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拳疏通经络健身功法

我们祖先发现了经络,并指明:经络畅通百病不生。中医用针灸、刮痧等方法疏通经络以治疗疾病;道家则用意念练“周天功”法,疏通经络以求长生;而太极拳则可以在练武的同时以肢体的运动加意念导引疏通经络,即拳与道合,以求养生和健身。本功法由太极拳提炼而成。

本功法简便易行,只有孙氏太极拳的四个拳势组合而成,会练孙氏太极拳者一听就会,不会练孙氏太极拳者,一两个小时足以学会,学会后日日练习,对疏通经络必有大益。

四个拳势分别是:开手、合手、搂膝拗步和退步懒扎衣。具体练法是:一对开合手接左搂膝拗步、再接左退步懒扎衣;再一对开合手接右搂膝拗步、接右退步懒扎衣;再一对开合手接左搂膝拗步,再接左退步懒扎衣……如此反复练习,每天至少两次,每次半小时以上,零碎时间可随时练,也可边看电视边练,还可以身体不动而“意练”,即所谓行驻坐卧皆练功。

1、预备式

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重心平分,稍屈膝(约135°)、松胯、塌腰(用意稍稍竖腰,不要向前瘪腰,要向下沉塌),含胸拔背(胸不挺背自拔)、竖项顶头(也叫虚项顶劲),双臂自然放在体侧,掌心向里,呼吸自然,收视返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全身放松,平心静气,最好进入无物无我的境界(也可暂不达此境界,逐渐练,不用急于求成)。预备式时间可长可短,初练者不可少于三分钟,以下练功要尽量保持预备式的姿势和思想境界。

2、开手式

接上式,双小臂轻轻抬起,平行松竖胸前,指尖向上,相距约一拳,塌腕(大陵穴稍凸)、沉肩、垂肘、双小臂保持平行轻轻拉开,意在双小臂不在手,虽然叫开手而实际则是用双臂拉开前胸,前胸开背自合(以上是外形,以下讲内意)。开手的同时轻轻提肛,用鼻缓缓吸气、丹田(小腹)轻轻内收,命门轻轻后撑,腰向下沉塌,轻轻竖项顶头,气吸足时恰好双臂开至与肩同宽,开手结束。

3、合手式

开手结束接合手,双臂平行轻轻合于胸前,合至双手距离与脸同宽,胸合背自开(以上是外形,以下讲内意)。合手的同时自然呼气(不加意念),意沉丹田,松开内收的丹田,恢复后撑的命门,放松上提之肛,项和头恢复自然,如口内满津液随之吞咽,一次开合手疏通一次任督二脉,道家叫一次“小周天”。

4、搂膝拗步和退步懒扎衣

左搂膝拗步:接上式,双手旋转横于胸前,掌心相对,距胸前约一拳,右手在下,左手在上,相距与竖掌时相同,右手略向左下伸,然后向上稍提,向右上方画弧伸出,掌为仰掌,同时左足变虚(重心水平右移)虚领顶劲(仰掌、虚足、顶劲为起钻);向左转体,左足向左方上步踏实(重心水平前移),右足跟步随之,足尖轻点地于左足右后侧,同时右掌翻转向前伸按成俯掌,左手随之搂左膝,放松原有的顶劲(俯掌、实足、松顶为落翻)。

左退步懒扎衣:接上式,左手翻转向前弧形上起前伸成仰掌,右掌随之收于近左腕处,右足后撤(重心水平后移),左足尖翘起成虚足,虚领顶劲(仰掌、虚足、顶劲为起钻);左掌仰着旋转一周后向前伸按成俯掌,右手掌心向下附于左手近腕处随左掌运动与左掌一齐伸按,同时左足踏平成实足(重心水平前移),右足跟步随之,足尖轻轻点地于左足右后侧,放松原有顶劲(俯掌、实足、松顶为落翻)。下接开合手,与前开合手相同,只注意开手时重心落右足,并同时以右足跟为轴右转90°,合手后再接右搂膝拗步和右退步懒扎衣,左右式只是左右手足运动相反,学者可举一反三,不再赘述。起钻时内气下潜,落翻时内气自脊而上直贯两掌手指。起钻落翻是疏通周身经络(道家叫“大周天”)的基础。

因督脉是诸阳脉之总督,任脉是诸阴脉之海,所以疏通任督二脉是疏通周身经脉的提纲挈领之法。一旦“小周天”畅通,通“大周天”就容易了。可见上述功法中开合手是核心。

练功要用意不用力,切记用意不可过,要似有意似无意,要在有意无意之间。纯熟之后要“忘意”,即“无意之意是真意”。

此功法虽然简单易学,但久久练习对身体必有大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三丰太极十三式(视屏)
原始太极拳文本
24式太极拳手挥琵琶讲解
太极拳基本功法之虚步桩立正站立,重心移至...
太极拳基本功手眼身法步的学习
内家 | 二十四式克星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