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香火婆婆”是忠实的守候者(上)

长江商报消息 黄梅古塔,隐于屋舍、山林之间

■本报记者 王巧爱采写/摄

塔,对中国来说是个舶来品。

据佛教文献记载,佛塔的造型起源于印度,佛陀释迦牟尼涅槃后火化形成舍利,被当地八个国王收取,分别建塔以供奉。另在释迦牟尼一生中有纪念意义的八个地点,建造了八大灵塔——聚莲塔、菩提塔、吉祥塔、神变塔、天降塔、和平塔、胜利塔、涅盘塔,以作纪念。

也有传说,佛塔随寺庙而建,是释迦牟尼的旨意。

据说,两千多年前,一个信徒问:“用哪种方法可以表达对您的虔诚的敬意呢?”释迦牟尼并不答话,他把袈裟铺在地上,再将钵反扣在袈裟上,然后用手杖竖在钵底,这便是上座部佛教建塔的雏形。

作为三大宗教建筑之一,佛塔随着佛教传入中国。据《后汉书》记载,汉末三国时期,丹阳人笮融“大起浮屠。上累金盘,下为重楼,有堂阁周回,可容三千许人”,这些描述真实地记载了当时佛塔建筑的宏大与华丽。

值得一说的是,佛塔传入中国后,逐渐本土化。中国的能工巧匠们,在印度原有的塔形基础上,与中国传统的楼阁相结合,后来便产生了离天、离佛更近的高层建筑——阁楼式佛塔。后随着各个朝代崇尚的差异,佛塔又结合了每个时代不同的建筑特点,逐渐产生了其他造型。

塔在原有佛塔的基础上,也进一步中国化,出现了风水塔——在佛塔建筑的基础上,以风水学说影响为主,渗入道教堪舆和厌胜巫术观念、儒家功利名誉思想等理念,在文化功能和建筑形式等方面不断演化而发展起来的塔,塔的造型、规模、建材等多样起来,在乡土古建筑中大放异彩。

《长江地理》“乡土系列”自本期起关注湖北的塔。我们先走入黄梅,从寻找“塔之初”——佛塔的原因所在开始,探访了黄梅十多座古塔,记录古塔的现状、分布格局、背后的故事和变迁。接下来的时间,我们还将继续走访风水塔、文峰塔等不同类型的古塔,追问古塔的现状与未来。

探访

自古以来,民间就有“蕲黄禅宗甲天下”、“佛教大事问黄梅”的说法,道尽当年黄梅禅风之盛。黄梅可以算是禅宗的祖庭,其古塔自然是讲述湖北古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寻访古塔之前,我们先找到了专门从事古塔资料收集和文物保护的黄梅博物馆。何建芬是黄梅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参与了2008年到2012年的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据她了解,黄梅此前大概有二十多座古塔,后在第三次普查中又发现了十多座。

这些塔主要分布在坐落着四祖寺和五祖寺的东西山上,大多为佛塔中的墓塔,其中只有十来座相对保存完好。现存最早有唐代的毗卢塔,最晚则有民国时期的大满宝塔,大多都是宋代至清代的。

这些古塔呈现着截然不同的状况,有些得到完整的保护与重视,有些却隐于山林之中,不是被泥石流冲刷填埋,就是难以寻见。

本次寻访,我们从四祖寺和五祖寺分别坐落的双峰山(破额山、西山)和凤凰山(冯茂山、东山)开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塔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古塔|中国古塔的建筑形制
石雕艺术——佛塔
浮 屠
古塔的建筑之美
浮屠知几级——中国古塔之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