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爷爷是皇帝,外公也是皇帝,他却被一个小小的宰相害死

隋朝和唐朝,本来应该是两个水火不容的朝代,李渊攻入长安后,立杨广的孙子杨侑为帝,遥尊隋炀帝杨广为太上皇。等到隋炀帝驾崩两个月后,李渊便逼迫杨侑禅位,建立了唐朝。然而,李渊和杨广,其实是表兄弟,他们的母亲是亲姐妹,都是独孤信的女儿。所以,李唐王室和隋朝宗室之间关系十分复杂。

这种复杂性最为集中地体现在唐太宗的第三子李恪身上,他的母亲杨氏是隋炀帝的女儿。所以,李恪的血统高贵得有些吓人,他的爷爷李渊是皇帝,父亲李世民是皇帝,外公杨广是皇帝,母亲杨氏是隋朝公主和唐朝宠妃。这还不算他身上也流淌着曾外祖父隋文帝杨坚与大外戚独孤信的血。

血统高贵固然是好事情,然而太高贵了对于李恪来说就不是好事情。本来,李恪和和魏王李泰被认为是李世民十四个儿子中最为贤明的,他们都有竞争储君的希望。尤其是在贞观十七年时,太子李承乾因为谋反被废,太子之位突然空缺了出来。

按照唐朝的理法,是采取嫡长子继承制,这就是所谓的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最有竞争力的当然是长孙皇后所生的三个儿子:李承乾、李泰、李治。然而,李承乾谋反被剥夺太子之位后,又反咬李泰,让唐太宗将其软禁起来,实际上也失去了机会。

这样,唐太宗就将李治立为了太子。然而李治性格懦弱,与唐太宗本人的区别很大,李世民并不是很满意。此时,二儿子李宽早已去世,那么作为三儿子的李恪就是最有希望的。如果嫡子们不争气,那么作为庶长子的李恪,一定是皇位的继承人。何况李恪在这段时间内,表现得非常好,令父亲刮目相看。

于是,唐太宗亲自将李恪作为二次立储的人选,他咨询宰相长孙无忌的意见。问宰相本没有错,关键是长孙无忌就是长孙皇后的亲哥哥,他当然偏向硕果仅存的外甥李治,坚决反对立李恪为储君。

李世民明显看出了他的心思,还问了一句:你是看李恪不是你外甥吧?(公以恪非己之甥邪?

事到如今,长孙无忌也只能咬着牙,做出一番义正词严地态度说:

太子仁厚,真守文良主;储副至重,岂可数易?愿陛下熟思之。

于是,李世民基本打消了易储的想法,据说他还咨询了别的大臣意见,其他人支支吾吾表示李恪身上有前朝皇帝的血统,对唐朝影响也不好,李世民这才作罢。

与皇位失之交臂,并不是李恪此生最大的恨事,关键是他因此与长孙无忌结怨,以至于死在长孙无忌的手中。

在唐太宗驾崩后,李治继承了皇位,他就是唐高宗。此时的李恪是李治最年长的哥哥,又因为皇帝仁厚,因此受到重用。然而,在永徽四年时,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谋反,他准备联合几个驸马,共同推举荆王李元景为帝。

然而,几个无兵无权还没有保密意识的驸马很快就将事情办砸了,消息泄露,全部下狱,此案恰好又由长孙无忌审理。老奸巨猾的长孙无忌一直对李恪心存戒备,干脆利用审理的时候将李恪也拖下水。更可恶的是,已经活到头的房遗爱也顺着长孙无忌的话说,硬是将全然不知情的李恪牵连进来。

于是,贵为吴王的李恪被捕,押赴长安之后,不声不响被勒死在宫禁之中,这也是唐朝初年最大的一起冤案。长孙无忌仗着自己是宰相,是皇帝的亲舅舅,活生生的将身份如此显贵的亲王杀死,也算得一位狠角色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正宫之6:唐(上)
唐朝初年的太子:比韩国总统还要高危的职业
李世民把功臣赶出京,对太子说:他要是走,来日便拜相,不走就杀
唐太宗立李治为太子是懵懂一时吗 详细??
唐初宰相长孙无忌,为何斗不过武则天
揭秘:为什么说长孙无忌“亦正亦邪”?他的一生存在哪些争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