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让孩子没上学就怕上学
    “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小心孩子趴在起跑线上。昨日,崇仁路小学副校长吕敬东与常码头幼儿园保教主任彭玉霞做客第154晨报名师课堂,与家长聊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孩子是否已经有计划地学习汉语拼音和算术?记者昨在现场的一个调查显示,家长的答复全部是。一位奶奶称,孙子读的是公办园,园方没有学数学和拼音,但周围的孩子都在学,于是花了一两百元给孙子报了个拼音班。

    吕敬东说,曾接手过一个孩子,只要进学校就闹自杀,见墙撞墙。经了解,原来入学前的那个暑假,家长给孩子请了个家教,帮他恶补语、数,孩子是被逼怕了。

    彭玉霞说,不少家长把幼小衔接理解成提早教汉字、学拼音、做算术题,忽视行为习惯的培养。

    两位老师认为,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一次转折,孩子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输,往往不是输在智力上,而是输在习惯上。家长值得做的是引导孩子以积极的心态迎接上学。

    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的角色变了,家长的期望值也变了。快乐开始变得不那么简单。

    记得一次孩子们交上来的作业是调查《家庭成员的属相、年龄、兴趣爱好》,但很多孩子没交作业,原因是家长跟他们说写拼音、做算术题才是作业。后来,老师又做了一项口头调查,晚上爸爸妈妈和你们都做些什么事情?有的小朋友答妈妈教他写字,有的答去学珠心算。

    近年来,家长对幼小衔接越来越重视,但对什么是幼小衔接并不理解,或者说是片面理解。怕孩子上学跟不上,于是拔苗助长,恨不得把小学一二年级的内容都教给孩子,这种做法不可取。

    另一部分家长则主张让孩子撒开来玩,不要求幼儿识字、算术,同时也忽略对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一做法似乎也欠妥。

    个人认为,幼小衔接重点是做好四个过渡:心理过渡,培养独立意识;物质过渡,追求攀比不可取;习惯过渡,树立积极的入学感,我是小学生了;能力过渡,真正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吕敬东:六个忙一定要帮

    有的孩子还没上学,就产生厌学情绪。如何避免这一现象?幼小衔接阶段,六个忙家长一定要帮。

    第一,鼓励孩子迈出成长的第一步,喜欢学校、喜欢老师、喜欢同学。孩子入学前,有的家长不经意间给孩子提供很多错误信息,如学校老师很严,要听话,不然就怎样怎样,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适得其反。正确的做法是,带孩子去学校参观,多接触喜欢上学的孩子,介绍学校美好的一面。

    第二,引导孩子养成重要的事情先做的习惯。让孩子学会确定优先次序,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有些家长见不得孩子没事干,喜欢在孩子做完作业后再额外布置,这会让孩子认为父母倡导的先学后玩只是一个圈套,就学会故意拖拉,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第三,养成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的习惯。手离笔尖一寸远,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纸张一尺远。遗憾的是,如今写字姿势正确的孩子并不多。不少孩子因写字过早,没有掌握正确的姿势,再想纠正就难了。做作业也是同理,家长要鼓励孩子一次性到位,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改错上。

    第四,引导孩子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与其买碟子,不如给孩子买书,让他们看书后去想像力。如今很多孩子都爱看电视,助长思维惰性的同时,也制约其想像力。家长逛衣店不如逛书店,奖金钱不如奖好书,重要的日子送图书。

    第五,培养孩子快速完成任务的习惯。每年中高考,许多考生对考试的感觉是,题目倒不难,就是做不完。可见不是输在智力上,追根溯源是输在习惯上。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任务,建议从小落实。

    第六,和孩子一起持之以恒,不管学习什么,都要坚持下去。

(转自中国教师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干货!家长群策:一年级小朋友怎样适应新生活
孩子幼小衔接中家长常犯的错误
小学一年级学情分析报告
如何做好孩子入学前的准备工作(转载)
如何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准备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