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央视这部纪录片,给孩子提供了引导情绪的另一种可能 | 家长慧

民小编说

面对学习的压力、亲子的冲突和复杂的社会环境,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情绪问题,引导孩子情绪发展也就成了父母的必修课题。如何让孩子自己体验、消化、处理情绪呢?让我们一起跟随央视这部记录片寻找答案。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童行学院(ID:tongxingplan) 

诗歌?

现在谁还读诗?

现在谁还写诗?

诗歌有什么用?

高考考吗?

能赚钱吗?

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第三集《长大》的拍摄地,云南省漭水中学,就在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和全国无数的县镇学校一样,漭水中学811名学生大多来自于乡村,很多是留守儿童。

这些孩子父母不是在外务工,就是忙着地里劳作,没有时间去关注、陪伴孩子,更不会用恰当的方式去表达爱意。

孤独,是这里的孩子共有的体验。他们小小年纪就学会了将情绪锁进瘦弱的身体里,悄悄按住,因为生活教会他们,就算表达出来,也不会得到期望的反馈。

校长说,即便爸爸妈妈离开,去远方务工,他们也不哭不闹。太安静了。仿佛山间的瀑布,突然地,没有了声响。

长期的情感压抑,让这些孩子的脸上很难出现笑容。

所以,多年来,这所学校坚持在做“诗歌课程实验”,将诗歌课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校长于春云希望用诗歌这种直接和心灵对话,需要仔细体悟自然、生活的文体,来帮助孩子们打开心扉,找到一个排遣情绪的出口,收获一个可以永久倾诉的朋友。

诗歌最终可以带给孩子们什么?没有人知道。但乡村里学写诗歌的孩子,都在悄悄地变化。

12岁的小锁刚出场时,蹲坐在墙根,眼睛躲避着镜头,浑身笼罩着不符合年龄的沉郁之气。

他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妹妹生活在一起。家里最贵重的财产是并不宽敞的自建房,及一头牛。小锁每天放学后的工作,就是放牛。

农村的山上荒无人烟。放眼望去,只有无聊的山、难看的树、杂乱的草、沉默的牛。小锁最好的朋友,是他的小牛。

他马上就要去镇上读初中了,因为山路遥远,只能住校。从来一个人放牛的他,内心很不平静。陌生的地方、集体生活是什么样的?他完全想象不到。忐忑、焦虑、不安,随着越来越近的开学日期,变得越来越大。

这些情绪,他不仅没有向父母倾诉,还懂事地拒绝了母亲说给他买一个手机的提议。

到了中学,小锁是同学里最矮小、瘦弱的一个。不善言辞的他并没有那么快融入集体环境,晨起跑步,他落在最后,每天独自吃饭、洗碗,沉默着上床睡觉,沉默着观察周围的同学和环境。镜头里的他没有笑容,显得有些忧郁,有些无所适从,有些格格不入——和他的名字一样,他的心里也有一把琐。

直到一个明媚的晴天,语文老师带着小锁的班级去户外上他们人生的第一堂诗歌课。

课程很简单。老师引导孩子们卷起一片树叶,然后透过这个小小的镜头去观察周围的环境,同时仔细聆听自己心中的声音。最后,将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都写下来。这是写作的两个基本功:观察和想象

那一天给小锁带来的震撼,直到他放假回到家里时,才显现出来。

他同往常一样,牵着小牛上山。但这一次,那座枯燥乏味的山坡,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诗歌课的训练,打开了他的感官,触动了他的意识,眼前的景物变得丰富灵动起来。他用笔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思,写下了人生的第一首诗。

闭上眼睛的时候

我看到了,绿色的风

它,抚绿了

山林树木

烫金了,我的小牛

亲吻了,家里的白墙

染黄了,阿爹的苞谷

但,我不会把风

变色的秘密,告诉你

我看到这里的时候很惊讶!因为这首诗歌和镜头下的小锁太不一样。在这首诗歌中,我读出了少年人的温柔与俏皮。对于沉郁的小锁来说,无异于是在文字中,释放了那个被锁起来的另一个自己。

但他没有把自己的诗歌念给爸爸妈妈听。因为村里的大人们,对于诗歌,除了支持与反对外,更多的是无所谓。除了没有时间陪伴交流之外,村里的大人们对于“诗歌”“文化”“情绪”这些议题,也没有话说。这是乡村学童在家庭和社会环境中的第二重孤独。

好在,小锁学会了用诗歌去尽情地诉说。他这么写道:

放学回家的路长长的

只有我一个

家里的牛圈大大的

只有小牛一头

当我抱住他的时候

我们都有了朋友

和小锁同班的庆云,在8年前失去了爸爸。母亲为了供养她和姐姐,只身去往遥远的广东打工,一个月4000块,过年都不回家。

2年前,庆云的姐姐进城上大学,家里只剩庆云一人。她每天独自上下学,买菜做饭,时常独自坐在院坝里想念远方的母亲。但是妈妈很忙,晚上8点的视频,需要在天黑前就询问预约。因为,母亲除了工作,还要把时间分给姐姐。

在一堂以“10年后,希望自己是什么样的父母,对孩子有怎样的期望”为主题的诗歌课上,老师引导这一群与父母多有隔阂的孩子,去想象未来,去想象自己理想中的父母之爱,去想象自己对那份爱的渴望和热爱,失落与悲伤,然后引导他们,与自己的痛苦握手和解。

在这堂课上,庆云吐露了心声。她觉得妈妈把更多的爱和关注都给了姐姐,常常忘记自己。所以,她写道:

十年之后,我希望自己做一个自私的妈妈。我会教我的孩子把自己的爱,留给自己的孩子。

这堂课成功了。庆云对未来孩子的期望“自己多爱自己一点”,同时也是她对现在的自己的宽慰,借由诗歌的想象,她找到了情感的释放与归宿。

回家后,庆云动笔写下了一首诗,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小鸟是大鸟的孩子

白云是蓝天的孩子

路灯是黑夜的孩子

母亲去广东的时候

我把我的鞋,放在

母亲鞋的旁边

因为,我是母亲的孩子

庆云通过视频电话,把这首诗念给妈妈听。她成功把自己的爱和期望传达给了妈妈,母女俩痛哭了一场。妈妈问:对不起孩子,你能原谅妈妈吗?庆云含泪点头。这一晚,她和妈妈的距离比以往都要近。

小锁和庆云并不是个例。在乡村,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展诗歌课,老师们发现,诗歌对一个儿童的塑造力是惊人的。在留守儿童众多的乡村学校,学生们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与引导,到了青春期很容易由内心的空虚引起强烈的叛逆,但校长于春云却发现:学了诗歌的孩子,不会去砸玻璃。

诗歌能够抚平孩子们内心的冲突与愤怒。老师这么认为,孩子们也这么认为。影片的最后,孩子们对诗歌做了解释:

这一集影片给我带来了非常大的触动,几度含泪。因为我从小的生长环境也是非常孤独的。爸爸和妈妈感情不好,分居后,我跟着爸爸。他很忙,家里常常就只有我一个人。

冷清、无聊、空荡,占领了我的童年和青春期。而其中的一片温柔,就是诗歌。我们的城市喜欢下雨,每到雨天,总要让人心情低落。我时常趴在窗边,听雨的声音,看雨的颜色,闻雨的气味,想着自己的心绪,写下一首首小诗。

写了什么,现在都忘记了。但借由文字,我的忧郁随风雨洒落天地间的那种释然的感觉,在今后的岁月中从未消失过。

一直到现在,我都保持着写诗的习惯。诗歌就像我随身携带的魔法垃圾桶,孤独难过的时候、焦虑的时候、愤怒的时候、幸福的时候……我把所有的情绪都装进去,总会收获倾诉过后的畅快与安定。它无时无刻不在陪伴我,是我最亲密的朋友。

我和影片里的少年们何其相似,我相信,诗歌陪伴他们长大以后,也会在他们的生命中扮演相同的角色,一生都给到他们安慰与支持。

为什么诗歌可以产生这么大的能量,疗愈一个人呢?

这不得不说到诗歌的创作特性:

1.诗歌是完全从情绪中迸发的艺术;

2.诗歌并非即时的情绪反馈,而是滞后的情绪反馈;

3.诗歌创作讲究情理融于事、物,以事、物喻情理。

诗歌是以爆发的情绪为支点的创作,重点在于“发”,发就是发泄,诗歌创作就是发泄情绪。

你可能会想,很多方式都可以排遣情绪呀!比如旅游、找人聊一聊、或者找个树洞把浊气都吐掉、甚至骂一骂吼一吼都可以,诗歌有什么特别的呢?

前面提到的这些发泄方式都是让情绪从我们的身体里出去,是感性的,是在用一种情绪推动另一种情绪。比如工作中遇到不公,找好朋友吐槽三小时,直呼畅快,就是用畅快推动愤怒,用畅快替代愤怒,完成情绪转化。

而诗歌的创作并不是直接将情绪吐出去,因为有结构、立意、美学等创作要求的限制,创作者必须要在情绪爆发后,去揪住那个情绪,仔细地感受情绪带给自己的感觉、变化,要去剖析这个情绪的原因,要去寻找情绪的渴望,找到核心点之后,再用文字去重塑它。

这个过程是理性的,不管有意还是无意,诗人都在认识情绪、分析情绪、理解情绪,文学创作过程还会受到潜意识影响,将我们自己并未发现到的心理反应都给带动出去。完成这一创作流程,就是诗人直面自我的过程,最终是用脑子在发泄情绪。

这其实和情绪心理治疗法的概念有一定的相通性。

在纪录片中,老师们在上诗歌课时,都会着重引导孩子们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这既是创作诗歌的方法,也是情绪疗愈的方法。对于留守儿童占多数的乡镇学校来说,这样的教学无疑是非常恰当的。

传统的诗歌创作并不是大白话写:我很XX,而是去寻找其它相通的事物来表达,形成文学美感。比如李商隐写“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来表达“我很想你”,余秀华写“一颗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来表达对生活的爱,诗歌创作需要深入细致地观察生活,观察世界上的每样物质,再用思考和想象力与情感联结。

而对于孩子们来说,将注意力投入到生活中去的同时,也会放开自身的烦困,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美丽。在纪录片中,我看到镜头里的孩子几乎都出色地领悟了这一关联,他们打通了情绪、诗歌、生活的三通,变得越来越轻松,越来越爱笑。

(片尾孩子们的笑特别有感染力)

我相信,每一个看过这集纪录片的人都会觉得引入诗歌创作到学校教育中去特别好。从这一点上来说,以纪录片中漭水中学为代表的乡村学校由于少了许多限制和压力,多了一些特殊性,在对情绪教育的探索上比城市的学校走得更快,更远。

但城里孩子的情绪问题并不比乡村孩子少,甚至可能会更多。他们大多数都深陷内卷的压力中无力出逃,在各式各样的亲子冲突中不断怀疑,在被比乡村复杂得多的社会环境不断投射,其中会产生多少痛苦和迷惘?而在“作文不写诗歌”的潮流中,诗歌作为一种毫无用处的东西,被许多家庭排斥在外,或许是非常可惜的。

这里并不是说父母们不重视情绪引导,反而大家现在非常重视。引导孩子情绪发展已经成了父母的必修课题。

从描述情绪词汇引导孩子认识情绪,到贴心的倾听和陪伴来引导孩子和情绪相处,再到以恰当的建议和指导来引导孩子正确地表达和抒发情绪……关于情绪引导的方法论书籍和文章非常多,连绘本里的情绪类目都是重要盈利点。

可是学过来用过去,我还是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因为人和人之间无法真正地绝对相通,即便我非常努力地想要去理解和引导孩子的所有情绪,但我毕竟不是他,我只能靠猜测和交谈去触摸他的内心,进而引导。但人都有自己的局限和盲区,我并不能保证自己每次都能看到他的情绪,都能进行正确的引导,并且不会在无意中伤害到他。

我还相信,许多父母并不会有效地和孩子沟通,并且还在不断地给孩子带去负面影响。

这样的现实让许多家长都很恐惧,我偶尔也会冒出来这样的担忧:生怕自己做得不好,产生什么可怕的后果。压力就更大了。所以,看到这部纪录片的时候,我真是豁然开朗,在片中这些孩子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事实:孩子通过诗歌自己处理了自己的情绪。

或者把“诗歌”去掉,孩子是有能力自己处理自己的情绪的。纪录片里的孩子,包括我自己,都是实打实的例子。

可惜家长们越来越少地给到孩子机会,让他们去自己体验、消化、处理情绪,我们总是那么及时地就插手去帮助,总是在为他们引导、梳理和修正,某种意义上来说,反而剥夺了他们和情绪相处的自由,剥夺了他们的体验。

孩子与父母之间并不是粘连一体,无遮挡透明的,再好的亲子关系也无法去帮助孩子梳平所有的情绪,人生的许多滋味他是必定要一个人去尝的,不管我们与他们交流不交流,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都会有一条敞口的情绪之河奔腾流淌。他们需要有一个恰当的方式来与自己对话,自己处理自己的情绪,这会给他们带来独一无二的成长感悟,是父母与他们交流再多也给不了的。

而我看到了,诗歌有这个力量,我们大可将这个朋友,介绍给孩子。

【童行书院(ID:tongxingplan)】由世界科幻雨果奖得主郝景芳发起,涵盖科学、人文、艺术、思维4大学习领域,让儿童思维宽广,思考深入(think big, think deep)。


文章来源 | 童行书院公众号(ID:tongxingplan

文章作者 | 殷泽莎

微信编辑 | 王昆

责任编辑 | 谭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在爸爸妈妈看不到的地方,偷偷长大:《人生第一次》里的留守儿童们出了一本诗集,每一首都能触动心灵
改变不了命运,但可以写一首小诗
焦虑抑郁情绪专栏:比负面情绪更可怕的是逃避
​ 《人生第一次》:这部B站9.8分的纪录片里,有我们最真实的一生
王双‖诗歌:减肥
结局冲上9.2!这央视「第一次」早该火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