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晋、十六国时期的行书

东晋、十六国时期的行书

rainbow

2016-10-03 12:29:09   编辑: 初澜   信息来源:产业人网原创首发
字号:A+AA-

东晋和十六国时期长达百余年的南北对峙,这是西晋末年历时16年之久的“八王之乱”的政治产物。这对于当时的政治、经济是一场灾难。对于书法来说,随着文化对民间的下沉和门阀士族们的思维着力点的不同,书法却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晋室南迁的世家大族,在严酷的政治现实面前,抛弃了东汉以来的逐渐反隋的经学,改谈崇尚精神自由的《易》、《老子》和《庄子》等学问,而在现实生活中,更是通过饮酒、畅游、服药等来开拓自己的生活空间。东晋、十六国时期的作品,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世家大族作品和非世家大族作品。之所以这样划分,是因为这一时期的不同阶层书法风貌有相当大的差异,甚至可以说它是这一时期书风差异的主要表现。

一、世家大族:

唐代窦臮《述书赋》中叙述了东晋书法的状况,他说:“博哉四庾,茂矣六郗,三谢之盛,八王之奇。”王、谢、庾、郗不仅是当时的政治大家族,同时也是书法领域的主要家族。此外还有卫、恒等族,共同构成了东晋世家大族书法的鼎盛局面。其中最著名的王氏家族,出自今天山东临沂的琅琊,是东晋初年政治势力最大的家族,也是书法艺术最为煊赫的家族。王氏家族的书法到了王羲之这一代是第二代。王羲之以他的勤奋与天分,成为了书法史上的一个高峰。是行书、草书的重要典范之一。被后人誉为“书圣”。王羲之的从兄弟王也是这一代的佼佼者,王羲之认为“弟书遂不减吾。”王僧虔说他与王羲之共同革新了钟、张以来的古法。《淳化阁帖》卷二收其行书《不孝帖》、《兄弟贴》和《感塞帖》可以参考。王羲之的笔法和王献之的不同,王献之是外拓笔法,增强点画之间的牵连和应带,融入了草书的方法,以突出节奏的变化,使得行书更具有发挥的空间。张怀瓘认为王献之的书法是:“笔法体势中,最为风流者。”王氏家族的书家还有王凝之、王操之、王徽之、王焕之、王珣、王珉等。庾氏、谢氏、郗氏、卫氏、恒氏家族都各自有优秀的书家出现。

二、非世家大族:

非世家大族的行书,在十六国地区多有出现。最著名的是前凉《李柏文书》,书写于东晋永和元年,它同王羲之的《姨母帖》有许多相似之处,对于了解文字演变和书风变更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此外《九月十一日等字残纸》等从技巧上的熟练程度上看,也应当是东晋时代或相去不远的作品,其中“九”字不仅已经是典型的行书,而且技巧相当精妙,与王羲之等人的技巧特别相似。从中可见当时行书的发展状况。在真正的东晋名家墨迹已经极为稀少的情况下,这些作品为当时的书法状况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佐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魏晋书法 - 香儿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两晋书法
魏晋《经书残卷》
写《兰亭序》的王羲之不是书法家,那他是谁?
东晋文学家族:王羲之和他的儿子们,承包当时半个文学界!
晋代书法世家书法的异同比较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