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同抑郁症的药物选用及使用注意

抑郁障碍

是一类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心境障碍,典型病程为发作性病程,临床有20%~30%的抑郁障碍为慢性病程,包括抑郁发作、复发性抑郁障碍、持续性心境障碍、其他心境障碍、未特定的心境障碍,其主要表现为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部分会出现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部分存在自伤、自杀行为,甚至因此死亡。

抑郁症(MDD)是抑郁障碍最常见的类型,通常包括抑郁发作和复发性抑郁障碍,其表现为单次发作或反复发作,有较高的复发风险,发作期存在显著的情感、认知和躯体症状,发作间期症状缓解,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情绪症状、躯体症状和认知症状,如情绪/心境低落、兴趣减退、疲劳感、活力减退或丧失、焦虑或激越、思维活动减慢、言语活动减少、说话缓慢、食欲减退/增加、消化功能差、体重减轻\睡眠障碍、自杀观念、自杀企图与自杀。

抗抑郁药物根据作用机制或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分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去甲肾上腺素能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剂(NaSSAs)、三环类抗抑郁药物(TCAs)、四环类抗抑郁药物、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等。

TCAs、四环类抗抑郁药物和MAOIs属于传统的第一代抗抑郁药物,其他为新型抗抑郁药物,后者是临床推荐首选的药物,其中SSRIs最常用。TCAs作为二线药物使用。

分类

药物

治疗特点

传统抗抑郁药物

TCAs

阿米替林、多塞平、氯米帕明

对焦虑和抑郁症状均有明显效果

四环类抑郁药物

马普替林

复方制剂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控制焦虑、改善睡眠

新型抗抑郁药物

SSRIs

氟西汀

轻度抑制食欲,很少引起体重增加

帕罗西汀

治疗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更有优势

西酞普兰

对合并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有效

艾司西酞普兰

对合并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有效,疗效和耐受性相对更为平衡

舍曲林

改善认知功能,疗效和耐受性相对更为平衡

氟伏沙明

对睡眠有一定改善

SNRIs

文拉法辛

高剂量时改善焦虑症状

度洛西汀

对伴有躯体疼痛的抑郁症有效

NsSSAs

米氮平

对食欲和睡眠有改善作用,胃肠道反应小

MT(褪黑素)受体激

动剂

阿戈美拉汀

对睡眠有改善作用

5-HT调节剂

曲唑酮

对焦虑症状有效,改善睡眠结构

一.抗抑郁药物在不同抑郁症者中的选用

⑴老年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者临床表现有时不典型,其常见临床特征包括焦虑/激越明显(最常见而突出的特点)、躯体不适主诉突出(表现为慢性疼痛在内的躯体不适)、伴有幻觉与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自杀行为、认知功能损害、睡眠障碍。

老年抑郁症治疗药物首选SSRIs,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其抗胆碱能及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轻微,老年者易于耐受。

有报道,SSRIs可能会增加胃肠道出血的风险,特别是在高龄老人及有明确危险因素者,如有出血病史、接受类固醇或华法林治疗等。

高剂量SNRIs可引起血压升高,注意监测血压变化。

NsSSAs米氮平能显著改善睡眠,适于伴有失眠、焦虑症状的老年者。

老年者慎用TCAs,其有明显的抗胆碱能作用及对心脏的毒性作用,不良反应大。

⑵卒中后抑郁

卒中者中至少有30%~40%患有抑郁症,目前已知卒中后抑郁会延缓功能康复速度。抗抑郁药物可缓解抑郁症状,还能提高整体认知功能,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卒中后抑郁治疗药物推荐SSRIs如西酞普兰、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慎用帕罗西汀、氟西汀要,因其会增加心血管和卒中的风险。

SSRIs会增加新发出血性卒中的风险,当已知现有卒中为出血性时,SSRIs与华法林或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合用时,需注意。

进行抗凝治疗或阿司匹林治疗者,若使用SSRIs,需同时质子泵抑制剂(PPI)保护胃。

SNRIs能较好地改善情绪和认知功能,也可用于卒中后抑郁的治疗。

⑶心血管系统疾病合并抑郁症者

20%~30%的高血压者和至少20%的冠心病者共病抑郁障碍。心脏病者并发抑郁障碍后,未来半年内死亡风险会增加3倍以上。

一般SSRIs推荐用于心脏病者,但注意抗血小板效应及与心血管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SNRIs和米氮平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文拉法辛会引起剂量依赖性血压升高,使用时需监测血压。

⑷糖尿病合并抑郁症者

糖尿病与抑郁症存在明确相关。患糖尿病后,共病抑郁症的几率将为正常人的2倍,病死率增加1.5倍。

SSRIs能有效改善抑郁症状,并使糖尿病控制得更好。

二.抗抑郁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口干、恶心、消化不良、腹泻、失眠、多汗等,服药的前几天明显,随服药时间延长而逐渐减轻。最初阶段与食物同服,可减少恶心的发生率。

严重不良反应:5-羟色胺综合征是神经系统5-羟色胺功能亢进引起的一组症状和体征,有可能危及生命。通常表现为自主神经功能亢进(发热、恶心、腹泻、头痛、颤抖、脸红、出汗、心动过速、呼吸急促、血压改变、瞳孔散大)、精神状态改变(轻躁狂、激越、意识混乱、定向障碍)和神经肌肉异常(肌阵挛、肌强直、震颤、反射亢进、踝阵挛、共济失调)的三联征。出现5-羟色胺综合征时应立即停药,并根据症状对症处理。

撤药综合征:抗抑郁药物的撤药综合征通常出现在大约20%者中,发生于服用一段时间的药物后停药或减药时,其发生与使用药物时间较长,药物半衰期较短有关。通常表现为流感样症状、精神症状及神经系统症状(如焦虑、激越、失眠、恶心、呕吐)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焦虑性抑郁怎么选药?单药、联合用药 or 增效药...
经常会莫名其妙的担心、焦虑?可能是患了这种病,别忽视!
干货 | 别说你真的会用抗抑郁药
抑郁症(MDD)的诊疗规范(治疗/实用总结二/完)
SSRIs/SNRIs治疗儿童青少年焦虑抑郁症状有效,但却有副作用,该如何取舍?
抑郁症如何进行药物治疗?常用抗抑郁药的使用,这篇文章总结全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