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们才是老青岛餐饮界的真网红!有些店,你给钱也吃不到了!

说到北京的老店你会想到什么?

东来顺、全聚德、海一碗、馄饨侯!?

说到济南的老店你会想到什么?

聚丰德、异香斋、油旋张、汇泉楼!?

但是说到咱青岛的老字号

除了上了年纪的老人们

还能叫的上名号来的又有几个?

黑白的老照片,模糊了荒烟蔓草的岁月

褪色的老味道,唤醒了清晰如昨的瞬间

一张旧照,讲述一个故事

一道美味,记录一段历史

下面的内容,既不是青岛历史的叙述

也不是青岛旅行的攻略

而是你我、我们父辈甚至祖辈们

共同的味觉记忆

20年前的1996年

由青岛市财贸委员会和市饭店和烹饪协会

通过推荐考评、市民投票和史料考证

评选出了“青岛十个特色小吃”

公众认定的青岛十大知名小吃分别是:

【小红楼】的牛肉灌汤包

【春和楼】饭店的三鲜蒸饺

【四方大酒店】的大虾烧麦

【天府酒家】的天府元宵

【长城饭店】的长城海鲜水饺

【谷香村面馆】的谷香村排骨面

【青岛饭店】的青岛大包

【李沧锅贴铺】的青岛锅贴

【馄饨大王】的海鲜馄饨

【万和春】的排骨砂锅米饭

20年走过,曾经这些在岛城响当当的名号

如今到哪里去了?今天又是怎么样的命运呢?

1.

天府酒家,青岛人称“元宵大王”

成品皮薄馅大,开锅即熟,香甜可口

凭着特色元宵的名气与独特手艺

在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

中山路210号的天府酒家生意异常红火

可如今我们翻遍青岛的各大点评网站与地图

竟找不到有关天府酒家一丝记录

红极一时的天府元宵难道就此失传?

翻看历年的新闻、旧报小编终于寻得些许踪迹

在评为十大小吃的10年间天府酒家曾数度转型,先是从经营风味小吃的酒店改变成西餐厅。因经营实在惨淡,随后又改成鲁菜馆。自转型伊始,为了迎合新店的需求,天府元宵也随之停产。虽然后续有过重新开始的尝试,但随着天府酒家的几度易主,经营情况每况愈下。终于在1998年的元宵节,卖完了最后一斤元宵后.天府元宵从此消失了。

2003年底又有人盘下门店

准备重新打造天府元宵等特色小吃

奈何原来的老员工老的老 走的走

做元宵的手艺也没有人继承下来

元气大伤的天府元宵并未重振旗鼓

如今的天府酒家只好另辟蹊径,经营宾馆

天府酒家的牌子虽在,当年驰名岛城的元宵

仅留给人们一个记忆的符号了

2.

长城饭店最早是在五十年代的合作化时期

由20几位在岛城街头销卖面食的个体小贩

以自筹资金或家具物品顶资的方式凑股组建

除了传统的各家拿手面食

特色海鲜水饺更是当时一绝!

水饺的馅料在物质丰饶的今天看来

都难是一种难以复制的经典!

海参碎、虾仁粒、蛤蜊肉、再辅以肉丁

很难想象将四种口感、风格完全不同的食材

搭配成馅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口味

长城饭店不仅做了,而且一做就风靡全城!

【十大特色小吃—海鲜饺子/青岛档案馆】

比起天府酒家长城饭店的经历则更加曲折

最早的店面开在市立医院对面

由于东西快速路建设需要拆迁

因此搬到李村路,可没过多久又得般

后来辗转几地,开设的店面都没能保存下来

走走散散长城饭店的长城海鲜水饺也消亡了

如今的长城饭店已经搬到了胶州路上

而且只出售甜沫、炉包等传统早餐

一代老店 名存实亡,令人惋惜

3.

说到青岛的馄饨界的鼻祖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馄饨大王

甚至可以说馄钝大王当年的获奖

引领了青岛随后这二十年的快餐潮流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

馄钝大王迎来了发展最蓬勃的阶段

其门头遍布市南、市北、李沧、即墨

加盟、入股的分店达到了十几家

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再加上经营管理不善

经营体系土崩瓦解,逐渐关门

如今四流南路仅剩的一家馄饨大王

充其量只能算是当年的“前朝遗老”

虽然馄钝大王的倒台着实可惜

但其后如雨后春笋般接连冒头的馄饨连锁

却将小小的一碗馄饨做成了中式快餐的代表

可能馄饨大王自己也没想到

这么个小小的馄饨产业能在青岛干得这么大吧

4.

说到十大小吃中最火的一个,当属青岛大包

遥想当初,每逢午吃饭时间

曲阜路的大包店前总能排出两条长长的队伍

甚至连当时刚刚入驻岛城的“洋快餐”

肯德基都一度要避其锋芒

【青岛饭店旧照/青岛档案馆】

2000年青岛大包改制为有限公司

此时已有27家连锁店已经辐射到省外

到了2004年其连锁店甚至一度达到了30家

由于加盟质量不一,各地大包品质均有下滑

服务的质量更是差的让人无法忍受

2004年7月30日,市财办、市饭店和烹饪协会

摘掉了青岛大包的“特色招牌”

大包销售网点开始出现剧烈萎缩

虽然青岛大包已经在部分地区重新开张

但是面对餐饮业高度发展的当下

青岛大包已然成为昨日黄花

很难在青岛站稳脚跟了

此遗憾程度仅次于上述的海鲜水饺

5.

岛城牛肉灌汤包的原始经营人姓张

解放前就曾在西镇汶上路开店

皮薄筋道,热吃时成丸而多汤、鲜香俱佳

生意越做越大,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62年小红楼建店时政府为恢复传统名小吃

从其它全国各地征集了一批制作灌汤包的好手

力求恢复牛肉灌汤包的制作

【小红楼开业/青岛档案馆】

小红楼虽然也历经地址变迁

但是由于一直坚持经营、价格也亲民

并且原有的手艺人一直延续传承

所以目前小红楼的金字招牌还是保存的很好

【十大特色小吃—海鲜饺子/青岛档案馆】

因为青岛回民比较少,牛肉没有很多市场

再加上近些年牛肉价格偏高,成本提升

三百惠附近更是藏龙卧虎

各类小吃快餐性价比极高

小红楼这样一家老店撑到现在着实不易

6.

四方大酒店的成功在于其优越的经营地址

由于靠近长途站等地理位置原因

改制以后多把把客房作为重点

餐饮也是针对住店客人而设

多年来一直主推大虾烧麦

客流不断,品评也一向不错

虽然经历了多年变化

如今的生意也大不如前

但是烧麦一直作为酒店主打经营卖点对外宣传

把住了质量,在后来几次的复评中

大虾烧麦的品牌得以保留

7.

谷香村原来只有保定路一家店

1996年获得青岛市特色小吃后

驶入了谷香村发展的快车道

很快在太平角和湛山连续开了几家店

骨汤入面、骨肉做卤

面条更是特意制作的捎带弯度

让吃进去的每一口面都能带起更多汤汁

企业改制以后,由于多重原因

谷香村开始萎缩直至全面停业

更是一度更名“到家常川菜馆”

“谷香村”几乎完全淡出了青岛市场

2004年,谷香村品牌由青岛饭店购回

开始重新塑造谷香村品牌

现在已经在崂山丽达、延安三路丽达

和麦岛社区开了三家店

老店是否能够重新焕发生机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8.

沧口锅贴铺,位于四流中路82号

1956年公私合营时,隶属三盛楼饭店

1983年实行独立核算

特色锅贴一面微焦内馅软嫩

共有四大系列五十多种,胜在种类繁多!

其中还有有以鲍鱼、鱼翅、虾段等珍品为主料

土豪专属款的'三珍锅贴'

【三珍锅贴/青岛档案馆】

青岛锅贴近几年可谓顺风顺水

不仅在岛城发展较快,还把餐厅开出了国门

在阿联酋迪拜,当地的青岛锅贴店

已经成了中国人旅游的必到之地

9.

相信大家都对万和春排骨很熟悉吧

这家青岛小吃店算是发展最为顺利的了

目前开展了多家分店,营业模式越来越现代

想想楼上“早逝”的馄钝大王

如果当年能坚持下来

如今至少也有万和春的这个规模了

关于万和春的故事,这里就不过多阐述了

这里有篇更详细的展开

感兴趣朋友可以戳↓↓↓

10.

春和楼见证了青岛建制百年的风风雨雨

三鲜蒸饺也是春和楼一直保留至今的品牌

提到青岛的老字号能最先想到的名字

非春和楼莫属!

春和楼出名的菜色很多

香酥鸡、九转大肠、熘肝尖...各个名声在外

唯独三鲜蒸饺一例能入选十大小吃

除了口味,这从选料到制作都有讲究

吃过蒸饺的人都知道

“饺子皮”结得好坏代表了蒸饺的功力

久放不渗汤、轻拿不占油

吃到嘴里汤足而又不油腻才是最佳

【三鲜蒸饺/青岛档案馆】

最近几年春和楼也是一直艰辛营业着

几经波折,已经无法满足年轻人多元化需要

饱受吐槽的服务质量更是让老店降分不少

现在也只能从店内陈列的字画与老物件

来一窥当年峥嵘了

吃饭从来就不是只有吃这么简单

挖掘美食背后的文化,品尝美味背后的故事

三位一体的享受才是吃的最高境界

仅以此篇献给爱“吃”的你们

与那旧日美味相遇在灯火阑珊处~~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小编微信带你加入青岛人自个儿的吃喝玩乐地界,美图,有红包,超多免费福利,

都是自己家人,等你啦!

在青岛综合整理,部分图片来源青岛档案信息网

图文 | 超G

责任编辑 | 大F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5年前,青岛市首批十大特色小吃回顾!
青岛名吃大总结(精选)
青岛馅料小吃,面食海鲜完美组合,锅贴饺子馄饨,阿星吃北方美食
新版秦淮八绝,就这样跟外地朋友介绍~
美食地图,老南京最正宗的小吃
不把南京小吃吃个遍,就等于白来一趟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