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观于丹讲座《中小学生感恩教育》之感

观于丹讲座《中小学生感恩教育》之感

文/昱妈

周六上午710,我准时坐在电视前,观看河北电视台少儿科教频道播出的《中小学生感恩教育》专题讲座,虽然这是学校给家长布置的作业,但是我认为作为父母,这也是我们必须学习的课堂。因此,自己从头到尾认真地听讲,也做了笔记。

在专题讲座中,于丹老师的讲述有理论阐述、有故事启迪、有古语名句,旁征博引、发人深省。讲座的主要内容分三部分:1、如何培养孩子的孝心。2、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让孩子勇敢承担爱与责任。3、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立、自信、自强,让孩子成就别样的人生。

“正为本,孝为先”,于丹老师通过《大树和孩子》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是孝?孝不但是外在要求,也是内在的一种责任。父母就像那棵大树一样用全身心的爱,用自己的一生无私地给予孩子,但是故事中的孩子最后悟出了感恩。一个人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便能够生活在一个感恩的世界。让孩子在生活中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感恩老师!感恩父母!感恩身边每一个帮助和关心他的人!只要每个人都报有一颗感恩的心,世界将变得更和谐,更友善。

儒家教育的核心是“仁”,于丹老师通过“仁”字结构,阐述了孩子的责任感是如何形成的。二人成,强调的是生活之中,打交道就是两两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建立两个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对孩子是至关重要的,要想让孩子有责任心,需要让他们和他人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看到别人的优点,发觉自身的不足,懂得去体谅别人,关心别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己的责任感,通过和他人的交往和交流,孩子会富有责任感与爱心。因此,我们教育孩子要与人和睦相处,懂得一个人的痛苦,由两个人分担,痛苦就减少一半,相反,一个人的快乐,两个人分享,快乐就增加了一半,与人交往,多关爱他人,自己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碗水可以有不同是用途,一锅水可以煮出不同的答案。一个孩子可以成就不同的人生”,作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这就需要我们用心关注孩子的成长,但是孩子的成长其实不是填鸭式的接受前辈的观念,而是让孩子接受自己发现的结论。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需要完成“学业、阅历、人格”,学业靠学校完成,阅历、人格则是由父母完成。我们作为孩子的父母,应该怎样在孩子的成长中做一个合格的引路人呢?通过于丹的老师的讲座,我懂得了:好家长完成的是唤醒,而不是灌输,建立的是孩子自信,而不是家长的教训;成长是把一个孩子放在人群中,是把一个孩子放在山水之中,是把一个孩子放在他身体力行的发现和劳动之中,而不是让这个孩子在电脑和书桌旁边。

因此在今后对孩子的教育中,我们应该利用一切机会,尤其是寒暑假,多带孩子出去走一走,看一看,让孩子多融入社会这个大熔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孩子在社会的煎熬历练下,舒展自己的生命,让孩子在社会的行走中,发现自己的信心和能力,自信是一种力量,孩子们有了自信,生活就有了力量。

最后,我想以于丹老师的深情寄语来表达我的心声:教育是一个起点,是一种陪伴,是一种理念和鼓励,而最终的成全是每个孩子自我的人格和心灵。在人群中学会爱,在山水中发现永恒,在社会的规则中去勇于承担,在这一切之中,去建立人格。这样的一个孩子,站在一个起点上,我们才有理由去祝福他们所有的未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小学生人格教育与学习能力观后感|于丹中小学生人格教育与学习能力观后感作文2017完整版下载
于丹老师 于丹讲座 于丹讲关于中小学生的教育问题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观后感
2016于丹讲座观后感
孩子"进补",要"补"多少
你知道吗?0-3岁是幼儿人格构建的重要时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