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式双叶杯木叶盏,半是茶盏,半是禅

古人曾有诗言:“秋茶莫夜余,新自作松浆。”

前段时间刚刚过去的立秋,似乎为微凉秋季的到来拉开了序幕,秋风一吹,暑尽天凉。


这样的天气,很适合安排上秋天的一杯清茶。想象一下,在凉爽的秋风中,手捧一杯秋茶,从手掌到心底,皆能感受到暖意。秋,静美,于静中,宜饮茶。

而说到饮茶,那便得提到宋代。从《梦华录》中赵盼儿开的茶坊,到宋人不胜枚举的饮茶之道,处处皆能看出古人对于茶的喜爱。


不过,若单单只说茶,想必还是少了一丝韵味。宋人对于“禅茶一味”的讲究,远远比“吃茶”来的风雅。

“禅茶一味自在心,水酒三千清凉梦”,尘心可洗尽,而性难尽;世事之污浊,而我独清。茶,品的是人生浮沉;禅,悟的是涅槃境界。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宋人之风雅,来源于对禅理的参透,而这种参透,恰恰体现在了茶道上,想要在吃茶中寻禅,必得在茶具上下功夫。带着这样的风雅气,“木叶盏”诞生了。


木叶盏,宋代产于江西吉州窑,因茶盏中有着木叶纹路而得名,一经面世,便四海闻名。


风雅的宋人认为,“桑叶能通禅”,而木叶盏作为宋瓷茶盏的杰作,则是专门选用桑叶、菩提叶作为纹路去装饰的。

这两种通禅信物,蕴藏着深厚的佛性与觉悟,可以说,木叶盏从诞生的那一刻,就深得禅宗文化要领,将茶道与禅道结合的恰到好处。

而关于木叶盏的诞生背后,实际上还有一段“浪漫的意外”故事……


那是1200多年前,一片桑叶,偶然飘落到江西吉州窑中。窑工们开窑后,发现那片桑叶历经1300℃的烈火后,非但没有灰飞烟灭,反而涅槃,将其美好的叶形叶态留在了瓷盏中,美得令人惊叹!


这种近乎自然的装饰,木叶朴实的沉穆,天然去雕饰的艺术,足以引起人们的遐思,更何况在吉州黑窑制器的加持下,这种美,简直惊心动魄……


因为这场邂逅,木叶盏成了吉州窑传统制瓷技艺的代表性作品,更是收录在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目前在国内外多家博物馆内有馆藏,民间亦有很多爱好者,专门收藏精美且有深厚历史文化和实用价值的器具。


今天,美物计给大家带来的产品,便是这件历史久远、流传至今的茶盏——【陈美星老师作品】双叶杯木叶盏。带着宋人的风雅,让我们一同感受茶之魅力……


“木叶盏中木叶纹,千姿百态皆印痕”。细看,木叶盏上虽无诸如祥云纹、蔓草纹、海水纹等华丽的纹路,但它的木叶纹却能独树一帜。


它并不是錾的,也不是雕的、刻的,而是取自天然的木叶,经高温烧制后,将印痕留在胎胚上。

若细细观察这痕迹,叶片依旧筋络分明,叶柄与主筋栩栩如生,只有仔细感受后才能发现,叶片与盏底实际上是一样平的。此等奇妙,只此盏可有。


倒茶水于盏中,木叶随水波翩然起舞,恍惚间,那片穿越时空而来的叶子,似乎再一次恢复了生机,轻轻荡漾在水面,随着茶香,一同入心肠……


烙印久远,亘古不变的感觉中,又透露着些许倏忽而至的恍惚。这是怎样的一种奇迹?想来,也只有佛祖才能解悟了。


当然,不光是“以叶入盏”的精妙,吉州黑窑的烧制过程,也处处体现着匠心。在当时,民间常流传“一窑生,一窑死”的说法,每每诞生出一窑上好的木叶盏,背后都凝聚着匠人们日日夜夜的心血。


此等心血,造就出来的便是闪烁着深邃黑浑的漆黑釉色,正是这样的釉壁,才使得木叶之状态更为灵动。

尤其是将茶汤倒入盏中后,浸湿了水份的黑釉油亮可见,盏底的木叶在悠悠荡荡的汤水中,似乎也飘动了起来,二者相映成趣,分外喜人。


此外,在茶盏胎体的制作上,匠人们也花了些心思。含铁量高的铁胎胎体,厚实粗犷,与黑釉相结合,轻叩之,能发出清脆的金属声响。


时下,中秋佳节将至,若是用这一套集风雅与文化于一身的茶盏品茶,其中的雅趣不言而喻。


当然,木制精美包装加上大师建盏,也让这套茶盏成为送礼馈赠的佳选。中秋时节,不妨带着这套佳品,将美好的祝福送给那个特别的人!

01
以叶入盏,盏为载,茶为魂
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更没有相同的木叶盏

“何妨真率存古道,杯茶盏酒会亦奇。”作为吉州黑釉的佼佼者,木叶盏的存在,可以说是打破了茶盏纹路奢华的“模式”,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格局。


木叶盏中的木叶,每一片都是在成百上千片树叶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叶形完整美观,脉络清晰,或卷或舒,可谓是千姿百态。

木叶盏的制作工艺,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将树叶贴在茶盏的瓷坯内,再上一层透明釉质入窑烧制。最后,只留下一轮清晰的轮廓于碗内,并与釉色融合。


木叶在盏中的位置不同,所制成的木叶盏也便不同。或平埔盏底,或横卧盏腹,或牵越盏口,亦或是多叶重叠。每一种姿态,都使得茶盏成为了不可复刻的自己。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所以也不会有两只相同的木叶盏因为每片叶子脉络形状不同,所以每一个拿到手中的茶盏,都是经过命运的重重安排,终于抵达身边。


更为奇妙的是,盏内嵌着的真实植物桑叶,看似突出,实际上却与盏底齐平,叶片完整雅致,纹理清晰可见。

倒入茶汤后,或褐黄或斑斓的叶片仿佛浮于水面一般,丝丝经脉清晰生动,透过茎脉之空隙,在盏壁漆黑的釉色中,叶子就像是舞动的精灵。

当盏底的木叶遇上洇开的茶叶后,就连茶叶也变得分外可人。


此款木叶盏有多种规格,无论是情侣款还是单款单叶还是双叶,都可以满足您的审美需求。


这,便是木叶盏的浪漫。今人将这种技艺传承下来,也是对古人的崇敬。

02
黑铁胎体,黑釉外壁
制造的是茶盏,更是禅意

作为江南地区(江西吉安)一座举世闻名的综合性瓷窑,吉州窑对当地的瓷业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其中,在黑釉瓷器的生产中,吉州窑作为生产中心,更是产出了不少佳品。

无论是声名在外的吉州窑,还是独树一帜的木叶盏,在那个科技手段并不发达的时代,每一个茶盏的制作,背后都凝聚着匠人们的精益求精。


只有从千万实验中,才能得出准确的烧制规律,这是泥与火、与木的博弈,也正是因为这种博弈,使得今天的木叶盏烧制技术愈发精进。


整个杯盏,以黑铁作为胎体,黑釉作为外壁,胎体浑厚,釉面光洁,通体黑色的盏中,藏有或单片或双片的木叶。

黑铁胎体使整个杯盏手感厚重有质感,与黑釉矿石相结合的技艺,可以提升茶汤的口感。


从器形上看,这款木叶盏有斗笠杯圆融杯两种款式,斗笠碗口大、足小、敞口浅,蕴藏着佛家宽广包容的性格;而圆融杯相对较高,杯口内收,颇有“海纳百川”之势。


不过,无论是哪一种杯型,其形状都与人体工学相符合,入手舒适,捧之托之,捏之提之均可,在品茶中收获轻松的身体感受。


“水寒江静,满目青山,在月明归……”或许,这样的木叶盏想要传递的,正是此般禅境。


“人生如茶,静心以对。”木叶盏中所表现出来的意境,颇近于禅理。这也是众多茶友偏爱此盏的理由。


所谓“禅茶一味”,在禅与茶千丝万缕的关系中,由一片小小的树叶,入定于佛国。“一尘一佛国,一叶一释迦”,此盏,便是如此。

木叶盏中有禅理,而此等禅理,也赋予了木叶盏别样的美。古拙的黑陶,木叶的禅理,这拙中藏细,正符合中国人的性格精髓。

它向世人宣示着这样一种可能,即便繁华如天幕,我仍清奇如初。


03
大师建盏,入选非遗
诚挚的心意,送给特别的你

王安石在《议茶法》中曾有言:“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

对于风雅的宋人来说,茶是居家生活之良品,而对于今天喜好喝茶的茶友们来说,茶与茶具,都是品茶伴侣。


今天,这件双叶杯木叶盏,将美轮美奂的建盏之美,古朴自然的茶器之韵一一呈现。无论是收藏还是赠予,都是不错的选择。


黑色盏体,褐黄木叶,呈现自然之美。茶汤清幽,木叶灵动,品茶,亦是在品禅。


尤其,是在中秋佳节将至之时,将上好的茶汤倒入盏中,佐以上好的茶点。头上,一轮明月高悬天边;手中,灵动木叶飘忽眼前。此情此景,只想吟诗一句: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


如若是将此等木叶盏良品赠予友人,那也是很好的。

颇具质感的木制礼盒,上印“建盏”二字,以表“建”功立业,大“盏”鸿图的美好祝愿;左下角标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字样,体现此盏深厚的文化意义。


礼盒正中,“大师作品”四字颇为显眼。此木叶盏,由画家陈美星女士参与建成,其中的美学功力可见一斑。


旋开精巧的金属划扣,精致的木叶盏映入眼帘。形态各异的木叶,造就了特别的木叶盏,而这盏,也将送礼人诚挚的心意,传递给特别的那个TA。


同时,底部也可定制名称和logo,让这份独特,更深一筹!


“一叶落一盏,一事终一生”。风雅的包装,配上意蕴深厚的茶盏,雅品之间的赠送,流转的,便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回馈。

佳节将至,人与人之间虽不能常相伴,但一壶好茶,一件好盏,却能将这爱意,亘古流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种讲究缘分的瓷器
千年饮茶史,独爱木叶盏
木叶盏,一片叶子在碗里的神奇!
吉州窑木叶盏:一片叶子告诉我们的事|吉州窑|木叶盏|茶器
木叶涅槃记
吉州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探寻吉州窑神奇的“木叶天目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