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学知识:“一不做二不休”的来历

公元七五年,唐朝的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乱。朝廷出兵平叛,在一次和叛军交战的过程中,大将王思礼的马被乱箭击中倒毙,在这紧要时刻,骑兵张光晟把马让给了王思礼,从而使其脱离了危险。

叛乱平定之后,王思礼升了高官,但没有忘记张光晟的救命之恩,和张结为兄弟,并一再向朝廷保举张光晟。保举成功,张光晟的官越做越大。

后来,又有一支军队在长安兵变。唐德宗仓皇逃往奉天(陕西)。叛军推举太尉朱泚为帝。张光晟依附了朱泚,做了他手下的节度使。

朱泚自称大秦皇帝,领兵进逼奉天,张光晟当了他的副将。不料出师不利,围奉天一个多月未能够攻下,而四处援军纷纷赶来。朱泚、张光晟只能退回了长安。

第二年,朱泚又改国号为汉,自称汉元天皇,封张光晟为宰相。这时,唐军大将李晟等已迫近长安。张光晟见朱泚大势已去,便暗中派人与唐军将领李晟取得联系,希望归降朝廷,李晟表示欢迎。

张光晟做内应,劝朱泚赶快离开长安,并亲自护送他出城。待朱泚逃远后,张光晟再返回长安,率领残部向李晟投降,李晟答应奏告朝廷,减免他叛变投降敌人的罪行。

但是,后来德宗皇帝却颁布下诏书,处死叛匪张光晟。皇命难违,李晟无法再为张光晟说情,只好执行。

张光晟在临死时,他悲哀地说:“把我的话传给后世的人:第一不要做,第二做了就不要罢休!”

后人就把张光晟的话简称为“一不做,二不休”。该典故现在的寓意是做事情不做则已,一做起来就要一气到底,中途不要罢休。

[相关链接]

一不做,二不休,众好汉相助着晁盖,直杀尽江南军,方才回梁山泊去。——明·施耐庵《水浒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不做二不休
文学知识故事集•张光晟的“一不做,二不休”208
“一不做二不休”的历史典故
人间清醒
俗语“一不做,二不休”源自哪个典故?
历史上有哪些名气不大的“万人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