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问道山水间 情洒笔墨中——2017江仁元广西写生感怀

喜欢画山水的画家,那游山玩水是最愜意的事了,深秋季节,在我们本地天气已经很冷了,我一个暑期都锚在家里避暑,很有出去写生的冲动,我就选择去了我向往已久的广西。

初次去南国,感叹祖国大地的辽阔,赏不尽的异样风情;

在朋友的介绍我先后去了广西的阳朔、兴坪、桂林、龙胜、南宁、巴马等地,历时一个多月,收获满满。

我站在山水间,一眼望去,林木葱郁,高山仰止,秋风拂过,树浪莎莎,轻叶洒落,炊烟袅袅,古寨静谧;举头望日,清空万里,云起风动,气象万千,有“望秋云神飞扬”的感觉,我为中华大地这壮美山河的大千之象而动容,肃然起敬。

我手握画笔,面对这奇幻无穷的美景,心生波澜;古人有训:师古人,师造化。此乃为艺术家成功之律,尤以习画者所必寻之道。

对景写生,首先思古,以自己对传统绘画笔墨精神的理解结合面对的景物,思考如何利用景物中所提供的画材,塑造你要表达的情感,也就是画面整体的意蕴塑造。

有了整体塑造的构思之后,再思其如何将自然的物象转化处理符合整体意蕴塑造的语言。自然物象的塑造要服从于笔墨的塑造,笔墨的塑造要服从于整体意蕴的塑造,不要过于受到自然物象的束缚,根据整体意蕴塑造的需要大胆取舍,终探大美之境。

对美的理解、对美的追求、对美的表达因人而异,秀雅空灵是美、雄壮浑厚是美、古朴率意也是美,可以学习,可以借鉴,不可能一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大自然的鬼斧神功,奇妙无穷,万物虽有万象,但一切唯我心造,倾诉真情,表达你的真、善、美,无论你技巧如何,必定有与你共鸣者。

我对中国画所追求的境界是刘怀勇教授所倡导的:正大、圆融、深邃、自然。

2017年12月6日江仁元于蓬莱

书画名家集评

刘怀勇

(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研班主讲导师、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江仁元先生,从教四十年,严谨认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做人做事没有半点马虎的东西。我给学生及朋友介绍的时候,盛赞他是君子。但是这种谦恭谨慎的作风,也潜移默化地制约了他“写意”的情怀。他退休了,将自己放归于山林,回归于自然,他又找回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天性——轻松、自在、率性、无碍。这是中国文学艺术最高的境界。当然,这一切圆融无碍的自在,都是源于他四十年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江老师的写生,摒弃了“学院式”的素描方法,突出了笔墨,突出了物象“神”的塑造。‘’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既有真实景物的塑造,又有形而上精神层面的写意,得形、得意、得真,是为真写生。所谓厚积薄发者江仁元先生也。

2017年12月9日刘怀勇于京东凹斋

李晓军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荣宝斋画院教授,文化部青联书法篆刻艺委会副秘书长。)

江仁元先生书画双修,他将自己对书法的长期修炼与感悟灵活地运用于中国绘画,使他的绘画作品散发出浓厚的中国意趣。

在绘画上,他注意传统技法的传承又深入生活,体察时代脉搏,将古法与时代的审美进行了探索性的组合,从他的中国画作品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中国画的典型审美意趣在他的创作及写生作品中得到了巧妙的融铸。

江仁元先生的中国画作品,厚重朴实,在精心刻画中能做到松紧有度,在观察和描述现实景观及生活中,能不失去自己的对生命的感受及关注,将中国画物我同一,心迹合一的理念贯穿于绘画之中,使作品体现出典型的中国气象。

2017年12月7日李晓军于北京

陈福春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艺术创作国画名家工作室导师,天津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创作评审委员会委员,天津印社副社长。)

关乎到书画之成就,不外乎师造化与发心源,山水画尤为如此。仁元我兄多年来一直热爱自然,钟情写生,常流连于山水间,不舍春秋,不计寒暑,孖孖讫讫,收获颇丰,令人艳羡。

观仁元兄所作山水写生,真气感人,寻常所见之山头坡脚,在仁元兄的笔下,氤氲幻化。景境合一,造化与心源同在,一种独有的东方气质,横亘眼前,其襟怀、情致统领下的笔墨精谨而通脱,妥恰摹写物象的同时又将主观情怀容入其中,达成了天人合一,物我相容。

此祝仁元兄有更多佳构面世,以飧众好。

2017年12月8日陈福春于天津

陆 璐

(云南省大理自治州政协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江仁元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笔墨的深切感悟,致力于山水画的传承与创新,其写生作品尤见写意精神,风格鲜明主题突出;用笔用墨用水用色精到简洁,疏密中见取舍见才情,更见意境和境界。

写生就是在进行的过程中体验、思考、提炼、加工、润色,在诗情画意的大自然中寻找灵感,求意境,追求风格。通过学养和养成去激活主观与客观的文化认知,达到境、人、笔的神奇稼接和转化,田野是一个大课堂,是鲜活的。原生态的原创的大舞台。

江仁元的作品表达出传承和创新的深度交织,是这个信息时代对画家成长的要求,更是坚守秉性,物我两忘的艺术要求,这种要求和创作力永不过时。

2017年12月10日陆璐于大理

江仁元,1956生生于山东文登。原鲁东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美术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教育研究会会员、烟台市美术家协会顾问、烟台市书法家协会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

参展经历:

1990年获首届全国中、小学(包括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师生美术、书法大赛教师组 绘画一等奖;(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美协、书协等主办);

1994年书法作品获毛泽东书法艺术研究暨94中国书坛群英会金奖;(湖南省书协、湖南省青年书协主办);

1995年获山东省中师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美展一等奖;(山东省教研室、山东省中师中心组主办);

1995年书法作品获第三届海内外中国书画大赛一等奖;(上海华侨联合会、上海书画出版社等主办);

1996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七人中国画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主办);

2002年获山东省美术教师作品展一等奖;(山东省教育厅主办);

2003年书法作品获全国规范汉字书协大赛软笔一等奖、硬笔一等奖;(全国语言文字委员会、中国书协展览部主办);

1993——1997年参加山东教育厅、山东省教研室组织编写《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美术课本及教学参考书三十余册。

2014年6月,作品《曾经沧海难为水》,获“八荒通神”全国美术双年展中国画优秀奖(最高奖);

2014年6月,作品《曾经沧海》,入选“精致立场”全国第二届现代工笔画大展;

2014年8月,作品《忆·沧海之三·探海》,入选金陵文脉——2014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4年11月,作品《忆·解放》,入选“吉祥草原·丹青鹿城“2014全国中国画展;

2014年11月,作品《忆·沧海之四》,入选“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展;

2014年11月,作品《忆·沧海》,入选多彩中国梦2014·中国百家金陵画展。

2015年3月,作品《忆》,入选悲鸿精神全国中国画展

1995年书法作品入选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

1995年书法作品参展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展;

1995年书法作品获山东省第四届书法篆刻展优秀奖;

1996书法作品参展全国首届行草书大展;

1997年书法作品参展全国第二届正书展;

1997年书法作品获山东省首届临帖展优秀奖(最高奖);

1997年书法作品参展全国首届扇面书法展;

1998年书法作品参展全国策七届中青展;

1999年书法作品获山东省第五届书法篆刻大展二等奖;

1999年书法作品参展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

2002年行书作品入选全国电视书法大赛;

2004年入展全国第四届正书展。

1998年《书法之友》和《青少年书法报》等期刊对其创作的书法作品进行了专题评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韵在山水写意间——姜修文先生书画作品欣赏(一)
山水之间有真情——品读王鸿岭绘画艺术(李笑涛)
秋色已然——张洪源中国画山水作品欣赏
刘云涛 | 我们都是追梦人
解读│张伟:“艺彩新锋——山东美术新人新作展(2017)”入选作者
卢洪祥--他利用极具个性化的艺术语言表达着对中国画的认识和体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