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建国之后,为何要把六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被淘汰的两部人人皆知

提起中国的古代文学,首先从脑海里蹦出的就是四大名著。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各个身怀绝技,有路见不平;斩妖除魔的孙悟空改掉一身野性,最终保的唐僧取得真经,自己也修成正果;奢华的大观园,葬花的黛玉,让人看到不一样的封建大家庭中的儿女情长。

最让人百看不厌的当属《三国演义》,睿智的诸葛亮,三顾茅庐求才若渴的刘备,桃园三结义,火烧赤壁……无数的经典桥段至今让人难忘。被影视剧不断翻拍,书中很多情节被教科书选录,老少都喜欢的一部经典之作,不亚于国外的莎士比亚的著作。

一、四大名著外的名著

四大名著可谓老少皆宜,人尽皆知。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建国之初,还有两部名著和四大名著并驾齐驱,只是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没有被印刷出来,被禁止了一段时间。那是哪两本书呢,影响这么大?这两本书就是很多人都知道的《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

提起聊斋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不说之前的小说,就是现在的影视剧很多都是聊斋的故事改编的。其中的倩女幽魂更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各种版本的影视剧演绎不同的人鬼情未了,遗憾人鬼殊途的情缘。细观又会明白作者想表达的深层含义,不能直抒胸怀的无奈。

聊斋中很多人物以狐仙的形式出现,在以往的认知里狐狸精都是不好的代名词,但是聊斋里的狐狸都是善良弱小的,需要保护的,就像那是的人们。而《儒林外史》又是一种风格的书籍,它暗讽当时的官场制度,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戕害,最著名的当属范进中举。

范进年少进学,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读书科举。从未留头的稚子到头发花白的老者,他用自己的一生去科举。讽刺的是,好不容易考上了,却因欢喜过度疯魔了,盼了一辈子的事情,最后是一场空。极度嘲讽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但又不能直接说出口的无奈。

二、不同时段意义不同

聊斋和儒林外史这么具有意义的书籍,曾经郭沫若为蒲松龄故居提词:“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当时很多的文人墨客对聊斋赞不绝口。而我们的鲁迅先生也曾感叹:“是后亦少有以公心讽世之书如《儒林外史》者。”评价都不低,又都很客观。

那么建国之初为什么没有把这两本书出版,形成六大名著呢。建国初期,我们的百姓还没有完全从封建思想解放出来,而聊斋又是以鬼神狐仙为主题的小说,怕这样的书籍影响当时的百姓。我们那时极力破除封建迷信,宣传要相信科学,如果这书被流传,后果不堪设想。

满书暗讽封建官场黑暗和科举制度毒害读书人的《儒林外史》又太阴暗,对于刚建国的人们少了积极阳光的引导,太灰暗,尤其不利于思想没有成熟的年轻人来读。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明明知道这些都是具有时刻教育意义的书籍,但是不能大肆被宣传,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现在这两本书不仅被我们广大人民群众喜爱,还扬名海内外,被很多外国人喜欢。只能说书籍本身是好的,只是处在不同的时间段,起到的作用不同而已。像因中举而疯掉的范进,现在我们觉他不值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为什么非得一条道走到黑?

封建制度下的读书人选择有限,家族鼎力供你读书,你怎么不中呢,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是时代的写照,是范进的无奈。而聂小倩与宁采臣的人鬼殊途有何尝不是封建大家庭门当户对的现实,现在我们崇尚自由恋爱,但是在那个时代,结婚都可能洞房时才相见的时代。

男女都被家族供养的古代,没有经济自主权,何谈恋爱自由。现在的女性家庭地位很高,有的甚至高过男人,那是因为现在女性可以经济独立,不用依靠任何人就能生存。不同时代背景下,人的选择都不同,何况是书籍,只能顺应时代的潮流,积聚能量,等待爆发。

三、书籍的作用

人不读书不知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籍对于人类来说这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可以通过学习拥有思想,可以发明创造。不同的书籍在不同的时间段,对于不同的人起到的作用也不同,有的可以使人迷糊灌顶,有的引入入深渊。

思想健康的书籍使人上进,读了心情愉悦,能从中受到启发,对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帮助匪浅。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使多少遭遇困境的人重拾信心。人不怕跌倒,就怕跌倒后再也站不起来,一辈子趴着活着。有质量有尊严的活着,是每个人的追求吧。

书籍有积极向上的就有消极灰暗的,还有充满血腥暴力的。对于那些三观还没有成熟的青少年,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如果过多的接触这些书籍,对他们的整个人生都会产生影响。尤其那些充满血腥暴力的书籍,可能被是非观没有形成的人去模仿,进而走向犯罪。

作为孩子的父母,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要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更有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网络发达的今天,各种媒体,消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让孩子远离不好的信息,是当代父母和老师至关重要的一课,引导孩子正确的阅读,形成好的三观。

总结:

我们之所以没有形成六大名著而是四大名著,不是书籍本身的原因,只是时代的影响。每本传世书籍都是作者的呕心沥血之作,而能流传上千年的书籍一定有它可取之处。而我们的聊斋和儒林就是这样的存在,只是因为某个特定的时代,没有扬名,但是价值仍在。

高尔基曾说:“我躺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躺在面包上一样”。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我们在选择书籍的时候,首先要剔除那些思想内容不健康的,选择积极向上的。在社会压力很大的今天,一部好的书籍可能带给人类不一样的人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为何要把六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
建国后,为何要把六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删掉的这两本仍家喻户晓
本来有六大名著,为何建国后变成四大名著?删掉那两本你肯定听过
建国之后,为什么把六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被淘汰的两部家喻户晓
建国后,六大名著被改成四大名著,删掉的两本一个写人,一个写鬼
《六大名著导读》:《儒林外史》:科举制度下的读书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