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普希金《致大海》著名的政治抒情诗
普希金1799—1837
    普希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举世瞩目的伟大作家。他是近代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造者。果戈理曾评价说:“一提到普希金的名字,就会立刻想到俄罗斯民族诗人。事实上,在我们的民族诗人中,没有一个及得上他,而且没有一个人能更适宜于被称为民族诗人……在他身上,俄罗斯的大自然,俄罗斯的精神,俄罗斯的语言,反映得这样的纯洁,这样的净美,有如突出的光学玻璃上面所反映出来的风景。”高尔基盛赞普希金是一位“伟大的俄国人民诗人”,他“无论在诗句的美或是在感情和思想的表现力上,从来没有人能够超过的一位诗人”,他是“伟大的俄国文学之始祖”。

致大海

    普希金的政治抒情诗《致大海》是一曲对大海的庄严颂歌,是对人生命运的深沉感叹,也是对自由的热情礼赞。1824年写于高加索,诗人第二次流放之前。《致大海》以大海为自由精神的象征,赞美自由奔放的大海,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

     普希金的《致大海》是一首反抗暴政,反对独裁,追求光明,讴歌自由的政治抒情诗。诗人以倾诉为形式,多角度多侧面描绘自己追求自由的心路历程。感情凝重深沉而富于变化,格调雄浑奔放而激动人心。普希金以大海为自由精神的象征,赞美自由奔放的大海,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诗情变化展现了:海之恋海之思海之念三步曲”。

 

     海之恋(1-7节)

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
  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

   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
   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


  好象是朋友忧郁的怨诉,
  好象是他在临别时的呼唤,
  我最后一次在倾听

  你悲哀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

  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呀!


  我时常沿着你的岸旁,
  一个人静悄悄地,茫然地徘徊,
  还因为那个隐秘的愿望而苦恼心伤!


  我多么热爱你的回音,
  热爱你阴沉的声调,你的深渊的音响,
  还有那黄昏时分的寂静,
  和那反复无常的激情!


  渔夫们的温顺的风帆,
  靠了你的任性的保护,
  在波涛之间勇敢地飞航;
  但当你汹涌起来而无法控制时,
  大群的船只就会覆亡。


  我曾想永远地离开
  你这寂寞和静止不动的海岸,
  怀着狂欢之情祝贺你,
  并任我的诗歌顺着你的波涛奔向远方,
  但是我却未能如愿以偿!


  你等待着,你召唤着……而我却被束缚住;
  我的心灵的挣扎完全归于枉然:
  我被一种强烈的热情所魅惑,
         使我留在你的岸旁……
 

   

   

   海之恋:主要描绘诗人热爱大海,追求自由的心声和因自身的不自由而感到的悲伤痛苦。诗人引大海为知心朋友,以面对面、心交心的方式向大海倾诉心曲,一往情深的话别大海,激情洋溢地讴歌大海。大海自由奔放,雄浑沧茫,具有一种惊天动地、狂放不羁的精神力量。它呈现在作者心目中,有容光焕发的娇美活力,有蔚蓝翻滚的光泽雄姿,有深沉浑厚的深渊音响,有滔滔向前的奔腾气势。更有反复无常的激情变化,这一画面形象鲜明地传达了作者反抗暴政,追求光明,传播自由的信念:让自由之波奔向远方,让自由之歌唱响世界,让自由之心沸腾激荡!诗人的心同大海一起跳动,诗歌所传达的自由之情激荡着一代又一代为争取自由的人们。

       海之思(8-13节)

有什么好怜惜呢?现在哪儿
  才是我要奔向的无忧无虑的路径?
  在你的荒漠之中,有一样东西
  它曾使我的心灵为之震惊。

拿破仑
  那是一处峭岩,一座光荣的坟墓……
  在那儿,沉浸在寒冷的睡梦中的,
  是一些威严的回忆;
  拿破仑就在那儿消亡。

 

  在那儿,他长眠在苦难之中。
  而紧跟他之后,正像风暴的喧响一样,
  另一个天才,又飞离我们而去,
  他是我们思想上的另一个君主。


拜伦
  为自由之神所悲泣着的歌者消失了,
  他把自己的桂冠留在世上。
  阴恶的天气喧腾起来吧,激荡起来吧:
  哦,大海呀,是他曾经将你歌唱。


  你的形象反映在他的身上,
  他是用你的精神塑造成长:
  正像你一样,他威严、深远而深沉,
  他像你一样,什么都不能使他屈服投降。


  世界空虚了,大海呀,
  你现在要把我带到什么地方?
  人们的命运到处都是一样:
  凡是有着幸福的地方,那儿早就有人在守卫:
  或许是开明的贤者,或许是暴虐的君王。

    海之思:诗人深情缅怀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抒发自己崇尚自由而壮志难酬,敬慕英雄而前途渺茫的困惑。这部分融理性思考于主观情感之中,体现了普希金作为一个极富政治思想的抒情诗人的犀利和严谨,理性和睿智。对于拿破仑,诗人肯定他前半段为自由革命而战的精神,但更多的是批评他后半段丢失自由的专制、侵略。拿破仑囚禁汪洋孤岛,自由斗士拜伦客死他乡,这种悲哀惨淡的结局让诗人倍感失望,隐隐作痛的诗句中流露出一种壮志未酬,前途渺茫,英雄无路,知音不再的惆怅伤感。普希金表达的是一种凝重复合的思想感情,既有对自由英雄的激情礼赞,又有对专制暴虐的冷峻批评,还有对穷途末路的惆怅哀歌,感情、形象的复合当中显示出理性思考的犀利和睿智。

       海之念(14-15节)

哦,再见吧,大海!
  我永远不会忘记你庄严的容光,
  我将长久地,长久地
  倾听你在黄昏时分的轰响。


  我整个心灵充满了你,
  我要把你的峭岩,你的海湾,
  你的闪光,你的阴影,还有絮语的波浪,
  带进森林,带到那静寂的荒漠之乡。

 海之念:收束全诗,照应开篇,抒发了诗人告别大海,怀念大海,铭记大海,传播自由的心声。深情缠绵的告别,永记在心的承诺,长久长久的倾听,足见诗人对大海的知心知音,一往情深,雨果说,大地是宽阔的,比大地宽阔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诗人意溢于海,包容万象,要拥抱大海,奔向自由,带走蔚蓝娇美的闪光,带走冷峻孤寂的峭岩,带走温驯可人的海湾,带走惨淡阴暗的黑影,带走絮絮叨叨的波浪,更带走惊天动地的轰响。让自由之声传遍天涯海角,让自由之光照亮夜空,让自由之花开遍森林,让自由之树绿遍荒原,让自由之波滋润万物。自由,在诗人的心目中,正如一轮喷薄而出的朝阳,冉冉升起,光芒万丈!

    这首诗气势豪放、意境雄浑、思想深沉,是诗人作品中广为传诵的名篇。它以大海作为自由精神的象征,表达了诗人与大海相通的自由精神。诗人借大海自由奔放的壮美形象,生发联想,尽情抒怀,表达了渴求自由的愿望。一位前苏联诗人曾说过:
    “从那时起,凡是在海岸上徘徊的人,
    在那浅浅的小船和空旷的黄沙之间,
    借着心、目光和耳朵他会听到,
    普希金诗句像金屑那样洋洋洒洒……”


 普希金

【注】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19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诗人,俄罗斯文学的鼻祖。他出身贵族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学教养。他13岁开始写诗,15岁公开发表诗作。他向往自由、民主,反对沙皇专制,因此几次被流放。

普希金主要作品有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小说《上尉的女儿》、历史悲剧《鲍利斯·戈东诺夫》、长诗《茨冈》《青铜骑士》等。 普希金一生创作,硕果累累,但他成就最为突出的还是诗歌。因此,人们尊称他为“俄国诗歌的太阳”。普希金的诗歌创作可分为抒情诗。叙事诗和他独创的诗体小说。普希金的抒情诗,一般篇幅比较短,诗人在诗中袒露出自己强烈浓郁的主观情思,并塑造了感人至深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普希金的抒情诗共有880首,而生前仅发表了305首。这些抒情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大致可分为政治抒情诗、咏叹爱情和友谊的诗,赞美大自然的诗和有关诗及诗人题材的诗。他的诗感情真挚,语言晓畅,风格优雅,洋溢着明朗、健康的情绪,具有真正的俄罗斯民族风格。

普希金

    上流社会的一些小人还卑鄙地利用普希金的私人生活造谣中伤,在这些人的精心策划之下,1837年1月29日,普希金在与丹特士决斗中受重伤身亡,“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从此陨落,年仅38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致大海》赏析之一、二
《致大海》
优秀诗歌选
《致大海》…
乔榛朗诵普希金名篇:致大海
普希金诗歌精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