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黏膜保护剂的「正确打开方式」,我国首个专家共识指南解读!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使用需谨慎,别盲目使用!
 

黏膜损伤是消化科室常见症状,但是由于黏膜损伤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除内镜检查外尚无特异性检查方法,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因此,除密切关注攻击因子(胃酸、幽门螺杆菌、药物、免疫)外,更应重视黏膜屏障的防护,因此规范应用黏膜保护剂十分重要。

为此,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激素与黏膜屏障学组的专家制定和发布了我国首个胃肠道黏膜保护的专家共识(下方简称为“专家共识”),本文将围绕该专家共识进行解读。

胃黏膜保护剂的分类


黏膜保护剂根据药物的结构和作用机制不同(表1),可分为铝镁剂、铋剂、硫氢键类药物、柱状细胞稳定剂、胃肠激素类药物等[1]

表1胃黏膜保护剂的分类

并且,我国专家共识建议不同黏膜保护剂可联用,必要时可与质子泵抑制剂(PPI)联用,但应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铝剂与其他药物(如布洛芬)联合使用,会降低其联合使用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吸收。

引起胃肠道黏膜损伤的

相关疾病应如何治疗?


一.幽门螺杆菌(Hp)感染

我国是Hp感染的高发地域,数据显示,我国每2个人中约有1人携带Hp,感染率高达40%-60%。Hp可影响胃肠激素和胃酸的分泌,引起集体的免疫和炎症反应,从而诱导胃黏膜损伤,专家共识中指出,含铋、锌等元素的黏膜保护剂对Hp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含锌黏膜保护剂聚普瑞锌具有较高的Hp根除率,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铋剂,患者耐受性优于铋剂。根除Hp的三联方案中加入聚普瑞锌可明显提高根除率,且毒性无明显增加。因此,目前我国根除Hp共识指南中推荐四联治疗方(铋剂+质子泵抑制剂(PPI)+2种抗菌药物)为一线治疗方法。

二.胃炎者

胃炎是各种原因所致的胃黏膜炎症,是胃黏膜对各种损伤的反应过程,可分为急性胃炎、慢性胃炎和特殊类型胃炎。专家共识中指出,应根据病因、黏膜损伤的部位和严重程度选择相应药物和疗程。内源性黏膜保护剂应足疗程应用,在特定情况下应注重全胃肠道黏膜保护。不同症状的慢性胃炎患者,选择用药有所不同(表2)

表2不同胃炎患者使用黏膜保护剂

三.药物所致的胃肠道黏膜损伤者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抗血小板物等药物可通过各种局部或全身、直接或间接作用致全消化道黏膜损伤,包括小肠和结肠黏膜[1]

(1)NSAIDs

NSAIDs导致的黏膜损伤,胃溃疡等胃黏膜损伤首选PPI。专家共识指出,临床研究表明,PPI会增加NSAIDs所致小肠损伤的风险,但加拿大胃肠病学会指出使用NSAIDs且胃肠道并发症风险中等增加者需注重黏膜保护剂的使用。PPI与米索前列醇或替普瑞酮联用,可预防和治疗NSAIDs相关的胃和小肠损伤,PPI还可减少溃疡出血的发生。使用NSAIDs必要时长期使用内源性黏膜保护剂以预防胃肠道黏膜损伤。

(2)抗血小板药物

抗栓药物治疗等致的胃肠道黏膜损伤者,可选择PPI、H2受体阻滞剂和黏膜保护剂治疗。《口服抗栓药物相关消化道损伤防治专家共识》(2021年)中指出,口服抗栓药物相关消化道损伤常用胃肠道保护药物包括抑酸剂、黏膜保护剂,其中黏膜保护剂如替普瑞酮有改善溃疡和胃黏膜病变的作用,可减少胃肠道症状和胃黏膜损伤;瑞巴派特可增加胃黏膜血流量、前列腺素E2合成和胃黏液分泌,有改善急性胃黏膜病变、预防溃疡发生和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

四.长期禁食或依靠肠外营养者

长期禁食或依靠肠外营养者,因肠黏膜缺少食物和消化道激素刺激,可引起肠绒毛萎缩和黏膜更新修复能力降低,损害肠黏膜屏障,还会因缺乏氨基酸等营养物质,严重抑制肠道的修复功能[1]

专家共识中指出,欧洲临床营养和代谢学会推荐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烧伤等重症者,应在肠内营养开始后立即给予额外的肠内谷氨酰胺保护肠道黏膜,保持肠黏膜完整性,避免肠源性感染的发生。注意体内可合成谷氨酰胺,只有在应激条件(如大手术、创伤或败血症)下,当谷氨酰胺消耗量超过最大产生量,肠道功能才对谷氨酰胺产生依赖

特殊人群应用


特殊人群应用黏膜保护剂时,需特别注意!具体内容如表3所示。

表3特殊人群使用黏膜保护剂

参考文献:
[1]胃肠道黏膜保护临床专家共识(2021年,福州)[J].中华消化杂志,2021,41(12):798-806.
[2]幽门螺杆菌感染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0,19(5):397-401.
[3]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J].中华消化杂志,2017,37(6):364-372.
[4]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年,上海)[J].中华消化杂志,2013,33(1):5-12.
[5]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年,上海)[J].胃肠病学,2017,22(11):670-678.
[6]老年人慢性胃炎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8,37(5):485-488.
[7]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8,26(2):121-128.
[8]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1年天津)[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6):738-742.
[9]中国急性胃黏膜病变急诊专家共识[J].中国急救医学,2015,35(9):769-773.
[10]胃食管反流病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9,18(7):635-641.
[11]赵亚男等.胆汁反流性胃炎病因病机及诊治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8,26(32):1886-1890.
[12]侯叶廷等.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研究进展[J].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2015,2(1):3-5.
[13]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41(3):183-190.
[14]抗血小板药物消化道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09,48(7):607-609.
[15]抗血小板药物消化道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2更新版)[J].中华内科杂志,2013,52(3):264-268.
[16]非甾体消炎药相关消化道溃疡与溃疡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规范建议[J].中华内科杂志,2017,56(1):81-84.
[17]阿司匹林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6)[J].中华内科杂志,2017,56(1):68-74.
[18]张澍田.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所致胃肠道损伤的防治策略[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31(5):336-337.
[19]ACCF/ACG/AHA 2008降低抗血小板治疗及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胃肠道风险的专家共识[J].血管病学进展,2009,30(1):2-4.
[20]口服抗栓药物相关消化道损伤防治专家共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1.
[21]陈新谦等.陈新谦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539,550-555,579.

本文首发: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本文作者:高丽丽
本文审核:杨卫生 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责任编辑:小当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胃肠道黏膜保护临床专家共识》专家解读第二讲!执笔者谈胃肠道黏膜保护的临床要点
黏膜保护剂替普瑞酮大包装上市,助力多种消化道疾病长程管理
慢性胃炎门诊治疗中的合理用药
从《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看慢性胃炎的治疗
最全!不同慢性胃炎的治疗方案,都在这里!
指南·共识 | 口服抗栓药物相关消化道损伤防治专家共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