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阿里终于讲明白了新零售,但我还有几点疑问


3月9日,阿里研究院正式发布“新零售研究报告”对外界关心的新零售概念和方法论,首次进行了系统化的解读。


第一
对报告中的有些观点不敢苟同

如报告中说:当前,以“地产模式”为代表的中国零售,从效能上落后于以“大连锁模式”为代表的欧美零售、以“便利店模式”为代表的日本零售”。


不清楚报告中所讲的“地产模式”是一个啥模式?好像指的是租赁模式。地产模式购物中心不是目前中国零售模式的代表,只能讲是一种地产运营模式,我们更应该关注的零售模式是购物中心当中的各个店的模式,那才是零售模式。


大连锁模式、便利店模式指的是啥?这两个模式难道是对立的吗?目前中国的连锁零售模式难道不是大连锁模式吗?


第二
关于新零售的概念

报告说:简单而言,新零售是“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数据驱动的泛零售形态”,其核心价值是将最大程度地提升全社会流通零售业运转效率。


具体而言,新零售是以消费者为中心,在人、商品与服务、供应链等各个环节数字化的基础上,通过数据流动串联各个消费场景,包括智能手机、移动终端、电脑、实体卖场及未来可实现的新通路等,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实体与虚拟零售供应链、交易交付链、服务链的全面融合,提供给消费者覆盖全渠道的无缝消费体验,以物流配送部分替代实体交付形式为特点的高效普惠型泛零售业态。


什么是新零售?最好的解释是能让不懂零售的人看一眼也会理解,而不是越搞越复杂。


第三
关于新零售的方法论

作为报告的核心价值,首次发布了新零售的知识框架,为新零售的后续研究提供了明确的方法论。报告从前台、中台和后台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新零售知识框架的结构。


图:新零售知识框架结构图


看后,更加难以理解。方法论就是教给大家怎么实践新零售的一套有效方法,或者说一个简单的工具,或者为大家创新新零售的带来重要启示。反复寻找,尚未发现。


针对报告的有关观点,结合本人对新零售的学习理解,如下问题,提出商榷。


新零售,以消费者的什么为中心?


报告开篇指出:新零售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数据驱动的泛零售形态”,其核心价值是将最大程度地提升全社会流通零售业运转效率。


以消费者为中心是一个非常久远的提法了,所有的零售人都深喑这个道理,虽然可能在实际中做的不好,但是道理大家都明白。


如果讲零售的二重性,只能是消费者与商品。


目前为什么要进行新零售的变革?原因无非两个:消费需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行业自身业绩下滑难以持续维持发展。当然最核心的原因主要是消费需求的显著变化所导致的问题。


所以在目前环境下,研究新零售、创新新零售不能停留在“以消费者为中心”或者“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阶段,必须要深入分析研究以消费者的什么需求为中心,以消费者的什么体验为中心的关键问题。


如果不研究消费变化,单纯讨论新零售是毫无价值的;如果不能准确把握消费变化的现状与趋势,而去创新变革新零售是走入误区。


前一段时间看到盒马创始人侯毅关于盒马鲜生的解读,特别是对盒马的定位与盒马重构新的消费价值观的解读,感觉这才是盒马模式最有价值的内容,也才是新零售创新的核心灵魂。


当然,目前消费的变化是多维度的、多要素的,但是,是要找出更多规律性的变化。非常期望大家在研究新零售方面,能首先做好对消费需求变化的研究,这是研究新零售的唯一基础。同时这种对消费变化的深入分析研究,不论是对线上零售企业、线下零售企业都会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价值。


如果对消费变化的研究还没有搞清,就直接切入技术驱动的新零售,容易犯晕。


新零售,线上线下融合以什么为切入点?


马老师说,线下线上高度融合是新零售的重要特征。报告也指出: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实体与虚拟零售供应链、交易交付链、服务链的全面融合,提供给消费者覆盖全渠道的无缝消费体验。


确实是线上线下的高度融合,实现无缝链接是新零售发展的重要方向。


但问题是这个融合的切入点应该怎么选?是以线上融合线下为主?还是以线下融合线上为主?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2万亿元,网络零售交易额达5.16万亿元,同比增长26.2%,是同期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的两倍有余。


其中,实物商品网络销售交易额近4.2万亿元,占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逾八分之一,占比较2016年同期提高了近2个百分点。


网络零售已成为带动中国零售业增长的主要动力。据官方对重点零售企业的监测结果,网络零售业态增速为25.4%,远高于百货店、超市和购物中心等其他零售业态的增速。


虽然线上零售保持快速增长,相信未来一段时间,特别是更多的企业包括零售企业,在进一步认识到线上销售的价值后,会有更多的企业选择融合发展线上零售。


但目前:线上零售所占的市场份额只是八分之一,更大的体量在线下;更多的规模化零售企业绝大多是线下企业;目前更多的观点是线上线下的融合,是要把线下店的体验价值与线上的效率价值如何更好地结合;从更宏观的角度分析,如何提升线下实体零售的效率,对整体经济的发展会更有价值;


所以,综合以上分析,融合的最佳路径是线下零售融合线上模式。最好的结果是通过融合能够使线下的实体零售得到更好的繁荣,线上的零售效率得到更大的提升。


因此,讨论新零售创新,重要的是要基于如何提升线下零售的运行效率为起点是较为合理的。


所以,新零售要首先搞清线下零售的现状、痛点;要用线下零售人能够听懂的语言,建立起一个“沟通频道”,大家不能一直停留在两个频道。为什么非要讲“人、货、场”?为什么不能用线下零售人更熟悉的语言来进行描述。


从一定角度分析,目前线上零售人误解线下零售、不熟悉线下零售、甚至是“一知半解”,是影响融合的关键问题。


目前零售的主要痛点是什么?


说到新零售,那么什么是老零售?老零售目前最主要的痛点是什么?


总体划分我国零售业的发展历程,按零售技术、零售形式来分析,可以划分三个阶段:


传统零售时期:
在1995年以前阶段

以封闭柜台式销售为主的零售形式;以小组核算为主的粗放式商品管理模式。


现代零售时期:
1995年-2016年

代表是以沃尔玛、家乐福、万客隆、罗森等外资卖场、超市、便利店企业进入中国;以开架销售为主的新的零售形式;以较为完善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品类管理技术、零售技术、企业物流技术为主的连锁零售管理模式。


在这一时期,伴随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应运而生,并获得了快速发展。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过程中,中国成为电子商务发展最快的国家,以阿里为代表的电商企业成为全球领先的电商企业。


新零售时期:
2017年开始

代表是以阿里提出新零售为开始。


目前看,中国的零售业已完全与世界接轨;目前,我国的零售市场完全放开,成为充分竞争的市场领域,以沃尔玛、家乐福、7-11为代表的国际化连锁企业大部分已经在中国开店。


就是国内本土的零售企业这几年发展也是非常迅速的,成长起来一批例如胖东来、永辉、步步高、冠超市、超市发等优秀企业,目前总的看其连锁零售模式、经营技术与外资超市没有本质的差别。


要特别认清,零售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的核心是人,也就是消费者、员工,不完全靠技术。


要特别注意,目前零售业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岁末年初,有关连锁零售企业的关店声浪此起彼伏。


目前,从涉及全球范围的连锁零售企业的关店“潮”来分析,连锁零售模式,面临在新环境下经营模式、企业组织模式进行彻底转换的重大考验。


再进一步分析,目前零售的问题,最为迫切的问题是来客数严重下滑的直接问题,是解决店面的销售问题,如何把流失的消费者重新拉回来,如何用多维的方式提升门店的销售,这是零售企业最为关心的迫切问题。


不首先解决最紧急的问题,如何能够实现融合?不解决好门店的问题,如何会融合好?所以,新零售如要做好融合,首要解决好目前门店最迫切问题。


大数据是个什么东西?


感觉目前对大数据就像是一个“包治百病的妙方”,感觉技术好像是解救零售业目前困境的主要出路。


还是回到上面的话题,零售的核心是人,技术只能定义为一个辅助的手段。本人多次考察胖东来,单纯讲胖东来的经营技术与一些外资超市、甚至国内超市来比较,说不上先进。到目前,门店还是采取理货员手工补货方式。但他就是把人的问题解决的特别好。


回过头来讲数据,只要是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他就是过去的信息,不是未来的信息。我们可以从过去的信息中找出预测未来的规律,但绝不能完全依靠过去的信息来把握未来。


从消费者来讲,其消费行为更是非常复杂的,不可能依靠年龄、性别、地区、收入、购买习惯等数据就完全可以判定其下一次的消费。数据精准推送是个理论概念。


有了数据只是个基础,核心在于算法。算法要靠人来把握、预测。


运用大数据,实现精准推送,核心就是把消费需求与商品实现精准对接。必须基于两点:对消费的准确把握、商品的准确把握。这两点都是非常困难的。目前,快消品商品市场对消费变化的反应还没有开始,许多厂家的商品还是基于传统理念。


单纯讲推送技术目前还尚不成熟,所以,不能无限放大技术对新零售变革的价值。


新零售,供应链、支付链、物流链整合的基础设什么?


从阿里与百联合作的六大内容来看,供应链、支付链、物流链整合,是阿里新零售的重要内容。目前分析,这些链的整合确实非常大的效率提升的空间。


但整合的基础是首先要解决好零售门店的销售效率问题。就如前一段时间我在交流中所讲的,2 B企业整合小店的核心是首先要提升小店的经营能力、销售能力。


如果目前的小店经营已经非常困难,他如何会接受你的整合,你整合这样的网络还有什么价值?


所以讲,目前,创新新零售核心是要解决好零售店的经营问题,门店的销售能力问题。这是当务之急。


文/联商网新零售顾问团成员鲍跃忠,文章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商网立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零售模式有十一大赋能,你知道有哪些?
连锁生意难?推翻重做,5个点认识新连锁!
o2o
电商小研究(第2期):通俗易通的新零售专题分析
新零售环境下零售业需要九大理念变革┆新零售
AAA《零售产业》中国连锁超市:转变模式突围困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