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型企业能力管理体系建设的四种形式

——本文通过对未来企业形态变化的描述,从而探索企业的变革规律,其中观点建立在组织形态管理理论与企业进化规律的基础上,引用的理论依据、方法论均来自《进化:组织形态管理》一书。

传统企业多数都是以职位管理为基础,管理制度建立在“职位管理”基础上,导致企业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运行日益僵化,而在企业转型中,则必须建立“能力管理”基础,通过能力管理让企业运行变得灵活,因此形成了一种二元管理基础的格局,这是企业转型阶段的典型特点(详见《传统企业转型“三引擎模型”》《管理基础结构演变规律》)。

管理基础结构演变规律

转型企业必须构建能力管理体系

以“能力素质”为核心的管理系统称为能力管理体系。能力素质研究“人”与高绩效之间的关系,阐述了这样一种逻辑:“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素质,就可能会有什么样的产出成果”,能力管理在西方企业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各种能力管理工具不断发明出来,中国企业一直也在尝试,但是效果始终不佳,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能力管理体系作为一种管理基础,必须有相配套的管理机制,否则很难发作用。如果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始终摆脱不了职位管理的痕迹,能力管理始终都将是一种“点缀”;二是能力管理体系随着企业转型也不断完善,始终与企业转型同步进行,不同阶段能力管理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同样需要把握能力管理体系的变化节奏。

进入新商业时代,职位管理体系导致企业运行系统越来越僵化,很难应对市场频繁变化,这一点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能力管理不能再扮演“配角”,必须要成为转型过程中的“主角”,而且要扮演好“主角”。从能力管理在转型企业中的变化,可以看到能力管理体系对转型的重要作用。

目前能力管理体系在企业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岗位胜任力模型能力素质模型、任职资格管理等;也有不同的构建方式,例如归纳法、演绎法等,这些表现形式、构建方式与企业转型过程密切相关,很多企业就是因为没有把握企业转型节奏,反而弱化了能力管理体系的价值。

能力管理体系构建四种形式

伴随着企业转型过程,陆续出现四种能力管理形式。

能力管理体系构建四种形式

首先,职位管理在企业转型初期依然是绝对“主角”,因此能力素质通常建立在职位管理基础之上,带有明显的职位管理特点,被称为岗位胜任力模型。能力素质与职位进行匹配,不同的职位要求任职者具有不同的能力素质水平,显然与能力素质的理念尚有一定差距,但只有这样能力管理才能在企业中萌芽,岗位胜任力模型其实是企业转型的信号,只不过很多企业没有觉察。能力管理与职位管理具有不同的构建原理,应该属于两个独立的管理系统,但是传统企业转型并非能够一簇而就,因此能力管理需要借助职位管理登上企业的舞台。有了岗位胜任力模型,对任职者的要求显得更加丰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这是一种进步。

其次,由于岗位胜任力模型中还存在“岗位”这一概念,因此依然把脱不了僵化的结局,此时企业开始把抛弃“岗位”,留下了“胜任力”,演变为能力素质模型,在企业中形成一套独立的能力管理体系。能力素质模型的建立在企业中形成了多种通道,只有独立的能力管理系统才能让员工有多种发展通道选择,而不必“寄生”于职位管理系统之中,如果员工在企业中薪酬与发展通道依然不畅通的话,主要原因在于能力管理体系没有独立,还在与职位进行匹配。

再次,能力素质模型主要从战略目标出发推导企业需要的能力素质,这种方法基于战略的准确性,在转型初期能够对员工的能力素质进行有效区分,但是当市场变化频繁时,战略调整加剧,此时业务部门的能力管理就显得滞后,而非业务部门的能力管理还算稳定,根源在于传统企业把业务类人员禁锢在不同部门中,必然导致这种结果。这个问题为任职资格的出场创造了条件,很多企业之所以弃能力素质模型而取任职资格也正因为这点。任职资格主要是从客户需求出发推导企业需要的能力素质,这种方法基于需求的准确性,对市场变化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因此随着企业转型的持续深入,任职资格开始被引入企业。但是任职资格必须与项目管理流程管理相匹配,因为项目管理、流程管理都把业务部门“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的价值创造过程,任职资格能够依据不同价值创造环节设计,当客户需求变化时任职资格显然要比能力素质模型更加灵活。但是对非业务部门而言,如果没有实现流程化管理,任职资格反而不如能力素质模型稳定。因此在这个阶段,两种能力管理形式同时存在,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人员。

最后,随着流程管理的不断成熟,非业务部门也将实现流程化管理,职位管理体系彻底消失,此时能力管理体系成熟,任职资格也将将取代能力素质模型,原因在于企业内外部变化都比较明显时,需要更加灵活的能力管理形式。

只要企业转型必须建立能力管理体系,否则根本无法实现转型。随着企业转型持续进行,能力管理体系将依次出现四种形式:岗位胜任力模型、能力素质模型、能力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任职资格。在转型过程中,管理基础从一元变为二元,再从二元变为一元,最终能力管理彻底取代职位管理。

转型企业建立二元管理体系

从企业形态进化规律可知,传统企业转型是从精英价值形态向客户价值形态演变,在这个过程中能力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一种必然结果,依据企业形态进化规律可知,管理基础将从职位管理基础演变为能力管理基础。

因此,转型企业期必须建立二元管理基础,管理制度都将建立在二元管理基础上,例如此时需要建立二元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因此能力管理体系建设显得异常重要,只有建立二元管理基础,才能顺利过渡到完全以能力管理为基础的一元系统,这个过程与企业形态进化规律一致。

二元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当然,转型阶段二元管理基础也并非一陈不变,能力管理基础的四种形式就是其变化规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组织变革:从职位管理到能力管理
浅谈能力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构建人才管理新机制,激活员工创造力
反思领导力模型:为何80%以上的领导力模型都没有得到很好地应用? | HR沙龙百家专栏
让总会计师紧跟时代转型的脉搏
杨少杰:转型企业最缺什么人才 ?需要什么样的胜任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