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恪:李世民第三子,连毛主席都高度称赞,却因血统问题无缘帝位

截止到目前为止,诸多历史学家认为唐朝之所以可以如此的繁荣昌盛,其主要原因便是拥有一个像李世民这样的伟大领导人。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李世民的存在彻底扭转了唐朝被动的局面,而在李世民的教育之下,他的诸多子嗣也极富有统治才能。

但值得注意的是,唐朝历史上有一位特别厉害的皇子,而他的父亲便是李世民,由他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连伟大领袖毛主席都称赞不已,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旷世奇才,却因为血统上的问题没有办法继承皇位。这究竟是为何?此人又是谁呢?

虎父犬子流芳名,却因血缘无政绩

中国有句俗语叫虎父无犬子,而用这句俗语去形容李世民的子嗣再恰当不过了。除了历史上有名的废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唐高宗李治以外,李世民的第3个儿子吴王李恪才是最得他欣赏的那个孩子。现如今的不少历史学家认为,在中国历史当中,唐太宗李世民是唯一一个可以被称之为文武双全且富有统治才能的皇帝。诚然,在建立之初,唐太宗李世民带着自己的一众手下四处奔波,过五关斩六将,先后打败了诸多劲敌,给唐朝的建立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虽然说李世民继承皇位的方式并不“光彩”,但他却通过自己的雷霆手段,成功地给自己洗白了。据史料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在登上皇位之时,唐朝乃是一片狼藉。但李世民用人为先,没过多久就将唐朝治理的繁荣昌盛。在李世民的眼中,自己虽然有这么多儿子,但唯一像自己的只有第3个儿子李恪。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李恪富有政治才能,但在历史上有关于他的文字显然不如其他的几个皇子多,而且在唐朝的政治领域方面,李恪的功绩也并不显眼。

据史料记载,李恪在两岁时,便以皇孙的身份被授予襄州刺史一职。公元625年,又被授予凉州刺史。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年幼时的李恪便已经展现出了他与众不同的天赋,不仅获得了父亲李世民的宠爱,连同祖父李渊都对他青睐有加。

正是因为这一原因,李恪的封地乃是益州这个地广人多、经济富饶之地,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益州是唐朝重要的利益中心,得益州者必受重用。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颇受重视之人,却因为他血缘上的问题,经历了两次立储事件之后,被彻底地排除在了政治中心,甚至多次蒙冤受苦,在死后还遭到了名义上的损失。

太子人选有定论,多番争议陷混沌

据史料记载,李恪是众多皇子当中的佼佼者,论能力,太子李承乾都不是他的对手,然而论出身,李恪的存在便显得尴尬不已。李恪的母亲乃是隋炀帝的女儿,而隋炀帝乃是前朝皇帝,唐朝的许多臣子认为,无论是为了避嫌,还是为了其他的原因,李恪都万万不能成为唐朝的统治者。诚然,在唐太宗李世民的眼中,太子的位置应该是嫡长子李承乾的,所以在李承乾成长的过程当中,李世民也对他的教导倾尽了心血。

为了能够使李承乾成才,李世民更是命令唐朝儒学大师陆德明和孔颖达做他的老师。然而令人未曾料到的是,长大成人之后的李承乾却因为一场意外患上了脚疾,要知道作为一国的统治者,必须是相貌端正,没有残疾的,所以李世民便因为这一原因渐渐地疏远了李承乾。

但国不可一日无主,李世民再英明神武,也是有大致将尽之日。所以李世民便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去培养其他的子嗣,并希望他们能够继承自己的衣钵。李世明未曾料到的是就因为他这一心思,使得太子李承乾的心态变得越发扭曲,甚至走上了造反的道路。如若不是李世民顾及往日的父子情分,或许李承乾早已成为了刀下之魂。此事一过,李世民心力交瘁,他强打起精神,开始考虑该任命谁来继承自己的皇位。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李世民确实考虑过李恪,李恪才华出众,能力也远远的高于李泰和李治二人。

据史料记载,李世民曾经和长孙无忌表示自己想要立李恪为太子,还认为李恪的英勇果敢与年轻时的自己十分相像。但长孙无忌却表示,李恪血统不正,再加上他非中宫皇后所出,从身份上就比不得李治。当时的长孙无忌在朝堂上非常有地位,而在他的影响之下,许多人都开始支持李治,最后李世民在被逼无奈之下,也只好立了李治为太子。对此毛主席曾评价道:“李恪英武,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足见对李恪的评价还是很高的!

无辜受累永辞世,多年之后终于平反

有趣的是,尽管李治已经成为了唐朝的下一位统治者,但李恪却并没有得到一个善终。据史料记载,在公元653年爆发了唐朝初期最大的一桩政治冤案,当时的长孙无忌出于种种目的,诬陷李恪称其意图谋反,甚至将其谋害至死,而在李恪冤死之后,他的四个儿子皆被流放岭表,所有的女眷也被送到皇家陵墓,终身为唐朝守灵。李恪在临死之前,大骂长孙无忌搬弄是非,玩弄皇权,如果祖宗在天有灵的话,一定要为他伸张正义,让长孙无忌的家族全部覆灭。

当时的所有人都以为李恪的这番话无非是为了发泄内心的情绪而已,但在公元659年之时,长孙无忌曾经做下的恶事被逐一揭发,整个家族不得好死。此事之后,唐朝的统治者也明白,当初的吴王李恪是被冤枉的,随后将其追封为玉林郡王,并为其立庙祭祀,同时还将河间王李孝公的子孙李荣过继给李恪作为他的继承人,李恪的4个儿子也被赦免了。值得注意的是,李恪在去世之时已经被废为庶人,此时罪名被改,也算是平反昭雪。

结语

最是无情帝王家,李恪的悲惨结局与唐高宗李治有着不容忽视的关系,而当初正是在他的推动之下,长孙无忌才可以如此的肆无忌惮。但错的终归是错的,尽管唐高宗李治费尽心思地想掩盖这段过去,但历史的真相终究会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重现于天下。李恪是可惜的,他的满腹才华便因为他的出身被彻底地埋没在尘埃里,终究无法带领唐朝走向下一个巅峰。对于李恪您又是如何评价的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世民最优秀的儿子?为何千百年来,后人一直很怀念李恪?
唐太宗没有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立李恪为太子,确是遗憾
比窦娥还冤:李世民最喜欢的儿子李恪之死
李治夹在李世民和武则天中间 李治真的平庸柔弱吗
爷爷是皇帝,外公也是皇帝,他却被一个小小的宰相害死
唐太宗废掉太子后,为何不立最能干的李泰,却立废物李治为太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