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针灸大成的厚与薄(九)

十、神阙穴

一)位置

神阙穴,就是俗称的肚脐眼。

二)用法

1、神阙穴可灸,禁针。

2、灸神阙穴可使用隔盐灸。也可使用悬灸法。

3、神阙穴的治症,可疗中风、肠鸣、、肠炎等。在傻大爷教的抗癌灸中,选用神阙+足三里的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升人体的免疫能力,提升一身阳气。

具体操作方法是:选用艾条悬灸,分别灸神阙和足三里穴,艾条距离穴位5CM高度,并且用手指放在穴位旁边,防止过热。一天建议灸三根艾条,最后一根艾条,留下四分之三,用来灸足三里。注意不要灸伤穴位,因为烫伤之后,就不能继续治疗了,耽误宝贵的时间。

十一、水分穴

一)位置(不能使用同身寸取,用“上腹寸”)

神阙上一寸。量取方法:左右肋骨交叉点为中庭,中庭到神阙的中点为中脘,中脘与神阙的中点为下脘,下脘与神阙的中点是水分。下脘与中脘的中点为建里。

二)水分穴名字的由来

在进入人体的水中,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平时喝开水、饮料进入人体中的水,这部分水不会进入到小肠,而是在水分穴处直接气化,进入全身循环,最后变成汗液和尿液排出体外。

食物中的水随着食物被胃研磨混合后,进入到小肠,被小肠吸收一部分,进入血液进行循环,食物残渣和剩余的水分一起进入到大肠,在小肠热的加热下,水分被干净气化,进入到肺部,然后进入口中,成为津液。具体运作过程如下:

三)水分穴的治症

1、如果小肠温度不够,不能对大肠进行有效加热,水分不能气化,水就会和大便混合在一起,人就会跑肚拉稀。治疗方法,就是加强小肠的热量。一个,是强化心脏,把热量更多的传导到小肠,另一个,灸关元穴,直接加强小肠的热量,因为小肠与心脏想表里,这种方法也能加强心脏的力量。

2、如果胃中的水在水分穴处不能被分开,水就会直接进入到小肠,造成肠鸣、腹泻、水肿。这时就在水分穴上来治疗,灸和针都可以,灸是最好的。

3、中医眼中的糖尿病

1)西医认为,糖尿病分两种,一种是胰岛素依赖型,称为一型糖尿病。还有一种称为二型糖尿病。实际上胰岛素依赖型不存在,使用胰岛素会让胰脏的功能彻底丧失,最后只能终身注射胰岛素,这种依赖,是人为造成的。

2)中医把糖尿病叫做消渴,分为三种,其名称和症状分别是:

上消:口渴,渴饮百杯不止渴。

中消:肚子不饿,会不断的吃。

下消:阳不举。

3)针灸大成认为:

水分,主水病,腹坚如鼓。

鬼击鼻出血,就是没有原因的突然出血。

对于流鼻血,中医认为,十四岁以下的小孩流鼻血不用治,超过14岁的成人才去治疗。小孩子流鼻血,是因为小孩体能强,在发热之前一流鼻血,烧就发不起来了,如果这时候去不让鼻血流出来,病排不出来,就会发烧了。

4)悬灸利水神效法

这种灸法,是来自于傻大爷的一种癌症后期的救命之法,感谢傻大爷的无私奉献。现将具体方法记录于下:

A、悬灸利水神效之法适用症:

任何水症,各种水肿(肾水肿,五脏水肿,老年性水肿),包括胸腔、腹腔、关节积液。

癌症的晚期多并发有水症出现。受其困扰之人当能感同身受,而后知此法之珍贵。

B、穴位选择与操作方法:

1.悬灸部位:上三下四,重点乃上三!

2.所谓上三下四乃是两个穴位:水分 气海。

简单取穴方法:以无名指置于肚脐眼,食指按的那个位置即水分。以食指置于肚脐眼,小指按的位置即气海。

3.具体艾灸操作方法:点着后艾条距离穴位大概5厘米左右,烤之无灼痛感即可,有灼痛感抬高一点点。烤一会儿(大约两分半钟)吹掉艾条积灰继续悬灸。

4.悬灸时间:每次至少3-4支艾条!!愈久愈佳。

C、注意事项:

1.使用悬灸利水法务必注意,必须手持艾条按要求进行悬灸,不得使用灸盒等工具替代。

2.悬灸利水灸法文字每一个字上面都挂着生命,很多生命换来的经验极其可贵极其沉重,所以你们尽量努力琢磨好每一个字眼,千万小心每一个细节。方法狠简单,操作须精心!

3.任何癌症患者,均大力激发后天,烤肚脐三里。肚脐烤得好,腹水会起得非常缓慢。

4.不要等到腹水汹涌才用利水灸法,跗骨上开始有浮肿即烤。

5.灸肚脐三里可恢复脏腑功能态尤其帮助造血功能恢复。

十二、下脘穴

一)位置

下脘在水分上一寸,在中脘与神阙穴的正中间。它是胃的下口,小肠的上口,太阴与任脉之会。

二)下脘疼

胃的下脘疼,是因为它处于胃的最底端,经常容易发炎,所以会痛。

三)中医关于痛的观念

中医是物理医学,它有热量、温度、速度、频率、压力等。发炎了,为什么会痛呢?是因为发炎之后这里血脉堵塞,有积血在里面,产生了压力,所以就会痛。如果这个时候,把压力释放掉,就不会痛了。痛是来自压力,而不是炎症。

释放压力的方法,可以使用放血的方法。例如牙齿红肿,只要在肿的牙龈上放血,把压力释放掉,痛就会消失了。

四)中医治病的方法

中医治病,使用八纲辩证,判定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然后去改变病症所在部位的环境,环境恢复正常了,疾病自然就消失了。所有病症的产生,都是环境变化引起的。

十三、中脘——胃之募穴

一)位置:脐上四寸,即心蔽骨(中庭)与神厥穴连线的中点。属于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之会穴、胃之募穴,直通胃部。

二)八大会穴

腑会中脘、脏会章门、筋会阳陵泉、气会膻中、血会膈俞、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绝骨。

这八会穴在治疗内脏疾病中具有很好的作用,使用会郗疗法,治疗内脏的炎症效果好。

歌诀:

脏会章门腑中脘,

髓会绝骨筋阳陵,

血会膈俞骨大杼,

脉太渊气膻中存。

三)会郗治疗法

1、会郗治疗法,指选用8大会穴和16郗穴进行组合来治病。

郗穴,指经脉中气血曲折汇聚的孔隙,在中医中,它具有消炎的功能。所以会郗治疗法,对于脏腑炎症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十二正经与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这四脉各有一个郗穴,共十六郗穴。

2、关于脏腑

脏:脏者,藏也,包括五藏,分别是肝、心、脾、肺、肾。其中的脾,包含了胰脏。

腑:小肠、大肠、胃、膀胱、子宫、胞户、胆等消化系统。

3、会郗治疗法的选穴原则

对于脏,选用的会穴是章门穴,郗穴则选用病经的郗穴。

对于腑,选用的会穴是中中脘穴,郗穴亦选用病经的郗穴。

4、印堂疼

所有关于胃的病,都可以在中脘治疗。有一些特殊的病,像印堂疼,是由胃气上逆造成的,中脘一针就去掉了。

5、怀孕妊娠时期恶心想吐,也可以在中脘上下针或者灸。

十四、巨阙——心之募穴

一)位置

巨阙位于心蔽骨与中脘穴的中间位置。

在巨阙与中脘连线中点,是上脘穴。

上脘穴是胃的入口,相当于解剖的贲门处。任脉、足阳明、手太阳之会。

二)梅花灸

1、小梅花灸

以中脘为中心,上下左右各一寸,形成梅花形,所以叫梅花灸,统治一切胃病。

其穴为:中脘、上脘、建里、以及中脘左右各一寸的地方。采用隔姜灸。

2、大梅花灸

中脘,神阙,天枢,关元。神阙采用隔盐灸,其它穴位采用隔姜灸。

小梅花灸,统治一切胃病,但是在病人吐血的时候不灸,因为这个时候胃里面可能有胃癌、胃出血等,温度升高后,会加剧出血状况。

上脘、下脘、建里等穴位,都是辅助中脘穴的功能的。(上脘、下脘分别针对胃的贲门、幽门,对于这些地方的疾病效果更好些)。

二)巨阙穴的作用

巨阙穴为心脏之募穴,直通心脏,专治各种心脏病。

例如:一患者,心脏动脉血管堵塞,手术前发现其一个肾脏的功能完全没有了,不能动手术。采用针灸治疗,选用巨阙、关元二穴,下针一寸左右,痛很快就解除了。

三)巨阙穴的补泄手法

巨阙穴是心之募穴,得气即泄。操作手法,是提豆许。

也说是说,针刺入穴后,左右捻转,酸麻胀得气后,再往下推一个绿豆大小的长度,就是泻。往上提一个绿豆大小的距离,就是补。所以针巨阙的时候,不要扎太深,否则再往下推就会扎的太深了。

四)禁忌:

巨阙由于是心之气汇聚的地方,气非常的足,所以怀孕的人即使有心区的不适,最好也不要按压此处,针灸大夫也不会在这里下针,否则气会往上冲,孕妇容易晕倒,甚至堕胎。另外,合谷、三阴交、肩井、缺盆、肩井、昆仑这些穴位都不能碰。

五)关于横膈膜

1、位置:位于心肺的下端,肠胃肝的上面。前齐鸠尾,后齐十一椎。

2、作用:

1)呼吸时,帮助呼吸。

2)阻挡肠子中食物消化时产生的沼气上冲到心肺部位,起到分清浊的作用。

3)在呼吸时挤压肝脏,帮助肝脏的血液进入到大肠。这就表现为金克木的关系:肺金具有肃降功能,它在上面通过呼吸挤压肝脏,把肝木中的血挤进大肠(金)中,以防止肝中血过多,起到疏泄的作用。在肝与大肠中间有一个血管,这是唯一一条没有瓣膜的血管,所以西医常常会发现,肝癌会传到大肠。

3、心脏有问题时的主要症状,就是“痛彻心扉”,也就是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从前疼到后,从后疼到前。这样疼的原因,就是因为痰饮,因为痰能够在体内滑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收集到关于穴位的很不错的文章
47:任脉——神阙到鸠尾
要保先天,可压脐和擦涌泉;要养后天,可按摩足三里
2017最新中医针灸穴位歌诀大全
中医针灸穴位歌诀大全,快收藏吧!
十二经脉及他的特殊穴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