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集版本大成之红楼梦》缘起 、完续

自从上孔网接触《红楼梦》版本以来,我把两百多年以来的《红楼梦》版本 ——— 各种脂抄本、程甲程乙本、程甲本后期系列版本、民国标点本、当代红学专家大师整理本,全部彻底梳理了一番,就像微生物在显微镜下观察过了一样,其间的变化可谓纤毫毕见。两百多年来的《红楼梦》版本,只有量变而没有质变,红学专家大师至今还是摸着石头过河,且思想因循守旧,缺乏发现的眼光,所以始终跳不出底本讹误的樊篱。

第111回

程甲本:只是荣府规例,一时二更,三门掩上,男人便进不去了,里头只有女人们查夜。

程乙本作“一交二更”,藤花榭本作“一到二更”。

第59回“日落时,便命关了仪门,不放人出入。”第71回“一晚就关门吹灯,不是园里的人不许放进去。”“当下已是起更时分,大家各自归房安歇。”第75回“到起更的时候,贾母说:'黑了,过去罢。’”

起更时分为戌初晚上7点,二更是亥时,从晚上9点至11点。起更时分,大家都已各自归房安歇了,贾府还要再等上两三个钟头掩上三门,难道是开着三门睡觉的?其实“一时二更”是“一到起更”之误,程本后期版本均从藤花榭本作“一到二更”。冯其庸先生的瓜饭楼校“一交二更”,而新校本不知从何测算出来的“一、二更”。那么,贾府到底是几更掩上三门的?

第108回

程甲本:只见看园门的两个婆子坐在门槛上说话儿。宝玉问道:“这小门开着么?”婆子道:“天天,今儿有人出来说,今日预备老太太要用园里的果子,开着门等着。”

程乙本:婆子道:“天天不开,今儿有人出来说,今日预备老太太要用园里的果子,开着门等着。”

《红楼梦》的文本,无论叙述、对话,语言的语气都是很舒缓的。程乙本将“故开着门等着”改作语气更舒缓的“才开着门等着呢”,而“天天是不开的”就像日本人说汉语一样别拗,竟改作“天天不开”,岂不比原来更别拗?两个坐在门槛子上闲唠嗑的婆子,回答一句不假思索的话,竟会如脂砚斋所说,几千斤力量写此一笔,僵硬的掷地有声?其实“天天是不开的”就如第111回把“小蓉大奶奶”颠倒易位讹作“奶奶大小蓉”一样,乃“不是天天开的”被颠倒易位了,这也说明高鹗并没读懂底本文字的讹误,而类似的现象在后四十回中还有不少。两百多年来,因张问陶在《船山诗草》卷16中有“赠高兰墅同年”附记“传奇《红楼梦》八十回以后俱兰墅所补”,就认定是高鹗续。高鹗连底本的讹误都解读不了,又何来之续?更不知红学权威专家从何处鼓担里淘来的抄本,竟考证出是“无名氏续”?

第101回

程甲本:二则你身上又常嚷不好,所以我在外头压住了,不叫里头知道的。说起来真真可人恼

东观白文本作“真真另人恼”,东观批文本作“真真令人恼”,王评本作“真真人人恼”。其实这不过是“真真可恼人”被颠倒易位了而已,而两百多年来竟无一红学专家大师能解读出来。

如第101回

程甲本:他怕咱们知道拦他,所以没告诉咱们,弄了好几千银子。

俞平伯先生却颠倒讹作“弄好了几千银子”,作者原意是说借机捞了好几千银子的好处,俞平伯先生却变成准备了好几千银子给他二叔做生日,一字之颠倒,文意岂不南辕北辙矣?我曾在《集版本大成之红楼梦》的“凡例”中,例举了多处红学专家大师的讹误,跟抄手的讹误是如出一辙的。

第48回

庚辰本:这怕什么!古来闺阁中的笔墨不要传出去,如今也没有人知道了。

“也没有人知道了”,意谓人都知道了。此处“不要”是“要不”被颠倒了。“不”字在《红楼梦》版本中的衍脱讹倒,可谓比比皆是,两百多年来,红学专家大师几乎都没解读出来。

第101回

程甲本:凤姐道:“这是什么人这么刻薄嘴儿遭塌人?”贾琏道:“不是遭塌他吗,今儿索性告诉你,你也不知道知道你那哥哥的好处。”

“不是”,金玉缘作“这是”;“不知道”,程乙本作“该知道”,王评本作“可知道”。其实“知道”的“不”字是衍字,就如第49回庚辰本:“他两个再到不了一处,若到一处,生出多少故事来。”蔡义江先生衍一“不”字,变成不可解了。

第104回

程甲本:老爷,方才的那庙火起了!

“逛”,新校本、俞平伯校本、刘世德校本从王评本校“”,而“进”是“逛”字的形讹;蔡义江校本从金玉缘校“”,则是进一步的异化。此处无论作“进”与“到”,都远不如“逛”字准确。这不说明红学专家大师好赖不分,更不知红学专家大师是怎么读通上面那段话的?

第106回

程甲本:老爷打量册上名字的就只有这个人?不知一个人手下亲戚也有奴才还有奴才呢!

东观阁本“有”作“没有”,是错误的。这是家人向贾政反映管事的家人吃空饷之事。作者之意,不但花名册上有管事家人的名字,还有其亲戚、奴才等都在册上有名字,这些人不在贾府做事,凭花名册可以领到工资的。如果册上没有名字,怎么吃空饷?这不说明红学专家大师的理解力?

第65回

庚辰本:倘若有一点叫人过不去,我有本事先把你两个的牛黄狗宝掏了出来,再和那泼妇拼了这命,也不算是尤三姑奶奶!

既然“有本事”,怎么“也不算是”?因内在逻辑的矛盾,这段话说不通,所以程甲本删了末句,却只说了半句话。而考证派的红学专家大师都是依样画葫芦,只有蔡义江先生标新立异,“有本事”后增一“不”字,因没有理顺逻辑关系,依然没有把话说明白。这不说明红学专家大师缺乏逻辑概念,没有从文学叙事的角度去解读版本所致?

第28回

庚辰本:荳蒄开花三月三 一个虫儿往里钻 钻了半日不得进 去爬到花儿上打鞦韆 肉儿小心肝 我不开了你怎么钻

从庚辰、蒙府、戚序本看,“去”字是属下句的。我曾于2012年12月孔网“社区”黑屏之时,在新浪博客整理了“云儿所唱曲中的'去’与'却’字之辨”的博文,链接地址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5939034401015nvj.html

遗憾的是图片已失效了,其实在脂抄本及脂批中有多处将“”字误成“”。此是“却”字被讹成“去”,此处如作“去”,是无论如何也读不通的。甲戌本不知“去”乃“却”字之讹,所以归上句,梦稿、列藏本以“去”字读不通,直接迳改了。而红学专家大师的整理本却校作“钻了半日不得进去,爬到花儿上打鞦韆”。唱曲出身的云儿难道会唱出不合韵律的曲子?

第76回

庚辰本:你们快飞告诉去,立逼他快来,老爷在上屋里还等他吃面茶呢。环哥儿已来了。快飞,快飞!再着一个人去叫兰哥儿,也要这等说。里面的婆子听一句,应一句,一面扣纽子,一面开门。

蒙府、戚序本删了后面的“快飞快飞”,梦稿本作“快飞着”,甲辰本作“快飞”。

大观园中的婆子都是肉眼凡胎者,能“飞”起来?“快跑”是需要摆臂的,一面扣纽子怎么摆臂,能“快跑”的了?这都缘于红学专家大师对版本探究的不深,把底本的讹误视为作者之原笔所致。

第108回

程甲本:袭人忙拉住道:“不用去,园里不干净常没人去,不要有撞见什么。”

程乙本作“别再”,王评本删“有”字。其实,这是“不要又”被讹误了,因第102回“大观园符水驱妖孽”,法师刚收了妖,所以婆子接着说“如今这园子安静了,自从那日道士拿了妖去,我们摘花儿、打果子,一个人常走的”。“又”字表示一种递进关系,否则这话就显的很突兀了。虽然高鹗读懂了这句话的意思,但他不知道在前八十回中,脂抄本有多处把“又”字讹成“有”,尤其庚辰本七十回后,几乎“有”、“又”不分,一半以上的“又”字都抄成“有”。而红学专家大师均从王评本删了“有”字。

第69回

庚辰本:我们皆是亲戚,接到家里住着是真,并无娶之说

从庚辰、己卯、梦稿本来看,这是一个不完整的句子。应是抄手抄漏了一个叠字符号,即“并无娶之之说”。凤姐调唆张华状告贾链,“国孝家孝之中,背旨瞒亲,仗财依势,强逼退亲,停妻再娶”,说明不涉及女家之事,至于“娶妻”、“娶嫁”、“婚娶”、“强娶”及庚辰本不知就里的抄手所补的“偷娶”,就像学生造句,都是凭想象,并非作者之意。像第67回的“快飞”、“快跑”都是如此的。细节决定成败,而两百多年来,红学专家大师对于这些细节几乎什么都没整明白。

第84回

程甲本:“人不知而不愠”······ 以不知而者,终改其说乐矣。

这句是“不”字易位了,应作“以不知而不愠”。贾代儒难道连八股文破题都不懂,可以用“愠”去破“不愠”之题?

第112回

程甲本:惜春心里死定下一个出家的念头。

其实这句是“的”字易位了,应是“惜春里死定下一个出家的念头”,只要对版本探究的略深点,恐怕就会发现的了,而红学专家大师竟也不念念句子顺与不顺?

第4回

庚辰本:便忙携手笑道:“原来是故人。”又让:“坐了好谈。”

第39回

庚辰本:又让:“张婶子周大娘坐。”

第7回

庚辰本:满面堆笑让:“周姐姐坐。”

第8 回

庚辰本:宝玉因让:“林妹妹吃茶。”

“又让”、“笑让”、“因让”难道不是一个意思的?而红学权威专家竟然校出三等样来。在当今社会,执双标的都被人所唾弃,而红学权威专家岂非执仨标者?贾雨村的一句话被引号引了半截,岂不令人看的莫名其妙?

第97回

程甲本:李纨又嘱咐平儿:“打那么催林之孝家的叫他男人快办了来。”

在《红楼梦》的文本中,无论前八十回,还是后四十回,“这么”、“那么”都与“着”字联属作“这么着”、“那么着”的,此处是“着”字往后易位了,而红学权威专家竟把李纨嘱咐平儿的一句话校成了一团囫囵状。

毫不夸张的说,从红学专家大师的整理本中,我每页都可以挑出毛病,而且都不是一般的毛病。这帖子的图片已容纳不下了,我这红学门外汉,玩《红楼梦》完全出于偶然的机遇,如晚一年半载上孔网,绝对玩不了《红楼梦》版本,只是出于好奇,纯属“票”一下而已,还有正事等着要干呢。让那些红学专家大师们慢慢的去研究,如果版本都整不明白,连书也读不懂而谈红学,岂止是郢书燕说而已!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集版本大成之红楼梦》出版于2014年,新校本修订四版出版于2022年,也就是说,新校本晚于我八年后才出的,只要比较一下,那就不是一般的差距,红学权威专家再修订多少次,恐怕也无法再整理出比我更合理的文本了。

两百多年以来,红学专家大师对一部《红楼梦》的版本基本上什么都没整明白,所以很多衍、脱、讹、倒都是依样画葫芦,更兼不熟悉语汇规律,整理出来的文本最难懂、死活也读不下去,也就不足为奇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要吵,谁也可以聊红楼
缁铢必较话校书——集版本大成之《红楼梦》(上)
为什么说红学专家对《红楼梦》的版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林冠夫|《红楼梦》版本研究的意义
红学六十年版本探究的进程
“新校本”《红楼梦》是阉割、篡改本(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