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州地名渊源

 

 
 
惠爱大街城内东西向主要街道,分为十约宽约5~7米,官衙前空地可阔至50米(如将军署前),为商业主街今中山四五六路
三株树今三株树南因曾有三株巨树,故名
芳草街今存此街明代所建,因在番禺学宫先贤祠旁,故名
亚婆塘今雅荷塘
钱局街地在仓边街钱局前清雍正间建有广宝钱局,又称厘局,故名今称厘局街
丹桂里今存因在明代广东贡院附近,故名
都土地巷今存因巷内有都土地庙而得名
都府街今存历代曾在此建都督府,故名
旧仓巷今存宋代曾在此建过盐仓,故名
秉政街今存街内曾有秉正庙(为纪念张买办事秉公而建),故名秉政街
百岁坊今存清代有百岁牌坊(为祝贺百岁老人黄天球而建),故名
拾桂坊今存清代贡院旁科举及第雅称拾桂,故名
龙腾里今存清代广东贡院旁,故名
龙虎墙今存明清时是贡院的一段西墙,墙上曾张贴公布科举名次的龙虎榜,
大塘街今存宋代为文溪河道,后淤塞为鱼塘,明代填塘建街,故名
高华里今存清代为按察司狱司,民国19年(1930)拆狱建街
长塘街今存曾有长条形鱼塘,故名
近圣里今存因近广州府学的孔子庙,故名
府学西街今存在宋代所建广州府学之西,故名
学源里今存原为宋代所建府学,后变为民居
圣贤里今存曾有明代著名学者黄瑜黄佐故居,故名
贤思街今存原为明代广东盐运提举司所在地,故曾名盐司街,后取谐音为贤思街
双门底因在宋代双门附近,故名广州主要商业街街西为南海县,街东为番禺县有拱北楼,咸丰十年(1860)毁,同治三年(1864)修复今为北京路北段
史家巷清代有史家大屋,故名今称史巷
善庆坊今存善庆里,清代与德庆坊相对,含德善皆有,可庆可贺之意而名之
善庆街今存原意取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之意
长兴街因建有长兴楼而得名,今名长兴里
光孝街今光孝路因有光孝寺而得名
光塔街今光塔路因有光塔而得名
大市街今惠福西路街北有坡山穗石洞五仙观
四牌楼今解放中路清初名忠贤街,固有惠爱忠贤孝友贞烈四坊而得名广州南北主街
魁巷今存明初,内有魁星楼,故名
仙湖街今存因南汉南宫的仙湖而得名
惠福巷今存部分明代建有惠福夫人祠,故名
书坊街今存清代街内多为书店和文具店,故名
九曜街康熙二十二年(1683)建提督学院署有环碧园,康熙乾隆时名园,光绪二十一年(1895)改称喻园街今存,称九曜坊
朝观街即潮水可灌人之意今存
大有仓今存因原为清代粮仓大有仓,故名
流水井今存因街内有唐代流水井,故名
龙藏街今存因明代龙藏寺而得名
双门底指拱北楼一段今北京路一段
华宁里俗名黄泥巷今存
七块石本南汉宝石桥,七块长条巨石铺成,因地面淤高成街,故名下即左一脉渠道今存
花塔街有净慧寺(六榕寺),因六榕塔(俗称花塔)而得名今六榕路
吊碑井井在街口井北侧有白垩纪红色砂岩石条嵌入井壁,下半部斜挂水中,故名今福泉街
高第街今存宋代此处多高门第宅,故名
宜安里今存宋代此处多为许氏宜安堂之产业,故名
素波巷今存宋代此处在广州城门--素波门之前,故名
木排头今存宋代此处为珠江岸边,常泊放木排,故名
大新街多象牙店今大新路
小新街今存与大新街为邻,但小于大新街,故名
石亭巷今存清初岑石亭在此建屋,巷口牌坊书石亭巷,故名
相公巷今存因明代有吴相公祠,故名
状元坊今存因有宋代状元张镇孙故居,故名
达新街今存因连接大小新街而得名
卖麻街今存因宋代有织网及实麻皮之集市,故名
晏公街今存因明代有晏公庙,故名
珠光里康熙时有珠光殿文昌宫,相传上梁之夕有珠大如碗,其光竟天,故名今扩为珠光路
回龙社今有回龙直街及回龙上下街,无回龙社之名
海味街清代为海味集市,故名今存
古仓前毁于日军飞机轰炸
会仙街拆城时改建成今一德路
仓前街南下天字码头因位于清代驻粤八旗兵的谷仓之前,故名今名仓前直街
五仙直街今为五仙里因清代有五仙门而得名
龙王直街今存清初建有龙王庙,故名
迎珠街今存该街20年代仍为珠江河边,与海珠石相对,故名
连珠街今存因与迎珠街为邻,故名
油栏直街今海珠南路,路之西仍有一段名为油栏通衢
石公祠直街今存清初有石公祠(祀清两广总督石琳),故名
潮音街原为江中七星礁,阻潮声噪,清代又有潮音庵,故名
第一津今存明代城西护城河第一个埗头,故名
珠联百睦联珠里和百睦坊之合称,今存
宝岗清初墓葬区,下多村落,清末开街,有宝岗首约
花洲古渡为今水果西街(果栏)所在
珠海波光为古江岸,西通溪峡街名尚存
海天四望为古海岸,东通洪德路街名尚存
龙庆坊潘氏故里清末发展有龙庆北西里南约及龙庆坊5条次街今存
同福里海幢寺地今存
客家井客民迁入建村后始成街今存
天字码头岸堤马路光绪十二年张之洞修由海珠桥至天字码头,长120丈(约400米),为广州第一条马路
长提马路光绪三十年岑春煊始修,宣统二年(1910)建成从海关到东濠口,长3600多米路填宽约16.67米(涌口不填)
西堤马路光绪二十九年堤工局修由西濠口至黄沙粤汉铁路总站
东沙马路光绪三十二年三月始修,翌年完成由东较场经东明寺牛头角至沙河,为广州第一条城郊马路今先烈路
云桂桥明何维柏建于云桂乡故居,今存,又名小港桥三桥孔跨鸭墩水,为花岗岩东瓜石条砌筑长34.86米,宽3.4米桥墩有分水尖,上端出两层挑梁,承托桥面石梁边梁中刻云桂二字桥西立云桂桥之神位清多次重修,最后一次修葺在宣统三年
漱珠桥在河南龙溪北口十三行富商潘启购地开龙溪乡时在运粮河界河上建三桥,漱珠桥为其中之一(另二桥为环珠跃龙)桥建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今存部分,并成为旱桥
环珠桥在龙溪首约,潘启建于乾隆三十五年今成旱桥,旁即同福路路桥
凤安桥龙溪第四桥,在鸡鸭滘口旁即凤凰岗,有炮台
东桥在沙面,又名法国桥桥有步级,防车辆入内今存,曾吊起移位
西桥在沙面,又名英国桥为入岛主道有步级防车驶入
东濠桥连接长堤和火车站,又名东堤桥建于光绪三十三年,初为木桥,长约29米今为铁桥
百子桥在紫来街东口,因建育婴堂而得名
利济桥跨海珠涌,清中叶易为石桥,改待月为利济抗日战争期间桥栏大部分被毁,只存石板桥面及小部分栏杆,90年代复原




惠爱大街  知,应该是中山五路 惠爱餐厅果附近
芳草街    印象中好像在河南
丹桂里    解放中
惠福巷    惠福路上
光孝街    光孝路上
光塔街    光塔路上
魁巷      有听过,但唔记得是边区了
高第街    北京路附近
状元坊    好熟(成日行)
晏公街    听过,好似有间专门看皮肤奇难杂的医院
第一津    西华路尾附近
龙庆坊    系咪隆庆呢?如果是的话,应该系中山7
天字码头  长堤马路    西堤马路    现在尚存,变化不大
凤安桥    系工业大道人民桥脚
东  桥    沙面一直都有
西  桥    以前拆了,现在再重建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南京都很少知道的这些南京地名由来!
南昌的老街旧屋
常熟的街巷地名你知道多少?
在苏州,我想和你从一走到万,再从东走到西
老市区街巷名渊源深
走进三坊七巷之南后街---福建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