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生要有“情怀” | 学《伤寒论》有感
原创 2017-01-12 常馨 肖相如频道

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出生于中医世家。我国中医肾病学科创始人时振声教授的首位博士,全国重点肾病专科学术带头人,获“白求恩式的好医生”称号。

肖相如按:研究生的《伤寒论》课程分成两种:一种是针对基础类专业学生开的《伤寒论》讲座,是专题性质的,每个老师讲1至2次;一种是针对各医院的临床专业的学生开的中医经典导读,四大经典都包括在内,其中,《伤寒论》分成2个班,我教的是A班。

他们的平时作业是写一篇小论文,主要是谈自己学中医或者学《伤寒论》的感受。下面是常馨同学上《伤寒论》课的感受,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伤寒论》对我来说是一本既熟悉又陌生的经典书籍。熟悉是因为从本科二年级起就开始学习她,了解她,不停地听到她的名字,而陌生又是因为自己未得其中深意。

《系辞》中说“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君子之道鲜矣”,我想我就是学习《伤寒论》的“百姓”。

 一 

早在中学时期的历史课上,就看到过《伤寒杂病论》的名字,当时只是觉得这个名字有些特别,印刷体印在书上也挺好看的,她的实际内容并没有在我心里留下太多痕迹。

在本科时,我再次接触到《伤寒论》并且很快就喜欢上她,突然觉得这好像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原来早在几年前我们就“看对眼”过!

由于本科课时的限制,我对《伤寒论》的学习很表浅,可以说连皮毛都算不上。但是这一点简单的了解,就让我对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喜欢自序中仲景的为医之法,喜欢书中句短义精的条文,喜欢读起她时朗朗上口的感觉,这也是,我第一次对中医有了“热爱”的情感。

 二 

大学三年级的暑假,我偶然间发现了郝万山老师讲授的《伤寒论》教学视频,如获至宝,一整个假期都在跟随视频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才发现自己之前一直都没有入中医的门,对许多问题的理解都停留在表面,也从未思考过。

郝万山老师的讲解纠正了我很多以前对伤寒论字面的、片面的理解,令我对之前一些不懂的中医理论茅塞顿开,对《伤寒论》条文的熟悉程度也大大提高。

更重要的是,给我提供了一个学习中医的思路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这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觉得对中医的学习终于有了些眉目,感到学习也可以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三 

研究生一年级了,我阴差阳错地选上了中医经典导读《伤寒论》A班,这也是所有课程中我可以记清名字、班级和教室的课程。

没想到研究生期间,针灸专业的我还有机会继续学习《伤寒论》,并且幸运地遇到了肖相如老师。

肖老师所倡导的“特异性方证”再次给我已有的《伤寒论》知识注入了新鲜血液。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往来寒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复发性口腔溃疡,上有口疮,下有便溏,中有胃脘不适消化功能障碍者,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主之”

“心下痞而口干口苦口黏,舌苔黄腻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这是上课之后每天都回荡在我脑海里的条文,肖老师把他的临床经验与《伤寒论》的条文相结合,在复杂的临床症状中抓出主要矛盾,化繁为简。

我想,我要真正理解并且熟练地应用它们,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可以做的就是把这些条文烂熟于心,等待着未来的临床之路将它们慢慢消化。

“知识至深入,莫不相通,学问至高处,莫不相连”,肖老师经常会把《伤寒论》的条文和西医的相关疾病完美地对照且有理有据,这改变了我之前“中西医无法结合的”的观点。

也曾在《内经》中读到“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听了肖相如老师的课,这句换又多了一层含义。我想这也是经典的魅力,我们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发现她的奥秘。

肖老师还经常对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知识点单独讲授,这让我醍醐灌顶,解决了学医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内心极度兴奋并不断赞叹老师对知识的融汇贯通。

 四 

对《伤寒论》的学习,带给我的不仅是思路上的启发和知识上的收获。

记得课程开始时,肖相如老师提及仲景自序中的话:“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肖老师说做医生要有“情怀”!

之后,我又拿起伤寒论认真重读了她的自序,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可能就是因为她字字珠玑!而这些至深的道理却总是被我们忽略。

贪图名利,这不是为医之法,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中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医乃仁术,欲求仁术,先有仁心。

想要成为一个好的医生,先要仁心充满,有一个好的品德,好的心态。经典无时无刻不在鞭策我,帮助我,令我不疑惑,不动摇。

 五 

短短的几节课,肖相如老师的讲授的《伤寒论》使我耳目一新,同时,我也感受到了老师的“师心”。肖老师在课堂上对我们这些后辈学子的忠告与建议,字字扣我心,让我更坚定了心中所想所求。

《伤寒论》课程即将结课,心里有太多对肖相如老师的感谢和不舍。和老师的师生缘可能中止于此,老师的教诲却永远都铭记于心。(PS:常同学,不中止,也不终止!肖氏师门永远欢迎你哦~)

这次重学《伤寒论》,让我看到了经典的强大延伸性和生命力,让我明白对于经典的学习是永不止步的。虽然我与至精至微之术相距甚远,也可能做不到博极医源,但是我依然会精勤不倦,向上向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经典书籍《伤寒论》条文(下)
《伤寒论》经典方剂与条文汇总,喜欢中医的朋友一定不能错过
中医在线
李仁昌:我的中医人生一周年记
学习伤寒不易
部分中医经典书籍版本推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