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可后世出现了大量志怪小说,这是为什么?

《论语·述而》篇有一句千古流传的话:“子不语怪力乱神。”一般的理解是,孔子是不谈论那些怪力乱神的事情的。因为孔子不语怪,这句话传着传着,也就有了对“怪力乱神”不以为然,乃至否定的倾向。儒家这一观念,在历代文人心中可谓根深蒂固——你从任何文人别集和志怪小说评点中都能看到,甚至于,“语怪力乱神”会被置于道德批判的境地。

《四部备要》本《论语》

《论语·述而第七》

所以,这似乎是一个矛盾现象——既然正统文人极力驳斥“怪力乱神”之谈,为什么古往今来,还有那么多文人致力于志怪小说创作呢?


一、嗜好志怪是历代文人的最大爱好之一,谈鬼说怪是文人生活的重要内容,所谓“吾侪之所喜乐者也”

从心理学上讲,喜欢新奇的东西是人的本能。古人虽然表面上都秉持了儒家的关注现实人生的中庸的观念,但也有个人化的生活内容,而这些,他们往往不会轻易写到“别人会看到”的集子里的。

很多志怪小说的作者,是一般阶层的读书人,但是也有一些高官显位的大文豪名士,也痴迷于志怪。蒲松龄《聊斋自志》中就提到了“喜人谈鬼”的苏东坡和“雅爱搜神”的干宝。苏东坡千古文豪,自不必我多说,如此天才也痴迷于鬼怪故事。干宝曾为晋朝著作郎,领国史,撰《晋纪》,却也写了志怪的典范之作《搜神记》。

但要说到嗜好“志怪”的极致,还得是南宋的洪迈。《夷坚志》四百多卷的鸿篇巨制,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绝无仅有暂且不说,单是洪迈在《夷坚志》各卷序言中说的创作情状,就足以令人动容。我印象深刻的一处是,洪迈七十余岁时,为了搜集记录怪异传闻,大雪之中长途跋涉,受尽风刀霜剑之逼迫,面容冻煞,两脚瘀肿;却毫无怨言,反而当作一件光荣事迹来炫耀。

洪迈(1123—1202)

《夷坚志》

魏晋南北朝是志怪小说的繁荣期,这一时期的志怪作者,很多本就是文名遐迩、博学多才的名士。比如写《博物志》的张华,题名编《神仙传》的葛洪,题名写《搜神后记》的陶渊明,《列异传》的作者曹丕,等等。后代的志怪小说作者,知名人物不胜枚举。唐代的牛僧孺、张鷟,五代的徐铉,宋代的欧阳修,金代的元好问,明代的祝允明,清代的袁枚、蒲松龄乃至纪晓岚。。。志怪小说的名字千差万别,但创作缘由中有“好奇尚异”这一点,却是出奇的一致。如若不信,大可以去翻他们的序跋。

《古小说丛刊》

本文没有提到的是,古代小说的产生理路中,对“怪奇”风格的追求是一以贯之的。从宋代话本到明清长篇小说,皆是如此。抱瓮老人《今古奇观序》所谓“怪怪奇奇尽萃于斯”,就是指此。


二、文人面对“子不语”的精神桎梏,想出了诸多“解套策略”

除了难以抗拒的志怪嗜好外,文人们还运用各种逻辑论证了“语怪”“志怪”的合法性,谓之“解套策略”。

1. 由于孔子只是不讲那些怪力乱神的事情,而没有明确的否定话语,所有后代文人以此为逻辑起点,认为孔子“并不反对怪力乱神”。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志怪作家的序跋中经常会提到“孔子岂不语怪哉”一类的话,并列举《左传》《国语》一类文献的怪异内容来说明。

2. 强调“实录”,主观上与“荒诞无根”者划清界限

其实,今天我们看来是“志怪”的作品,古代未必这么看。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说得很清楚,魏晋南北朝的一些佛徒和道教人士,张皇灵异,而鬼道大炽,由此诞生的志怪小说,也多宣扬鬼神实有。干宝撰写《搜神记》,自言目的之一便在于“发明鬼神之不诬”。那个时代的人,是相信这些鬼神怪异存在的。但记载这类事情需要一个前提——实录。

这里的实录,不是指所录之事必须眼见耳闻,二是记录的方式要求是征信。具体到志怪作品里,就是注明出处来源,不论是自己的见闻,还是听来的传闻。我们看一些志怪小说的钞本、刻本,常会发现一些毛笔字批注,内容往往是某事可信、某事不可信云云,即属于此种判断。

志怪之实录,有一特重要之根据,便是正史五行志。五行志的相关内容,与志怪小说往往同质同构,有相近的思想倾向和话语。五行志中的志怪,有着配套的逻辑体系——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这是儒家解经话语之一种,于汉代尤其盛行,旨在揭示怪异事件的现实隐喻。在此一话语下,五行志之内容,并非四库馆臣所说“荒诞无根、神怪不经”,而是有据而发。

后世的志怪小说作者汲取了这一点,常常宣扬所作是实录,且模仿谶纬之叙述,目之若有深意在焉。虽然实际效应未必如实,但至少在作家意图上,是每每强调这一点的。

3.公开标榜效仿前人,证明自己志怪的合法性

这种心态今人也能体会——当别人指责你干了某件事时,你会说:你看那谁谁谁不是做了?你看那谁,那么有名,不也做过这种事吗?——借助他们来为自己转圜。

古代的文人也有类似情况。比如晋代的干宝写《搜神记》就说:“苟有虚错,愿与前贤共分讥谤。”洪迈也是如此,说明自己志怪乃追摹前人。明代的祝允明则更狡狯,不但表明自己是效仿洪迈,还说万一受到责难,那也是“洪书先吾而废”,吾又何惧焉?清代的蒲松龄,一篇自序也多是此类话语,先借别人起兴,再表一己之怀。凡此种种,皆是借前人之酒杯,而浇自己之块垒。客套的奉承背后,夹杂着找挡箭牌的小心态。

祝允明(1461—1527)

4. 万能辩辞——“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常言道:说有易,说无难。这看起来是一句狡辩的话,但实际上古人早已经用到。尤其是在为自己创作志怪辩护时,列举过前人的“挡箭牌”之后,往往也会来一句“世界这么大,啥没有”的话。明代祝允明就说过:“幽诡之事,固宇宙之不能无;而变异之事,亦非寻常人念虑所及。”此类例子还有很多。其实,不唯小说家如此,在宋明以来的理学家那里,论证万物之理时,也常用到类似的语言。

《志怪录》自序

这种逻辑,实际带有了粗拙的唯物辩证的意味。往往属于自洽自证,自娱自作。小说家也只是象征性地说几句谦让的话,内心里并不会因为别人的非议而停下笔头。


“子不语怪力乱神”这句话,对后代文人的精神桎梏是现代人难以想象的,由此带来的种种无法破解的悬案和谜团。比如,包括志怪小说在内的“小说”,在古代被目为“小道”,为大达所不言,故而文人在创作小说时,不但名字起得特别谦虚(野史、野乘、野记、偶记等),而且往往不以真姓名示人,托之笔名。所以如今研究小说,才有那么多的“作者之谜”。但从另一面说,这一精神桎梏也催生了诸多狡狯的活泼景象,很多志怪小说径以“语怪”“子不语”等为名,名为自谦,实则带有调侃揶揄意味。

儒家文化绵延几千年,在经典书写之外,也催生了丰富多彩的志怪文学,这显示出的文人的双重面相,才是颇堪玩味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建国之后,为什么把六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被淘汰的两部呢?
孔子为什么不语怪力乱神?
书法
为什么孔子“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是后世文人隐退的指导思想?
中国小说鼻祖庄子杂谈
“四大名著”之外,明清小说另有奇峰,《儒林》的伟大很多人不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