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到预防,全面认识肾病

一、肾病发生的原因

肾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急性肾病是指肾脏里的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或肾血管因为缺血、感染、药物、免疫等伤害,在数小时至数日间,产生肾脏功能急剧变化。慢性肾病则泛指肾脏功能异常超过3个月的情况。

为什么会有慢性肾病呢?资料显示,最常见的病因是糖尿病。据统计,大约三分之一的透析病人,是由晚期糖尿病肾病变所引起,这是因为患者长期高血糖造成肾小球逐渐硬化所致,其次是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小管间质炎(包括不当用药、尿路梗阻)和多囊肾(属先天遗传性疾病)。

二、肾病的症状

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肾病,在早期是没有症状的,因此,当出现以下异常时,通常代表病情已发展了一定程度,请务必立刻就医:

1、排尿异常,如尿频、尿多、夜尿增多、血尿、蛋白尿、脓尿等。

2、腰或背出现剧痛。

3、常感到疲倦、乏力或头痛。

4、脸色青白,皮肤没有光泽或发黑。

5、脸部或小腿有不寻常的浮肿。

6、视力减退(很有可能是肾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

三、肾病的诊断

由于肾病在早期没有症状,所以,只有通过定期测量血压(正常收缩压/舒张压应底于120/80 mmHg。超过140/90 mmHg即为高血压),抽血检查(验血糖、尿素氮和肌酐),尿液检查(看是否有尿潜血、尿蛋白异常),才有机会提早发现。

四、肾病的治疗

资料显示,中国40岁以上人群慢性肾病患病率已达到8%~9%,难怪大家只要一听到肾病,就马上联想到最严重的尿毒症和透析治疗,以致常常急乱投医,或自己胡乱吃药、使用偏方,结果反而延误病情。

事实上,大部分肾病是可以预防、治疗或控制的,只要平时能多获取正确的医药信息,培养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就可以大大降低肾病的危害。

而不幸已患肾病的患者,只要建立正确的医药、饮食和生活方式习惯,并接受专业的医疗护理,症状也可以得到控制或改善。

前面说过,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急性肾病经过适当的支持性治疗,如治疗感染或败血症,避免药物伤害,维持体液和血液稳定,肾功能通常都可以恢复正常。

慢性肾病代表肾脏受损是不可逆的,已经无法完全治愈,但目前医学界仍有很好的治疗和控制方式,如各种降血压药物、降血糖药物、降尿蛋白药物、再加上正确的生活方式,即可阻止或延缓病情的恶化,使病人不一定走到尿毒症和透析这一步。

这和高血压或糖尿病是同样的道理,虽无法治愈,却可以控制得非常稳定。

五、如何预防肾病恶化

无论疾病处在哪个阶段,患者都必须定期接受肾科医生的定期检查和治疗。此外,自我健康管理更是不可或缺,日常生活中应培养正确的生活方式,请务必做到以下的“四不一没有”和“五控三避”。

四不一没有

四不:一不抽烟;二不用偏方和来路不明的药丸,或各类广告中宣称“健康”的食品;三不用非医生处方的止痛药、抗生素、利尿剂或减肥药;四不憋尿并适量喝水(可预防肾脏发炎和结石)。

一没有:则是指没有“啤酒肚”,也就是要保持理想体重并适量运动。

五控三避

五控:一是控制血糖;二是控制血压;三是控制蛋白尿;四是控制血脂;五是控制尿酸。

三避:一避免感冒;二避免过度疲劳;三避免接受会伤害肾脏的检查(如造影剂)。

总而言之,平时多谨“肾”,健康才会有保障。在此建议中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蛋白尿患者,以及长期服用药物或有家族肾病的患者,每年最少做一次全面健康检查,平时多尿液常规的检查,以防肾病于未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慢性肾脏病危害大,如何尽早发现它?
防慢性肾病应重视早期筛查
慢性肾病6大危险病因 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小心
肾功能不全的病因有哪些 肾功能不全的症状有哪些
4个作死伤肾行为,别等“尿毒症”缠身再后悔!
有哪些危险信号提示我们应该警惕肾脏疾病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