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信托板块逻辑

信托行业上市公司包括安信信托、经纬纺机、陕国投A、爱建信托、江苏国信(还有火电业务)等。近期安信信托、经纬纺机这些都有不错的表现。

1、短期看竞争格局重新分配

信托行业经历2010-2013年高速增长后,无论是规模增速,还是利润增速都有所下滑。

主要不利因素在于券商与基金子公司对其通道业务市场份额的侵蚀,以及低价竞争。可以看到这几年券商被动管理+基金子公司被动管理规模已经与信托资产余额相当。这是由于券商与基金子此前未受净资本管理约束,开展业务不需要消耗净资本满足资本充足率限制,成本更低,用更少自有资金可以撬动更大的管理规模,信托公司需要满足净资本约束。

但去年,券商与基金子公司也出台政策,需要遵守净资本管理办法,其中基金子公司由于净资本较少,目前规模已出现负增长,而此监管侧新闻发言人也对券商资管有所提及,意思基本是对通道业务进行限制。

基金子规模已出现负增长:

所以今年信托业务数据较好。行业协会数据一季余额同比增速30%+,央行高频信托贷款数据,今年来明显每月新增都维持高位。



2、长期怎么看

目前信托行业存在分歧主要在于,MPA考核,金融去杠杆下,对通道业务的负面影响,以及理财规模收缩对于信托需求的影响。但个人认为这不是信托的主要矛盾。

(1)中国信托主要投资方向是私募债权、固定回报类为主,本质是一种资金融通。

(2) 只要实体经济在增长,社会融资总量是在增长的(剧烈降低资产负债率概率小),也是因此央行新增社会融资数据每个月都是正值。大部分嵌套、空转的钱,最终进入了实体经济(不考虑债市泡沫化),只是中间流程变长,过程变多。

在总量增长大背景下,当信贷刚开始收紧时,往往银行渠道首当其冲,在这个过程中信托具备相对受益可能,历史上银行对地产融资收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等,均导致了信托行在这些领域的快速增长,对应了2010-2013规模的高速增长。为何首先控制的是银行呢,首先银行大多是国企,兼具执行政策的使命,银行涉及面最大,影响最广,可以较好达到调控效果,且银行有刚兑性,控制风险的必要性强。而信托从实质上是对融资手段的补充,且本质上是不承担刚兑责任,但若银行调控效果不显著,也会对信托进行调控。

(3)评价是否真正受益,重要的是判断融资模式的选择,资金端重要的是来源与成本;项目端的关键是能承担的成本与风险。

1)大背景与基本原理

信托公司信托计划的资金来源既可以是银行,也可以是高净值客户或是企业,只是银行的钱,总是成本最低的钱,高净值客户的资金成本远高于银行资金的成本。而高成本的资金最终会转嫁给资金融入方。

项目上,银行天然项目资源丰富,但由于银行表内风险合规要求高,风险资本计提严格,也有存贷比约束,加上政策限制,部分客户不满足发放贷款条件(比如地产,过剩产业),或受限于整体信贷增速限制,不能在表内放款。信托渠道具备风险隔离性质,故部分走信托渠道以理财资金转移到表外通过信托渠道放款,或者连表外资金都不能放款,这时需要信托融资。

如果资金与项目同时来自于银行,那么这是比较纯粹的通道业务,信托公司收益率较低。可以理解为信托公司收益率来自于:牌照通道价值+资金募集工作回报+项目筛选回报。如果信托公司参与后两项,信托报酬率将较高。

2)资金或政策收缩时的变化

在社会融资总量增长大背景下,对于银行理财等的监管,实质上是对低成本资金来源的限制,由于资金成本提升,当然有部分融资需求会消失,但不消失部分处于一种被迫接受高成本资金的状况。如果拿不到银行资金,会有部分转向高成本资金,例如高净值客户资金。由于通道与非通道信托收益率可能相差3-10倍,即使被迫接受高成本资金的需求体量不大,也会可能导致收益的提升。相当于信托从被动通道转向主动管理。

同时会有资金成本比价优势。在利率上升情况下,银行贷款利率上升更快,取决于供需边际变化,信托资金成本虽有上升,但二者间缺口却在缩小。信托资金成本较高的劣势相对缩小。

广发地产整理的数据:

3)从项目上,信托更多的是一些风险相对更高或受政策限制行业,但是从周期性角度,政策限制往往滞后于经济周期。例如两高一剩,一些化工,氧化铝企业,政策之前限制了,也在银行的负面清单中,但是这些企业是强周期行业,今年盈利就非常好。银行却由于滞后性,可能仍不能给其放款,但是信托相对灵活,由于信托存续期重要也就1-2年,现在放出去,收回也并不是大问题,且坏账现在有了改善。

另外就是房地产,地产处于政策考虑需要调控,但目前地产企业情况仍较好,但是定增拿不到批文,债券发行非常少,地产信托近期有明显上升,如融资继续不放开,未来转向信托渠道融资会增加。

4)从政策收缩角度,无论是美联储缩表,还是中国紧货币,前提条件也多是政府发现经济相对景气,这个角度来讲从融资总需求,还是成本承受能力,资产质量,都是相对较好的。

(4)总的来说,将信托高速增长归纳与银信、政信均是表面现象。


政信、地产、银信合作无疑都是促成信托业高速发展重要因素,但不能完全解释信托高增速,这些是表面现象,核心存在更深层的意义是经济与政策周期。经济此前经过宽松刺激,有所修复或基本平稳,面临地产泡沫,资金流出,逐步转向收缩,收缩过程银行首当其冲,银行首先表内转表外,有利于信托通道发展,但随后监管意识到表外问题,对通道业务限制,将促使部分转向主动管理,但这个过程中仅是具备项目能力以及融资能力的信托公司受益(银行没有好处为何会给信托贡献业务)。

本轮金融去杠杆中,应该来说直接对表内表外加以限制,也是政策经验累积的结果,目前,信托仍是较好的融资渠道补充,相对受益,也是近期信托融资贷款数据向好的原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金固收】非标何去何从?
信托业的敌人
类信贷业务全解
为什么要监管影子银行和通道业务?
干货┃资管三大问题辨析:非标之争通道之祸刚兑之咒
【来稿】如何理解金融体系的“资金空转”和“空转套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