇帝陵寝神道,作为后世子孙陵寝共用神道的制度(不过这一制度在朱棣迁都北京后的明十三陵才得以体现)。
明孝陵不同于历代帝陵神道成直线形,完全依地形建造为蜿蜒曲折的布局,在每一节点处安放石像生来控制空间,形成一派肃穆气氛。石像生下铺垫有完整的六朝砖,600年来没有下沉。
石像路神道。神道由东向西北延伸,两旁依次排列着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6种石兽,每种2对,共12对24件,每种两跪两立,夹道迎侍。
石兽体现了皇家陵寝的礼仪要求。獬豸是一种神兽,独角、狮身、青毛,秉性忠直,明辨是非,它能用角抵触有罪的人。
骆驼是沙漠的象征,表示大明疆域辽阔,皇帝威镇四方。
大象是兽中巨物,它四腿粗壮有力,坚如磐石,表示国家江山的稳固。
神道的6种石兽中,以象为最大,重达80吨。为了将这些石兽运抵明孝陵,冬季在路面洒水结冰,再用粗大竹木作滚轴,人力推滚完成运输任务。
麒麟是传说中的'四灵'即麟、龟、龙、凤之首,为披鳞甲,不履生草,不食生物的仁兽。雄的叫麒,雌的叫麟,象征'仁义之君'和吉祥光明。
马在古代是帝王南征北战、统一江山的重要坐骑。
翁仲路神道。这段神道现俗称为石像路,全长615米,在石兽的尽头后。翁仲路神道折向正北至棂星门的长度为250米。在这段神道上置石望柱和石人。
翁仲路神道的两根望柱呈六棱柱形,高6.6米,其上雕刻云龙纹。通常望柱均置于神道的最前面,而明孝陵的望柱则置于神道中间,这也是朱元璋陵寝的独特之处。
石望柱之后是东西相对而立的翁仲,有武将、文臣各2对,共8尊,高各为3.18米。
翁仲原本指的是匈奴的祭天神像,大约在秦汉时代就被汉人引入关内,当作宫殿的装饰物。初为铜制,号曰'金人'、'铜人',后来专指陵墓前面及神道两侧的文武官员石像,成为中国两千年来上层社会墓葬及祭祀活动重要的代表物件。
武将翁仲
文臣翁仲
棂星门。神道向北18米的尽头为棂星门,存石柱础6个,已重新修复。从遗迹看,棂星门应是三开间的建筑。
明孝陵博物馆中朱元璋的金銮宝座
御河桥。为石砌桥,原为5孔,现存3孔,桥基和河两边驳岸的石构件均是明代原物。通过御河桥向北,顺缓坡而上,便是陵寝的主体建筑。
明孝陵博物馆中的朱元璋浮雕像,朱元璋右侧即马皇后

第二组陵寝建筑 主体部分

明孝陵寝的主体建筑,包括文武方门(即正门)、碑殿、享殿、大石桥、方城、明楼、宝顶等。
文武方门。孝陵的正门,原为5个门洞,中间3个为拱形门洞。庑殿顶上盖黄色琉璃瓦,朱门、红墙,正门上方悬挂长方形门额,竖书'文武方门'4个鎏金大字。
碑殿。原为孝陵享殿前的中门,即孝陵门,原为5个门洞,清朝时改建为三开间红墙小瓦建筑。亭内正中有一块大石碑,下有驮碑龟趺。其驮碑龟趺与众不同,脖子出奇地短。
治隆唐宋碑。碑殿中石碑上书“治隆唐宋”四个鎏金大字,意思是颂扬明太祖治国方略,超过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这是清康熙帝第三次下江南谒陵时的御题。康熙在6次南巡中,曾5次拜谒明孝陵。此碑由曹雪芹的祖父、当时的'江宁织造'郎中曹寅刻立。
今人为朱元璋之画像——可能有所美化
享殿。孝陵的主要建筑孝陵殿,即享殿。原明代孝陵殿毁于战火,尚存三层汉白玉须弥座台基。台基四角有石雕螭首,大殿前后各有3道踏垛,尚存6块浮雕云龙山水大陛石。原殿中供奉朱元璋及马皇后神位。
现存地表建筑为清同治12年两次重建的三小间享殿,现殿内是明孝陵史料陈列室。
享殿后是一片纵深100余米、宽数十米的空地,是当年露天祭祀的场所,中间有甬道,两边林木茂盛。
方城。孝陵宝顶前面的一座巨大建筑,外部均用巨型条石建成,东西长75.26米,南北宽30.94米、前高16.25米、后高8.13米,底部为须弥座。方城正中为一拱门,中通圆拱形隧道。沿方城左右两侧步道即可登上明楼。
明楼。在方城之上,为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东西长39.45米,南北宽18.47米,南面开3个拱门,其余三面各开1个拱门,每扇门上面的门钉为9行,每行9颗,以显示九五之尊。
由方城中洞的54级台阶而上出隧道,迎面便是宝顶南墙,用13层条石砌筑。
宝顶。宝顶近似圆形,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即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的地宫,周围砌有砖墙。宝城厚实坚固,依山势高低起伏,下砌巨石,上用明砖垒筑,厚约1米;在南边石壁上于民国时期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大字。朱元璋墓的地宫就在这下面,埋葬深厚,保存完好,从没有被盗过。
古人为朱元璋之画像——可能更接近真实
游明孝陵后记
2019年4月13日,和煦的阳光正当顶,我们结束了对明孝陵的探访 ——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兴亡谁能定,盛衰岂无凭。一页风云散,变幻了好时空。聚散皆是缘,离合总关情,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

不知是冥冥之中的巧合,还是上天注定的宿命 —— 这也是我们恩爱夫妻,人生最后一次携手远行的终点站(此行后的大半年,只能在武汉市内走动)。五十年出游的漫漫长旅,终结于这座帝王陵寝。行笔至此,已经泪流满面,无法不令我感到刻骨铭心的哀痛和无尽的思念……

中山陵

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西邻钟山风景区的明孝陵。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主要建筑有博爱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融汇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之精华,庄严简朴,别创新格。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因癌症在北平(今北京)铁狮子胡同行辕与世长辞,举国悲痛。先生提出葬于南京,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因此,才有了这座庄严雄伟的中山陵。
早在1976年,就陪同母亲来过此地祭拜中山陵,但当年因条件所限,没有留下更多的照片。这次重返钟山,老妻强拖病体,无法再次攀爬392级石阶祭奠中山先生,只能在网上下载几幅图片,以回忆当年登上中山陵看到的陵寝。
中山陵牌坊亦称博爱坊,在墓道南端入口,三间四柱冲天式。牌坊横楣上的“博爱”两个鎏金大字,宽博大方。中山先生平时最喜欢将此而字写以赠人,南京也因此而被誉为博爱之都。
陵门建筑在中山陵中轴线正中,门前有宽阔的水泥平台,屋面覆盖蓝色琉璃瓦,两旁为一对汉白玉石狮。正门上方镶有一方石额,上刻“天下为公”四个镏金大字。这也是中山先生的手书,端庄朴实,雄迈俊逸。
碑亭建在陵门后面第二层平台上,以花岗石建造,重檐歇山顶,上覆蓝色琉璃瓦,为仿中国古代传统的木结构形式,平面近似方形。
墓碑高9米,重达几十吨,是用一块巨大的花岗石雕琢而成。自右至左竖刻三行鎏金碑文:“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字为颜体,笔画流畅,结构严谨,雄健有力。
石阶是中山陵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牌坊、陵门、碑亭、祭堂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庄严雄伟的“警钟形”整体。从博爱坊到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落差73米,象征当时全中国的3亿9千200万人。
祭堂为中山陵主体建筑,位于第十个大平台上,处在山顶最高峰,融中西建筑风格于一体。色彩也没有采用传统帝陵的黄色琉璃瓦和红墙,而采用蓝色屋顶灰白色墙身。反映了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民主的愿望。祭堂三座拱门为镂花紫铜双扉,门楣上分刻民族、民生、民权字样,中门上嵌中山先生手书“天地正气”四个鎏金大字。
祭堂中央供奉中山先生白色大理石坐像,先生身着长袍马褂,高额广颐,手持一本长卷,凝视着前方的深邃目光,给肃立于此的人们以难忘的启迪。底座镌刻六幅浮雕,是他从事革命活动的写照。
墓室目前不让进入。墓室顶部用彩色马赛克镶嵌成国民党党徽,地面用白色大理石铺砌。中央是长形墓穴,上面是孙中山汉白玉卧像,下面安葬着孙中山的遗体,用一具美国制造的铜棺盛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京明孝陵导游解说词
福安人从外地传回的游记:徒步紫金山!
【阅读悦读|图说 】倪熊《朱元璋的明孝陵:有保留,讲“风水”,图创新》
宁杭寻旧记事3
逛南京(十八)玩珠峰下起皇陵
紫金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