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长的这5种行为,正在养出敏感、脆弱的“玻璃心”孩子

主播 | 大雄
全文3655字
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不少家长都为孩子敏感、脆弱的“玻璃心”烦恼,担心这种特质会影响他的成长和人生发展。

家长的忧虑不无道理。一个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挫折和挑战,如果心理过于脆弱,就很容易被这些困难打倒,无法发挥出自我的潜力。

生活中,孩子的“玻璃心”通常表现为:

敏感,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听不得批评,还没说几句就生气、哭闹;
 
心理脆弱,接受不了失败,玩游戏、参加比赛,只能赢不能输;
 
抗挫折能力低,惧怕挑战,遇到困难容易退缩、放弃,自我否定。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焦虑、抑郁、自杀,这些字眼刺痛着家长的心,也给家长敲响了警钟: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刻不容缓。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就了孩子的“玻璃心”?

01

天生的性格特质

 

我们需要了解到,有一部分孩子的“玻璃心”是天性使然,属于“高敏感儿童”的一种性格特质。

美国精神分析学者伊莱恩·艾伦博士指出:高敏感一族容易被外界环境刺激,放大自身感受,并且这是一种先天的个性,一群人中,有百分之十五到二十的孩子都有相似情况。

他在《发掘敏感孩子的力量》一书中总结了高敏感儿童的四个特质:

(1) 深度处理

最明显的特征——「想太多」,即便是寻常不起眼的小事,也会比别人想得多,想得深,想得远,所以他们看起来总是更胆小、更慢热、更拘谨。

(2)过度反应

玻璃心、情绪化是他们的代名词。对任何一种情绪的感受都更强烈,容易兴奋过度、暴跳如雷或号啕大哭。

(3)高情绪反馈

多愁善感、同理心强,别人的一句评价、一个眼神,都可能在他心底刮起一阵飓风,引起情绪波动。

(4)细节敏感

细节控,善于察言观色,常能注意到别人忽略的细枝末节,时常对某事某物有强迫症。

对于这类由于天生“高敏感”的性格特质而导致“玻璃心”的孩子,家长不用过度忧虑,最重要的是用积极的态度去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发挥独特的性格优势。

他们对万事万物充满敏锐的感受力,情感细腻丰富,同理心强,有爱心,他们通常更加谨慎、深思熟虑,比同龄孩子成熟。

抚养这类孩子,需要家长付出更多的爱和耐心,对他们的情绪给予及时的关注和疏导,给他们多一些时间去适应环境,不催促、逼迫孩子,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

02

除了天生如此,大部分“玻璃心”的孩子,是后天错误的养育方式造就的。而这,也正是需要家长重点关注的部分。

(1)过度表扬,孩子患上“表扬依赖症”

在许多家庭里,孩子是众星捧月般的存在,一言一行都能引起大人们的关注和称赞。

当赏识教育深入人心之后,家长们更是不吝给予孩子表扬,“聪明”、“真棒”、“真不错”常挂嘴边。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就会习惯听好话,对自己的认知也会走入误区: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优秀、最厉害的人。

这样一来,当他们听到说自己不好的话,就会难以接受,脆弱的自尊心很容易受伤。

曾听一位家长说,孩子大班的时候,有一次背了新书包上学,一个小朋友说了句“书包上的这个小女孩不好看”,孩子回家就气呼呼的,怪妈妈给她买了这个书包,并且再也不愿意背这个书包上学了。

表扬固然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夸大事实、过量的表扬也是不可取的,会让孩子依赖上表扬,听不到夸奖就没有动力做事,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边界。

当他走出家庭,在真实世界中探索,和更多的人接触,发现自己能力有限,并非父母所“吹捧”的那么好,就容易陷入自卑和沮丧的情绪中。

因此,家长在平时的养育中,要注意表扬的用法和用量,过犹不及。

表扬的内容也有讲究,最好少用“棒”、“厉害”这种简单、笼统的字眼,多用一些具体的语言来描述,让孩子明确知道自己到底是哪里好。

其次,少夸孩子天赋型的特征,比如“漂亮”、“聪明”,多夸孩子努力、认真、坚强、勇敢等可以后天培养的品质;少夸结果,多看重过程。

这样的表扬,才能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塑造成长型思维,注重自己的努力和过程,不会对结果患得患失。

(2)经常朝孩子发脾气、大吼大叫

有些家长情绪管理能力差,动不动就朝孩子发脾气、甩脸子、大吼大叫。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父母的情绪决定着他整个世界的阴晴和温度。

如果父母情绪不稳定,经常对孩子生气,孩子就会缺乏安全感、害怕被抛弃,对他人的情绪格外敏感。

有心理学研究表明:家长对6岁前的孩子经常性的生气,会让孩子形成消极、负面的人格,变得自卑、内向、脆弱。

这样的孩子,通常表现得小心谨慎,生怕自己会惹别人不高兴,忧思过多,听不得重话,心理极其容易受伤。

为人父母,不是一个简单的身份,而是要真正对孩子负责,首先就要从自身做起,不断改正缺点,完善自我。

学会控制情绪,掌握科学的方法,多一点耐心去引导孩子,有话好好说,不要让弱小无助的孩子去承受自己的坏脾气,影响他的身心健康。

(3)打击式教育,孩子自我价值感低

大多数“玻璃心”孩子,本质上是对自己缺乏自信,自我价值感低。

因为从心底里不认可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所以容易被别人的评价影响,一遇到挫折、失败,就开始否定自己,想要退缩、放弃,缺少勇气和动力迎难而上。

而这种性格特点的形成,和家庭教育脱不了干系。

在孩子成长早期,父母是离他们最近、相处最多的陪伴者、教育者,也是他们心中最信任和依赖的“重要他人”,每个孩子都会通过父母对待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来衡量自己的价值。

许多家长,对孩子要求高、标准严,总是一个劲地提醒孩子哪里还不好、不行,督促孩子变得更完美,对孩子缺少肯定和欣赏。

长此以往,孩子就会不断怀疑自己的能力,陷入“我不行”的负面情绪中,内心始终认为“我很差劲,我不配被爱”。

美国有一项研究显示:12-13岁的青少年最容易受到父母的影响,那些从未或很少被父母视为“骄傲”的孩子,产生自杀想法的概率会高出常人的5倍,尝试自杀的概率则高出常人的7倍。

被爱、被肯定的底气,是孩子稳固的自信、强大的内心的来源,而这份底气,最初一定来自于父母。

家长“为孩子好”的心都能理解,希望孩子能够一直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但请不要忘记,孩子也需要你的认可和欣赏,让他能够确认自己的价值,相信自己是好的,值得被爱的。

在帮助孩子成长进步的同时,也请家长们看见眼前这个孩子,用接纳和欣赏的眼光看他,善于发现他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孩子做得好、有进步的时候,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父母的认可和欣赏,会帮助孩子形成积极思维,更自信乐观地前行。

(4)孩子承受的期望过高、压力太大

常听一些人说现在的孩子心理太脆弱,一点小事就心理崩溃,沉溺在负面情绪中走不出来。

却忽视了,现在的孩子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和期待。

比起以前多子女家庭,现在很多家庭都是一对父母加上几个老人,共同抚养一个孩子,他们把孩子看做两方家族的希望和未来。

孩子一方面接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爱,一方面也承受着过高的关注和期望,要考高分、上名校、上兴趣班,全面发展······

关注多了,控制、干预、包办也接踵而来,孩子的自由生长空间不足,精神压力其实很大。

当心里的那根弦崩得过紧,孩子便不敢放松,害怕失败,不敢面对大人们失望的神情,于是一点点“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影响到他们脆弱的神经,牵一发而动全身。

望子成龙之心,人皆有之,但家长也要考虑孩子的承受能力,过高的要求和期待,反而会成为一种压力和束缚,让孩子无法呼吸、自由生长。

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应结合实际,贴合孩子的实际能力或兴趣爱好,不要过度苛求孩子,拿孩子和别人盲目攀比。

用一颗平常心对待孩子,即便犯错、失败、表现不好的时候,也给他始终如一的关爱,一步一个脚印地陪孩子成长。

这样的成长环境下,孩子才能“轻装上阵”,身心舒展、自由地做自己,不必背负沉重的精神压力。

 

(5)孩子经历太少,缺乏挫折体验

“玻璃心”的孩子抗挫折能力差,扛不住事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经历得太少,缺乏挫折体验。

家长们无微不至地呵护、保护着孩子,舍不得孩子吃苦、吃亏,总是用已有的经验去指导孩子,不希望孩子走弯路。

比如,无条件满足孩子的要求,要什么给什么,见不得孩子难过;玩游戏故意输给孩子;对孩子的行为限制很多,怕他受伤······

所谓成长,离不开经历。孩子从切身的感受和实践中明白的道理,往往比家长传授的要深刻得多。

从各种经历中,孩子会产生思考、调整行为,收获属于自己的人生经验,获得认知和人格上真正的成熟,磨练出强大、坚韧的内心。

而对于那些经历得少,很少体验到挫折的孩子,在旁人看来很小的小事,在他那里都是一件天大的事,没有能力承受。

英国心理治疗师尼克·卢克斯摩尔说曾说:

“无休止地从失败的经历中保护孩子们,对他们是有害无益的,当失败再次发生时,孩子们就会觉得很羞耻,难以理解甚至难以接受”。

对家长来说,与其阻止孩子做“有风险”的事,保护他不被外界所伤,不如适当放手,让孩子经历真实的生活,体验大大小小的挫折。

在这个过程中,给他支持和鼓励,帮助他积极地看待挫折和失败,从中学习、锻炼能力,增强自信心。

经历得多了,经验丰富,孩子内心充满力量,面对各种问题时自然会更加从容、淡定。

想要培养一个自信坚强、内心强大的孩子,家长们务必要避免以上五种教育误区,及时调整教育方式。

总而言之,每个“玻璃心”孩子,都应该被温柔对待。爱和支持,是治愈孩子心灵的最好“药方”。

文末点个【在看】,与您共勉!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敏感“玻璃心”,动不动就哭,家长怎么办?
孩子“玻璃心”严重怎么办?家长学会这3招,帮孩子变得更坚强
孩子遇事“玻璃心”?父母做好3件事,或能助他勇敢飞翔
孩子玻璃心?别走入“挫折教育”的误区!
孩子“玻璃心”说两句就哭?心理学:可能缺乏“迟钝的力量”
孩子有这种表现,说明已经被惯坏了,再不改孩子就废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