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舌诊精要

舌诊:望诊重点,比脉诊直观,"一望而得"。

查舌时限极短,更需实用化。

苔有三观:色泽,黄苔属热,白苔属寒;后苔属实,为痰湿或食阻,苔薄属正常,表证或虚证;观其润燥,润者正常或痰湿,燥者伤阴亏津。

舌质二察:

观察其色,淡红属正常,淡白属气虚或阳虚,红色属阴虚或实火,紫色为寒盛或瘀血,紫斑为瘀血;

察胖瘦,胖者阳虚,瘦为阴虚。

中医辨证,舌脉比较客观应当列做"金标准",所谓"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辩证要准,主证要精。论治应当追求灵活:

虚证总则:补脾调肾

实证总则:痰瘀同治

论治之法,还在于间治取效。比如,利用气血阴阳的相互关系,实施间接治疗。气虚者,血为其母,补气药中佐以养血之品。血虚者,气为血帅,养血药中佐以补气之品等。

虚实夹杂及扶正祛邪

原则:先祛邪,后补虚。

举例----高血压病

根据临床表现,相当于"眩晕",部分包含"头痛"

古人治疗此病主要方剂: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半夏天麻白术汤、独圣散、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等。

现代医学认为,脏腑亏损,功能下降之故。病因,精神紧张,情志不遂,饮食失节,劳逸无度,等为其诱因。

病机归纳为火、痰、瘀、虚。病位上以肝肾为主,涉及心脾。证类归为肝阳上亢,肝肾阴虚为主。治法上祛痰化湿,活血祛瘀,疗效甚佳。

当代临床实践发现,高血压患者,苔腻多为常见,而血循环不畅的舌质紫暗,舌下静脉显露的瘀证亦非少见,痰瘀致病在高血压中日趋增多。"无痰不作眩""死血迷闭心窍"对当前的临证十分切中。"毒损心络"是中医诊治高血压的新思路。是"络病学说"的诠释的新角度、新视点、新途径。它们有三个共性:

1,病机上的关联性:气血不足,痰浊血瘀。

2,症候上的相似性:肝肾阴虚,痰浊阻络。

3,治法上的一致性:痰瘀同治,补气祛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沈绍功教授临证经验汇讲(101---109)二
(2)[转载]沈绍功教授临床经验汇讲、转载.续2
全身浮肿
失眠在中医的辩证分型及治疗原则
中医角度认识多囊卵巢综合征
辨证治疗老年颤证 李妍怡教授验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