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尊重教师要有三重境界

堪培拉之夏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尊重教师是重视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具体体现。”这一论述十分深刻,它不仅把尊师与重教联系起来,还把尊重教师与社会文明进步联系起来,更把尊重教师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联系起来,从而赋予了“尊师重教”这一古老命题以最新的含义。尊重教师就是要切实关心他们、信任他们、依靠他们,并根据他们的发展需要,在尊重教师人格、尊重教师劳动、尊重教师专业成长这三个层面完善政策和制度体系,把尊师重教这一良好社会风尚不断提高到新的境界。

境界一:尊重教师的人格

1.教师的基本权利应当得到尊重和保障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从历史看,教师社会地位得不到提高、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的例子仍然不胜枚举。早在古代,就有“焚书坑儒”、“文字狱”之类惨绝人寰的事件,“文革”期间知识分子被贬为“臭老九”,教师的政治地位更是降到了社会的最底层。所以,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明确要求:“我们要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不但学生应该尊师重教,整个社会都应该尊师重教。”这种尊重还仅限于社会对教师政治地位的恢复和基本权利的承认。今天,尽管教师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但社会上仍然有人轻视甚至歧视教师。一些领导干部对教育工作不闻不问,对教师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漠不关心,粗暴侵犯教师权益、拖欠教师工资的事件屡见不鲜。少数人等级观念、权力至上的封建落后意识严重,鄙夷教师、傲视教师,甚至殴打辱骂教师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如果教师的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尊重教师”就成了一句空话。

人格是人们拥有某种权利和义务的资格。关于教师的人格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指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根据这一前提性定义,教师应当享有以下基本权利:(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我们倡导“尊重教师”,就是要切实保障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基本权利。一方面,要加强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教,确保教师的基本法律地位不受侵害;另一方面,要在全社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让全社会广泛了解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在一方面,教师也要自尊自励,以人民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全社会的尊重。

2.教师的职业风范应当得到社会的广泛推崇

社会倡导尊师重教,更多的是表达人们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尊崇、向往和对教师职业所折射出的高尚品德的敬重和仰慕。《周礼》中说:“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杨雄在《法言·学行》中也说:“师者,人之模范也。”所以我国古代就有所谓 “天、地、君、亲、师”之说,把教师列为“五尊”之一。现代人更是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夸美纽斯还把教师比作“高明的塑像家”,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高尚的职业。人们尊重教师,是把教师当作道德的化身、人生的楷模,这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政治开明的重要标志。

教师从事的是传播人类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影响人类未来的崇高事业,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在他们中的优秀分子身上,集中体现了“胸怀祖国、热爱人民,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这种精神不仅应当在教师中间得到体现,也应当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在全社会得到发扬光大。广大教师也要增强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志存高远,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以培育优秀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努力成为为人民服务的践履笃行的典范。

3.让教师成为社会上最受尊敬的职业

尊重教师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让教师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让教育事业成为聚集社会精英的平台。近年来,尽管教师的地位在逐步提高,但教师仍然是一个比较艰苦的职业。据调查,我国中小学教师人均日劳动时间为9.67小时,比其他岗位职工高出1.67小时。积累起来,教师年超时劳动420小时。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使教师普遍感到疲惫不堪,身体疾病增加,心理负担沉重,有相当部分教师出现咽炎、颈椎疼痛、关节炎、腿部浮肿等职业病和心理焦虑等心理隐患。在一些边远、落后的农村地区,教师的生活、工作条件仍非常艰难。这种状况使得许多人对教师职业望而生畏、敬而远之。

为了提高教师地位、增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国家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1985年,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确定,将每年910日确定为中国教师节,提高了教师的社会地位。近年来,国家实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保证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水平,这为农村教师解除了后顾之忧。今年两会期间,我国政府宣布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随即,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决定从2007年秋季入学的新生起,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等6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国家采取这个具有示范性的举措,就是要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

境界二:尊重教师的劳动

1.教师从事的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劳动

教育工作是一项高智能、复杂的创造性劳动。但在许多人眼里,教师则是人人可做的“孩子王”、“教书匠”,因而轻视教师的劳动价值和突出贡献。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三点:一是当前人们更关注物质财富的创造,教育往往被单纯视作个人谋生的职业,很少有人去深究教师与人类发展之间的深层关系;二是传统的师范教育观念陈旧落后,教师教育模式趋于简单化,只把教师当作掌握教育、教学技巧的熟练工来培养,忽视和泯灭了对教师人格与学识、智慧与能力的彰显;三是人们习惯于以可见、可测、可感的物质产品和有形服务来评价劳动成果,必然导致无视教师劳动的真正价值。

教师的劳动与其他劳动的明显不同之处,就是教师不是使用工具去影响劳动对象,而是用自己的言行去直接打动学生、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发生预期的变化。因而教师劳动具有三个方面的鲜明特征:一是复杂性。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学校、教师对学生发生影响之外,还有政治、经济、文化、大众传播媒介以及家庭成员、同学、学生团体所提供的直接、复杂的刺激。教师必须以高超的教育机智捕捉教育情境的细微变化,迅速采取恰当措施,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二是创造性。教师的根本任务在于育人,它一方面需要教师对多种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开发、转换与整合,以系统化、符号化的形态呈现给学生;另一方面,教师还要研究学生的发展状态、潜在的需要与可能,以及他们已经具备的知识、经验与能力,做到因材施教;再一方面,教师还要以道德的、人格的、形象的力量参与教育过程,用教师身上的各种特性去影响或感染受教育者,而这些都要教师用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才能完成。三是滞后性。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育人。培养人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思想意识和政治信念的确立、道德习惯和期待行为的养成、知识观点和理论体系的掌握、专门技术和特殊能力的形成,以至缺点的克服、恶习的纠正,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需要教师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和协同工作。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也要在学生进入社会并为社会做出贡献之后才能最终体现出来。必须准确把握这些特点,才会避免对教师的劳动指手画脚、妄加指责,才会静心欣赏教师的劳动,由衷地赞美教师的劳动成果。

2.教师是我国人才队伍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教师到底是不是人才?这是一个长期争议的问题。实际上,人才是一个历史范畴。1982年以来,我国一直把“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作为人才的统计标准,因而可以说教师个个是“人才”。但随着社会发展,人才的标准越来越高,那种以学历、职称来界定人才的方式已经不为多数人所认可,导致统计学意义上的“人才”与人们心目中的“人才”发生了错位。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可以说学校是人才最为密集的地方。不仅高校是专家学者云集的场所,中小学校同样集中了一大批优秀人才。邓小平曾经说过:“中小学教师中也有人才,好的教师就是人才,要珍视劳动,珍视人才,人才难得呀!”这话语重心长,足以拨开我们认识的迷雾。

教师是具有一定学科知识和教育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教育发展不断做出贡献的人,他们中的优秀分子理应作为人才来看待。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扩大人才规模、优化人才结构、完善人才机制。从全国范围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层次人才数量不足、队伍结构不够合理,教师总体素质和创新能力仍有待加强,特别是缺少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学术大师和学科带头人。另外,有利于高层次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的机制不够完善,地域分布不尽合理,人才无序竞争现象相当严重。此外,部分学校还存在着对人才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甚至埋没人才、压制人才的情况。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吸引优秀人才当教师,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境界三:尊重教师的专业发展

1.加速教师专业化进程

要真正确立教师的社会地位,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加深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早在1966,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发表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就提出,应当把教育工作视为一种专门职业。并且明确指出:“这种职业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它要求对所辖学生的教育与福利拥有个人的及共同的责任感。”在国际社会的推动下,教师专业化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在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形成了世界性潮流。它要求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

教师专业化主要包括知识结构的更新、情感策略的管理和行为规范的修炼三个方面。在知识结构的更新方面,要勉励教师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在情感策略的管理方面,要勉励教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行为规范修炼方面,要勉励教师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搞好教育工作的根本。从总体看,我国教师都接受过系统的师德教育。但不可否认,在师德建设中也存在着一些十分突出的问题。比如有些教师有讥讽、歧视、侮辱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有些教师存在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及其他商品,索要或接受学生、家长财物等以教谋私的行为;有些教师在科研工作中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违背学术规范,侵占他人劳动成果的不端行为。另外,在招生考试中搞不正之风的事情屡有发生,尤其近年来在“教育产业化”思潮的影响下,部分学校的师生关系被简化为供需与买卖关系,教书育人被简化为“商业服务”。不少学校“应试教育”盛行,个别教师职业道德沦丧,不仅污损了人民教师的形象,也使得教育的公信力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加强师德建设是维护人民教师良好社会形象的重要途径。要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造就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新贡献。广大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全面关心学生成长,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严格要求学生进步,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养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深化师范教育改革

师范教育是教育事业的母机,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我国的师范教育是一个独立的人才培养体系,多年来为基础教育培养了千百万合格的教师。但是,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师范教育在课程设置、教材内容以及教育实习方面等方面的局限性逐渐显露出来。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课程体系的结构不合理,其中关于教什么的学科专业课比重过大,而关于如何教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类课程比重过小。二是课程内容陈旧落后、脱离实际,几十年如一日的是以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为代表的老三门课程,学生从中获得的是一些抽象、呆板的概念和原则,难以达成师范教育培养高素质教师的目标。三是教育实习时间过短,实习任务仅限于讲授特定的内容和充当班主任等规定性活动,难以使师范生迅速积累个人实践知识,形成教育教学技能。

未来的教师不仅要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熟悉本学科的最新研究和发展趋势,还要掌握相关、相近学科的知识,贯通文理界限,体现一专多能的综合素质。教师教育课程要走综合化的改革道路。在课程结构上,要切实增加体现教师职业技能、技巧的课程,尤其要增加师生课堂互动、个体差异处理、指导学生学习、增进心理健康、课堂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课程内容,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效能。必须重视教学实践环节,改善实习方式,延长实习时间,切实增强教师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此外,还要加强校本培训,通过教学研讨、案例分析、专题讲座、经验交流等形式,提高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与大学、教育科研部门合作,通过定期研讨、课题指导、合作研究等形式,帮助教师排除专业发展的障碍,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亮”出尊师重教时代高度
“重教”当从“尊师”做起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
静宁县阿阳实验学校
与《文心一言》聊谈“教师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