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此人若在世,朱元璋还有所顾忌,他一死,功臣都得死!

中国历史上向来有句老话:“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短短十八个字,却把过河拆桥、忘恩负义描述得入木三分。那么中国历史上有谁将这十八个字的内涵体现地淋漓尽致呢?其中代表人物我觉得非朱元璋莫属。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关于朱元璋残杀功臣的一些细节。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农民出身最后当上皇帝的应该就只有朱元璋了。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就一直对那些开国功臣们有所猜疑,但也没有后来那么残忍。因为当时马皇后还活着,马皇后虽然不是大美女,但却跟着朱元璋出生入死,朱元璋对她的感情肯定不一般。有她盯着朱元璋,朱元璋对这些功臣的迫害也没那么明显。但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并不是马皇后,而是另一个反对他残害功臣的人。这个人就是当时的太子也就是朱元璋的长子,同时也是朱元璋最喜欢的儿子。但这个太子的性格偏偏与朱元璋正好相反,为人宅心仁厚。


朱元璋跟太子之间有个故事大家应该都有听过,就是当时太子想让朱元璋少杀功臣,朱元璋就把一根带满刺的荆棘丢在地上,让太子捡起来看着地上这根满是刺的荆条,太子一时不知道怎么去拿。我现在杀的那些人,就是这根荆条上的刺,你以后才能舒舒服服地当这个皇帝。



没想到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太子还不领情,竟然反驳朱元璋:“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什么意思呢?臣子如果不忠君,那么皇帝也不是个好主。这可好了,变着法子说朱元璋不是个明君。朱元璋向来脾气暴躁,一听这话直接气坏了,要换做其他人,早就没命了。朱元璋气得搬起椅子直接朝太子扔了过去,吓得太子赶紧逃走。这个时候太子还在世,他的存在,朱元璋对杀功臣一事还是有所顾忌的。真正让他大开杀戒的则是太子的离世。



公元1392年,太子去世,此时朱元璋也60多岁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朱元璋之悲痛可想而知,最后只能将这份厚重的爱转移到当时年仅15岁的朱允炆身上。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朱元璋开始了疯狂的诛杀计划。



当时的老将杀得七七八八了,但是还有不少“漏网之鱼”。比如蓝玉,公元1393年,蓝玉案爆发,最后被牵连人数多达1.5万。后来又翻旧账,借胡惟庸案诛杀了当时的靖宁侯叶升。1394年,朱元璋又找了借口诛杀了宋国公冯胜。1395年,朱元璋清洗了颖国公傅友德。至此,诛杀功臣这一计划才告一段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杀功臣最多的开国皇帝
明朝开国名将蓝玉,惨遭剥皮酷刑,朱元璋为何一定要杀他?
明代朱棣崇道
朱元璋的权力悲观主义:明明是操心的命,却背上了残暴的名
朱元璋义子 开国功臣,为何惨被诛杀
他死后,朱元璋肝肠寸断,终于做出决定,必须杀尽开国功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