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鹏:理解新常态 洞察新热点

张鹏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我国一年一度最高级别的经济分析会议,也是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给明年经济工作定调的会议。到明年“两会”期间,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就会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转变成《政府工作报告》相应的指标和政府层面的政策,这些政策就开始在明年整个宏观调控和政府作为当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观点、新思路、新论断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新的观点有两个:一是系统解读了什么是“新常态”,“新常态”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大家知道,“新常态”是从去年开始热起来的一个词汇,也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亲自把这个概念推送到我们每一个人面前的,大家在一年的过程当中,对新常态的理解因为角度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也相对来讲有所不同。那么这一次,在讨论和实践积淀的基础之上,我们把新常态的基本表现、特征、功能定位,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当中给它解释得一清二楚。第二,就是对我们当前的世界经济也做了一个崭新的定位,叫“深度调整期”。

我们接下来看一下这样两个重要的定位和思路。

(一)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涵

首先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概念。经济发展新常态,有的人从经济结构的角度来解读,有的人从经济增长速度的角度来解读,有的人从收入分配的角度来解读,有的人从经济和自然协调发展的角度来解读。那么这一次,把上述的内容都考虑在内,通过对一个定义完整的梳理,把新常态的概念清晰地展示在我们每一个人面前、每一位党员的面前。

一是新常态的基本定位。新常态的基本定位是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新常态不是落后于老常态的,新常态一定要比老常态再高一个层次,高在经济的运行形态,经济的产业分工,包括产业结构。

二是新常态的主要特征。新常态的主要特征,第一个特征叫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第二个是经济的增长从规模速度型的粗放型增长转变成质量效率型的集约型增长;第三个是经济增长的重点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和做优增量并存;第四,所依据的动力、增长点,从传统的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这就是新常态的主要特征,主要特征直接给我们带来的就是增长方式、增长速度和增长的动力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三是新常态的历史定位。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个“大逻辑”的概念,我们原来一般用作口语,把它变成书面语还是非常罕见的,特别是在党中央的正式文件当中。所谓大逻辑,就是我们看待一个问题,角度各不同,很多的逻辑都是存在合理性的,但是小逻辑服从于大逻辑。比方说对大家征收房产税,很多人说房地税不该征收,中国的房屋产权只有70年。那么它的大逻辑是什么?它的大逻辑是每个人的财产都应该被平等地课税。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大逻辑就高于我们刚才举例子所说的一系列的小逻辑,房地税就要推出来。所以大逻辑这个概念的出现,可以使我们在判断许多事情当中,避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

四是新常态对发展环境的影响。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比如说,过去我们认为,中国处在战略机遇期当中,主要是我们现在国际贸易快速发展,于是我们一开始就把很多的产能压在出口上,结果,现在出口产业不景气,那是不是代表我们的重要机遇期已经过去了?没有。它只是转变了一种新的内涵和条件,那么现在是什么?现在我们在国际贸易当中,重新出现了这种供应链的再造,每一个国家在这个过程当中都获得了一个新的机遇,就是把自己的国际分工地位向上提,改善或者是优化自己的国际分工地位,而不仅仅是出口了多少商品,这个不关键。所以,我们转变了它的重要内涵。再者,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的方式和经济结构。也就是说,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经济的基本面仍然是稳中向好,但是我们要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和梳理。

五是新常态的工作要求。也就是八个“更加”: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更加注重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更加注重引导社会预期,更加注重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

这里面有两个新词汇,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个是“更加注重引导社会预期”。那么什么叫引导社会预期呢?我们过去来讲,老百姓对养老有需求,对教育有需求,对医疗有需求,我们的思路是增加供给,不停地增加供给来满足老百姓对于这些产品的需求。但是,这些公共产品是伦理型公共产品。什么叫伦理型公共产品?就是它没有满足的上限,越多越好,你供给的越多,我越满意,但只要你停止了增长,我就不满意。针对这样一种典型的公共产品,过去我们一直做的是供给管理,想方设法地增加供给,那么如果不停地供给、增加供给下去,就会陷入到一个陷阱,叫做“中等收入陷阱”,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公共服务、都对社会的福利有渴求,这种情况下,整个社会资源过大地进入到一些无效率的平均分配状态以后,自然而然影响这个国家进一步发展的效率,影响这个国家资源积累的分布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转向下一个导向,叫需求管理,从供给管理转向需求管理。供给管理要不要有?要有,量力而行。但是要告诉大家,大家现在所享受的公共服务已经是什么样的公共服务,已经拥有了哪些便利,大家比以前已经强了多少,这种需求管理理念要进入到公共服务领域当中,要能够去引导好社会对我们公共服务、居民收入的合理预期。这种需求管理理念是我们明年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一个概念叫“全面创新”。我们知道,中国在近代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缺乏)知识私权。西方发达国家有知识产权制度,中国当时缺少知识产权保护,就导致西方国家不停地形成一个社会资源激励型的滚动创新模式。

这种滚动创新模式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巨无霸的科研机构,比如说美国的贝尔实验室。但是这些科研机构毕竟是有边界的,它也会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有它不擅长的问题,那么下一步就走向协同创新。我们下一步也要大力构建自己的协同创新机制。协同创新,就是我做不了,别人能做,我们俩联合起来共同把这个事做了。在协同创新领域当中,尽管出现了知识产权的共享,但是仍然能够分清楚这个知识产权是属于我的,还是属于他的,还是我们共享过程当中各自承担什么样的义务,各自享有什么样的权利,这是协同创新。

美国现在又提出来一个新理念,叫做“公民创新”。在现在互联网或者是移动信息技术的支持之下,每一个人都可以为一个理念提供力所能及的建议、思想和产品,那么合起来,每一个人、每一个点都在发挥他的创新能力,那么接下来整个社会的创新点就会被激发出来。

但公民参与创新有一个问题,就是公民参与创新以后,所产生的创新成果,没有办法进行知识产权的边界界定。在这个过程当中,谁的创新形成了知识产权?应该获得多少回报?没有界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使用词汇的时候还是非常谨慎,我们选择使用“全面创新”这样一个理念,来替代所谓的公民创新社会或者叫公民参与创新的这种新模式。

(二)深度调整期的内涵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第二个观点,就是世界经济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

这句话有两个涵义:一是我们现在已经实实在在地度过了国际金融危机,现在我们没有新的全球危机爆发的压力,那么我们要共同利用好这个时期,来找到自己在后危机阶段如何去进行经济复苏和振兴的途径。

第二个涵义是要进行深度调整。单纯依靠某一项举措或者某几项扩张性的政策,把经济拉出低谷,这样的举措,不再是我们政策考虑当中的一个选项。比方说2008年的时候,美国发生了金融危机,我们马上启动了四万亿计划,然后利用房地产市场对资金巨大的吸纳能力和对产业的巨大带动能力,拉动中国经济从2009年8月开始止跌回升,成为全球第一个回升的国家。像这种理念,在我们金融危机后期这种恢复期是不准备采用的,因为当时是金融危机时期,谁能先把形势稳下来,谁就赢了,现在是后危机时期,谁能把整个产业结构调整了,进入到一个新的中长期的经济周期增长阶段,谁就赢了。不同的时期,考虑问题的角度和业务的重点是不一样的。

在这个标题之下还隐含着这样一系列的结论:第一,明年世界经济的增速将会出现略有回升的局面,美国和欧洲、日本的差距仍该进一步拉大;第二,总体复苏的疲弱态势难有明显的改观;第三,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加大;第四,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加大;第五,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加大。

二、当前的经济形势及风险

当前,我们并不处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当中,而是处在从老常态或者旧常态向新常态过渡的时期当中。过渡期的矛盾肯定非常错综复杂,要把既得利益的链条打破,有受损者,但是新的利益链条没有形成,没有受益者。这种情况下,社会矛盾处在高发时期,经济发展形势严峻。下面通过解读一系列经济变量来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和风险。

(一)消费需求

第一个经济变量叫做消费需求或消费形势。消费形式有一个图,大家可以看到,中国的消费增速一直保持非常稳定的状态,2008年以前,每年的增速在11%到12%之间;2008年以后,消费增速扩张到14%—15%;进入到2012年以后,消费增速一年降一个百分点,2012年是13.5%往上、14.5%往下,去年是12.5%往上、13.5往下,到了今年,就是11.5往上、12.5往下,平均增速12%的这么一个时期。

那么在这个时期当中,大家会问,为什么到了2008年,消费增速一下就起来了?中国人消费,有很多人举了很多例子,怎么样促进民众的消费呢?第一,增加大伙的收入;第二,给大伙儿把后顾之忧解决好,比方说孩子上学、看病,都有相应的社会保障。其实这些举措我们都在做,从效果来看好不好呢?不好。在中国来讲,拉动消费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补贴。你买一台电脑需要5千块钱,你买不买?你不买,我说你买吧,你买的话我给你补500块钱,你不买,我就不补,那很多老百姓就买了。

这就是我们原来的消费促进计划或者消费补贴计划。从2008年开始启动,包括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汽车下乡、摩托车下乡、建材下乡,等等。但消费促进计划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叫做排浪性消费。政府补贴什么,哪种产品就骤然火爆,政府一旦对它不补贴了,这个产品的消费一下就回落下去。中国人还有一种心理,叫从众心理,形成模仿式消费。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到现在,我们的模仿型消费和排浪式消费一直占据消费的主体地位

从现在来看,模仿型和排浪式消费也不能说它就已经过去了,但我们新的消费业态也在不断成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从现在模仿型和排浪型消费的阶段还有而且占有较大比重的时候,看到了新生的力量,这个新生的力量就是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渐渐成为主流。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消费讲究的是产品能够满足我个性化的需求,这种情况下,产品的成本最低、产品的产出规模最大、产品在生产过程当中的效率最高,这些就不再是生产追求的目标,而是追求更能跟需求契合到一起去的这种特性。

在新的消费业态下,如果下一步我们的消费转向这样一个层次,就会带来我们企业的规模将转变成小型化,企业的产品将转变成为个性化。企业生产很多的产品,产品有了这个性能还不行,你得让我知道你的性能是什么。以后的市场需要先期培养对性能的了解,我能够在发展购买行为之前,就非常便利地知道你这个产品的质量、产品的特性以及特性跟我需求之间的契合程度,在这种情况下,我的购买行为只是一个交易行为,而不再是一个充分的选择行为,这种选择行为,都在更加便利的信息渠道当中进行完成。这种情况下,也影响我们现有的商业中心的组织模式。比如消费税改革,消费税征税的那个环节,将从生产类消费品最后一个环节变到零售这个消费品的那个最终环节,换句话说,流通成本过去是不交消费税的,将来的流通成本也要交消费税,哪种销售方式的流通成本高,哪种方式交的税就越多,哪种方式的流动成本低,哪种方式交的税就少,这个税本身也有一种激励我们的流通体系进行高效率调整的意图在里面。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办?要做好两件事:第一件事,既然是个性化需求,无论什么样的个性化需求,质量保证必须是前提。没有任何人说我个性化需求满足,我就不讲究质量,肯定还要保证质量,一定要建立好我们的产品质量的安全管理体系;第二个,将来营销的重点发生改变。原来营销的重点放在流通环节,现在的营销重点是放到了生产和设计环节。在这个过程当中,又会给我们的企业带来许许多多的挑战,换句话说,现在是供给可以自然产生需求,因为我有这个供给了,而且我把这个供给利用现有的便捷的信息渠道宣传出去,找到激发社会的需求,那么这个需求就跟你的供给自然而然地对接在一起,这个改变也是非常大的。我们知道,人类社会的第一次供给自然产生需求是在1700年前后,那时候处在一个商品的短缺期,有了供给,就有需求;除此以后,我们上个世纪的90年代的信息产品,我们那时候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信息产品,那么生产出来什么,我就换什么,我们就需要这么一个东西,供给自然产生需求。

到了现在,供给自然产生需求,有可能又进入到一种我们面对的新常态当中,那么下一步消费政策的重点就是释放消费潜力,而不是去激发你的表观,就是因为你贪图价格或者是因为你有什么样的动机,我就刺激了你这个动机,你就去购买了这个商品,下一步主要是来释放消费潜力,所谓释放消费潜力是指你本身有需求,但是我的供给没有供给好,或者还没有提供这个供给,我通过提供这个供给,相应地来释放我们的消费需求。

(二)投资需求

关于投资,大家来看这条曲线,我们从去年同期19.9%,现在一路下滑,下滑到15.8%,这就是我们投资增速的情况。

之所以导致了投资增速放缓,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投资的回报率下降。如果投资的回报率不下降,我的增速不可能放缓。为什么我的投资回报率下降?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前一阶段,从2009年一直持续到2013年,资本自行循环不下去了,我们原来是房地产商把房子高价卖,政府相应把地价标高,地价标高了以后,相应的房地产商要买地的时候,需要更高的资金、更充裕的资金,那么房地产商就开始在市场上进行融资,这个融资就开始出现了影子银行业务,包括民间融资业务。在这个过程当中,相应地形成了影子银行、房地产和我们的土地财政之间这样一个循环体系。那么循环到2013年,这个循环无法持续下去。说一个最简单的例子,2009年的时候,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当中的拆迁成本补偿占整个土地出让金收入的42%,而2013年是80%,也就是说我做了一块地,出让出去以后,赚得的钱,80%要用作拆迁补偿,更不用说还要提取一定的净收入,要进入社会化养老,提取多少收入进基本公共服务领域,10%、15%,各个省区略有不一样,就仅仅是拆迁成本,就已经占到了土地出让总收入的80%,那么这个地再拆下去,从全国来看意义也不大,就是整个链条无法运行下去。

第二个原因是关于折旧的问题。我们四万亿主要做了“铁公机”,铁路、机场、公路,还有包括基础产业。大量的产业装备迅速上升,固定资产(政府的固定资产、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量都在迅速增长,固定资产建好了以后,下一步就进入到折旧期。在建的时候,是对经济的一个拉动,一旦建好以后,就要进行折旧,新增投资当中,大量的资本其实是要用作对固定资产折旧的补偿的。比方说,我建了一公里的高速公路,建完这一公里高速公路以后,我如果明年不投一千万给它进行修修补补,它的通货能力就要下降,它的产出效率就要下降,你必须要拿出一千万来,这一千万不能形成新的产出,必须在原有的一公路高速公路里面,要进行修修补补才可以。

那么这种情况下,自然而然也导致了我们的投资回报率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想继续去激发资本的活力,继续去提高资本的积累效率,接下来肯定要提高资本的回报率。怎么来提高资本回报率?做三件事:第一件事,哪些产业还没有形成完备的固定资产,我就投资这些产业,在这种情况下,它只有产出,没有折旧,拉动经济的效果非常好,这是什么样的产业呢?新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我投资这样的产业。

第二,建成了基础设施以后,我在新建基础设施的时候,肯定折旧量会增加,但是因为我新建了基础设施,它带来的那种网络状的产出效果要远远地大于直线增加的那一点点折旧。这种情况下,这又是我愿意干的事,比方说中国的高铁,京沪高铁通了,我们没有觉得什么,京广高铁通了,我们也没有觉得什么,但是比如说沪蓉高铁通了,从成都到上海的高铁通了,我发现一个问题,基本上我在长江沿岸和贯穿中国南北的这个沿岸的大城市当中,我都可以坐高铁去,那么它的网络化效应开始出现,网络化效应对一个产能的扩张是一种倍数型、级数型的扩张,而折旧是一个简简单单直线型的折旧。我建了第二条高铁,我就进行两倍的折旧,第三条高铁我就三倍的折旧,仅仅是这样,而那个是指数级的往上走,这种情况下,这种基础设施的网络化,哪些基础设施还没有形成它有效的网络,我去做好这个网络,那么这也是我们做投资的重点。对于国家来讲,是中国高铁网,对于北京来讲,是北京的地铁网。我们网络化的这种发展,自然而然能够扩张它的产出,这个产出的回报率远远大于增加那一点点的折旧。

还有第三种形式,我投资了,投入了以后,改变的原有的成本分布状况,原有的很多成本突然间就没有了,成本没有了以后,突然就提高收益,这些收益就可以很好地来提升产出效率,增加资本回报率。也就是说,投资的本身不是为了扩张产出,而是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这个在我们现在来讲就非常多,特别表现在我们新的商业模式上,我们这时候看到的是电子商务对我们传统商务的替代。我们知道电子商务,今年1—10月份,中国网店销售额的增数是55.9%,而我们实体总共的、加上网店在内的这个销售增数是12%,如果不算网店,只算规模以上的,加起来只有9.8%,那个是55.9%,我们这个是9.8%,速度相差得太远。

除了这个以外,大家很明显地感觉到一个问题,就是现在的物流越来越完善,速度越来越快,安全性越来越好。那么再下一步,我们的物流网络当中,也会出现一系列的这种金融化改革和再造,整个物流的指数或者是物流的价格被金融化。像这些理念都会在我们的投资当中,在我们下一步的改革当中给它进行扩张、延伸、放大。所以大家要对中国的经济有信心,因为我们经济内升的动力是非常强大的。

(三)出口和国际收支

第三个是国际收支形势,这个不容乐观。总体来看,1—10月份,中国的进出口总额是3.9万亿美元,增长3.4%,其中出口是2.1万亿美元,增长5.7%,进口是1.8万美元,增长是0.8%,进出口相抵,相差大约是3千亿美元。从这个数来看,我们基本上是正常的,正是增速慢了一点而已,但是其中大家会发现又出现很多的现象,比方说有一个现象,就是我们过去经常听到叫来料加工,还有进料加工,那么在这几年,我们出现了一个新的贸易业态,叫初料加工,中国拿出原材料,交给别的国家加工,然后我再进口他加工以后的产成品,这叫初料加工。初料加工增速是多少呢?刚才咱们的平均增速是3.4%,而初料加工的增速是18.9%,增长非常非常快,初料加工增长这么快代表什么?第一个代表国际分工体系的调整,第二,代表我们中国在很多产品生产上的成本也好、效率也好,没有人家别的国家高,有可能的原因是我们自己把产能转移到越南,把产能转移到柬埔寨,但是毕竟从我们这个情况来看,确确实实人家越南和柬埔寨的生产效率就是要比我们高,这种情况下,我们中国的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已经发生了转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毫不讳言地指出了这个问题,这点也是非常一针见血。

下面我们离开贸易,走向投资,就变得更加有意思:1—10月份,因为投资只到10月份的数据,我国引进外资是958.8亿美元,下降了1.2个点,对外直接投资是818.8亿美元,增长17.8%,两者相差了大约140亿美元,所以中国在投资领域所获得的顺差已经不大了,但再往下走,先把七月份的事情放开,值得注意的是,央行的统计是有6484亿人民币是对内投资,而有1445亿人民币是对外投资,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同样一段时期里边,有6484亿人民币对内投资,换句话说,我们一共引进的投资是958.8亿美元,你6484亿人民币除以6.2,我们就按今天的汇率来看,除以6.2,在1050亿美元上下,那么换句话说,我们引进的所有外资都不是以美元的形式表示,而是以人民币的形式表示,还不太够,还有点错误和遗漏。

那么问题就出现了,为什么我们现在引进的外资,都直接给我们人民币,而不给我们美元?这就是一个大大的问号。那么一个原因,有可能是本来这笔钱从拿回来以后,就没想再拿出去,往往是国内的企业,现在融资很紧张,我干脆就把我海外的资产调回来,那么就以人民币的方式往回调。

第二个情况是,海外资本市场人民币的汇率水平要比国内市场的人民币汇率水平要低,就是人民币在海外市场已经发生了贬值,但是在国内市场还没有贬值,这种情况下,我用美元对中国进行投资,在中国境内再换成人民币,不如我在海外市场先换成人民币,直接用人民币的方式对中国投资更合算。

所以这些情况都是我们面对的一系列新的情况,从九月份开始,中国的结售汇我们就是逆差状态,我们每个月卖出去的美元数量远远大于我们购入的美元数量,这些问题,都是给我们对外投资的环境要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针对国际收支形势做出来这样一系列的判断:第一个判断,当前是全球总需求不振,这个状况基本上跟我们是符合的,3.4%增速不快;第二个,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发生了转化;第三个,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那么高水平引进来和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声,我们也看到了这个现象;第四个,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那么我们要找到自己新的贸易立足点,今年之所以出现还是顺差的状况,与我们进口的商品结构当中,大宗商品占比45%左右有关系,而且大宗商品(除了粮食以外)今年是价格都在大幅度地走低,铁矿石也好、天然气也好、煤炭也好、石油也好,都在大规模走低,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进口量不变,但是我们进口额大幅度下降,才换来了如此好的顺差的状态。

(四)生产要素和产业组织方式

这里面主要是要考虑到我们当前的一些重要要素的变化,那么我们以劳动要素的变化为例。2012年的第三季度的季末,是中国劳动力数量的最高点,2012年第四季度的劳动力数量就比第三季度的数量下降了130万,我们现在比2012年第三季度的劳动力数量下降了1314万人,也就是说中国的劳动力已经从无限供给的状态,开始进入到一个向下走的状态。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样来继续激发和保持好我们的劳动生产率、劳动要素的投入,让它能够继续为我们中国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延长人口红利,主要的思路就是两个:第一个思路,想方设法让劳动力的配置从低效率状态转变成高效率状态。什么样是低效率状态?农业产品的劳动力,现在来看,一般来讲是低效率状态,而非农产业的劳动力是高效率状态。我举一个例子,你在家里种地,一年下来,收入也不外乎就是三五千块钱,现在来看一个农民,你现在在北京搬砖,一个小工一天就是120—150块钱,而且不是你创造出来的增加值的全部,那个是你创造出来的增加值的全部,那么你想想看,那个一年赚五千块钱,我现在一个劳动力还是出大力的,只是换了一个地方去出力,我现在一个月就可以赚到四五千钱,那么一年就四五万块钱,那么这种情况下,自然而然,给产出带来的影响是极为巨大的。怎么样让劳动力能够继续从农业转移出来,让它进入到非农产业?而且是合理有序的转移呢?就是新型城镇化,这个是能够继续推动劳动力持续稳定,而且有序转移的非常重要的一个举措。我们北京相应的,给户籍不太可能,但是我们反向的,给予他居民权,这是要给的,下一步,我们也要推出自己的居住证制度,这个居住证制度,除了选举权、被选举权等一系列的政治权利以外,越来越多的居民权利都要在居住证制度当中予以体现和固定下来,这是第一条路。

第二条路,就是让现在一个劳动力从一个简单劳动力变成一个复杂的劳动力,让他具备更加现代化的生产技能。这种情况下,把他的劳动要素、劳动力还是一个,但是劳动的生产效率从一个变成了十个,这是我们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对劳动者进行完整的职业能力的培训,那么这种情况下,中国的职业教育改革就提上了议事日程。周围职业教育改革,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就是说我们要依靠现有的职业高校体系、职业中专体系去培养我们符合大伙儿要求的技术人才。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当中,最好的是我们普通高等教育体系,那就把普遍高等教育体系当中的一半拿出来,让他去从事应用型教育、应用型技术教育。那么这一半不是说1200多所,把后600所拿出来,而是根据行业的特点,比方说哈工大,他主要就是做工业操作实务的,那么他就应该去做,尽管他在全国排名可能是前20名,但是他也应该去做职业高等教育;那么另外一个学校,他可能排名比较靠后,但是他主要做的是人文理论的这种研究和学习,他不适合做职业高等教育,相应的,他还有可能继续保留在普遍高等教育里面,那么在此情况下,在搭建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高等教育背后的立交桥,为了避免大伙儿都不愿意进职业高等教育,要转变这个思路,就得把这个立交桥搭建起来,无论我学的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当我认为普通教育更适合我的时候,我就通过这个立交桥进入到普通教育去学习,当我是一个普通教育的学生,当我认为职业教育更适合我的时候,我就通过立交桥,转到职业教育来进行学习。职业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在未来没有高下之分,只是个人的兴趣爱好、培养的技术重点不一致,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我们人才的积淀问题,解决一流劳动者的培养问题。

那么与我们刚才的需求相对应,我们未来的产业组织方式也将发生重大的转变,未来那种巨无霸的大型企业的数量肯定要受到一定程度限制,相应的,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我们产业组织一些新的特征

三、市场竞争与宏观调控

(一)市场竞争特点

关于市场竞争,第一个,下一步市场竞争的重点,从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将转向质量型和差异化为主的竞争,这是一个方向,至少从现状来看,这个情况的发生只可能发生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中心城市,中国其他大多数地区暂时价格竞争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有效手段。    但是作为这种方向性的东西,我们已经在整个经济体当中去孕育和生长了,那么从政策来讲,应该去支持和培养它。

第二个,统一全国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求。

第三个,要加快形成统一透明、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那么在经济的转型过程当中,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新事物,因为中国的立法,我们四中全会召开之前,中国的立法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叫部门立法,这个法都是自己部门根据自己部门的工作来立的,好处就在于能接地气,能操作,坏处在于完全以自己的部门立场来看待一个问题、公共问题,所以导致了对于很多问题管得过严、过死。

第二个特点叫道德立法。比方说我今天在这儿讲课的时候,不小心把这个杯子打了,打了以后,我就走了,完了以后,下一步假设我提司长的时候,我们部长就说,不行啊,提不了,他侵犯了国有资产,因为他在我们那儿打了一个杯子没赔,那么我打了杯子没赔这个行为算不算侵犯国有资产呢?如果按照我们侵犯国有资产法律的要求,那我就是侵犯了国有资产,因为我们侵犯国有资产不列明什么样的行为叫侵犯国有资产,只要你带来了国有资产的损失,而且没有补偿,那么就是侵犯国有资产,所以这是一种道德层面的立法。正常情况下,应该列明什么样的行为算侵犯了国有资产,比方说我们一些什么打车软件也好,现在如果从法律上找法条,一找就能找到法条,因为还有其他的不符合本法所规定的情形,一下就把这个创新事物给它扼杀掉了,那么类似于我们所遇到的这种创新性的东西,在现有的法律制度条件下,还有审批制度的条件下,如果不违反大的原则,而且对方的创新又符合我们整个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逻辑的时候,给予他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从现状来看,其实是有它非常重要的这样一个基础。

(二)资源环境约束

谈资源环境约束,一般来讲,说这个资源环境现在使用空间越来越小,那么下一步逐步饱和以后,经济发展就不可能无限度地去透支资源和环境,但是在这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当中,提到了资源环境约束,但是在下一步的表述,就是承载能力上,没有提“资源”两个字,而是环境的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者是接近上限。

按照正常的逻辑,应该是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已经达到了上限。那么这个原因就在于,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资源其实它还有一个创新性的问题,那么我们如果说它达到了上限,下一步主要就是节能,其实我们现在应该是节能和新能源或者是新资源的开发同时并重的这么一个时期,从这个方面考虑,就把资源二字从承载能力已达上限给它拿走了,这也符合我们现在看到的国际形势。

我们看美国,它经济增长没缓,而且出现了逆工业化浪潮,就是能耗更高,但是这个国家的原油进口量,预计今年只有3.5亿吨左右。3.5亿吨是什么概念呢?大约相当于美国1987—1988年的原油进口量,2007年的时候,是6.2亿吨的原油进口量,它的原油进口量大幅度降下来了,但是能耗还更高了,那么多出来的能源,主要是靠液燃油气革命来解决多出来的能耗供给问题,所以资源有时候还不能说它的承载能力已达上限,因为还有一个资源和能源的创新问题。

(三)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

那么接下来,可能是大家更感兴趣的,就是两个风险问题。风险问题越感兴趣,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越纠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来,我们当前面临两大风险,第一大风险叫泡沫化的风险,第二大风险叫做高杠杆的风险,那么泡沫化的风险,主要与我们中国房地产市场相连,而高杠杆的风险,主要与我们中国金融市场相连,那么我们相应看一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和中国的金融市场。

1.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化风险

这个图是房地产的开发投资增速图,从这个图来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一路下滑,这个图反映两个主体的不同意见,它反映房地产商对短期房地产市场的看法,当他认为短期房地产市场很好的时候,他会加大投入、加快投资进度,当他认为不好的时候,他就会放慢投资进度;同时还反映银行对房地产市场的中长期的看法,房地产商建成了以后,房子一卖,资金回笼他就不管了,那么剩下的风险都在谁呢?我能不能如期去偿还房贷,都在银行头上,所以它反映了银行对房地产市场的中长期,他有一种危机感、有一种压力感。

第二个是全国房地产企业土地购置面积的增速图。大家来看这个,从进入到今年,除了10月份的那个土地,为什么10月份土地出让得快?一个方面是因为930央行出了文件,另外一个,到了11月份的时候,我们地方融资平台还本付息的高峰期,这种情况下,我们迫切需要流动性来解决到期的还本付息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大家来看,房地产的土地购置面积现在一直是负增长的状态,除了个别月份以外,剩下都在负增长,那么这种情况下,反映了土地购置对于房地产商来讲,就相当于存货,什么情况下减存货呢?就是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我减存货,市场行情好的时候,我就增加存货。那么这两个图大约反映出来,我们房地产市场的形势,房地产商自己都不看好,不用管他口头说什么,看他的行为就可以了。

第三个,这个图是商品房销售额、销售面积和房价走势图。蓝色的线是销售额,黄色的线是销售面积,这个图如果继续向左延伸的话,能达到42.%,就是去年最高月份的时候,达到了42.7%的增速,但是一直增速是下滑的。那么这种情况下,大家注意一下,去年的形势,蓝色的线一直在黄色的线的上方,它反映出一个特点来,蓝线高于黄线,房价就是在涨,蓝线低于黄色的线,房价就跌,那么从去年的情况来看,黄色的线一直在下降,而蓝色的线一直高于黄色的线,说明是房价是一直在涨,但是销售量在下降,是典型的有价无市的一个时期,形势集中到今年急转直下,蓝色的线一下就击穿了黄色的线,运行到黄色线的下方,而且陡然击穿,击穿以后,就说明什么呢?说明价格跌了,蓝线在黄线的下方,价格跌了,那么我们房地产市场的运行就进入到危机的第二个状态,叫做以价换量的状态。通过适当的降低房价,来换取市场的需求,相应的降低存货,加速资金的流转,进而规避风险。

那么从中国的现状来看,以价换量的情况好不好呢?很好,在全球走出来一个非常完美的以价换量的曲线图。大家来看,价格稍微跌一跌,黄色的线降的速度就开始平缓下来,然后进入到一个波动期,基本上现在是一个平缓略有上升的这么一个阶段,以价换量的形式很好,但是这个形式很好,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很多人对房地产市场还抱有幻觉,要么压抑了很久,一直想买房没买得起,终于房地产不涨了,略降了一点,我赶紧买个房,这刚需需求被压得太久。

第二个情况就是,好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个房地产市场短期调整,未来还会再拉起来的。我们来看,这个图是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的到位资金的增速图,只有0.6%,去年同期是27.6%,但是增速下降到如此程度,并不能说房地产商就没有钱,他还有钱,只是钱的分布不均匀,那么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究竟是一个短期的回调,还是进入到一个调整期?中国的房地产要说卖不出去算危机的一个标准的话,现在还没有进入到危机的状态,现在通过价格这种适当的引导,还是能够很好的促进销量的回升,哪怕是一个政策的引导,也能促进销量的回升,也就是说,中国的房地产风险还没有市场想像得那么大,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如果从价格来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价格都不具备上涨的空间,原因就是库存量过大,库存量极为庞大

第三个,房地产行业下一步运作的方式、走向,是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经营将极为困难,但是大型房企的状况依然保持良好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政策就面临一个调整,我救房地产市场,怎么去救?不管大小一起救?还是先让这个市场来进行优化组合以后,再来对房地产市场施加一些正向的政策影响?从政府的政策用力来看,从市场的需要来看,当然都是第二个路径更优惠、更好,于是在现有状态下,政府直接大规模去对房地产救市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那么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来增加一下大家对于一些问题的判断和看法。首先是11月份的情况,很好,我说中国的曲线走得非常完美,也在于此,11月份中国的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了,然后商品房的销售额也增长了,单月的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均创今年的月度销售的新高,这个跟930央行出台的政策有关,再加上10月份本来就占了七天假期,所以到了11月份,表现出这个政策效应来,正常。但是市场理解它有偏差的地方。

接下来第二个,是房地产开发企业他现在的施工面积是71亿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是50.5亿平方米,50.5亿平方米除以90平方米,大约是5650万套房子,不是小户型,按照标准户型90平米来算,也就是说,现在正在建的房子5650万套,空置房是多少?5600万套,加起来是多少?1.1亿套还要多,1.1亿套,按照三口之家一套90平米的房子来合,是要3.3亿人进城,才能把这些城子再填满。3.3亿人进城,我们的城市化率从现在的56%要提高到72%,才能解决掉这个问题,如此大的空置率,如此高的存量房,我们将面临一个非常长期的时间,才可能把它进行有序地化解掉。

1—11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到位资金是11万亿多一点,花出去多少钱?花出去8.66万亿多一点,房地产商手里还有多少钱?还有2.4万亿,这个钱不是一个小数目,去年同期,只有1.85万亿,今年有2.4万亿,也就是说,尽管房地产商融资困难,但是房地产整个行业并不缺钱,只是这2.4万亿分配特别不均匀,大型房地产企业基本上占有2.4万亿当中的95%以上的份额。

剩下那一点点钱,在中小型房地产企业手里,中小型房地产企业,从2012年开始就沦落到靠房地产信托来进行融资,如果房地产信托不能展期的话,它就只能走一条路,要么卖企业,要么卖手里的存量房、降价卖房。当然了,中小型房地产企业来讲,如果是降价卖房,不如卖掉企业,对行业的前景一看比较灰色,他可能就选择卖掉企业,那么通过卖掉企业的方式,那么相应的把自己的债务给它化解掉,这成为下一步中小型房企一个非常重要的路。那么大型房地产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持币代购,我不用自建房了,我把自己房屋开发的进度都放缓,我等着吃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就可以,所以有人说,房地产股票一定不能炒,也未必,一般来讲,房地产上市公司往往都是大公司,他也具备以较小的代价获得较大的市场资产价值的空间,这是这个看法。

那么再接下来,房地产这11万亿的钱从哪儿来?国内贷款不到两万亿,利用外资500多个亿,这都是小数目,自筹资金是4.6万亿,增长8.2%,房地产商的自筹资金从哪儿来,不外乎三条渠道:第一条渠道,上市的大型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第二条渠道,民间借贷;第三条渠道,做的房地产信托,隐含性的房地产信托。因为房地产的贷款已经明面上摆出来了,不到两万个亿,那么剩下的钱,它只能走这条路,于是就会引发房地产的第二个风险,就是房地产的资金的滚动成本可能会越来越高,所以央行必须要把房地产企业滚动越来越高的资金成本链给它打断。其他资金是4.4万亿,下降9.3%,其他资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什么叫其他资金呢?是由我们购房者给房地产商提供的融资,你去买房的时候,给他提供的融资,就叫其他资金,所以它既反映房地产的供给能力,也反映房地产的需求能力,它下降,反映出当前房地产市场最大的问题是需求不足。

接下来我们再来继续看,在其他资金当中,我们去买房当中,我们有付两次款,第一次款我们付预付款,第二次我们做按揭以后,由银行来给他进行个人住房贷款的转支付,转支付给房地产商。我们来看一下这两笔钱,第一笔钱,定金及预收款,2600多个亿,2680,然后呢,个人按揭贷款是1.2万亿多一点,这个数字不重要,大家看增速,正常情况下,这个增速大约应该是持平的,定金及预收款下降了12.2%,而个人按揭贷款下降了4.2%,远远不是说持平的问题,也不是说差一两个百分点的问题,差好几倍的问题,那么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中国的房地产企业,看了表面没降价,但其实已经降价了,它通过定金及预收款的收取,大幅度让予了自己的利润。所以中国的房地产企业,靠自己的利润来扛房地产价格不下降的空间已经不太大了,这个空间已经被极大的压缩了,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比方说我们经常看到的交一万顶五万,交两万顶十万,那么这种情况下,看似我们交了两万,顶了十万块钱的预付款,但是实际上,我只收了你的两万,所以,这种情况下,你的定金及预收款的下降比例,要远远快于你的个人按揭贷款的下降比例,就是这样的,房地产商大量的利润已经被挤占了。

那么接下来,对于央行的930政策我先做一个正面的回应。央行930政策一共四条,这四条是我认为我们国家各部门政策当中出台的最高水平,非常得准,非常得简洁。

房地产行业的问题主要涉及到四个主体,第一个主体是房地产商,第二个主体是银行,第三个主体是购房者,第四个主体是政府,因为政府要通过土地出让的方式,要有土地出让收入。首先第一个,要解决好政府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问题,怎么来解决呢?现有的棚户区改造、现有的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您所举借的贷款,从中短期贷款,统统给你延长,转变成中长期贷款,最长不超过25年的长期贷款,一下给你进行贷款展期,你就不用急于出售自己手里的土地,去换得流动性,你也不会导致土地价格下降来解决政府的问题。

第二个,解决需求的问题、居民的问题。首套房,那么这种情况下,贷款比例首付比30%,然后贷款利率七折;然后改善型住房,如果你改善型住房,第一套住房的贷款已经还清,那么参照首套房的待遇来给予。

第三,投资性住房,只要你这个地方没有相应的政策限制,对投资性住房原则上不加限制,是从解决购房人的问题。

那么接下来第三个解决金融机构的问题,我要让金融机构继续给房地产企业贷款,那么钱从哪儿来?金融机构也要有钱啊,钱怎么办?给它开一个口子叫资产证券化,允许银行以自己手里持有的住房抵押贷款作为资产,发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这个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发行了以后,换得的流动性,再用做对房地产企业的贷款。

再往下就是房地产企业合理的融资需求。我们下一步要给予房地产企业进一步的融资空间,同时要建立房地产的信托投资基金,来防止房地产信托发行的成本越来越高、利息滚动的压力越来越大的问题,把这个链条给它斩断。那么从央行的政策来看,一共四条,针对四个主体,解决房地产融资和当前流动过程当中的所有问题,没有问题太好了。

但是这个政策本身,很多人把它看偏了,我们仔细来看一看这个第二条。这个第二条当中,自有住房的问题,你现在一套住房都没有,你现在要购买首套住房,银行要给你,首付只要30%,利率还要给你打七折,这部分人往往是资信状况不太好的人,还款能力也不是那么好的,我一方面要给你,只要你首付30%,另外我还要利息打七折,别忘了,现在银行的利率越来越高啊,融资成本越来越高,那么这种情况下,我怎么可能对一个资信状况并不太好的人给予他首付的比例最低,还给他利率打折?房地产市场不发生风险倒也罢了,一旦发生风险,这部分人是第一批断供的人,停止供房,干脆另买一个新房得了,我与其去供,还不如我再买一套新房。所以这个政策,对于首套房的人来讲,只能看上去很美,实际当中,我敢保证,没有任何一个银行会这么去操作,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改善性住房。改善性住房,就是我有一套房,房贷还清了,现在我贷款购买第二套房,那么我这个房子的人,资信状况肯定是不错的,银行肯定也愿意给我贷,优惠一点其实也可以,但是大家别忘了,你是改善性住房,你现在住在北京五环,你就不能改善一下,住到了六环,是吧?改善一下多少?要么我们面积大一点,要么我们物业好一点,要不我们的地理位置往里一点,这叫改善,不能越改善越偏。所以这种情况下,一般讲,改善性住房所激发的需求,不是对存量房的需求,而是对空置房的需求,我能激发的是我对现有的空置住房的需求,也就是说,改善性住房首先激发的应该是二手房市场,对新房市场,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那么再接下来,是投资,我拥有两套以上住房,然后还没有贷款,这种情况下,要求银行对我来进行房贷,其实你要求不要求,我都是银行最优质的客户。所以呢,你看银行整个下来,看似一个非常好的政策,其实最终解决的就仅仅是我们房地产当中的那个二手房的问题,所以二手房就很有意思,所以我们在这个阶段,会出现二手房房价涨,而新房市场不涨的局面,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如果新房市场跟着涨,只可能发生在我们北京和上海这样的中心城市,因为二手房的带动,导致了新房市场的活跃,剩下其他的地区都不太可能出现新房市场涨价的局面,最多不跌了,想涨不太可能。

那么因此,我们综合来看一下,我们现在有没有风险呢?有风险,但是这个风险远远没到破裂的程度,我们这个空间还有非常大的空间,来给它进行调整和组合,所以国家也没有必要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大规模的刺激和援助。总而言之,我们对于这个风险问题,是分步解决,然后逐渐推进,依靠增量来逐步化解掉问题。

对于大家来讲,如果有房子的人、有多套房子的人,我的意见是,房地产至少在未来5—10年内,已经不再是一个有效的投资产品,做投资产品,你拿它做,没必要;但是你如果是就为了买一套房用于居住,那你该买还得买,你耗不起,这个过程,适当的降低价格,就会有需求跟进,再降低价格,又会有需求跟进,那么通过长达5—10年时间的调整,逐渐地就把这个需求给化解掉了,空置房的压力就化解掉了,不让它爆发危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说你能去陪着它等这么长时间?你也陪不起。所以,该买要用作居住的,那该买还是买。

2.金融市场的高杠杆风险

接下来下一个是我们的金融市场,金融市场一些东西,我点到为止,为什么说我们高杠杆化?我有几个指标,你一看就明白了,第一个,这个数据是我们9月末的数字,9月末的广义货币,就是我们的流动性是120.2亿万亿,到了10月末,我们的广义货币下降了,是119.92万亿,现金的数量九月末的时候,是5.88万亿,到了10月末,新近变成的5.77万亿,M2等于什么呢?等于现金加活期存款加定期存款,换句话说,我们现在在整个的资金结构当中,可能出了问题的是定期存款,还有现金,这两个方面出了问题,这两个方面出了问题以后,对什么影响最大?

对杠杆率高的产品影响最大,杠杆率越高,那么下一步银行一旦银根从紧,你的杠杆率就要去杠杆化,你就要有钱去还债,用这个最简单的话,你要有钱去还债,人家银行要不给你贷款了,你得能够有钱把这个贷款给他还回去,那么谁的杠杆率高?谁在这种情况下的风险就非常大,所以这是第一个杠杆率高的表现。

第二,我们货币市场的日交易额,1—9月份,我们的平均日交易额是1.13万亿,到了10月份的时候,我们平均日交易额是1.54万亿,这个一方面说明中国的货币市场很有效率、有景气、交易量很大,另外一方面说明一个问题,我一个银行也好、一个金融机构也好,一个企业也好,总是在市场上去买卖现金,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的现金头寸非常非常的紧张,所以他不停地去买卖现金,在前一个小时,我还是现金过剩,然后我就卖掉,因为现金有收益,那么后一个小时,我可能现金就紧缺,我又得买回来,只有这样,才会导致这个现金交易量迅速上升的这个情况。现金如此紧张,那么自然而然也就导致了我们下一步要缓解,就是去杠杆化的时候那个空间非常非常地小,所以也会酝酿一个风险。

那么再接下来,剩下的我们也不说了,我们来看一下社会融资总额的情况,社会融资总额当中有一个数据很有意思,就是我们的信托贷款,去年的信托贷款是9千多个亿,到今年信托贷款是负的215个亿,信托的量适当地下降是对的,但是下降到这种程度也有问题,为什么有问题呢?一个信托产品,它正常情况下,到期以后,都应该发行新信托、偿还旧信托,让这个信托产品能够滚动下去,如果到期我发不了新信托,那么我接下来就只能把自己所有的资产都卖掉,去偿还旧信托,那么这种情况下,自然而然给我们所有的资产都要去卖,不管我这个信托是健康的还是不健康的,大家一股脑地卖资产,肯定卖不上价,那么所有的信托都会出现问题,所以,信托的融资可以下滑,这个正常,但是下滑到负值的状态就不正常,下滑到负值的状态也是说明,我们就以刚才的房地产企业来说,中小型房地产企业,你的信托如果到期了,还想发行新信托换旧信托这种方式,不太可能,只能走向卖手里的存量房,然后偿还信托的方式来做,也容易激发我们的市场风险。

所以刚才这几点,大家也可以看到,我们的风险点都有,而且这个风险点也没有到爆发的程度,我们发现了风险点,相应地也在进行引导和克服。

(四)宏观调控方式

接下来是2015年宏观调控的基本策略。在这个基本策略当中,我们重点来看这样几个,第一个,要努力保持经济增长。在保持经济增长当中,是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相搭配,跟今年的基调是一样的,但是表述上略有不同,明年的积极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货币政策要更加松紧适度,从这两点来看,明年的积极财政政策的规模、赤字规模仍将进一步地扩张,货币政策从流动性的供给来看,也将进一步地宽松,这是一点。

第二个,要积极发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里面有一句话,重新建立政府的工作重点,政府在保护产权、维护公平、改善金融支持、强化激励机制、集聚优秀人才等方面要积极作为。

第三个,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包括一要引入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二要完善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要建立起农产品的价格区间制度,规定一个农产品的价格区间,当价格在这个区间上限价格之上的时候,国家就拿出钱来补贴城市的低收入群体,当这个价格在这个区间下限之下的时候,国家就拿出钱来补贴农业的生产者。

有了这个价格区间制度以后,相应的,我们要解决好其他的两项制度:第一项,是我们的农产品的收储制度,农产品收储制度,就要从这个过程当中,除了国家储备的需要以外,剩下的临时收储都要退出历史舞台;第二个,运行了这么多年的粮食保护价收购制度也没有必要再存在了,它也要逐渐逐渐地退出历史舞台。

那么接下来,第三个改革,农产品价格,包括补贴的改革,就是我们从现在直接补贴给农产品变成补贴给农产品提供价格服务的机构。比方说开展农产品的价格保险制度,你可以到保险公司去开展农产品的价格保险,当市场价格低于约定价格的时候,保险公司就把保险的赔偿金赔给你,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改革。同时,把金融机构纳入到农产品的定价和市场研究当中去,这也是一个重大的好事。

那么,这种改革往下走,自然而然刚才大家看到了,可以提升农业企业的收益,可以改善我们农产品的经营市场,可以改变农业的财产权的价格。所以除了粮食以外,其他农业的农产品的投资,恐怕下一步会变得活跃起来,各种各样的投资方式会在这个当中变得活跃,这个对大家也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第四个,优化经济发展空间的格局。就是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那么我们京津冀的协同发展的这个战略放在其中,大家注意一下,给我们用的是“协同发展”,我们过去是协调和协同不分,但是在这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当中,一定是分的,为什么说它是分的呢?因为第一句话,“要完善区域政策,促进各地区的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和共同发展”,如果它还是协调和协同不分,他不会把它并列到一起。

那么既然把协调和协同分开,那强调的是什么?协同和协调之间差什么?差自组织这样一个含义,就是协调代表我制订了一个方案,我有一个产业链,那么这种情况下,剩下的那个其他的外部组织,自动的和我这样一个频率相结合,产生共振,这叫协同;那么剩下的不产生共振的,那就没有协同,这就是一个自组织原则,就是我规定了一个机制,那么这个机制条件下,愿意来的,产生一种需求的共振。

那么换句话说,京津冀协同发展,我们原来很多人的理念当中是北京要放弃这个、放弃那个,然后把它注入到河北。放弃对不对?对的,但是放弃一定不是无原则的放弃。另外,也不是要求你一定要放弃,主要的要求就是你的发展能够相应的产生这个共振,让河北能够跟得上。

所以京津冀协同发展当中,这个“协同”二字,我们要把它吃透,我用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来说一下,比方说我们的“动批”的市场南迁到永清或者是白沟,动批迁走了,对于北京来讲,北京的做法是,我们把这个定价权还留在北京,就是需求在北京,所以这个交易还是在北京发生,我现在用一个电子化的市场来替代过去的有形市场,大家通过逛电子市场的方式,仍然可以在电子市场上进行讨价还价,然后形成交易记录,在这种情况下,北京利用我们的城市物流体系,北京要构建全国最有效率的城市物流体系,然后来完成所见即所得,就是我在网上跟人讨价还价,完成了,点了订单,然后就像送快餐一样,半个小时,快递员就在你门口敲门,你的商品就到了,这是我们想达到的。

那么对于北京来讲,交易还发生在我北京,税收还发生在我北京,我没有失去太多。那么搬到河北以后,河北是不是只去了有形的市场?只去了人?也不是,其实对于动批来讲、对于大红门来讲,它现在最有效率的组织方式是“前店后厂”的方式,就是厂子离交易市场很近,那么随时可以根据交易市场的需求,来相应地调整自己的产品生产,这是最有效率的方式。但是在北京,没有办法进行前店后厂,搬到河北以后,就可以进行前店后场,所以看似一个有形的市场搬到了河北,很有可能带来了一系列生产这些小商品的中小企业在河北进行大规模的产业布局,这就叫做协同,这就叫共振。失去了,不是为了完全失去,你还要有所得。那么获得的也不是为了简简单单获得,而是为了能够高出原来的那个层次。

当然明年还有一些重要的领域要进行改革,我们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过深水区,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再详细讲解了。谢谢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M2增速跌破10% 金融去杠杆仍未尽
科学认识新常态 主动适应有作为
全力以赴稳投资蓄动能
未来几年,国内大多数的家庭,将会面临这4个挑战,应早做准备
预计明年全面降准4次降息2次
农贸市场投资,几年回本是常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