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药防治肺结核的研究进展
   在我国,古代医学家中就早已认识到肺结核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慢性传染性疾病,素来就有“十痨九死”,“死后复转旁人,乃至灭门”之说。祖国医学在防治肺结核方面,总结了较多的临床研究经验。本文根据最新文献研究,就中医药防治肺结核的进展作一综述。

辨证论治

   谭邦华等[1]认为,在肺结核的治疗过程中,应针对肺结核病不同时期的临床证候特点,以及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遵循中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施治原则,合理使用中医药实施干预性治疗,择时择期择证,以中医药补其虚对其证,细辨病因,审证论治。积极采用近年来中医药临床研究新成果,辨证使用具有显著改善结核中毒症状,抑制结核杆菌,减轻机体变态反应引起的肺部病理性损害,促进病灶吸收。宋海林[2]通过最新文献综述分析探讨中药对肺结核病的防治作用时认为:中药能快速减轻和消除肺结核的相关症状。中药还可以有效地减轻和消除抗痨药物的不良反应。中药对肺结核并发支气管扩张的治疗。中药可起到通过“扶正”达到“驱邪”的目的。最后认为中药可以提高结核病患者的免疫功能。

   葛可久在《十药神书》中指出“夫人之生也,禀三地氤氲之气,在乎保养真元,固守根本。则万病不生。四体康健。若不养真元,不固根本,疾病由是生”。葛可久强调后天致痨之因素,虚劳是以脏腑精血亏损、气阳衰微为主要病理过程的慢性虚衰性病证,亦称虚损。常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于摄养所致。可见葛可久对“肺痨”已有较深的认识,认为病因是正气虚弱,并指出疾病的严重传染性。认为肺痨疾病的性质是阴虚.病位在肺,病情严重时,病位可由肺而遍及五脏。同时指出肺痨虽然是阴虚证最多,但由其他原因引起者也不在少数[3]

   韦衮政[4]认为肺痨中的痨虫感染属于火热之邪,提出了阴虚内热的阶段性,总结了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继发性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失调是肺结核阴虚证的物质基础。治疗以滋阴为主,而并非抗痨补虚治疗。

理论研究

   张峰等[5]在研究黄芪多糖或黄芪甲苷对巨嗜细胞吞噬结核杆菌作用的影响时,将不同浓度黄芪多糖或黄芪甲苷小鼠腹腔巨嗜细胞及结核杆菌共同孵育,检测巨嗜细胞对结核杆菌的吞噬能力,并检测培养液中IFN~y和L~1B的含量,结果显示黄芪多糖或黄芪甲苷的给药量分别为0.2、0.6、1.5、4g/L时,巨嗜细胞吞噬结核杆菌的TBDNA拷贝数以及上清液中IFN~y和L~1B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认为黄芪多糖或黄芪甲苷均具有提高巨嗜细胞对结核杆菌的吞噬作用,并以黄芪甲苷效果更佳,但它们均具有双向性。

   高鹏等[6]在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巨嗜细胞吞噬结核杆菌的作用时,以浓度为0(对照组),0.05、0.2、0.6、1.5、4g/L的黄芪注射液100ul与RPM–Ⅱ640灌洗小鼠腹腔获得的巨嗜细胞及结核杆菌共同孵育,采用荧光定量法检测嗜细胞对结核杆菌的吞噬能力,结果显示在黄芪注射液浓度为0.2、0.6、1.5、4g/L时,黄芪对巨嗜细胞吞噬结核杆菌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以1.5g/L,浓度为最佳,所以认为黄芪可以提高巨嗜细胞对结核杆菌的吞噬作用,并具有双相性,当其浓度过高时具有抑制巨嗜细胞吞噬结核杆菌的作用。

   杜德兵等[7]探讨细胞外基质(ECM)在肺结核病中的变化及丹参、黄芪治疗对其的影响。他们将106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A组55例和B组51例,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A组加用丹参、黄芪,同时选择50例健康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治疗前、后均进行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胶原肽(PⅢP)及Ⅳ型胶原(C–Ⅳ)测定,比较2组病例血清纤维化指标下降率、痰菌阴转率及肺部病灶的吸收情况等.结果106例肺结核患者治疗前HA、LN及C–Ⅳ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组(P<0.05),治疗后A组HA、LN及C–Ⅳ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5),早期痰菌阴转率、肺部病灶显著吸收率、肺功能好转及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均高于B组(P<0.05或P<0.01)。

中医药治疗

3.1  穴位注射疗法 穴位注射疗法在治疗肺结核临床上应用较少,但是治疗肺结核化疗后的并发症,效果较好。吴广伟等[8]在探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肺结核患者化疗后胃肠反应的疗效。他们通过穴位注射药物,使药物及穴位刺激双重作用来治疗疾病。结果收治100例患者中,经过1~2个疗程药物注射治疗,症状改善者79例,总效率79%。其中穴位注射组56例,有效4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7.5%。因此认为通过穴位注射治疗后,能明显防止胃肠反应,并配合抗痨药物联合应用可保证抗痨的效果。

3.2  中药治疗 李风波等[9]根据肺结核中医药的治疗原则:①补虚培元:肺痨病灶在肺,应以补肺气、益肺阴为主,久病累及脾、肾两脏,适宜培真元;②抗杀痨虫:痨虫为病因的根本,治病先治本,故需抗杀痨虫.在家传秘方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并提高,即为抗痨杀虫散,为基础方剂,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缓急,具体症状进行药物的加减配伍。治愈率按需3~5年随访统计。3年随访10例,复发1例,5年随访15例,有2例复发,其中咯血1例,复发患者为治愈后过度劳累,没有加强巩固治疗所导致。最后认为根据临床经验总结了肺结核愈后巩固治疗的重要性。张玉明[10]选取86例初治肺结核患者试采用猫爪草胶囊基本化疗方案治疗,痰菌阴转情况在90d时有所改变,0.5a时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X线全胸病灶的吸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空洞闭合率比对照组也有较大改观。

   蔡妙国等[11]探讨丹参辅助治疗初治痰阳肺结核患者疗效观察。在门诊选取102例患者(均为初发),随机分两组,即治疗组50例,对照组52例。两组均采用2H3R3E3Z3/4H3R3的方案化疗;在治疗组上加用丹参治疗,前15天用丹参注射液30ml加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接下去一个半月用丹参片治疗,3片/次,3次/天;强化期不加用丹参。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均较对照组高。肝功能损害少,从所列举的图表中可看出两组患者经治疗6个月后,痰菌阴转率基本一致,但病灶吸收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张红卫等[12]对肺结核患者实施DOTS方案治疗,即“直接面视下的短程督导化学疗法”,治愈率达到90%以上。在治疗过程中,抗痨药物也引起了患者各种副作用的出现。为此,他们自2003年始对所治疗患者出现的各类副作用进行了观察分析治疗,观察结果为胃肠道副作用的患者比例最高,自2003年8月至2006年10月,我们对163例抗痨药物引起胃肠道副作用的患者进行了中药治疗,基本方为:人参、黄芪、淫羊藿、白术、当归、半夏、薤白、砂仁、香附,随症加减,1剂/d水煎服,疗程3周,结果疗效较为满意为145例,疗效一般18例,全部病例均有效。

3.3  名医名方治疗 康琳平[13]观察百贝益肺颗粒对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学的影响的观察。选取50例确诊为初治Ⅲ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5例.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人20例。方法为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化疗(HSRE或HSRZ方案)。其中治疗组加服百贝益肺颗粒,每次1袋,每天3次.处方:白术、云苓、山药、沙参、寸冬、百合、地骨皮、川贝、百部、白芨、红花、丹参、牡蛎、三七、龟板、枸杞子、五味子等,制成颗粒,每袋12g,相当于生药24.2g。实验结果表明,治疗组各项免疫指标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百贝益肺颗粒具有改善结核患者免疫水平的作用。宿成君[14]观察抗痨保肺丸治疗肺结核临床疗效。选取239例肺结核病人。其中痰直接涂片阴性但仍有明显的咳嗽、咳痰、咯血、低热等结核病症状,胸片或CT片有明显的活动病灶者151例;痰直接涂片阳性者88例。抗痨保肺丸组成:地鳖虫、紫河车各120g,百部180g,制何首乌、白及各450g,共碾粉末,另以生地榆、律草、黄精各180g煎取浓汁,泛丸,烘干或晒干,每服9g,日2~3次。在临床中遇长期发热者配合青蒿鳖甲汤。如属顽固性肺结核或空洞,配合外敷金蟾膏(由干蟾酥皮、守宫、乳香、没药、蜈蚣共粉碎,搅入市售之外科黑膏药内,用软猪皮废角料做成膏药备用,用时微火烘软,敷在肺俞、膻中等穴,3d。所有患者8个月疗程结束时,治愈204例,治愈率85.36%。其中痰涂片检查阴性151例,治愈135例,治愈率为89.4%;痰涂片检查阳性88例,治愈69例,治愈率为7814%。治疗前痰涂片阴性患者疗效优于痰涂片检查阳性(慢排)病人。王素平[15]观察平肺汤伍以抗结核药治疗肺结核的疗效。临床设对照组观察及实验室检测证实,可减少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改善外周循环及肺循环,利于气体交换和组织供氧,改善通气功能,激活纤溶,减少肺纤维化,可明显提高细胞增生能力,促进巨噬细胞活化。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快、肺内病灶吸收快、空洞闭合快、痰菌阴转均优于对照组。袁巨平[16]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120例效果分析。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均给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或乙胺丁醇四联抗结核治疗,痰热请20ml加入5%葡萄糖液500毫升,每日1次静点,连用14d。对照组:抗结核治疗同治疗组。两组患者治疗3周后痰菌阴转率,症状改善情况,X线片病变吸收,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高度显著差异(P<0.05)。肝损的发生率:对照组高于治疗组。于清源[17]观察益肺止咳胶囊联合化疗治疗194例肺结核的疗效观察。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6例,不加中药组98例,治疗组:服用利福平0.45g,1次/d,空腹顿服;异烟肼0.3g,1次/d,顿服;吡嗪酰胺0.5g,3次/d,口服;乙胺丁醇0.75g,1次/d,顿服。同时加服益肺止咳胶囊,3次/d,每次4粒,口服。(2)不加中药组:仅服用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剂量及用法同治疗组。2组初治病例疗程均为6个月,复治病例疗程为8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灶好转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陈仲桂[18]自拟加味参桃汤(桃仁、苦参、黄芪、薏苡仁、海浮石、百部、九香虫、大腹皮、泽兰叶、葶苈子)并HRZ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36例,设HRZ合强的松治疗为对照组31例,均以2周为1个疗程。结果中药组能加速病灶和胸水的吸收。陈福连[19]自拟扶正抗痨膏(党参、黄芪、百部、丹参、猫爪草、黄精、五味子、何首乌、白及、紫河车、蛤蚧、贝母,按国家药典规定煎熬后用蜂蜜收膏)配合西药治疗浸润型肺结核病88例。每月复查1次血常规、尿常规、血沉、肝功能、肾功能和胸片及痰涂片检查,6个月为1疗程,88例中,痊愈38例(43.2%),好转44例(50.0%),无效6例(6.8%),总有效率93.2%。

   邓红霞[20]观察当归六黄加桑叶汤治疗肺结核盗汗的临床疗效。选择肺结核盗汗患者11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进行常规西药抗痨治疗;治疗组59例在常规西药抗痨的基础上加用当归六黄汤加桑叶30g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盗汗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盗汗症状均有改善,但以治疗组更为明显,治疗组治愈率为66.1%,总有效率为91.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完全退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刘红艳等[21]观察滋阴润肺、祛痰止血类中药结合西药治疗肺结核咯血的疗效。采用百合固金汤加味(生地、熟地、仙鹤草、百合、白芨、炒黄芩、炒杏仁、川贝母、三七等)配合西药(常规抗痨)治疗本病82例,并设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5%,对照组有效率为75.6%,有显著性差异(P<0.05),孙长明等[22]观察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抗结核药致肝损害观察.选取3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继续原抗结核方案治疗的同时,应用茵陈蒿汤加味治疗。对照组:停用原抗结核治疗方案,并用如下方法治疗:①维生素C3.0,ATP40mg,维生素B60.2g加入10%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②口服肌苷0.4g,联苯双酯50mg,肝泰乐0.2g,每日3次,7d为1疗程,复查肝功能.结果显示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刘才[23]探讨抗痨颗粒辅助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的疗效。选取难治性肺结核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48例患者采用纯西药治疗,治疗组的52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抗痨颗粒,2次/d,每次1包,30d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48例(92.3%),无效4例(7.7%)。对照组有效34例(70.8%),无效14例(29.2%)。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以西药治疗为主加用中药治疗

   刘晔红[24]探讨治疗肺结核的理想方法。对近年收治的III型或Ⅳ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组治疗。其中对照组病人单纯用2S(E)HRZ/3HR或3S(E)HRZ/4HR方案化疗;治疗组病人在上述方案化疗基础上加服自制中药经验方愈痨散散剂。获规律治疗满180天选例106例,其中治疗组占55例,对照组51例。两组病人情况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治疗满90天时在痰菌阴转、病灶变化方面及治疗满180天时在易外感者所占比例、病灶变化方面疗效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漆正旭[25]对两组结核患者给予西药抗痨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根据患者情况加用自拟中药方治疗,15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两组病灶吸收情况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韩龙蜂等[26]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的疗效。将肺结核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西药抗结核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自拟理痨汤辨证加减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农文艳[27]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涂阳肺结核病人112例,其中中西药组52例,西药组60例。西药组强化期主要用2HRZE方案,中西药组强化期用抗结核药物同西药组,加中成药百合固金丸连服2个月。2组疗效(症状改善、痰菌阴转、胸片病灶吸收情况)对比,中西药组明显优于西药组。孙丽霞等[28]自拟草虫丸(冬虫夏草、紫河车、沙参、麦冬、生地、天葵子、炙百部、川贝、杏仁、茯苓、参三七、白及)配合短程化疗2SHR/4HR为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短程化疗方案2SHR/4HR。结果,经治2月,临床症状改善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而痰转阴率及空洞闭合有效率无明显差异;经治6月,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化疗方案。

   陈社军[29]采用自拟方龙牡白及汤加减及西药止血药治疗肺结核并咯血,并采用短程督导化疗治疗肺结核,收到满意效果.治疗组21例显效19例,总有效率90.47%,1例因大咯血窒息而死亡,1例因严重继发感染而死亡。对照组15例显效11例,总有效率74%,无效2例,其中2例因大咯血窒息死亡。两组对照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

   田明涛[30]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复发性肺结核34例,根据病情选用HRZES方案或LEZD加左氧氟沙星方案。中医治疗:百部30g,丹参24g,当归15g,半枝莲15g,猫爪草10g,连翘10g,赤芍10g根据临床分型适当加减:肺阴亏损型加沙参15g,麦冬10g;阴虚火旺型加胡黄连10g,银柴胡10g,知母15g;气阴耗伤型加太子参10g,黄芪20g,阴阳两虚型加黄芪30g,紫河车15g.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服药20d,停服中药1周,然后再继续服用。3月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34例中,痰菌阴转31例,占90%。胸片病灶吸收情况:病灶明显吸收20例,占58%,吸收好转13例,占38%。经2疗程观察,临床显效17例,有效1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1%。肝功能无异常29例,肝功能轻度异常3例,肝功能中度异常1例,肝功能重度损伤1例,经积极对症处理,肝功能均恢复正常。

展  

   “肺结核”属于祖国医学中的“肺痨”范畴。“补虚培元,抗痨杀虫”是历代中医药学家防治肺结核的基本法则。根据目前的临床研究,中医药治疗肺结核病是对人体多器官、多细胞、多因子靶位发生作用,能较好地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中药能快速减轻和消除肺结核的相关症状。中药还可以有效地减轻和消除抗痨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然而单纯的中药还不具有杀灭结核菌的作用,仅仅具有抑菌作用,因此单纯的中医药在防治结核病方面收效甚微。抗结核治疗目前主要依靠西药如: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等药物,但是单纯的西药的治又面临着许多困惑:诸如耐药率的发生持续升高,毒副作用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加重等等,多重耐药菌和药物的毒副作用已成为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目前较多国内专家建议以西药抗结核治疗为主,加以中医药辨证论治,辅助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提高疗效.因此两者的有机结合,势必将是防治肺结核病未来研究的热点,难点,疑点。

参考文献

 谭邦华,谭怀兵. 中医辨期论治在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中国中医急症.2008.17(3):401-402

 宋海林.中药对肺结核病的防治作用.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3):368

 刘利,关晓光.《十药神书》对肺结核病治疗的现代价值.中医药学报.2007,35(3):37-38

 韦衮政.肺痨阴虚证的物质基础.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85

 张峰,高鹏,彭俊华.黄芪多糖及黄芪甲苷对巨嗜细胞吞噬结核杆菌作用的研究.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5,26(6):434-436.

 高鹏,张润玲,刘燕玲,等. 荧光定量PCR方法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巨嗜细胞吞噬结核杆菌的影响,2005,26(10):894-896.

 杜德兵,罗世珍,余平等. 黄芪联合丹参预防肺结核肺纤维化的研究.中国防痨杂志.2007,29(4):339-342

 吴广伟,杨湘宇. 穴位注射改善肺结核化疗后胃肠反应的观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13(14):58–60

 李风波,张文霞. 中药治疗肺结核简介. 中国实用医药.2008,3(8):6

10  张玉明.猫爪草胶囊加基本化疗方案治疗初发肺结核[J ]. 临床肺科杂志,2002,7(4):85.

11  蔡妙国,林琴,张海燕.丹参辅助治疗初治痰阳肺结核患者疗效观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7,14(5):42

12  张红卫,贾望谦,吕锁俊.中药治疗抗痨药物胃肠道副作用163例临床观察.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4):496

13  康琳平.百贝益肺颗粒治疗肺结核的免疫学观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 (12):1825

14  宿成君.抗痨保肺丸治疗肺结核临床观察.吉林中医药. 2007,27(7):23

15  王素平.平肺汤治疗肺结核256例.临床观察实用医技杂志. 2007,14(10):1322

16  袁巨平.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120例效果分析.临床肺科杂志. 2008,13(4):466

17  于清源,杨东霞,周东光.益肺止咳胶囊联合化疗治疗194例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中国防痨杂志. 2007,29(4):360–361

18  陈仲桂.中西医结合治疗包裹性胸膜炎36例[J]. 山西中医,1998,14(6):221

19  陈福连.中西医结合治疗浸润型肺结核病88例[J]. 江苏中医药. 2002,23(2):281

20  邓红霞.当归六黄桑叶汤治疗肺结核盗汗59例临床观察.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8(27):58–59

21  刘红艳,南琴.百合固金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肺结核咯血82例.陕西中医.2008,29(4):397–398

22  孙长明,杜天虹.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抗结核药致肝损害观察. 中医中药. 2007,10(28):73

23  刘才.抗痨颗粒辅助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的疗效分析. 中国医药导报.2007,4(9)105

24  刘晔红.中西药结合治肺结核55例疗效观察. 内蒙古中医药.2007,4(11):29–30

25  漆正旭.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肺结核临床观察.湖北中医杂志. 2008,30(1):31

26  韩龙蜂,喻新华.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的临床观察.湖北中医杂志. 2007,29(1):30

27  农文燕.中西医结合治疗3型肺结核60例[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0,16(7):271

28  孙丽霞,夏正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浸润型肺结核伴空洞31例疗效观察[J]. 江苏中医,1997,18(6):149-151

29  陈社军.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并咯血21例.中国社区医师.2007,9(163):81

30  田明涛.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肺结核34例. 山东中医杂志.2007,26(7):47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肺结核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肺痨
六味地黄丸防治老年病新进展
当归六黄桑叶汤治疗肺结核盗汗59例临床观察
红花油联合复方凤仙散治疗甲癣临床疗效观察
中药回生灵治疗结核病简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