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瑶家男子出嫁了

              -----解密瑶族古老而神秘的婚俗


瑶族的婚礼仪式向来古老,并充满着神秘感,不但有着独特的传奇色彩,也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由于瑶族大多数都居住于茫茫无际的原始森林,那里山峰连绵,景色如画,受外来文化的冲击极小,因此他们还保留着自己传统、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其中,瑶族的婚嫁习俗有着自己浓厚的民族风采。

在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施行成人礼之后的男人才有资格结婚。成人礼也叫度戒,只有经过度戒的男孩儿,才有了成年人的权力,可以有资格恋爱、结婚,能博得公众的信任和尊重。因此,每当男孩长到1516岁,都要依俗举行这种带有民间宗教色彩的仪式。

               度戒--拜师


          度戒--兵马


               度戒--翻云台


               盘瑶度戒

不同的瑶族支系,都有着不同的婚嫁习俗。

金秀的盘瑶婚礼分为“嫁女”和“嫁郎”两种,两种婚礼在仪式上相差无几。在瑶家,上门入赘被视为尊敬同族老人、顾及民族兴衰的美德,所以上门之风在盘瑶中十分盛行。特别是只有独女的家庭,必招郎入赘。因此,在盘瑶族中凡有男孩的人家,都乐于让自己的孩子去上门。盘瑶族群众称这种“上门入赘”的婚俗为“嫁郎”。在古代,男子嫁到女方家后,要改为女方姓氏,孩子也要跟着女方姓,到了现代,男子入赘到女方家前,和女方商量好,可以不和女方姓,孩子可以跟随任意一方。婚后如果男方家庭有困难,夫妇便一同回去,住上一段时间,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然后再回到女方家,瑶家把这叫做“两边顶”。

盘瑶男女相识后,如果两情相悦,可将心愿告诉父母,若父母同意即派媒公到对方家说媒,对方父母同意后即可订婚。另一种婚姻情况是完全由父母作主,但必须征求子女同意。

媒人把儿女年庚送到女方家,经巫师“合八字”后,女方家长即与媒公带聘礼到男方,叫“下定”。即算订婚,并决定婚期。

新婚当天,新娘便早早打扮好,到村外看不到自家房子处等候,等新郎举行完仪式,进到女方家后,才能回到自家与新郎见面。

结婚之日,男方由祖父母、父母、伯叔、姑婶、兄弟姐妹组成送亲队伍,将新人送往女方家。半路与女方迎亲队伍汇合后,一同迎送新人到女方家。


接亲前新郎及送亲队伍走到村口便在村口等候,先由两位媒公到女方家报信,女方家则备好酒菜等候,媒公代表男方与女方家长协商婚后事宜(比如以后小孩跟谁姓等)协商妥当媒公也酒足饭饱,然后女方亲戚及乐手到村边迎接等候已久的新郎。


新郎见到新娘的表哥或其他亲戚,拿着凳子和新娘早已给新郎绣好的瑶族衣服,由新娘的亲戚给新郎装身打扮。到新娘家门口,新郎必须由新娘的表哥(或者其他亲戚)把脚洗净后换上女方准备的鞋,之后由表哥(或者其他亲戚)带进女方家里。


新郎临进门时,由巫师杀一只鸡示以“戒熬”,新人才由“媒公”,陪同入门。再由媒公将酒给新娘新郎各喝一杯,叫“交杯酒”。


然后将酒菜于正堂摆上桌子,让男方亲人按年龄长幼依次上座,女方父母叔伯舅等陪坐,新人由媒公与“调理”(主管宴席的人)陪同,逐个向男方亲属自老至幼敬酒,后依次拜女方亲人,再后拜敬一般亲朋。若客人多者,拜酒往往通霄彻夜。客人领拜后,须给新人“封包”,以示答礼。

拜堂仪式特别隆重,新人双双拜祖先12次,由媒公送入洞房。


盘瑶婚姻较为稳定,一般从一而终,离婚极少。离婚时,当事人双方砍铜钱或破竹筒对天发誓各执一半即可。若离异再嫁,“身价”钱可由石牌头人收理,嫁娶双方不能收受。

盘瑶族婚礼的仪式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比过去传统的婚礼在程式上简化了很多,但盘瑶家的婚嫁礼仪,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瑶族风俗中最绚丽的“奇葩”。盘瑶族同胞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在这片土地上塑造出了灿烂的民族文化。

在瑶家,上门入赘被视为忠孝仁义、尊敬同族老人、顾及民族兴衰的美德,所以上门之风在瑶族十分盛行。男人到女方家后,女方的父亲即退居二线,让位女婿做家长。因此,家庭关系得到平衡,夫妻感情和家庭关系稳定、和睦,极少有离婚和家庭不和睦现象发生。因此,凡有两个以上男孩的人家,都乐意让自己的孩子去“上门”。

除了盘瑶,茶山瑶婚恋习俗在瑶族中非常具有典型性。茶山瑶村落一般依山傍水,较大而集中,其住宅均为两层木楼。门面和吊楼部分,雕龙刻凤,涂油抹彩,犹如一顶花轿悬挂在山中。姑娘一旦成年,便住进了吊楼,清静的吊楼是成年姑娘社交活动的场所。每当吊楼披上了朦胧的月光,姑娘们便在一起绣花 织带。有心的小伙子在巷道里以歌代话,表达自己的爱意。如果来者是姑娘的意中人,吊楼的门就会在歌声中悄然打开,这时勇敢机智的小伙子就会灵活地攀木而上。这种恋爱方式就是饶有风趣的“爬楼”,怕楼时,姑娘会帮助拉一把,让小伙子很顺利地爬上来和姑娘谈情说爱。。如果姑娘不同意,男子在爬楼时姑娘理都不理,没有人帮忙,男子是爬不上去的,婚姻也不会成功。


茶山瑶接亲时,不吹唢呐,也不抬花轿,更不打锣敲鼓放鞭炮。而是男方派房族兄弟数人,半夜点火去迎接新娘。女方家里每一重门都点上一盏油灯,照着迎亲房族。房族兄弟吃罢“领情饭”之后,就将新娘接走。陪同新娘的有新娘的房族姐妹数人。接亲正值午夜,新娘离开村寨是悄悄的,外人几乎不察觉。新娘到新郎家时,酒席已经摆好,虽很简单,却很温馨。等到旭日东升,新娘新郎就扛着锄头下地劳作,遇上外人,双方已然夫妇。这种婚礼,仪式简单,不铺张浪费,直到今天,茶山瑶依然保持着这种传统习俗。


每个瑶族支系,在婚俗方面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色,瑶族的婚嫁礼仪,涵盖了瑶族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是他们在不断的历史变迁和长期的生产劳动中积累下来的深厚的民族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别样的宁明瑶族婚俗
金秀盘瑶族的婚礼特点及流程
腊月,瑶寨又闻酒飘香
大板瑶婚礼全记录
民俗摄影风采 | 嫁郎?探秘大瑶山的奇特婚俗!
多种求偶方式的瑶族,很多你会似曾相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